周末时光:嘉善乡村半日游

米子杂记

<p class="ql-block">  美篇号:3839306,昵称:米子,图片:手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上,嘉善是“善书”经典著作的诞生地之一。早在明清时期,这里涌现了袁了凡、丁宾、魏大中、陈龙正父子等致力于“善学”理论的探索者、实践者。嘉善这处吴根越角的善邑,早就享有“地嘉人善”的美名。如今,嘉善这个位于江浙沪交界处的历史文化名邑,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精神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是周末,我就带大家去体验一下这里的“善文化”和“窑文化”。</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我们游玩的第一站选择了该县的干窑镇。该镇在历史上因干氏子孙在此烧窑,当时窑业鼎盛,名“干家窑镇”,因此得名。所以,我们游玩干窑古镇,景点的第一选择便是这里的“窑墩”文化。这里有个沈家窑,是浙江省省级文保单位,是去干窑“打卡”的必去之地。以文致远,它从古窑墩已变成了干窑的新地标。来到干窑镇沈家窑,一对和合窑相拥而立,窑墩内外整齐码放着的京砖颇为壮观。沈家窑是干窑镇上现存仅有的几座古窑墩之一,两百多年来窑火不熄。在窑炉内的大片火光中,依稀可见当年干窑的砖瓦窑业之辉煌。</p> <p class="ql-block">  在嘉兴,以一方产业来命名一个地域的例子并不多见,干窑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因干宝的后裔在此定居,以烧窑制陶为业,从而肇始干窑一地的窑业,遂为市镇,为干家窑,后简称干窑。干窑砖瓦窑业兴盛有多个原因。一方面,与其他地方相比,干窑境内的土质非常细腻、黏合力强,烧出来的砖瓦质量更好。加上古时以船运为主,干窑是运河水系的一部分,境内运河支流密布,交通运输优势十分明显。此外,砖瓦烧制需大量用水,干窑水源丰富,人们傍水而居,窑墩临水而建,看管窑墩和烧窑取水都方便。干窑瓦当文化灿烂。2016年,干窑黎明村出土唐代莲花纹瓦当,是目前干窑境内出土砖瓦实物可追溯的最早年代。干窑作为嘉善窑业的中心区,窑墩林立。明代,干窑已有“明富”等京砖著名品牌,干窑沈氏祖传砖窑烧制的“沈永茂定造京砖”也闻名四方。</p> <p class="ql-block">  沈家窑主要生产优质京砖、瓦当和各类定制的特殊砖瓦,在坚守传统烧制技艺的同时,沈家窑不断探索创新,以多种方式让非遗活起来,比如打造窑文化研学基地,推出写字台、镇纸等各类京砖衍生产品,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窑文化的独特魅力。沈家窑第六代传承人、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沈刚说:“我们将传统的京砖制作技艺完好地传承下来,凭借出色的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建党百年时还担负起烧制‘建党百年砖’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干窑注重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取得丰硕成果。沈家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京砖烧制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之一;中国·江南窑文化博物馆建成投用;沈家窑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干窑一直以砖瓦、木业等传统产业为主,一座座古窑墩是干窑的特色标识。如今,这个曾以烧制砖瓦而闻名的乡镇,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热土。这几年,这座历史悠久的水乡古镇,以澎湃的创新活力和无限的发展潜力,实现了从传统瓦片到现代芯片的华丽转变,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我闲时喜欢走街串巷,用脚步感受城市乡村的烟火气,并用手机记录一下。今天来到这里,当然少不去古镇的老街走一走。早年,我在机关工作,印象中去过干窑好多次,但每次都是公干,办完事就回来了,这里的老街早已没有了印象。这次到老街还是向当地人打听过去的。走进干窑的老街,长长的市河两岸,非常安静。沿岸的两条老街隔河相望,分别是河西街、河东街。临街的店铺连成一片,河东的坐东朝西,河西的坐西朝东,店家门面隔河相对而开,极有江南水乡古镇风情。据史书记载,清末民初因为铁路的开通,市面对于京砖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古镇的窑业进入到鼎盛时期。在当时的市河两岸,多有京砖售卖的商人开设店铺,沿街售卖热闹非凡。在解放初期,河西街有商店23家,河东街有商店20家。</p> <p class="ql-block">  江南水乡从不缺少古桥,在干窑古镇的市河上有三座古桥相通。北有踏扁桥,中有永兴桥,建于清朝,颇为壮观,石桥墩、石桥面、石护栏,均由巨石而筑,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此牢固的古桥,将永驻干窑老街。南有楠木桥,也是建于清朝,桥身高大,为石砌基座。当年铺成时桥梁和桥面均为楠木,但现在基本上都石桥。</p> <p class="ql-block">  河东街,一路是老街廊棚,刮风下雨,方便路人行走,沿街商家照常营业,是江南水乡古镇一大建筑特色,这一点和杭州的塘栖古镇很相似。干窑人自称“窑廊人”,其中的“廊”就出处于干窑老街上的廊棚。</p> <p class="ql-block">  姚浜街,干窑古镇又一条商业老街。新中国成立后,姚浜街仍是干窑镇的主要商业街,人气兴旺,生意兴隆。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姚浜街有店铺35家,其中有老凤祥金银加工店、久华百货店、柯鼎裕烟纸店、连记饭店和久芝斋糖果店等古镇老店。</p> <p class="ql-block">  悠悠老街,昔日繁华,已成深深的记忆。希望干窑古镇能够修复好这二条难得的老街,让它重回昔日风光,不要沦为被世人所遗忘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逛完这里的老街,我们还去了该镇长生村的钱氏船坞,它位于长生村让巷12号宅南,离老街不远,是清道光年间由当地首富钱仲樵建造。该船坞占地108平方米,坐东朝西,共四间,通面宽7米,进深13米,歇山顶,梁架结构为七架梁用二柱。南侧石柱立在水中支撑,再在上面砌砖,北侧石柱立在驳岸边上,驳岸用花岗石错缝砌置。东首第一间砌砖,供船工居住,西面三间供船停泊。有内河埠及八字河埠各一座。钱氏船坞在嘉善是现存唯一的一座,在浙江省范围内也少见,可作为研究江南水乡船坞的实物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介绍,钱仲樵家族是烧窑起家的,主要是靠烧砖头起家发了大财,钱家富得漏油,但富而不抠,家风很正。据说钱家主人经常拿出钱来,修桥铺路,救济穷人。关于钱氏船坞的用途有两种说法:一种当然是为了停自己家的船,但也有人认为他们为了接待平时达官显贵的到来,便于他们的船只停靠。这座水面上的房子--船坞,柱子都是花岗岩的,墙壁用青砖。整座船坞,由两只大梁挑空,下面可以停五六条船。</p> <p class="ql-block">  2010年,干窑镇人民政府拿出十几万,对这座破旧的钱氏船坞进行修缮。2011年1月7号,钱氏船坞从嘉善县文保单位升级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县里再出钱,全面系统地修缮钱氏船坞。</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游完了干窑古镇,看看时间还早,我们还选择了去干窑附近的陶庄走走。因为今年陶庄镇精心策划了2024陶庄镇了凡善文化季暨“蟹逅汾湖” 陶庄首届虾蟹季活动。今天是本次“蟹逅汾湖”陶庄首届虾蟹季活动的盛大开幕日。这次活动内容囊括了露营、共富集市、烹饪大赛、蟹王蟹后拍卖等。游客们可以沿湖露营欣赏汾湖美景,品尝到各种美味的小吃,和现场的NPC小哥哥、小姐姐们一起游戏互动。接下来了这几天,还有烹饪大赛上演。厨艺高手们将大展身手,用精湛的厨艺展现汾湖鱼虾蟹的多样烹饪方式,为游客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正好是汾湖蟹王蟹后拍卖活动,正好被我们赶上了。这次活动是一次公益活动,拍卖所得全部用于支持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今天的拍卖活动上,汾湖蟹王蟹后拍出了10万元的高价,厉害!汾湖蟹是产于嘉善县境内汾湖和附近水域的一种高档水产品。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膏肥肉香,鲜美可口,是蟹中上品。</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举办,不仅是一场美食与文化的盛宴,更是陶庄对外展示的一张绚丽名片,将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陶庄汾湖鱼虾蟹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陶庄汾湖的鱼虾蟹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而“蟹逅汾湖”活动也将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美好记忆,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探寻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汾湖位于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交界,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公里,一半属浙江、一半属江苏,总面积9700亩。汾湖古称分湖,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分界湖,故名。汾湖,尤其难得的是,区域环境保持着良好的生态质量。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汾湖文化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相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汾湖就是吴、越的界湖,乃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胥滩古渡”的千古绝唱。原黎里和芦墟两大古镇至今文化古迹随手可拾,石桥流水,亭阁流芳,古宅流彩,千古流传的文化余音在这块土地上绵绵不绝。</p> <p class="ql-block">  在陶庄汾湖开阔的湖面周边,坐落着一组建筑群,它就是汾湖水上运动中心。21年前,它在一片空地上拔地而起,见证了嘉兴水上运动项目的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这些年来,一位位体育健儿从这里走出去,勇夺金牌,让水上运动项目成为嘉兴体育事业的一块“金字招牌”。</p> <p class="ql-block">  在国家战略赋能下,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汾湖地区这一带,近年来新增一系列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方面首创成果。尤其是鼋荡路建成通车以及沪苏湖、通苏嘉甬高铁启动建设,汾湖地区逐步成长为长三角地理位置与协同发展的链接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