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之旅

白雪

<p class="ql-block">  应邀参加10月9-11日在瑞金长征出发地举行的全国纪念长征出发90周年庆典活动,把因疫情三年迟滞寻根的行程提到了议事日程。10月5日我与江西同乡李妮姐一起登上南去的火车,奔赴那寻根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  由于宜丰县没有直通车,我们首先坐高铁来到南昌西站,在倒车去高安,由于当晚没有去高安的火车,我们只能夜宿南昌,6号早晨踏上开往高安的动车,到高安后与三年前结识的江西宜春市高安中学法制安全处副主任刘龙杰取得了联系,他与朋友一起开车接我们去往宜丰县老家。</p><p class="ql-block"> 在刘主任的帮助,我们受到了宜丰县政府相关领导的热情接待。宜丰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袁宝珍马上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他们放弃国庆休假立即投入到寻根工作。</p> <p class="ql-block">  来到宜丰县政府,宜丰县新红会副会长李文回忆到,三年前收到宜丰县新红会会长胡乐辉的一条信息,并附一份《关于张建华处长函询的回复》,要他参与此事。原来早在2021年6月,我给高安市中学法治安全处副主任刘龙杰的寻根信,希望他能转交给相关部门,协助找到我父亲张有才的出生地。刘龙杰副主任随即把函询转给时在宜丰县委担任领导的同学,希望能帮助实现我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在宜丰县政府我简单介绍了父亲和爷爷参加革命的时代沿革,父亲张有才,1909年出生于宜丰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因出生不久后母亲去世,由罗喜珠哺乳养育。12岁时给人放牛,受尽欺凌。15岁时父亲离家和爷爷一道闹革命。1927年9月,18岁的父亲与爷爷一起参加秋收起义。大伯和大娘(当时怀有身孕)未能离家,惨遭杀害。</p><p class="ql-block">1928年5月,井冈山会师不久,第四军军部特务连(中央警卫团前身)成立,父亲编入特务连警卫班,成为毛泽东等主要领导的警卫员。1930年8月,随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军团路过宜丰,却没有进家门,从此再也没回过家乡。1931年,父亲在瑞金进入红军学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时,警卫班已改编为警卫连,父亲任警卫连侦察一班班长,父亲共经历过五次反“围剿”,爷爷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一次战斗中牺牲。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父亲离开警卫连侦察一班,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奔赴前线,参加过抗日、解放、朝鲜等战争,先后任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荣获三级“八一勋章”、“独立勋章”、“解放勋章”。父亲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将8月1日定为自己的生日。父亲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后享正军职)。</p> <p class="ql-block">在朝鲜战争期间,因遭遇美军化学武器,使肺部受伤,晚年转化成严重的肺心病。战争结束后,四十多岁的父亲在天津休养。经组织的安排,母亲与父亲结合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随部队走南闯北并育有我们五个女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五姐妹仅知道父亲来自宜丰一个称“姚家庄”的地方,只能从老地名为“姚家”而又是张氏聚居地的这一思路去打听,因此宜丰县委领导安排从全县有“姚家”的地方开始寻找。不久,反馈的信息称全县有十数处姚家,尤其新庄姚家更多,但均无张氏聚居地。符合条件的只有花桥池源村姚家张氏、同安宅里村姚家张氏、同安罗家村姚家张氏,并于2021年6月11日作出回复,便有了三年前那次寻根的“回复函”。函中还建议我前去实地了解,找这几处老人座谈,通过详细了解后,再进行确认。然而,当时受新冠疫情影响,不能出门远行,故寻根之旅为此搁置了三年。</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江西瑞金举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纪念活动,我作为红军后代应邀参加。由于心结未了,所以这次我特意提前几天从天津出发,由江西籍红军后代李妮姐陪同来到宜丰,继续寻根之旅。</p><p class="ql-block"> 10月6日上午九点,我们来到县统战部会议室,县统战部部长袁宝珍、胡乐辉会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做了简短的交流后,大家都认为按照《函询回复》的内容,临时组成以胡乐辉会长带队的“寻根小组”,前往28公里外的同安乡。在去同安的路上,李文副会长考虑到随我同来的司机不熟悉路线,主动与我们共乘一部车,途中顺便了解一些情况。</p><p class="ql-block"> 李文副会长问我: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爷爷的名字?我说:爷爷牺牲时父亲没在身边。后来曾经打听过也没有结果,于是父亲决定不要再给组织添麻烦了,从此就很少提及此事。</p><p class="ql-block"> 突然我回忆起与爷爷和父亲一同参加秋收起义时还有个叫“顺子”(音译)的人。“顺子”比父亲年纪还要小,也在警卫班。父亲对这个老乡关爱有加,“顺子”不会编草鞋,每次都是父亲帮他编,避免光脚行军。红军长征过雪山时,父亲目睹“顺子”被大风刮得站不住脚,跌下悬崖,年轻的生命停留在雪山上。过草地时父亲因饥饿吃皮带,把皮带铆扣也吞了下去,铆扣一直粘在肚子里,导致身体虚弱日常只能吃些流食。抗美援朝时,组织上考虑父亲还未成家和身体原因,就没有安排他入朝。在父亲的再三要求下,组织只好批准,于是父亲随志愿军第66军赴朝参战。……</p> <p class="ql-block">  来到同安,同安乡党委书记姚瑶早早地在政府办公大楼门口等待。接待室内,宅里村、罗家村以及同安张氏宗亲会等相关人员都在场。在交谈中,发现当地人员的叙述与父亲的身世存在许多不符,后拿来数册厚重的《张氏族谱》查阅,又不知属于哪房哪支?犹如大海寻针,顿感到无从入手。正当大家茫然之际,我想到了1960年父亲曾要求侄子李日光将奶奶罗喜珠送至天津家中赡养,胡乐辉会长听后便提出通过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系统,在全县范围内查找是否有李日光此人,如有的话,再进一步查找是哪里人。这个建议让在座人员眼前一亮。从查询的结果得知,全县称李日光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户籍在澄塘镇黄坪村,但已注销(指死亡),另一位户籍在县城郊区的塔下村。大家通过年龄分析判断,澄塘镇黄坪村的李日光最符合我提供的信息特征。于是胡乐辉会长当即与澄塘镇镇长龙小淋联系,请她通过黄坪村委会干部先了解下情况。随后“寻根小组”驱车赶往31公里外的黄坪村。</p><p class="ql-block"> 到达黄坪村时,龙小淋镇长和村委会干部已在村部等待。“寻根小组”一下车,村书记就说,曾经听说过村里有一位参加红军的人,与住在黄坪村姚家的李日光有关系。听到这个消息,“寻根小组”全体人员立刻燃起了希望。村书记接着与李日光的儿子李润民电话联系,要正在宜丰工业园上班的他赶紧请假回来一趟。电话里,李润民称他曾祖母叫罗喜英,名字相差一字,“寻亲小组”人员的心随即又悬了起来。李润民又继续说,他的曾祖母是有一个儿子在天津,六十余年没联系了,早年当红军走的,后来担任团长,并接他的曾祖母去天津住了一段时间,可能是他记错了曾祖母的名字让大家悬着的心又放了下来。听到这里,一切都对上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稳下来,热泪夺眶而出,我苦苦寻找的根原来是在宜丰县澄塘镇黄坪村姚家。据《宜丰县地名志》记载,黄坪村姚家一直有张姓居住,符合父亲的身世。原来爷爷与罗喜珠同住姚家,罗喜珠生下不久的儿子夭折了,而出生不久的父亲也因母亲去世断了母乳,好心的罗喜珠便把父亲抱去哺乳。从此父亲一生不忘哺乳之恩,不仅认罗喜珠为母亲,而且把年已八十余岁的养母接到天津赡养送终,以尽孝心。在父亲的《供养直系亲属》表中,已把罗喜珠列为父亲的的直系亲属,为母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  李润民夫妻赶到村部后,一家人终于相认,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现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袁宝珍部长得到消息,在百忙中也赶到黄坪村委会,向我们表示祝贺。</p><p class="ql-block"> 李润民叙述,听他父亲说,罗喜珠到天津大约生活了一年余,当得知李润民出生后,心里挂念曾孙,便要回宜丰。张有才爷爷见再三挽留不住,安排两名警卫员护送,到达宜丰县城的当晚住在宜丰饭店。第二天早上,警卫员去食堂购买饭菜,回来时不见了罗喜珠奶奶的人影。警卫非常着急,四处寻找,结果在黄坪村姚家的家中找到了她。原来,罗喜珠奶奶为了不麻烦警卫员,忍受着三寸小脚的不便,独自行走11公里回到了家。以后由于年事已高再也没有来过天津,一直到去世。期间张有才爷爷经常邮寄钱和粮票供养老人,罗喜珠太奶奶为了不给张有才爷爷增加负担,再也没有与他联系过。多么质朴忠厚的老人家!</p> <p class="ql-block">大家继续一起陪我前往姚家,面对罗喜珠奶奶的旧屋和墓地,我手端着父亲的照片,含着泪水说到:“奶奶,您的儿子来看您了……”</p> <p class="ql-block">  通过我介绍父亲的事迹,李文副会长回想起发生在宜丰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26年11月下旬,受中共江西省党部执委和省委分别指派,胡松、李艳芳、李志诚先后回到宜丰,利用“跨党”身份,秘密发展党组织,成立党支部,在全县乡镇建立多个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点燃宜丰的革命烈火,领导农民起来革命,启发了农民的斗争觉悟,他说:你爷爷应参与了农民运动。“四•一二”和 “马日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1927年7月上旬,根据中央的指示,湖南平、浏阳工农义勇队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贺龙部)独立团,开赴江西参加南昌起义。7月22日,平、浏阳工农义勇队向南昌挺进。8月5日,平、浏工农义勇队经修水、武宁等地抵达永修的涂家埠。原准备从徐家埠车站乘火车去南昌,但车站已被国民党军二十五师占领。此时,中共江西省委地下党来告知,起义部队已撤离南昌。于是,两队负责人进行了讨论,最后因意见未能统一而决定分开行动,平江工农义勇队准备回师平、修边界,浏阳工农义勇队则打算绕道安义、奉新,继续追赶已南下广东方向的南昌起义部队。</p><p class="ql-block">8月9日,浏阳工农义勇队到达高安,获悉南昌起义部队已向福建边界转移。在追赶不上的情况下,决定由苏先俊负责把部队带到铜鼓休整待命。部队于8月11日从高安出发,先经上高,再到达宜丰,县长王镜明和工兵营闻风出逃,躲到县城郊区塔下村。苏先俊找到胡松、胡石崖等人,听取汇报后,要他们尽快把党组织迁到农村,以防国民党的突然袭击。第二天,浏阳工农义勇队就离开了宜丰。我你父亲随你爷爷参加了这支浏阳工农义勇队,一同参加的还有“顺子”。你父亲的哥哥开始也准备参加,因妻子有身孕,没有去成,后被当地反动民团杀害。其实当时加入浏阳工农义勇队的宜丰籍战士应远不止他们三人,由于失去了联系,现无法得知他们的姓名和下落,或许他们的名字早已镌刻在某县的烈士碑上,让世人瞻仰。</p><p class="ql-block"> 浏阳工农义勇队于8月20日占领铜鼓。为了迷惑国民党,表面上接受朱培德的招抚,改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第三团,苏先俊任团长。毛泽东到达铜鼓后,放弃设立师部的计划,以暂编第一师为基础,将集结在安源、铜鼓、修水的武装力量重新统一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设四个团,共5000余人,原暂编第一师第三团的建制不变。毛泽东随第三团行动,于9月10日在铜鼓县城萧家祠主持召开第三团排以上干部会议。次日按计划从铜鼓出发,向浏阳进攻。自此,宜丰籍的战士们随毛泽东从铜鼓转战至井冈山。这是你父亲参加秋收起义的背景和经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听了李文副会长的讲解,使我更加了解父亲和家族的革命历史,一家三人投身革命,大伯、大娘被杀害,爷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壮烈牺牲,父亲参加革命在第三军团,毛主席随第三军团行动,那时父亲就是毛主席的警卫,从秋收起义,到“五次”反围剿,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所有的战役他都参加了,父亲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用钢筋铁骨捍卫着铮铮誓言。父亲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永远跟党走,永远不忘自己的根!</p><p class="ql-block"> 此次寻根之旅,因爷爷、奶奶、大伯都已逝去,他(她)们的名字和家庭情况无法追溯留下一些遗憾,但愿张氏<span style="font-size:18px;">谱牒上有记载。</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者:</p><p class="ql-block">张建华、女、65岁、中共党员,退休前任市直属机关副处级干部。现任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津市教育系统夕阳红党史宣讲团成员、河西区党校廉政宣讲团成员,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文化长征)工作队成员,社区文化宣传志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