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西北行(十二) 嘉峪关掠影

心荷

嘉峪关是我此次西北行的最后一站,我打算在这里花一整天时间游玩,次日返回西安。<div><br></div><div>嘉峪关可玩的景点不多,一般团队在这里基本只停留半天,玩一下嘉峪关关城,然后就离开了,有的团队再加上悬壁长城景区。 我前一晚在携程上花了108元买了嘉峪关关城联票,联票包括了三个景点: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和长城第一墩。我当天计划也就玩前两个景点,第三个放弃,然后再参观一下嘉峪关市博物馆就差不多了。</div> 2024年10月20日,冷空气前锋过后,灿烂的阳光又出来了,只不过早晨的温度只有5度左右,特别清冷。在酒店吃过早饭后,我穿上最厚的衣服出门了。 我计划先去嘉峪关关城,查了一下公交线路,没有直达,中间还要倒车,很浪费时间。在外面旅行,时间很宝贵,而我也只有这一天的时间,于是决定打个出租车去。遇到了一位来自天水的五十岁左右姓安的司机师傅,非要推荐我包他的车,保证把联票里的三个点都走遍,费用是160元。我以前还没有一个人在外面一整天包车游玩的经历,其实心里还是有些胆怯,不太愿意,他就跟我各种承诺,免费带我去博物馆来回程,再合理给我规划线路,最后一程结束后付款,又跟我说,联票的三个景点之间没有公共交通,需要等很久才能打到车,等等,总之,最后我还是被他说服了,决定就采纳他的建议,包他的车,他也把价格降了10块钱,我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嘉峪关包车游。 根据安师傅的建议,我的第一站改为悬臂长城。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 8 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距离嘉峪关市区约 14 公里。 我们去往悬臂长城的路上,远处那道黄色的直线就是长城。 悬壁长城景区的大门 上一次登长城还是2004年在北京的八达岭,20年后,我在西北边陲又登上了长城。 这是悬臂长城上第一个墩台。 河西走廊东西长1200多公里,最宽处约 300 公里,最窄处仅约 2 公里。它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为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有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黑山 。 河西走廊的最窄处就在嘉峪关,这里南面的祁连山与北面的黑山对峙,中间形成狭窄通道,地势险要,是河西走廊的关键节点之一。嘉峪关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重要的军事关隘,在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防御作用。 悬臂长城就是嘉峪关关城至黑山段的长城。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 “悬壁长城”。它是明嘉靖十八年(1539 年)为加强嘉峪关的防御,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的一条长 15 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 年)。原悬臂长城底宽4米,上宽2米,高0,5-6米不等,今天看到的长城是1987年重修的。 湛蓝的天空下,巍峨的长城耸立在眼前。 黑山山体呈东西走向,沟壑纵横,山势陡峭,坡度几乎是45度,山上岩石多为黑色,很少看到植物。 这一段长城坡度也是45度,很久没有爬这么陡峭的台阶了,累得气喘吁吁,好在这一段的距离并不长。 与黝黑的岩石相比,黄色的长城显得新了一些。 <div>站在悬臂长城上极目远眺,天地苍茫。 长城沿着山势蜿蜒伸展,仿佛一条巨龙,盘卧在崇山峻岭之间。 这里的长城与八达岭的长城相比,似乎少了一些沧桑的感觉。</div> 这个墩台里面有多个拱形的门洞,从这个门洞出去,就是下山的小路。 站在悬臂长城的最高处,视野开阔,遥看嘉峪关市区,这座工业化的城市烟囱林立,烟囱最多的地方就是酒泉钢铁公司。 从高处的墩台下来,路两侧的拦网上挂了很多锁子。旁边有个小卖部,除了水和饮料,可能最好的生意就是卖锁了。很多情侣来到这里都要买一把同心锁,留在这里,当成他们爱情的见证,挂满了锁子的拦网也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我沿着这条弯弯的山间小路返回山脚下。 山脚下一一组丝路驼队的群雕,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繁忙景象。 这位带着明显西域外貌特征的人是丝路驼队的领路人。 继续向山下走,有一条小河,河边的胡杨树的叶子变成了金黄色。 这是丝绸古道雕塑群,包括了曾经在丝绸之路上建功立业的不朽人物。排在最西头的第一位就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后面还有骠骑将军霍去病,东汉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经丝绸之路取得真经的玄奘,经这里出入新疆的林则徐,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等,还有经此地来到中国的马克·波罗,每一位雕塑旁边的石碑上都记录着他们的生平和历史贡献。 悬臂长城景区的山脚下还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护国寺,后被损毁,如今正在重修中。 回到了山脚下,才看到了悬壁长城的石碑。 告别了悬臂长城,我在景区出口联系上安师傅,他又载着我直奔下一个景点,位于13公里外的长城第一墩景区。 长城第一墩景区的大门 长城第一墩,又称天下第一墩、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div><br><div>墩,也叫墩台,还有多种称呼,如烽火台、狼烟台、烟墩等,是古代用于观察敌情,传递军情的地方,当然也有交通联络和边境管理的作用,是重要的军事设施。</div><div><br></div><div>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在嘉峪关关城西南方向7.5公里处,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div></div> 这就是长城第一墩,残高大约10米,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长宽均大约6米。 旁边的石头上写着:“第一墩 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 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了望,互通情报。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 这是第一墩旁边一段古老的长城。 第一墩似乎并没有那么令人激动,而它旁边隐藏于地表以下的“长城第一墩历史文化体验区”更有意思。 从这个通道走进去,就是第一墩历史文化体验区。 这个地下谷的浏览路线看起来似乎有些复杂,里面有自然厅,介绍长城第一墩的地理环境,当地的地貌形成的过程,文化厅介绍跟长城有关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从这里还可以走到讨赖河边的观景台,欣赏陡峭的峡谷与河流风光。 这是场馆内部的大厅,地上还复制了一个考古的现场。 这个体验馆位于讨赖河边的悬崖边上,我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先来到观景台,看看远处的景色。 观景台大概只有20多个平方,下面是陡峭的悬崖,胆子小的人都不敢站上去。 从观景台看去,一条河流切割出一道深深的峡谷,峡谷两侧内壁垂直陡峭,地势险要,这条河就是讨赖河,这个峡谷叫讨赖河大峡谷。 “讨赖” 是匈奴语的译音,又译作 “陶勒”“托来” 等,意为 “兔子多的地方”。<br>讨赖河是嘉峪关市境内唯一的地表河流,发源于祁连山中段讨赖掌,流经嘉峪关、酒泉等地,最后注入北大河 。<br> 讨赖河水是碧绿的颜色,阳光照在河面上,微波粼粼。 来自祁连山积雪融化的水,滋养着处于戈壁荒漠中的人们 。 陡峭的讨赖河峡谷上方那个土堆就是长城第一墩。 在讨赖河对面,有一个营院,在战争年代,这里的战略位置尤其重要。 欣赏了外面壮阔的风景,再回到体验馆,看看这里的文化展。 文化展以长城为重点,介绍了长城第一墩的建造历史。这是第一墩展览最有特色的一幅图片。 这里以沙盘的形式介绍了嘉峪关关城在丝绸之路上的战略地位,从讨赖河悬崖边的第一墩经嘉峪关关城,再到北面的悬臂长城这一段长城, 横亘在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它就像一把巨大的锁,牢牢锁住了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阻挡了外敌的侵袭和掠夺,确保了贸易的顺利进行。 体验馆里还有一个以长城为主题的摄影展,叫“万里长城百年回望”。 一百多年前,一位叫威廉·埃德加·盖洛的美国人来到中国,他既是传教士,也是探险家,他于1907年至1908年对长城从东到西进行了全面考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回国后,他到处发表演讲,介绍自己考察长城的经历,1909年,他出版了《中国长城》,这是第一部外国人关于长城的专著。 威廉·埃德加·盖洛 1987年,一位来自英国的叫威廉·林赛的人来到中国,历时160多天,徒步从嘉峪关走到山海关。2001年,他创立了国际长城之友协会,致力于对长城的研究和保护。2004年开始,他花了3年时间,奔走了约35000公里,对比一张张百年前的长城老照片,选取了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了150处长城新照片,精选了其中72套新旧对比照片,组成了《万里长城百年回望》摄影展。 这是在河北省山海关老龙头拍摄的新旧长城照片。 这是在八达岭北山拍摄的长城照片。 展区里还有其他跟嘉峪关有关的优秀摄影作品,这幅作品拍摄的是市区西南侧 4 公里处,地上种植的植物形成了一个繁体的“龙”字。 从文化体验馆重新回到地面上,我决定到讨赖河上走走,河边有一片很有特色的建筑,是一个影视拍摄基地,还有一座网红吊桥。 这是根据当地传统民居建造的讨赖客栈。 吊桥附近有几座蒙古包,可以进入参观 。 这就是横跨在讨赖河上的网红吊桥,走在上面摇摇晃晃,有些心惊胆颤,其实两边有高高的护栏网,很安全。 吊桥的桥头看起来似乎摇摇欲坠的样子。 站在吊桥上,欣赏讨赖河峡谷的险峻风光角度极佳。 听当地的人说,这个季节河水小了许多,夏季的时候,温度很高,祁连山上的雪消融得很快,水流湍急,很有气势。 逛了网红桥,我再沿着这陡峭的台阶回到第一墩附近,乘坐景区摆渡车回到景区大门。 从长城第一墩出来,已是中午一点,安师傅跟我都饿了,他带我回到嘉峪关市区,去了嘉峪关唯一的一家手工臊子面馆,吃了一碗美味的臊子面。然后他送我去嘉峪关城市博物馆,他自己再去外面跑临时的出租生意。我们约好他一个小时后来,再送我去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规模似乎也不小,但说真的,里面有价值的文物不多。 这个博物馆最主要的布展方式就是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多媒体,没有多少文物。 这是嘉峪关东湖风景区一座形似海豚的建筑,它是中国最高的气象塔,我没有时间实地参观,只能在博物馆里看看照片。 嘉峪关关城有悠久的历史,而嘉峪关这座城非常年轻。这座城市与一座大型企业的命运几乎密不可分,这个企业就是酒泉钢铁厂。<div><br></div><div>1955年,西北地质局在酒泉地区发现丰富的铁矿资源,冶金工业部决定在这里建设大型钢铁企业。1958年,中国正处在大炼钢铁的高潮时期,于是决定在酒泉城西约20公里、嘉峪关关城以东的戈壁上建立酒泉钢铁厂(以下简称酒钢)。 然而这个企业的发展非常坎坷,规模几经调整, 经历了建设中断、恢复建设等阶段,直到1970年才终于成功炼出铁水, 1985 年才炼出了第一炉合格钢水。</div><div><br></div><div>如今的酒钢集团已经形成了钢铁、有色、电力能源、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六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连续多年入围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企业500强‌。<br></div> 酒钢员工超过3万人,1965年,国务院决定设立嘉峪关市,最初嘉峪关划归酒泉地区管辖,后来成为政企合一的省直辖市,1980年,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成立,终于结束了长期政企合一的体制,嘉峪关作为城市的历史只有短短的四十多年,确实是座非常年轻的城市。 博物馆里重现了当年酒钢人的生活。 提到嘉峪关这个城市,首先想到它是长城西端的起点,也自然会想到规模宏大的酒钢,如果要用两个词来形容嘉峪关,就是“长城”、“钢城”。 我从博物馆出来,安师傅还没有来,我就到旁边的雄关广场转了一会儿,这里正在举行“嘉峪关市广场舞大赛”,演员很卖力,观众也有数百人。这个小城的人们还是挺闲适的。 当天的最后一站就是著名的嘉峪关关城。从游客中心需要坐大十多分钟景区的电瓶车才到关城核心景区。 关城东面,有一尊塑像,他是明代的开国名将冯胜。 明洪武五年(1372 年),征西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看中了河西走廊西端的嘉峪塬。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祁连山,北是黑山,两山之间形成交通咽喉,是天然的 “锁钥” 之地;坡下又有九眼泉,水源充足。冯胜以军事家的眼光判断此地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于是上奏建关。从此,这里就成了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也成为了河西走廊的重要关隘和军事要塞,对明朝西北边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冯胜,就可能没有嘉峪关这座重要的关城。 关城景区的东闸门 东门外的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底层两边为单间铺房,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明清时这里是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 戏台 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 戏台两侧的对联很有意味:“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概括了古往今来人间世事的演义变化及戏曲演出场所的功能作用。 关帝庙 关帝庙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处,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 关帝庙曾多次扩建和重修。 关帝庙大殿内供奉的关羽,他的“忠”与“义”得到了历代统治者和百姓的推崇和爱戴。 嘉峪关关城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 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呈梯形,周长 640 米,面积 2.5 万平方米。内城设有东、西二门,分别为光化门和柔远门,上面都筑有城楼,气势雄伟。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 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 “嘉峪关” 三字。<br> 内城东门光化门,“光化”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 光化门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是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虽经历了近五百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 光化门洞使用来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 关城内有一座井亭,亭中有一眼官井,是明代建关时开挖的,专供戍守官兵及军马饮用。 后来官井逐渐干涸,原来的井亭被毁, 现存井亭是 1986 年 按照已毁井亭式样进行重建的。 井亭 关城内展示了多门明清时期火炮的仿制品,让人们了解当时的军事装备以及关城的防御体系。 内场北侧有一片民居,为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 游击将军府 游客可以沿着这样的马道上到关城的城墙上。 从高处俯瞰马道 内城的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 柔远楼与光化楼一样,也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 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它们样式完全一样。 城墙上的士兵公仔 从城墙上看到的文昌阁与关帝庙。 沐浴在下午的阳光中的光化楼 嘉峪关内城的修建经历了多个阶段。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五年(1372 年)开始建关,之后在明孝宗和嘉靖时期又陆续修建。明正德元年(公元 1506 年)秋八月到次年春二月,肃州兵备道副使李端澄重建关城,笠年,嘉峪关内城修建竣工。<br> 内城中的场地很宽敞。 内城的西门——柔远门,“柔远”二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关外)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阳光洒在柔远楼的木质结构上,增添了一层温暖的色泽, 檐角的兽形瓦如同守护历史的精灵, 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定城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工匠,十分善于计算用工用料。 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以为抓住了易开占的把柄,正想借此克扣他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却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如今它也成了一景了。 西瓮城门楼 中间的那块就是定城砖。 站在罗城上,可以看到南面的绿中泛黄的树木,远处是连绵的祁连山,还可以看到夯土筑成的长城。 <div>嘉峪关关城的最西边是罗城。罗城于明弘治八年(1495 年)修建,是关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内城、外城、瓮城等相互配合,形成了严密的防御布局。在古代,罗城曾多次抵御外敌的进攻,见证了无数次的战火与硝烟。 </div> 罗城西门的门洞,这些凹凸不平的石条见证了这座关城悠久的历史。从这里出去,西面就是关外广袤的沙漠戈壁了。 站在西面,回望关城,罗城的城门雄伟壮观,门楼上的建筑精巧细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彰显着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门楣上的 “嘉峪关” 三字为清乾隆皇帝题写。 嘉峪关原修于明弘治八年(公元 1495 年),由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后来原楼毁于 1931 年的一场战乱,现在的嘉峪关楼是 1987 年按原样重修的。<div><br></div><div>光化楼、柔远楼和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雄伟兀立,东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div> 金色的余晖洒落在古老的城墙上,为其披上一层绚烂的霞光。嘉峪关城门楼巍峨耸立,在夕阳的映照下,轮廓更加分明,线条愈发刚劲有力。朱红色的梁柱闪耀着温暖而深沉的光芒。绿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辉,折射出岁月的沧桑与辉煌。 嘉峪关城门外有很多骆驼,当地人正热情地吆喝着,请游玩出来的游客骑骆驼照相。 出了关城西门,继续向西边的戈壁滩走大约一百米,有一座小小的碑亭,立着“天下雄关”石碑。这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后来勒石为碑,立在这里。 “天下雄关”四个字笔力遒劲,雄浑大气,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在岁月的洗礼下,这四个字愈发显得古朴沧桑,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嘉峪关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br><br> 到这里,我的嘉峪关一日游也顺利结束了,坐景区摆渡车到了出口。等了一会儿,安师傅来了,把我送回酒店,我跟他结了账,愉快地告别。跟着安师傅玩了一天,让我高效地游遍了嘉峪关的主要景点,觉得西北人还是挺实在的。 我10月9日从西安出发,分别去了武威、张掖、酒泉和嘉峪关,河西四郡我去了三郡,中间还有三天去了额济纳旗,欣赏了最美的弱水胡杨、额济纳胡杨和金塔胡杨,13天的旅行收获满满。10月21日,我乘飞机从嘉峪关返回西安。<div><br></div><div>途中,从机舱里看到下面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再看那无数条融化的雪水形成的涓涓细流,最后都流向河西走廊。千百年来,祁连山的融雪形成的河流,犹如甘甜的乳汁,滋养着世世代代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人们,在河西走廊形成了以敦煌为代表的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 河西走廊的悠久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引领我们去探寻那遥远的历史,感受那深厚的文化底蕴。</div> 积雪覆盖的祁连山 本文是我的“金秋西北行”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12天的旅行为我提供了12篇美篇的素材,我也很愿意把我旅行途中那些精彩的瞬间以美篇文章的方式记录下来,跟美友们分享。<div><br></div><div>明天,我又将踏上新的旅程,三周后再继续跟美友们分享新旅程的见闻。</div><div><br></div><div>谢谢美友们对我的鼓励和点赞,你们的支持给了我继续耕耘于美篇的动力!也希望美友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快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