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简介 <p class="ql-block">隋朝(581-618年),享国38年。581年,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589年,南下灭陈,统一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隋炀帝即位后,迁都洛阳,先后降服契丹、吐谷浑,分裂突厥,把国界推到青海湖、新疆等地,重新开通丝绸之路。修建贯通南北大运河,南方又降服了安南,占婆,国力达到极盛。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激发了社会矛盾,隋朝由盛转衰,引发隋末民变。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p><p class="ql-block"><b>政治:</b>创立五省六曹制,巩固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选拔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到唐朝与后世的政治制度。</p><p class="ql-block"><b>经济:</b>兴建大运河以及驰道,建立大兴城和东都,并且兴建长城保护归附外族。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使经济、文化能顺利交流。军事上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p><p class="ql-block"><b>文化:</b>成为东亚地区的政治楷模和文化中心,佛教和道教盛极一时,古典诗歌和法律也都蓬勃兴盛。周边国家如高昌、倭国、高句丽与东突厥等深受隋朝文化与制度影响,以日本遣隋使为名。</p> 皇位交替 <p class="ql-block">隋文帝晚年颇受诸子的困扰。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接着在600年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602年,隋文帝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p><p class="ql-block">604年,隋文帝卧病在床,杨广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隋文帝手上。隋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意图非礼她,使隋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知此消息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让右庶子张衡入隋文帝寝殿侍疾并将周围侍从支走。不久隋文帝驾崩,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p> 开凿大运河 <p class="ql-block">隋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和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决定开凿大运河。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这一伟大工程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也对中国交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p> 三征高句丽 <p class="ql-block">尽管高句丽表面上臣服于隋朝,但私下里却经常联合其他国家侵袭隋朝边疆。为了巩固统治,从612年至614年,隋炀帝三次下令征讨高句丽。但三次战争均未取得预期的成功:第一次因指挥失误导致隋军大败。第二次因国内叛乱被迫退兵。第三次因供给问题和持续的伏击而进入相持阶段。这些战争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导致百姓生活困苦,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p><p class="ql-block">隋炀帝三征高丽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1.高丽位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是隋朝的邻国。高丽与突厥和吐谷浑保持密切联系,形成了对隋朝的威胁圈。此外,高丽在魏晋之乱时侵占了辽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并与南方的陈朝保持贸易和政治往来。</p><p class="ql-block">2.隋炀帝希望通过征服高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向外展示隋朝的强大实力。</p><p class="ql-block">3.高丽在隋文帝时期曾向隋朝称臣,但私下里却联合南方的陈国和突厥,这引起了隋炀帝的不满。</p> 瓦岗寨起义 <p class="ql-block">隋文帝死后,隋炀帝即位。他大兴土木、开凿运河、三征高句丽,毫不体恤民力,引发各地起义。瓦刚军最初的起义首领是翟让,翟让是东郡韦城县人。曾任寿郡法曹,犯法当斩,狱吏黄君汉知其骁勇,不顾个人安危,私自释放。611年,翟让与同郡人徐世绩、单雄信聚众瓦岗寨,举起反隋义旗。</p><p class="ql-block">李密士族出身,曾做过隋炀帝的卫兵,后对杨广的暴政不满,便参加了杨玄感起兵。杨玄感兵败之后,李密为躲避朝廷加害,遂投奔互岗寨。李密很有谋略,翟让在李密的帮助下,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充。李密因此颇受翟让的赏识和重用。随着瓦岗军不断取得胜利,李密在瓦岗寨的声望也逐渐盖过了翟让。翟让遂以自身才能不如李密为由而主动退位让贤。李密得以成为瓦岗寨新的首领。随着瓦岗寨起义军声势的不断壮大,李密心胸狭隘自以为是的性格缺陷逐渐暴露出来。他开始打压元老功臣,引起众人对他的不满。王儒本是翟让心腹,他见李密如此就建议翟让夺权,但被李密得知后,李密生怕自己的位置不保,遂设计害死了翟让。翟让之死造成了瓦岗军内部的混乱恐慌,瓦岗军便开始走向衰败。618年,中原局势诡谲难测,先是杀掉杨广的宇文化及北上,又有越王杨侗在洛阳自立为帝,并招降了李密。后来在李密与宇文化及大战的时候,洛阳被王世充政变占领。李密无奈之下边打边撤,投降了已经占据关中的李渊。瓦岗军或投奔王世充,或随李密成为唐军,李密归降唐朝之后由于自身性格多疑又拥兵反唐最终死于唐军之手。瓦岗寨起义失败。</p> 太原起兵 <p class="ql-block">太原起兵,是隋末时期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615年隋炀帝杨广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p><p class="ql-block">李渊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后,看到隋朝即将败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当时,农民起义在全国已居优势,李渊觉得时机成熟,617年在晋阳宣布起事。</p><p class="ql-block">李渊在次子李世民、僚属裴寂、刘文静等人的帮助下,诛杀了隋炀帝监视他的王威、高君雅。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派李建成、李世民夺取西河郡。6月,李渊自为大将军,以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为左右大都督,以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兵发长安。11月,攻克长安,以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自为大丞相、唐王。次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5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唐,隋朝灭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