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青城 . 呼和浩特(续)

慢一河

<p class="ql-block">  虽说是来治病,却很少有过如此严重的轻松和空闲,只好续一篇。上篇标题,也一并修改为“塞外青城 . 呼和浩特”。</p> <p class="ql-block">  塞上老街旁边,还有个其貌不扬、混编在商铺队伍里的“归化城展示馆”。</p><p class="ql-block"> 却原来,呼和浩特市1954年之前叫归绥市,1929年有绥远省之前,归绥市叫归绥县,归绥县又是1913年归化城和绥远城两城合并后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归化城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绥远城</span>于清乾隆四年(1739)建成,比归化城晚了约160年。两城位置相距约5里,分属今天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和新城区。</p><p class="ql-block"> 归化城最初名叫库库和屯,意思是青色的城。这是展示馆里的归化城:</p> <p class="ql-block">  归化城是阿拉坦汗仿照失去的元大都(北京),在其领地中心的土黙川草原上修建的城池。以打促谈与明朝廷达成“通贡互市”之后,阿拉坦汗获封顺义王,库库和屯被朝廷赐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归化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此“朝廷</span>无后顾之忧,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物流通畅,经济繁荣:</p> <p class="ql-block">  驼铃声绵远的丝茶古道,后来可以穿越沙漠、经过乌兰巴托,延伸到原本属中国、现在属俄罗斯的恰克图:</p> <p class="ql-block">  阿拉坦汗,是蒙古当时最强大的土默特部的首领、成吉思汗十七世孙。一度控制以土黙川草原为中心的现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曾攻入长城至北京城下掳掠。</p><p class="ql-block"> 阿拉坦汗塑像座落在大召广场。我们偶遇一家老小二十来人,在塑像下虔诚庄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除了别名青城,曾经还被叫做召城。一个说法是因为当时城区很小,一个大召几乎占了半个青城;另一个说法是因为呼和浩特有很多召庙,所谓“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召”为藏语寺庙之意。</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召广场,因大召寺得名。大召寺、塞上老街和归化城展示馆等,分布在大召广场周边:</span></p> <p class="ql-block">  “明万历四年,土默特首领阿拉坦汗在青海仰华寺…皈依藏传佛教,回到漠南蒙古后,于明万历七年建大召寺。”(大召寺碑文)</p><p class="ql-block"> 大召寺坐北朝南,从南到北依次是牌楼、山门、菩提过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此外,东西两侧跨院各有若干殿堂。</p><p class="ql-block"> 这是进入山门后的菩提过殿:</p> <p class="ql-block">  “清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重新修缮和扩建后,大召改名为"无量寺",因此大召无量寺沿用至今。”(大召寺碑文)</p><p class="ql-block"> 香炉后面,就是大召寺的最重点、前经堂后佛殿连成一体的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佛殿正中,供一尊银佛塑像,银佛像高2.55米,两侧通天柱上飞龙盘踞,左右为宗喀巴和达赖喇嘛三世、四世的铜像相伴而立。</p><p class="ql-block"> 银佛、飞龙、壁画,是大召无量寺里的三宝。大召寺也叫银佛寺:</p> <p class="ql-block">  玉佛殿在寺内左跨院里,“内供奉有玉制释加牟尼造像,由二十多吨整块缅甸玉雕刻而成,高4.4米。玉佛造型面相丰满,神态安祥,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之上镶嵌有四万八千颗宝石,光彩夺目。”(玉佛殿碑文)</p> <p class="ql-block">  “殿内两侧是曼荼罗坛城,在梵文中称其为"曼扎拉",因佛教用宇宙观解释世界,故形质用外圆内方,所谓坛城即完整的本尊世界。”(玉佛殿碑文)</p><p class="ql-block"> 上面这段文字,我完全没有概念,读起来如同嚼蜡:</p> <p class="ql-block">  这是玉佛右侧的曼荼罗坛城。很精致:</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同在左跨院里的千手观音佛殿:</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左跨院,右跨院和它大体对称:</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七大八小七十二“,大多湮灭进了历史长河。在“七大召”之首的大召无量寺里,我们怀着敬畏之心,走马观花聋子听书,或多或少也算长了见识:</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大召寺,沿着中国烧麦美食街,去往公交车站。美食街的正规路标,叫五塔寺后街,街上可以望见五塔寺背影。</p><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也有五塔寺?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p> <p class="ql-block">  据说修建绥远城时,有喇嘛对绥远城选址提出异议。为保归化城平安,经清朝廷同意,在归化城东南,同时建慈灯寺,以制约绥远城。</p><p class="ql-block"> 慈灯寺因金刚座舍利宝塔,也叫五塔寺,现在叫做五塔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金刚座舍利宝塔。宝塔方形塔座上面,有五座玲珑小塔。宝塔全身上下,遍布砖雕小佛。塔后有蒙文石刻天文图,是全世界唯一一幅用蒙文标注的天文图:</p> <p class="ql-block">  五塔以及背后的天文图,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能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  市区路标上的敕勒川草原,在呼和浩特东北约16公里的地方,从市区乘坐92路公交车可以直达。车程50分钟,居然票价1元。</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们激动中误下公交车的地方,距神奇的白色建筑群其实还有两站地。只好超近道,徒步草原一公里。倒也不错,只是没有见到牛羊。</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都是被车窗外这纹丝不动的羊群“害”的:</span></p> <p class="ql-block">  白色建筑群,叫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p><p class="ql-block"> 实在拍不好,擅自借用一张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融合了草原风情以及现代元素,包括看台主建筑、标准赛道、马厩及停车广场等。其中看台主建筑内,除了具备国际赛马标准的所有设施外,还包含演艺大厅、搏击馆、马文化博物馆、射箭馆等。”</p><p class="ql-block"> 但是此刻,只有五星级酒店大堂及洗手间,是唯一一个我们可以入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以骑马、射箭、摔跤为基本项目,以庆祝、展示、推广、旅游等为主题的那达慕大会,猜想也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  看台前的赛马场,闲时还可作他用,而且很高端大气上档次。圆环上的文字,相信能让您看得清楚:</p> <p class="ql-block">  一眼望去,草原无边,阴山连绵。这是从赛马场看台上,镜头拉近后的“敕勒川草原”。我们无法更深入草原,也疑惑敕勒歌里的敕勒川,是否真是这里。</p><p class="ql-block"> 同样白色的建筑群,看台工作人员说是文化体育远动中心的宴会厅。感觉实在有点遥远,不去也罢:</p> <p class="ql-block">  据说呼和浩特包头之间,土默特右旗和土默特左旗的地盘(也就是曾经阿拉坦汗的土黙川草原)上,有个地方也叫敕勒川。季节不合适,交通也不方便,我们无意去往。</p><p class="ql-block"> 可不可以说,阴山或者蒙古沙漠南面的所有草原,都可以是“敕勒川”。只是这里距呼和浩特市区最近而已:</p> <p class="ql-block">  “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感谢老朋友盛情,我们在呼和浩特,用铜锅涮羊肉:</p> <p class="ql-block">  这让我不仅大快朵颐,而且大饱眼福——羊腿肉的单片面积、大师傅的手上功夫,我都是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见到的,还有乌兰夫纪念馆、乌兰夫公园:</p> <p class="ql-block">  和漂亮整洁的普通小区、小区里的学校。重点是所有住宅窗户,没装防护栏:</p> <p class="ql-block">  非第一次见到的是呼和浩特站。此时的它和我,都已经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  还得弱弱地补一句,我想表达的本图重点,是远处桥上的绿皮火车,希望您能看得见:</p> <p class="ql-block">  塞外青城呼和浩特,旧貌早已换新颜,初冬也有艳阳天。我们在这里,长见识,很温暖。</p><p class="ql-block"> 感谢我们的内蒙古朋友!感恩所有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谢谢您受累观看。祝您冬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