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菠萝的海”</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四,朋友邀约:“出去转转。”</p><p class="ql-block"> “去哪?”</p><p class="ql-block"> “转到哪算哪!”</p><p class="ql-block"> 车出城区才知道是去雷州看“菠萝的海”!孤陋寡闻,来此若许年,竟不知所言何指。开头以为是看博览会什么的,或是品尝美食之类的去处。</p><p class="ql-block"> 在兰海高速一路向前,一路无甚要紧话。导航反复提醒下高速,朋友却不下,说是要把免费进行到底!最后去了一个叫英利的乡村小镇。</p><p class="ql-block"> 车转入乡村道,两旁广阔的田野满是菠萝,有的青绿正长,有的金黄待收。时而见一二辆收购菠萝的大卡车停于田中,时而见一二辆装满菠萝的小四轮驰于路上……</p> <p class="ql-block"> 真的是“菠萝的海”!</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走停停,欣赏这壮观的景色,选择拍照的视角,摄下一些美丽的画面。朋友告诉我,他曾经去过一个万亩菠萝种植地,比这更壮观。本来今天要去,但由于不辨路径而错过了。有点遗憾。</p><p class="ql-block"> 回城时,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菠萝的海,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雷州半岛的一方土地上,是雷州人民怎样的一个杰作!</p> <p class="ql-block"> 这些土地和人民饱经沧桑,阅尽变迁,不尚浮华,不事喧嚣。在这里,一切似乎都是静悄悄的,在这里,岁月变得从容,生活变得简单,在这里,似乎通行的只有一个道理:只有耕耘,才有收获,只有付出,才会幸福!</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依序而行,天地日月,自在而为。这土地,这人民,从容,实在,又厚重!年复一年的耕种,维系着血脉的延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创造出这些人间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吾国吾土吾民,这,才是天地的精华,人间的高妙!</p> <p class="ql-block"> 二、桑田,桑田!</p><p class="ql-block"> 在一片菠萝田中,还能偶尔见到一二块桑田,很是可爱。在一片暗绿和土黄中,这一点青绿色倍显生机。</p><p class="ql-block"> 提到桑田,会自然想到一个词:沧海桑田!意指大自然的变化之巨。是啊,桑田可以沉入大海,大海也可以变成桑田,谁会不倍感自然的伟力呢!?</p>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农耕文明悠久且深厚的国度,桑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所以谈到农耕文明,往往与桑共提,即农桑。农桑之事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历代皆不敢轻曼。一个官吏是否有能有为有功,农桑事功当推职首。农业文明最重要的两大内容就是耕织,这与人类生存的两大基本要求——吃饭、穿衣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 古代衣服完全取材于天然纤维,即蚕丝和麻类,于是又桑麻并重,成为农耕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过去读古诗,就经常能见到诗人提到一个词:桑麻。古代也有田园诗一派,皆咏鸡犬桑麻之事——</p><p class="ql-block">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晋 • 陶潜:《归园田居诗 • 之二》)</p><p class="ql-block">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 孟浩然:《过故人庄》)</p><p class="ql-block">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唐 • 王维:《渭川田家》)</p><p class="ql-block">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宋 • 苏轼:《浣溪沙》)</p><p class="ql-block">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宋 • 辛弃疾《鹧鸪天 • 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p><p class="ql-block"> 家有置社,福我桑麻。(近代 • 王闿运:《湘潭县志 • 序》)</p><p class="ql-block"> 天津桥外古亭林,几代风流余鸟音!白鹤云间山色远,黄牛车缓柳阴深;桑麻未异丰年景,刀火偏多报国心。(现代 • 老舍:《过天津桥》)</p><p class="ql-block"> 家山北望隔中原,相对能无酒一樽?薄醉欲倾前日泪,红颜未是少年痕!篱外桑麻诗境里,柴扉不掩傲朱门。(现代 • 老舍:《沫若先生邀饮赖家桥》)</p><p class="ql-block"> 清道桥下百姓家,逸斋遗教是桑麻。(近现代 • 周作人:《吾家数典(诗其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然,当年少年无知,不知其对于国计民生的作用,总以为是诗人纯为写诗而已,如今想来并非如此。尽管桑麻之事已离我们远去!</p><p class="ql-block"> 现代文明的发展已经远远突破了古老农耕文明的内核和外壳,而被现代农业和工业文明取代,但农耕文明留下的内在价值却永远不会湮灭。</p><p class="ql-block"> 在城区结合部有个蚕桑研究所,里面开了间餐馆,有一道桑叶汤的菜很好吃,和朋友会在此时相聚食。桑已失去养蚕取丝织布的功能,但却成为人们饮食养生的材料,也算是不弃其用了。</p><p class="ql-block"> 桑田,桑田,我们民族的根,文化的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