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进学解》,是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名篇。 所谓进学,就是勉励学生刻苦学习,取得进步;解,是对学生疑问的解析和说明。《进学解》是韩愈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自己治学和修德方面的经验,劝诫学生怎样读书学习,取得学业和德行进步的名篇。虽然距今一千二百多年,但读来倍觉提神,不仅思想深刻,而且造辞精工,读后令我回味无穷,受益匪浅。其</span>"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等经典名句,饱含哲理,穿越古今,启迪心灵,令人奋进<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沤心感悟 <p class="ql-block"> 韩愈,三岁而孤,从小便刻苦读书。从十九岁开始,三次参加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三次落第,第四次是由于贵人举荐,才得以及第。进士及第之后,还得通过吏部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省试</span>”,才能授官,结果又是三次应考,三次落第。授官之后, 韩愈还是不顺利,又因直言进谏等原因被谪,但这并没有影响韩愈的求学与作为。</p><p class="ql-block"> 《进学解》借学生之口说:“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踵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 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意思是,韩愈在公事方面不能被人信任,私事也得不到朋友的帮助,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动不动就招来灾祸。刚刚当上御史不久,就被贬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做了三年国子学博士,身处闲散的职位,表现不出政绩。命中注定运气不好、事事遇阻,于是屡屡地遭受失败。这些曲折与不幸, 无疑是对韩愈的无情打击,但也激发了他的斗志,磨砺了他的性格,锤炼了他的意志,从而使韩愈对人生的体悟认识更加深刻。“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历愈多,感悟愈深。我觉得,这正是《进学解》,直击人心,名垂千古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p> 学贵在勤 <p class="ql-block"> 学贵在勤,是《进学解》的中心思想,也是韩愈的一贯主张。他有一副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进学解》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勤勉刻苦、 孜孜不倦的读书人形象,“先生之业,可谓勤矣”。学问学问,贵在勤学,恒在常问。</p><p class="ql-block"> 要充分利用时间,“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白天不够用,就要把晚间利用起来,而且是一年四季如此,长期坚持不懈,绝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差别在八小时以外谁会利用。古往今来, 凡是学业有成的人,都是惜时如金,刻苦学习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这说明古今贤达的心灵是相通的。学业要勤,更须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业有成的基础也是靠宽广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素养。没有基础的牢固,就不可能有大楼的高耸。</p><p class="ql-block"> 要口手并用、眼到心到。有口无心的读书, 是不可能有收获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的读书,也是不可能对书本内容留下深刻印象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span>”,不思考的读书,只能造就书橱,绝对不可能造就大师。因此,韩愈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span>”回顾我的读书历程,相比之下还是有点汗颜,不论是在学读的数量,还是在下的功夫、用的成效上,都有不小的差距。</p> 德才双修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才双修,是</span>《进学解》強调的一个重要观点。这既是对学生讲的,也是对老师说的。教书育人,是学校和老师的根本职责。在《师说》中,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是指对学生德行的培育, 受业是指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解惑是既解决学生在人格塑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又解决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方面遇到的疑问。 </p><p class="ql-block"> 对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期间, 既要学习知识技能,又要学习立身做人。学业和德行两者须臾不可分割,必须有机结合。否则,不仅是教育的失败,也是学生的可悲。对此,韩愈认识非常清醒。他在《进学解》中,强调学生要“业精于勤”,“行成于思”,韩愈不仅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实践的。作为老师,他训谕学生要学业和德行双修;作为学者,他既做事又做人,堪称楷模。</p><p class="ql-block"> 回顾自己从小学到高中,受益最大,印象最深,至今仍然保持联系的正是这样的好老师。其中一段受到“反潮流”和“白卷英雄”的影响,相当时间用以学工学农学军,虽然也有收获,但学业受到很大影响,文化课底子没打好,教训也是深刻的。</p> 学贵在用 <p class="ql-block"> 学以致用,是学的根本。任何学子都关心自己的前途,希望通过读书成才得到社会重用,对社会有所贡献。但是, 一个人是否能够实现志向,是否有好的前途,是个人与社会双向需求作用的结果。在韩愈看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根本在于自己要</span>打牢学业和德行的根基,不应患得患失,因为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p><p class="ql-block"> 《进学解》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法制的不断健全,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只要德才兼备,定有用武之地。但韩愈也告诫学生,社会环境是“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意思是说,要充分认识录用的复杂性,正确对待和处理好社会的选择。现实中,可能会有无才之人被选上,但有才的人终将被任用,即使遇到坎坷,那也是一种磨砺。所以, 在学业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上,韩愈更强调学业的重要性,毕竟技不压人。 </p><p class="ql-block"> 在韩愈看来,一个人是否被重用,是否有前途,还有一个社会评价与自我期许是否相一致的问题。人才选拔的困难在于,大多数人自我期望值过高、欲望太大,而国家公器、社会资源有限,从而造成一些人抱怨社会,自我感觉怀才不遇。过去如此,今天也不可避免。现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客观地说,确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社会不公、用人环境不好而未被重用,但大部分人属于自身原因,就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只想高收入,不想吃大苦,不愿做艰苦、基础、细致的工作。因而,有事没人干,有人不干事。所以,韩愈告诉学生,用人是一门学问,作为用人者,既要唯才是举,才尽其用,又要量才录用,用当其时。同时又劝诫学生,不要计较自身遭遇的穷达,而要努力做到学业的精进和德行的修成。我觉得,这既是韩愈的切身体会,也是他对大家真诚的忠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总之,《进学解》励志成才,启迪人生,不仅对年轻人具有现实的教育指导意义,同样对我们已远离职场的人来说,也是安身立命,快乐生活的营养剂。有空儿,不妨读一读。</p> <p class="ql-block">图片:下载于百度 特此致谢!</p><p class="ql-block">音乐:美篇曲库 安静叙事</p><p class="ql-block"> 2024.11.9于静心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