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个菊花盛开时节,我有幸与几位摄友相约来到宝鸡,开启一场赏菊花、看青铜器、品西府美食之旅。 </p><p class="ql-block"> 来到青铜器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是一座大气磅礴“平台五鼎”设计宏大展馆。它高台门阙、青铜厚土,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讲述着周秦文明灿烂与伟大。</p><p class="ql-block"> 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位于秦岭北麓、渭河南岸国家4A级景区中华石鼓园内,它是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周秦时期青铜文化为主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我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它建筑面积3.4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48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02件,尤以周秦青铜器著称于世。这些古老精美鼎、簋、尊、盘,以及铸刻于其中铭文,讲述着中华礼仪之邦深广源头。</p> 青铜铸文明 <p class="ql-block"> 一座青铜器博物院,就是一部厚重“青铜史书”。</p><p class="ql-block">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人类利用自己智慧改变矿石属性,开启青铜时代。凝聚古人先进技术青铜器,为后世留下灿烂历史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参观那天,只有二楼展厅对游客开放。这个展厅以“青铜铸文明”为主题,分“青铜器之乡”“宅兹中国”“周礼之邦”“秦肇之路”四个部分,集中向游客展示宝鸡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1500多件,其中有何尊、逨盘、秦公镈等百余件国宝重器。</p><p class="ql-block"> 青铜器博物院,展品那么多,我们不可能对它逐一进行介绍。下面,就请大家随着我的镜头,看看那里国宝重器吧!</p> 何尊 <p class="ql-block"> 何尊,是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镇院之宝”,上圆下方,体现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腹部装饰有兽面纹,粗大卷曲兽角翘出器外,颇有腾跃欲食动感,是西周早期一件不可多得青铜酒器。</p><p class="ql-block"> 何尊内底铭文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录,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何尊上“中国”,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标注,更深刻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p> 逨盘 <p class="ql-block"> 这件青铜器是被称作“青铜史书”的逨盘。盘内铸铭文372字,完整记录单氏家族八代人辅佐西周12位周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重要史事。从铭文中可看出,周人将家族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也是后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基础。</p> 逨盉 <p class="ql-block"> 逨盉造型精美,构思奇妙,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器身盖首为凤鸟,凤首高昂,展翅欲飞。盖与器身连接处是一只歪着头向上攀爬老虎,盉的鋬手是吞云吐雾龙首。整个器身由四个龙首支撑而起,灵动稳健,展现一幅龙腾虎跃凤呈吉祥画面,使庄严肃穆礼器增添几分生动活泼。</p> 秦公镈 <p class="ql-block"> 秦公镈是大型打击乐器,器身有135字铭文,记述秦襄公被周平王“赏宅受国”历史,以及文公、静公、宪公三代治国兴邦业绩,是研究秦国早期历史重要实物资料。</p> 单五父壶 <p class="ql-block"> 单五父壶是一件古代酒器,造型优美、铸工精湛。以数条造型各异龙纹装饰,纹饰生动,线条流畅。其铭文记载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的历史。</p> 墙盘 <p class="ql-block"> 墙盘,因制作它的史官墙而得名。它器形宏大,制造精良。盘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垂冠分尾凤鸟文,凤鸟有长而华丽的鸟冠,鸟尾逶迤的长度,为鸟体的二至三倍,延长部分与鸟体分离,凤鸟纹在当时象征着吉祥,是西周时期最为流行而且最富时代特征的纹饰。</p><p class="ql-block"> 其底部铸有284字铭文,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恭七代周王功绩,后段记述微氏家族六代事迹。这些铭文内容与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内容非常吻合,填补西周国史微子家族一段空白,是研究西周历史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 墙盘铭文线条流畅圆劲,字形轮廓紧凑,章法行列分明,疏朗有致。其书法价值极高,达到很高艺术水平。</p> 兴簋 <p class="ql-block"> 兴簋是西周中期青铜器风格代表之一,其造型古朴典雅,装饰有直棱纹。在祭祀和宴飨时,簋常与鼎配合使用,表示主人地位和身份。</p><p class="ql-block"> 兴簋上有铭文,这些铭文记录微氏家族历史和相关信息。兴簋出土地点与史墙盘窖藏相同,进一步展示微氏家族青铜器窖藏情况。</p><p class="ql-block"> 兴簋不仅展示西周时期礼器制度,还反映西周中期青铜器风格变化。随着国家成熟和管理理性化,以鬼神崇拜为核心殷商祭祀系统被抛弃,理性礼乐制度被广泛接受。兴簋作为这一历史变迁见证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p> 伯公父勺 <p class="ql-block"> 伯公父勺(伯公父爵) ,通长19.3厘米、斗高6.8厘米、斗径9.5厘米、斗深5厘米,重0.6公斤。敛口鼓腹,圈足外撇,曲折形柄。口沿饰变形蝉,腹饰瓦钩纹,圈足饰大小相间重环纹,柄饰双头兽纹。</p><p class="ql-block"> 柄铸铭文14字,铭文释文为白(伯)公父乍(作)金爵,用□(献)用酌,用亯(享)用孝。</p> 刖人守门鼎 <p class="ql-block"> 刖人奴隶守门鼎为方形体,双附耳,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鼎腹,下层为方形炉膛,炉膛正面为双开门,门枢齐全,可自由开闭。键部作以受刑的奴隶为守门状,体现西周能工巧匠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 此鼎出土与墓主人弓鱼伯有关。它不仅是一件实用青铜器皿,更是西周时期文化、艺术和刑罚制度象征。它展示西周社会等级制度和统治者权威,同时也反映当时人们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它的存在为研究西周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以及饮食文化提供重要史料价值。</p><p class="ql-block"> 刖人奴隶守门鼎是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瑰宝,具有极高历史和艺术价值。</p> 鱼伯双耳方座簋 <p class="ql-block"> 鱼伯双耳方座簋的出土,为古鱼国存在提供实物证据。它对于研究西周时期历史、文化及青铜器制造技艺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p> 伯公父簠 <p class="ql-block"> 伯公父簠是西周晚期青铜器,造型独特,盖器相对,长方口,腹斜收,两侧有环耳,盖与器合口处有牛首卡。口沿饰鳞纹,腹饰波曲纹,圈足饰垂鳞纹,这些精美纹饰体现西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p><p class="ql-block"> 盖器同铭61字,记录伯公父择吉金造器铜辟王,满孝诸兄,祈长寿多福意愿。其作为盛食器,可能用于祭祀活动,盛放稻谷、高梁等食物。</p> 晚清四大国宝 <p class="ql-block"> 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和大盂鼎是晚清四大国宝,现藏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宝鸡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陈列为复制品。器内铭文最长为毛公鼎,达499字,是目前发现字数最多一件青铜器,郭沫若先生称它抵得上一篇《尚书》。而虢季子白盘则是目前发现最大的盘,有225公斤重,堪称盘中之冠。</p> 青铜器之乡 <p class="ql-block"> 三千年前,周人来到这块土地,奏响西周王朝序曲,让这片土地一度成为王朝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 世家大族在这里云集,不仅用家国情怀谱写出域有四方王朝赞曲,更留下大量青铜国宝。</p><p class="ql-block"> 自汉代以来,宝鸡青铜器不断出土,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居全国之首,是我们叩问历史、凝聚共识的力量来源。</p><p class="ql-block"> 这些精美青铜器,每一件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件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记!让我们静下心来,驻足鉴赏,从中感悟它的历史厚重、精甚造诣和文化之美!</p> 杨家村惊世发现 <p class="ql-block">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5位村民在土崖上取土时,一锄头下去砸出一个洞。村民们发现洞内藏有青铜器,随即通知文物部门。考古专家赶到后进行发掘,共清理出27件青铜器。包括青铜鼎12件、青铜笠9件、青铜壶2件等,每一件都制作精美,纹饰繁复。青铜器上文字多达4048个字,铭文越多史料价值越高。</p><p class="ql-block"> 此次发现对于研究西周历史具有极高价值,铭文内容为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提供宝贵资料。杨家村也因此次发现而闻名全国考古界。此次惊世发现不仅丰富我国文化遗产,也为后世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记住这5位农民功臣,他们壮举使这些国宝重器能够重见天日。如今,让我们走进这座宏伟青铜器博物院,穿越三千年历史,去聆听和感悟每一件国宝重器之美吧! </p> <p class="ql-block"> 青铜器藏礼于器,以器述史。历经岁月洗礼国宝重器,向后人娓娓述说着古老智慧。</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些厚重礼器,正通过数字化、研学、文创等多种形式“活起来”,为辉煌灿烂周秦历史和震古烁今青铜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