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 我为你骄傲 ‍209团故事之二十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樟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 一连 ,我为你骄傲</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原工建209团一连文书 浦江县金樟才</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曾是209团一连一个兵,毎当有人提起一连,我常为他感到骄傲。</p><p class="ql-block">艰苦紧张的新兵连集训,3个月很快就结束了。1973年3月,全团73年新兵集中在河南辉县方庄公社赤庄大队大操场,团军务股杨股长开始点名分兵。喊到名字的跑步到指定军用帐篷汽车边集中,军车边贴有红纸的圆形图案,上面标明营连。</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连共73年新兵64名(其中,义乌籍39名,浦江籍25名,合计64名)经一连连长王胡宝核对点名确认无误后,上了两辆军车到连队报到。</p><p class="ql-block">军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在河南焦作市焦北3550军工厂的操场停车。我们按顺序背着背包,手提行囊下车,连队的老战友举着横幅“欢迎新战友”。各个笑咪咪用掌声欢迎我们的到来。连队指导员高大的身材,作简短的欢迎仪式讲话,讲话既对我们新兵有期望和重托,又要求新老战友团结一心,发扬一连“全团标杆连队”和“四好连队”的光荣传统,要求发扬二不怕的精神,在闹市区要严格军人纪律和军人作风等注意事项。由于准备充分,很快我们这些新兵被分到各排,班老战士们热情的给我们拿过背包和行李,我们就去各班报到,见到我们的直接领导:班长、副班长。班里又开了个短暂的班务会,主要是个人自我介绍,我们全体新兵从此开始融合到革命军人这个大家庭。</p><p class="ql-block">到连队后,我们了解到一连是一个“全团标杆连队”,又是一个“四好连队”,全连共有官兵173人,三个排各有四个班,连部勤杂班六人,炊事班十人,武器装备有轻机枪N挺,冲锋枪N支,半自动步枪N支,子弹备用N发,手枪N支,全连干部编制9人,每排职工编制一人,全连共计173人,(73年新兵义乌籍39人,浦江籍25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 一排:匍匐施工立军功</u></b></p><p class="ql-block">一排,是远离连部千里之外执行国防施工任务的一个排,由连长王胡宝,排长周益贵直接指挥。他们圆满完成山西娘子关程家火车站边713国防工程扫尾施工任务。由于指挥正确,攻坚克难,做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圆满完成扫尾施工任务,因而受到团党委荣记集体三等功!</p><p class="ql-block">当时713洞库主体工程是由兄弟部队施工的,已基本建好。但由于洞库漏水,兄弟部队调防后由一排接手补漏工程。他们要在已被复好的洞顶,对漏水的缝隙用沥青浇灌。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沥青在洞口要烧开溶化,用桶在固定点吊上洞顶,用铁勺一勺一勺对漏水的缝隙进行浇灌。由于洞顶离山体仅有二三十公分空间,战士们是匍匐爬行工作,头戴矿灯还要十分谨慎,防止高温的沥青水,一不小心就有被烫伤的危险。战士们下班回营房腰直不起,手麻脚痛那是常态。</p><p class="ql-block">在几组洞库洞口,浆彻石坡时全靠人肩扛手提原始运输,既要克服浆彻的技术难题,又要使彻出来的石块档墙像模像样美观大方,保证经久耐用。</p><p class="ql-block">在恶劣的施工条件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连队领导还要抓好政治学习和纪律教育,确保不出任何问题。</p><p class="ql-block">当时因备战需要,从北京转移来一个邻居——国防工程713设计院,距一排驻地不足200米。从大城市来了不少美女,她们每天下班走路锻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营区门口时,战士们难免对她们的颜值叽叽喳喳作一些议论,大家互相认可对她们的评号称呼,因为说仅是战士们饭后的玩笑。而设计院的美女们也给副指导员甄国新打上一号的帅哥美誉,但一排全体官兵在连长和副指导员一排长的教育管理下,从不敢越池半步,受到了团政治处的表彰。</p><p class="ql-block">因此,一排在工作困难面前不低头,在生活纪律上不松懈,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荣记集体三等功,是问之无愧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二排长张二兰 连长范乃江 指导员何计林 司务长龚昌义</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项炎涛 王春苟 王华秋 金樟才 楼幸福 崔学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 二排:多才多艺有绝技</u></b></p><p class="ql-block">二排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排,因为连队是国防施工部队,需要许多能工巧匠。战友们就在干中学,学中干,涌现了许多人才,仅五班一个班中就有木工、电工、架子工、油漆工等,出了不少“状元”。</p><p class="ql-block">让我记忆犹新的1975年,我们连队三个排转防到河南沁阳柿树庄村边安营扎寨,在担负油库洞库施工时,面对圆形的大型吊篮,木板连接处需固定木板,铁丝固定既费时又费力,高空作业又不安全,怎么办?73年兵提出最好用“蚂蝗钉”固定,北方兵对这个土称呼连听都没有听到过,晚点名时指导员何计林广纳人才,就让懂得打铁的战士自告奋勇举手,不料,果真有一名76年入伍的战士举手。当晚,指导员让二排长把这个战士带到连部。原来,他入伍前真的就是打铁匠徒弟。领导问他能打出来否?他斩钉截铁说:“保证完成任务”。副连长贾福才问他需要什么设备,他说主要是二把铁钳,其他连队仓库都有都能替代。</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材料员王文祥就赶着小毛驴到县城采购铁钳,5名战士分别切钢筋,每根12到15公分。彻铁炉灶,抬煤找鼓风机,找厚的铁板当垫台。下午两点左右,材料员已采购了铁钳回来,副连长就在现场指挥打铁,两点半左右,第一个蚂蝗钉终于做成了。那天,美妙的打铁声,叮咚,叮咚,在连部边的简易棚里传出,就如一首动听的交响曲,从此,二排又多出了一名铁匠师,而那名铁匠师也因此受到了连嘉奖一次。</p><p class="ql-block">部队造就了人才,培养了人才,也发现了人才,这就是一连的传家宝。</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快元旦了,炊事班同志养的猪已到200余斤,副连长贾福才说要犒劳犒劳全连战士,决定杀猪改善一下伙食。但关键杀猪要屠夫,哪里去找呢?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冒出一名71年兵叫韩明库的占战友,他自告奋勇会杀猪。分管后勤的副连长喜出望外,马上叫韩明库到连部商量杀猪事宜。韩明库说,杀猪不难,脱毛难,那要控制水温,而且脱毛要大桶,哪里去找?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战士们想到了施工中的翻斗车,把车厢一半埋在土里,旁边夯实,上面留40公分左右,正好可以当一只大桶。</p><p class="ql-block">元旦到了,那天连里派了6个战友,负责抓猪,杀猪。炊事班烧了两大锅开水,只等一杀好猪,马上脱毛。只见韩明库拿了把军用刺刀,等战友们抓好猪后,用刺刀刺入了猪的咽喉。2个多小时后,白白胖胖的两片猪肉,净重153斤,交付炊事班的案板上,一顿丰盛的元旦饺子,让每个战士笑得合不拢嘴。从此,二排五班又多了一个“屠夫”。全班十多名战士,每个战士都掌握了一门技术,独挡一面地工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不虚传。</p><p class="ql-block">在国防施工中,二排官兵做到四个千方百计。即千方百计,克服国防施工中的困难,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寻找既快又好的最佳施工方案,千方百计,形象化的做好战士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完成当日的施工任务。是我们一连最放心的全能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 三排:自学成才榜样多</u></b></p><p class="ql-block">自从三排长郭如瑞1974年转业回山西昔阳后,三排干部缺编,就由副排长69年兵谢万伦代理排长。</p><p class="ql-block">三排是闻名全团的学习榜样。68年湖南兵刘松柏是全国学雷锋标兵,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利用工作的间隙,抄写新华字典一遍,他对知识的渴望,他的毅力和耐心,让我们每个人都难以置信。</p><p class="ql-block">在榜样的带领下,三排各个班自学成才,层出不穷:有自学成才考入军校的李建设战士,有埋头苦干自学成才后提干的郑星荣,有沉默寡言的魏开华文武双全,还有自学技术成为砌墙能手的崔学文。</p><p class="ql-block">三排坚持每天晚饭后读报20分钟的学习经验,更是成为一个学习制度。在全团推行,</p><p class="ql-block">然而,三排不仅有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制度,在国防施工中也毫不含糊。</p><p class="ql-block">1974年,配合建造团家属院和团办公大楼,基建需要大量石灰运到工地,但让同志们烦心的是,装石灰粉尘很大,又呛人。为此,团后勤处给特定的三排九班,每个战士配发了一套白帆布工作服,高腰雨鞋,防护面具及一顶日式战士军帽,两边有布凡帘。战士们戴上墨镜,坐着从抗美援朝战场缴获的美式“切诺基”军车,完完全全是防化部队的战士打扮。说起来好笑,那个军车没有转向灯,转向完全由驾驶员在驾驶室前面的档风玻璃处用一个绿色箭头用于表示,向前箭头向上,向右箭头向右,向左拔向左边。听老兵说这车是在抗美援朝时被我军缴获的美国军车,车头有多处弹孔清晰可见。当时从焦作市区经过,市民很好奇,以为这是部队防化兵在训练。九班战士郑星荣装石灰时总是站在逆风口,顺风处留给老同志,一车几吨石灰,一个班一铲一铲儿装上车,一车石灰装下来,用蓬头垢面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为此,郑星荣获得了全团73年兵第一个团嘉奖,73年战友第一批提干的殊荣。在配合基建家属院的工作中,战士们全力以赴,默默无闻地艰苦施工,从没一个人喊苦喊累。挖基础完全是战士用镐敲,用铲挖,手上布满血泡,回宿舍后用针挑破擦点红药水,第二天又上工作接着干,这叫轻伤不下火线。</p><p class="ql-block">当兵有苦也有感到自豪的时候,由于我们两个排单独执行任务,离团和营部较远,团政治处让我们组织战士就近每月看两次电影,指导员让文书去电影院买电影票《渡江侦察记》电影,全连百十号官兵军容整齐,四路纵队沿着焦作市焦北大街去电影院。沿途市民听到1234,1234的口令声,纷纷让路。战士们越有人欢迎,越有人赞美,越起劲儿。队列整齐划一地穿过2公里左右的市区,路上几千人欢呼让道,真的好威武,好帅气。这样的欢呼场面铭记在心,终身不忘。在闹市区,受到群众自发的欢呼,真的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培养成长出了一批人才。我们73年兵中,从一连直接提干的有义乌籍战友朱桂良、刘军林、贾自清、龚昌义、,浦江籍郑星荣、楼幸福、张乐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作者 金樟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责编 金厚盛</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2024年11月8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