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Case 女 50y 发现二尖瓣狭窄5年余,心功能尝可,随访中。于当地突发左下肢痛凉,超声见腘动脉血栓,转诊当地两医院效果不佳,急入京就诊。</p><p class="ql-block">急诊CTA见左侧腘动脉多发血栓,左胫前动脉闭塞。术前发现免疫异常。</p><p class="ql-block">一期处理:左股浅动脉顺穿,造影定位血栓,用保护伞、血栓抽吸技术结合,配合局部尿激酶溶栓,罂栗碱解痉。开通病变。</p><p class="ql-block">技术要点:心房脱落血栓极不稳定,不易过度追求完美,避免垃圾脚。</p><p class="ql-block">结果:足背动脉搏动从无到有,胫后弱,两天后场恢复正常。</p> <p class="ql-block">二期手术:见于血栓、房颤、二尖瓣狭窄中度,给于二尖瓣置换、左心耳夹闭。术中见二尖瓣环状增厚、腱索乳头肌高度融合。左心耳巨大。</p><p class="ql-block">结果:恢复良好。</p><p class="ql-block">处理要点:早期抗凝。</p> <p class="ql-block">讨论:</p><p class="ql-block">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常常出现严重的脑、内脏、下肢急性大面积栓塞。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病还会合并冠脉问题、颈动脉狭窄、严重主动脉病变、肾动脉狭窄、以及肿瘤。</p><p class="ql-block">既往的模式是“各管一段”,遇到什么问题找哪家。所以,心血管专科医院,请跨院会诊,常常令人头痛。这样的模式有四个问题:一是不能预见性的处理,二是不能尽快及时处理,三是不能整体化的设计,四是不能统一的远期处理。</p> <p class="ql-block">因此,泛血管病模式迅速兴起,其本质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代替以专科为中心,以综合整体治疗代替单一治疗。听起来似乎与前几年高调宣传“精准治疗”有背,实际上,全面兼顾才是精准治疗的基础。医学认知能力的提高决定了,医疗活动必须在更高水平实现精准。泛血管病中心应该是个典范,由于循环系统在结构上分布最广。</p><p class="ql-block">泛血管病中心最大的特点是:不是团队里的全是一种手术专家,团队是各种技能合作,包括护理,是综合护理。必备的技能有外科、介入、循环支持、重症、超声、功能训练、随访。必须涉及专业有心血管、神经、呼吸、肾科。由此可以,组建一个这样的团队,要术必然高、成长周期必然长。但是,必然的结果是团队肯定高效,病人肯定极大受益。</p> <p class="ql-block">显然,在大型综合型医院发展泛血管病中心是有利的,随着人们认识水平提高,流水作业式的心血管治疗模式的问题暴露的愈发突出,泛血管病治疗中心才是人们就医选择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