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鹊鸣犹在 黄河万古流

无尘

<p class="ql-block">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p><p class="ql-block">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p><p class="ql-block">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寥寥20字,气势恢宏,意蕴高远。诗人登楼观景,触景生情,情注于笔,笔底风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意,写人生,写胸怀。</p><p class="ql-block">“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历朝历代,每逢太平治世,必建楼宇。或为藏书、饮宴、娱乐,或为巡更、休憩、观景。而古代文人素有登高临远的雅好,盖因登高可以超然物外,抒发豪情。正因为文人的登临赋诗,为这些楼宇注入文化的精髓,使之美名远播。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鹊楼等等,无一不因诗文而名世。</p><p class="ql-block">鹳鹊楼位于黄河东岸的永济市蒲州古城,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由北周大将宇文护建造。永济古称蒲州,为黄河渡口,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鹳鹊楼的功用本为戍楼,以作瞭望预警之用。据史料记载,鹳鹊楼为三层四檐结构的木质楼,高约20—30米,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楼体不算高大,但由于矗立于空旷辽阔的黄河滩涂,四周无碍,就显得气势宏伟。拾阶而上,一层一景象,一层一境界。</p><p class="ql-block">时至大唐,难得的数十年太平盛世孕育了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鹳鹊楼失去了其在军事上的功用,成为文人雅士登高望远、临风抒怀的好去处,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全唐诗》中有关《鹳鹊楼》的诗不下30首,仅以《登鹳鹊楼》为同题诗的就有畅当 、司马札 、耿潍 、耿湋、吴融等人的诗作,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但最为著名的,当首推王之涣的《登鹳鹊楼》。</p><p class="ql-block">《登鹳鹊楼》之所以流传久远,主要是因为这首诗用语平实质朴,立意高,寓意好,表现了中华民族宽阔的胸襟与积极进取的志向,堪称唐代五绝的压轴之作。1992年,王之涣《登鹳鹊楼》被香港选为十大最受欢迎的唐诗之一;日本汉语课本精选五首唐诗将《登鹳鹊楼》列在首篇。</p><p class="ql-block">鹳鹊楼因《登鹳鹊楼》而闻名,故被列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四大名楼,其中三座和山西有关,一是鹳鹊楼,建在山西,因王之涣一首《登鹳鹊楼》而名。王之涣祖籍晋阳(今太原),后迁居绛州(今新绛县);二为滕王阁,建在南昌,因王勃一篇《滕王阁诗并序》而名闻天下。王勃,今山西万荣人,隋唐间著名教育家王通之孙,唐代著名诗人王绩侄孙。三为岳阳楼,建在湖南岳阳,因一篇《岳阳楼记》而闻名,尤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成为仁人志士的座右铭。而《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曾因直谏而犯忌,被贬为为河中府(今山西蒲州镇)通判。文因楼而作,楼因文而名。这三座楼皆多次毁于战火,又因其名闻天下而重建。可见,再坚固的楼,敌不过一把火;题在墙上写在纸上的文字,也可以瞬间湮灭;只有根植于民族记忆中的文章诗词,才真正能穿越时空,万古流传。中华文脉延绵之盛,由此可窥一斑。</p><p class="ql-block">金元光元年(公元1222年),蒙古军队攻打蒲州古城,金军守将侯小叔下令焚毁鹳雀楼及蒲州浮桥,自此楼毁,仅留遗迹。至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黄河泛滥,洪水涌入蒲州城内,泥沙淤积数尺深,鹳雀楼故址彻底消失。</p><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31日,永济市举行鹳雀楼复建工程奠基仪式。2002年9月26日,复建鹳雀楼竣工落成典礼,并于当年10月对外开放。2011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复建后的鹳雀楼为仿唐阁楼式建筑,坐南朝北,西依黄河,南枕中条山。整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高57.4米,整体总高度73.9米,比原楼放大了一倍。可能是考虑今人大多生活在高楼林立中,比古人的感觉迟钝了,所以需要放大。</p><p class="ql-block">鹳鹊楼得名于当时常栖息黄河岸边的一种鹳鹊鸟,鹳鹊在当地被视为报喜鸟,喜登高结巢而居,史料记载,历史上的鹳鹊楼,楼上有鹳鹊筑巢栖居,在楼下某处拍掌时,会听到楼上“呱呱”的酷似鹳鹊鸣叫的回应声。有趣的是,新建的鹳鹊楼,居然重现这种奇妙的回声现象,在楼下台阶处拍掌,可听到楼上传来酷似鹳鹊的呱呱叫声。或许真有灵气的存在吧!随着鹳鹊楼风景区环境不断改善,已经消失很久的鹳鹊鸟,近年来又陆续来栖,成群盘旋于楼四周,鸣叫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在鸟鸣声声中,登高伫立,极目远眺,长河滔滔,奔流不息,万里滩涂,浩渺无涯。天高地迥,风舒云卷,令人心驰神往。虽然才穷如我者“眼前有景题不得”,但依然可以共情当年士子们登高作赋挥毫题诗直抒胸襟的快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