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人生经</span></p><p class="ql-block">孙犁先生在给贾平凹的一封信中说,“我的经验是:既然登上这个文坛,就要能听得各式各样的语言,看得各式各样的人物,准备遇到各式各样的事变。但不能放弃写作,放弃读书,放弃生活。如果是那样,你就不打自倒,不能怨天尤人了。”这是一个历经风雨的文学前辈向一个从事文业的晚辈谈的人生经,这样的人生指导,对贾平凹日后的文学道路,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我还记得孙继泉先生说过,“强大起来,就可自带威严,自带光芒,自带力量”。他的话当是另一番人生经了。此刻,不知为什么,我想到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两句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孤身亦可登昆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代徐霞客在《青云志》中说:“无人扶我青云志 ,我自踏雪至山巅 ,倘若命中无此运, 孤身亦可登昆仑。”这几句诗之所以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引起广泛的共鸣,我认为,一个在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扶持,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大家面临的共同的现实困境是,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一个还在于诗人那种孤身一人不懈追求梦想与目标的精神,给人鼓舞,催人奋进。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努力与奋斗,不要把过多的希望寄托于别人的帮助。当一个人有了“孤身亦可登昆仑”的意志,他就已经站在了山巅之上。</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闪烁的群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将要错过闪烁的群星了。”不沉浸在对失去的遗憾中,而时刻注意把握当下每一个珍贵的机遇、机会,应该是泰戈尔给我们每个人的提醒。但我们很多人却常常后知后觉,缺少一种前瞻或洞察,当机遇、机会失去时,才如梦初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利他主义</span></p><p class="ql-block">马云说:“未来20年到30年,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你的思想如何帮助别人成功。这个世纪,一定是以我为中心变为以他人为中心,相信别人比你重要,相信别人比你聪明,相信别人比你能干,相信只有别人成功,你才能成功。”</p><p class="ql-block">这是马云所说的利他主义。从专注自我到专注别人,从寻求自我的成功,到寻求别人的成功。这也是突破小我,走向大我的途径。从这里看,无论哪个领域,谁拥有了利他性的思想与实践,谁就拥有了成功的眼光与发展的潜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童年与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阿德勒强调的是童年经历对个体成长的重大意义。这句警人醒世的话,是在告诉我们每个成年人,一个孩子拥有童年的美好与快乐是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风水</b></p><p class="ql-block">以前,一提到风水,我总认为是迷信。今年读刘亮程的文章后,这种想法改变了。刘亮程在一篇文章说了同一个村,住村东与村西的,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人有各种不同表现。一下子让我感到人与草木生存、发展、运命的相似。草木生长,需依靠周围的风水,人的成长,也要依赖周遭的风水。但什么是人的风水呢?我想,外部是资源与机遇,内部是能力与情商。这些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状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水,风水也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