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告别古道里,沿着军事大道继续往前,一路的蓝天白云相伴,雪山在我们车前,一路的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美风光大道”——沿军事大道前行,大高加索山脉风光从车窗外掠过</p> <p class="ql-block">沿路可见正在建筑的包括隧道、桥梁的新的交通通道,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原来的军事大道可能就要成为真正的观光大道了。</p> <p class="ql-block">一处橘色的钙化地貌,可能有地热温泉涌出</p> <p class="ql-block">转瞬就见一建筑物突兀在山坳上,这就是标志性的景观:俄格友谊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是格鲁吉亚典型的半圆形碉堡加“拱门式”风格的建筑。俄格友谊纪念碑建造在军事大道最美的地段,因此它同时也成为一座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俄格友谊纪念碑,纪念的是格俄两国之间的联盟和友谊。在莫斯科的一处广场也立有与此友谊拱门相对应的纪念碑。18世纪前,格鲁的大部分领土被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占领。1783年,格鲁向同样信仰东正教的沙俄寻求保护,格鲁吉亚王国与俄罗斯帝国签署《乔治亚条约》,遂成为后者的被保护国。1801年俄国对格鲁进行彻底“保护”,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将格鲁改为梯弗里斯省和库塔伊西省。</p> <p class="ql-block">1983年,俄格友谊纪念碑为纪念1783年签署的《乔治亚条约》200周年而建立。据此条约,格鲁吉亚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保护国,这有助于格鲁吉亚抵御外部侵略,特别是来自波斯和土耳其的威胁。同时,格鲁吉亚必须遵循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和其他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的自主权,不同的历史学家和分析家对这个条约的评价不一。</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内侧墙壁用鲜艳的马赛克瓷砖壁画展现了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壁画正中是一位母亲和一个孩子,《母子图》的左、右边分别写着“1783”,“1983”。</p> <p class="ql-block">壁画两侧描绘的是前苏时格鲁吉亚人民的建设和生活场景,浓烈的色彩表达的是俄格两国人民之间曾经的深厚感情,以及友谊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然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日爆发了著名南奥塞梯五天战争,仅仅的五天时间就让格鲁吉亚军队如摧枯拉朽般的溃败,使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成为实际独立的国家,格鲁吉亚今天只能成为名义上的拥有者。可想而知,之后两国因此而断交,现实两国的关系让这座纪念碑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两国的友谊并没有像纪念碑那样长久存在。俄格从相爱变成相杀,这个纪念碑就成了极具讽刺意义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风光掩盖不了这座纪念碑的尴尬,鉴于现在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的关系,这个纪念碑的存在也挺讽刺的。说起格鲁吉亚跟俄罗斯的爱恨情仇,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有学者用“曾经的‘兄弟’、今天的‘冤家’”一语来形容。格鲁吉亚境内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着去俄化的进程,建筑、街道、雕塑只要有俄罗斯或者哪怕是原苏联的印记都必须铲除,同时在文化上重新建立亲西方的路径,年轻人舍弃了俄语而改学英文。其实2013年格俄关系紧张时,政府确实要拆除这座纪念碑,1991年格鲁独立后,议会曾讨论拆除这个纪念碑,因当地人反对而未获通过。但被一位有历史责任感的买家买下这块土地,让纪念碑得以保存,我们这才能有幸看到今天屹立于山谷之上,滑翔伞之下的友谊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高加索山区的天气变化无常,一时乌云蔽日,但马上就会变成蓝天白云,也许卡兹别克山上真有神灵。</p> <p class="ql-block">天空蓝得像刚洗过一样,站在纪念碑可以饱览、欣赏、远眺高加索山脉的壮丽。</p> <p class="ql-block">魔鬼峡谷中的一汪碧水被称为高加索的眼泪</p> <p class="ql-block">峡谷深邃,山峦叠嶂,雪峰耸峙,巍峨壮丽</p> <p class="ql-block">一边注视着山谷中的美景,鲜花灿烂,一边思忖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纪念牌不仅是对俄格两国历史的记录,也是对过去友谊与冲突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下也有个小集市,买卖当地水果、土特产和旅游纪念牌</p> <p class="ql-block">返程还是这条“军事大道”,路有点多,赶紧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