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山水升金 和美东至”2024年池州市作协文学培训暨采风创作活动在东至火热进行。9号上午,采风团一行60余人来到位于尧渡镇梅城村周村的周馥故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尧渡镇是东至的县城,之所以称为尧渡,是说古时舜在此躬耕,城东有溪,尧千里访贤,在此渡河。尧渡又称梅城,是纪念宋代大文学家梅尧臣的,梅尧臣曾任建德县(宋时称建德县,1932年因与浙江建德县同名,复唐代名至德县,东至县是1959年由东流县和至德县合并,取两县首字而命名)县令5年。周村位于城东郊,处于纸坑山冲口,有二、三十户人家。这里是“尧舜之乡,道德之城”,是崇文重教,有浓重中国文化传承的书香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馥故里接官厅是一座硬山墙三开间瓦房,台梁穿斗架构,面积不大,不过百多个平方,门对山冲,前有一小广场。有一木工正在维修,还未开放。广场左边杂草丛中立有一块一米多高的石碑,上刻“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周馥接官厅及周氏宗祠 安徽省人民政府二零一二年六月公布 安徽省人民政府立”。看样子,距离开放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了解,周馥从24岁入李鸿章营中帮办文案,后升任随营总文案。28岁因功被李鸿章保荐为候补知县,正式进入晚清官僚系统。后一步一个台阶,一路高升,候补直隶知州,候补知府,参加淮军军务,治理直隶水患,经划北洋水师,补授津海关道,筹建天津武备学堂,商办唐胥铁路,补授直隶按察使,会办海防支应局,总理前敌营务处。这期间,周馥办事得力,处事果断,不争功,不推责。《清史稿·周馥传》称他:“北洋新政,称盛一时,馥赞画为多。”是对周馥出主意,办事的肯定。李鸿章说他“用心极细,虑事最精,且廉政、有魄力,非时人所及”,就是夸奖他谨慎及作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的人介绍道,周馥高人一等的地方表现在对子女教育上。周馥退出官场后,闲居期间,将与孙辈教育的对话编成一本书,叫《负暄闲话》,从书名看,周馥与孙辈的对话是暄和的,不是家长式的。“负暄”是“负日之暄”的缩略语,从用词上能够判断他的理念主张。《负暄闲话》从读书、体道、崇儒、处事、待人、治家、葆生、延师、婚娶、卜葬、祖训、鬼神等十二个分类来传授他的道德观念。除了教孙辈们如何读书做人做事外,他还希望子孙们能按照他的意思把谨慎继承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至作协几位长期研究周氏文化的会员说,周馥的子孙们乐善好施,敬效前辈,低调从事,纷献义举。做公益事业是要有爱心的,周馥的子孙们能将周馥的公益事业传递下去,并且代有人出,与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是最高格调的谨慎,恩泽子孙数代,也是他最希望的。周馥家族绵延百余年而繁盛不衰,二代“学”字辈中,同榜中进士,有的成为大实业家、有的成为大学问家;三代“叔”字辈,有的成为大收藏家、有的成为大实业家、有的成为大佛学家;四代“良”字辈中,文理并重,大家齐出,中西交汇,百花齐放;五代“启”字辈,杰出人物众多,大放异彩,走向海外。这在现代也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离开周馥故里,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周馥家族的优秀品德、求学精神、处事智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学习周馥精神,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