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寻找六尺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开车抵达桐城六尺巷附近时,导航提示说,目的地在您的左边。向左望去,没有看到“六尺巷”三个字。车子继续往前行驶,导航提示请掉头。又回到开始停车的地方,导航又说,目的地在您的右边。右边还是没看到“六尺巷”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停下车,向路人礼貌地打听六尺巷的所在。路人热情的说这是六尺巷的后门。步行穿过去,就是六尺巷。</p><p class="ql-block"> 这是2016年猴年春节的大年初一。</p><p class="ql-block"> 因为刚在春晚上听了《六尺巷》这首歌:“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歌词写的让人深有感触之外,六尺巷的故事也意义深远,它的历史渊源,也足以吸引我们实地探访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女儿正读小学六年级,正是长身体,长见识的年龄。全家人一商量,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过时光深处的六尺巷,才仿佛又回到清朝康熙年间,那道尘封千年的岁月之门为我们缓缓打开。</p><p class="ql-block"> 想当年,张家和吴家都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一个是名门,一个是望族。两家毗邻而居。吴家扩建房屋,欲占用张家和吴家中间的一小条公共空地。张家岂能答应,就此让吴家捡了便宜?两家人相持不下,最后矛盾升级闹到了县衙。县官一看两家都是家世显赫,都不好惹。迟迟不敢判定谁对谁错。</p><p class="ql-block"> 张家人修书一封,差快马送到京城。请示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应该怎么办?张英是张家人的主心骨。张英接到书信微微一笑,当即回了一封信,信上只有四句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一见书信上的《让墙诗》,恍然大悟,做人不能心胸狭窄。当即拆掉了围墙,退后三尺。吴家一看这阵势,大为感动,继而羞愧难当。我们再大的望族也大不过人家的权位,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相当于宰相的级别。张家不但没仗势压人,反而以忍谋和,以让求睦。如此大度的胸怀,我们望尘莫及。我们可不能丢老祖宗的脸,不能给吴氏家族跌份,成为历史的罪人。于是吴家也退让了三尺。你让三尺,我让三尺,就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六尺巷佳话,一直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首《让墙诗》,化干戈为玉帛。三言两语,便具有了挪墙的力量。一条普通的巷子,历经风雨,永不磨灭的是感化的功劳。</p><p class="ql-block"> 《让墙诗》被后人用红色的行书刻在了六尺巷前巨大的太湖石上,甚是醒目,让人心生敬意,心怀敬畏之余,也成为了人们行事的镜子。后来又在六尺巷前建造了两座徽派白玉石牌坊。一块上面刻着“懿德流芳”,另一块上面刻着“礼让〞,形成了整个六尺巷的文化广场氛围。如今,六尺巷犹如一座熠熠生辉的丰碑,赓续着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的血脉。每年来参观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女儿边参观六尺巷,边与外公外婆合影留念。她还问:“关于六尺巷的启示,可不可以理解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说,你小小的年纪,这样理解也是对的。《菜根谭》里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乃涉世之乐也。</p><p class="ql-block"> 我给孩子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远亲不如近邻是有道理的。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远方的亲戚不一定能够伸得上援手,“松花江水好喝,远水解不了近渴”(东北谚语)。如果和邻居处好了,他或许能帮上你的忙,当然,你也能够帮助别人。岳父岳母从小教育孩子讲文明,以礼待人。孩子从小见到楼上楼下的邻居,都主动的打招呼问好。现在孩子已经大三了,在外地求学。还经常有邻居关心的问:“女儿可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尺窄巷,宽于心间。</p><p class="ql-block"> 坐在石凳上休息时,我想起小时候家中盖房子关于院墙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好像也就跟女儿这么大年龄,刚上初中。那时候条件很艰苦,能够盖上红砖房,相当不容易。那是父母一点一点积攒的血汗钱。那时候还没有百元面值的钞票,一沓一沓都是十元的,被人们称为“大团结“。</p><p class="ql-block"> 可我家用“大团结”盖的房子,过程却并不团结。</p><p class="ql-block"> 盖房子的房基地,占用了村西头一户人家的口粮田。占用人家口粮田,就要还人家口粮田。这是天经地义的。这些是开始就讲好的。等房子已经盖好了,院子的围墙都是土墙,也打好了。哪知道那户人家的老太太出尔反尔,非要我家的承包田。承包田那时候还没有免农业税,上缴提留,送公粮等一大堆事。一家人也就靠着承包田能够有些剩余,勉强度日。再说用口粮田换承包田纯属〝驴唇不对马嘴〞。还有,擅自交换承包田,和土地经营法也是相悖的。</p><p class="ql-block"> 那个老太太左说也不行,右劝也不行,非要承包田不可。最后老太太动粗的了,自己拿着镐头,要扒我家的房子。一看房子是红砖的,她刨不动,她去刨土墙。在黄昏时分,老太太一镐一镐的往下刨,尘土飞扬,连同她满头的白发也在风中凌乱的飞舞。老太太在夕阳中挥动镐头的剪影,写满了倔强,有些像要凭一己之力移走太行、王屋二山。</p><p class="ql-block"> 正巧我放学回来,父亲和母亲一直忍让着。说那么大岁数了,不能和她一般见识。等到她刨累了,也就回去了。她不懂道理,她的家人应该懂。</p><p class="ql-block"> 有挑事者说父亲是怂包,都欺负到家门口了,还不为所动。父亲嘿嘿一乐,啥也不说。到最后只冒出了一句:“人在做,天在看。还是让她自己去想吧。“后来我们都长大了,真的很佩服父亲的定力。小不忍则乱大谋,冲动是魔鬼。别说动手了,如果动嘴,老太太倒地不起,那都是个大麻烦。如果真那样,吃瓜群众就真有笑话可看了。</p><p class="ql-block"> 可我那时候年龄尚小,又是家中的长子。我拿个铁锹冲到老太太家中去,开出两个条件:第一,让她家人把老太太劝回来。第二,若不然,我也要挖她家的墙。老太太的大儿子在粮库或者学校上班,也算明事理,把老太太连拉带拽劝回去了。老太太回家了,可我家好端端的院墙,已经被老太太刨出了一个牛头形状的豁口,令人可笑又可气。院墙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其他地方都挺好,就是掉了几颗牙。</p><p class="ql-block"> 往事悠悠,这件事已经过去40余年了,那一堵有着豁口的土墙,尽管后来被父亲用土坯填好,可依然像是岁月留下的一块伤疤,在我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斑斑驳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老家房子的院墙,还有另外一个我亲眼看到的,也是亲耳听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两家邻居只有一墙之隔,这个隔墙的打造由两家共同完成。在打隔墙的时候,不知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公共的墙总是有几段悄悄的往我家这边斜一点。这样的话,他家那边就会大一点,我家这边就会小一点。看着隔墙不走直线,连帮工的乡邻都笑了。父亲母亲并没有计较。母亲还说,就差那么一小疙瘩,也不影响啥。都是邻里邻居的,就不要提了。谁心中还没数呢?</p><p class="ql-block"> 我猜想,母亲的下一句话,一定会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是母亲并没有说。究其原因,肯定是她相信群众。她更相信邻里之间相遇的缘分,她还相信邻里之间最初相处的美丽,不能被破坏。</p><p class="ql-block"> 德不孤,必有邻。</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我在江南定居。听说邻居家的男人去世了,那堵公共的土墙也在风雨的侵蚀下倒塌了。弟弟用水泥铸造的隔断板,把公共的墙又垒造起来。没用邻居家掏一分钱,女人那时已经没有了经济来源。我回老家时,女人还特意和我提起过这件事,夸弟弟办事讲究。我说,谁有钱谁花,不必介怀。</p><p class="ql-block"> 等我再次回到老家时,女人去外地打工了。她家的房子已经破旧不堪,多年没有人住,没有人收拾,也没有了人气。满院子都是破败的气息,荒草萋萋,萧条冷落。只有园子中七倒八歪的玉米秸秆,在风中哗啦啦的摇摇摆摆。</p><p class="ql-block"> 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一直友好相处着。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有时还真的挺挂念的。</p><p class="ql-block">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p><p class="ql-block"> 那堵不走直线的土墙不会说话,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人活天地间,有时候越在意什么,反而会失去的更多。不属于你的,即使得到了,也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失去。表面上看暂时还好,那是还没有到算账的时候。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说:“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p><p class="ql-block"> 坐在六尺巷前,想起这两个关于墙的故事。又想起〝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两句诗,我不禁哑然失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这一辈子,到底图什么呀?</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都不是文化人,他们也不知道六尺巷的故事。但是他们懂得隐忍,懂得礼让,懂得德义,懂得感恩,懂得孝道,懂得友善。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一代又一代要传承的一种良知和美德,是一种精神的光芒,也是一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福报。</p><p class="ql-block"> “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或许,这些就是我驱车到六尺巷要寻找的东西。 </p><p class="ql-block"> 一巷闻名,千年美誉。</p><p class="ql-block"> 睦邻有礼,修德唯谦。</p><p class="ql-block"> 婆娑光影里,记录着六尺巷的前世今生。青墙黛瓦,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高大碧绿的香樟树,浓密如盖。两堵墙,一条巷,引来万千游人。六尺巷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隐隐镌刻着“礼让〞两个字,或许这就是文化背后所散发的温度和魅力。</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六尺巷,我们又去游览了文庙等处。品尝了桐城的特色美食___丰糕,也给朋友们带了一些回来分享。丰糕承载着桐城人的乡愁,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或购买丰糕,以祈求来年丰衣足食,家兴业旺,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 在六尺巷回来的当日,我觉得这个春节过得相当有意义。禁不住在朋友圈发了一组六尺巷的照片,还配了一首刚刚完成的七律《六尺巷前》。</p><p class="ql-block"> 六尺巷前礼让存,</p><p class="ql-block"> 德行天下观古今。</p><p class="ql-block"> 唯善唯谦传家训,</p><p class="ql-block"> 日耕日读省吾身。</p><p class="ql-block"> 不倚权门争强势,</p><p class="ql-block"> 长凭和字睦友邻。</p><p class="ql-block"> 莫道寒风多萧瑟,</p><p class="ql-block"> 心若向阳便是春。</p><p class="ql-block"> 春寒料峭,我发的这条朋友圈收到的赞有200多个,让我顿时感到春风拂面,暖意盈怀。其实不用寻找六尺巷,六尺巷已然在心中。试想一下,假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六尺巷,快速爆发的时代必定会奏出超级和谐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还有朋友在我的朋友圈留言问:“六尺巷好玩吗?”</p><p class="ql-block"> 我的回复是:“好玩不好玩要看从哪个角度想,但六尺巷的确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 作者注: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0月17日视察六尺巷,我想起也曾到过六尺巷参观学习,由此引发创作热情,跟着总书记的足迹,特撰写此文。不足之处,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