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行---古格王朝与扎达土林》

大辫子美

<p class="ql-block">  扎达,西藏阿里地区的一个县。离我的家乡的地理距离远在五千公里以上。而心理上的距离更是遥远。去西藏难,去阿里更难,而去扎达还得先去阿里才能转道去扎达。</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还是来了。</p> <p class="ql-block"> 吸引我来扎达当然是古格王朝遗迹。</p><p class="ql-block"> 古格王国是在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曾经有过七百年灿烂的文明史的古格王国。</p><p class="ql-block"> 七百年的历史,一个仅次于周朝七百九十年的王朝可见其鼎盛的实力。我们所熟悉的明清王朝执政都不过三百年,而疆域最大的唐王朝也没过三百年。看来三百年是个坎。</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当年古格王朝的宫殿,上层为王及王后的场所,中层为大巨们的,下层是平民的。层层叠叠但等级分明,但留下了不少壁画可见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  孔雀河穿城而过,依水而居是人类生存的常识。如今王城山下一片肃宁早已不见了千军万马曾驻扎过的痕迹,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我在静思中,如果这个王朝还在那喜马拉雅山脉能挡住这个王国的扩疆领土吗?事实上当年的古格王朝的疆土曾扩充过印度河流域。印度北部的拉图尔、斯皮提都曾是古格王朝的疆土。</p> <p class="ql-block">  这儿的海拔已4000多了,我不想去登山冒险,更不愿意穿流在留存的洞穴或新补的庙堂中。全景的大光影和别人不去的地方是我的选择。我从侧面爬上山梁,侧逆光的山形更对我的胃口。而指天的佛指更让我兴奋。这个角度去登山的人是拍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现有留存的洞穴编号已有八百多了,我走进一个洞只有约二米高四、五个平方左右,极其简陋。不见床啊灶啊的任何痕迹,难道当年就裹着毡子吃着生肉而生存。为什么这些众人背井离乡而甘愿追随王朝而居?保存生命是最重要的吧。</p> <p class="ql-block">  用后世的思维去想像当年的场景是不可取的,象夏王朝一样古格王朝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虽然早已脱离了结绳记数的时代,象形文字和甲骨文离他们又很遥远。一段历史就是一段文明,而古格王朝留给后人的仅有一座山让人稀嘘,但又让人怀念。</p><p class="ql-block"> 当然,古格王朝的遗址并不是这一处,还有十多处可见。近的离这有十多公里,远的上百公里。并不是一座孤城。</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吐蕃王朝的末期曾消佛去法引起民怨,朝廷不稳王妃争权,落败者逃避而在阿里开创了古格王朝,前后曾世袭了十六位国王。他们弘扬佛法取得了民心和地位,领土曾扩张到拉达克(克什米尔)地区,而毁灭古格王朝的正是从拉达克开来的军队。许多人认为古格王朝消失在一夜之间,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但王朝的国力不支人心涣散是亡国的必然,没有文字记载一切仅是形容。同夏王朝的灭亡是同一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大航海时代是个文明的标志,但其内含侵略和扩张,盎格鲁人不就是利用航海发现了美州大陆。为了侵占土地他们大肆杀灭了原住民,水手变成了海盗,入侵者变成了强盗。摇身一变成了美国。文明包裹了肮脏。</p><p class="ql-block"> 代替古格王朝的朝代至今也没留下什么记载,可见也不是正义之师。</p> <p class="ql-block">  让我震惊的是扎达土林是国内我见过的最上镜的土林,黄河土林与它相比只是一堆土丘,要不是那一湾清水黄河,那里真不值得去。</p> <p class="ql-block">  扎达土林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其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是海拔3750―4450米,其面积约888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去扎达土林不收门票,也有一条象样的公路直达制高点。在这个点上你可沿线自由取景,但无路进入土林,大风和悬崖让人心惊。使我这个“五高”(另外二高是尿酸高和恐高)的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好在多个焦段的镜头在身弥补了不少不足。只是航拍器没带是个遗憾。</p> <p class="ql-block">  登高望远,扎达县城正是一座土林包围的城市,象一座擎天柱耸立在这一片荒漠中。我估计这个县建置时间并不长,象阿里地区设在狮泉河镇一样极其具有战略性。</p> <p class="ql-block">  打开扎达县的地图你就看到在它的南面、西面、西北均为印度的版图,只是喜马拉雅山脉隔断了两国的疆域。但是脸皮很厚的阿三蚕食之心从未停过。只是我们国力摆在那他不敢动而已。</p><p class="ql-block"> 有人告诉我在天气好的时候,从山上向西望去就可以看到印度河平原。我只是笑笑,“日月所照,皆为华夏。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大国至所以大是国力的象征。统一的中国不允许分裂,但划定的国界我们不会再去窥视。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怀和底线,你真的痒痒了就别忘了62年的那一仗!</p> <p class="ql-block">  扎达是藏语“下游有草的地方”,土林是喜马拉雅山脉抬升后的结果,土层层累结林而有了扎达土林这个名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扎达全县仅有八千多人,每平方公里仅有0、25人口,远低于西藏平均人口和土地比的2、1这个数质。青稞种植面积也只有6000多亩,草场面积也很稀少。无霜期也短,冬季气温可达零下30多度。人类的生存条件确实恶劣。但仍有这8000多人挺在那里,让我敬佩。</p><p class="ql-block"> 鲜为人知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叫楚鲁松杰的乡,离县城托林镇有三百多公里。这个乡三面为印度所包围,建国以后什么“土地改革”、“公社化”直至改革开放后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属于全国不多的“未改乡”,只至近期才发现有那儿有几百名藏胞的存在。共和国的阳光终于照耀在他们的身上。</p> <p class="ql-block">  扎达县城真的不大,商业街也只有一条半。但那一条街已接近了时代的脉博。市民广场有人在跳锅庄舞,来自新疆的小伙子甚至扎根在那烤羊肉串,生意很火。</p><p class="ql-block"> 我因伤风的原因胃口不好,晚饭去寻店竟发现了一个家乡风味的XX小吃。大喜过望一头扎了进去,只是老板娘叫了几次才下得楼来,听到接近的乡音疲惫的脸上立该充满了笑意。一番交谈才知道虽才八点多钟她已准备休息了,这里游客稀少。顾客主要是当地的藏民,而他们就餐的开始时间是凌晨二点半至三点。这种现象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 这儿做生意的人大部分来自外地,不过她说外部环境虽适应不了,但生意还是好做的。物价指数确实高但藏民都有多种补贴如“边境补贴”、“草场补贴”、“高原补贴”等等,每人四-七千不等。难怪他们可以畅欢至通霄达旦。</p><p class="ql-block"> 国家的人口流动政策真的好,人口流动也是人才的流动,也是缩小贫富差别的一个举措。</p><p class="ql-block"> 她才三十多岁,叫她老板娘不妥。和丈夫在这儿打拼每年冬季回一趟家乡。祝他们早日拼博成功!</p> <p class="ql-block">  落日的余辉照得土林很美,单单的黄土林也色彩斑斓。那块亘古不变的土地是它的原貌,这儿植被稀少,矿产资源也不多,交通设施也不齐全,自然条件也很恶劣。人类的生存条件确实不好。但它们在中华民族的版图内我们就不会忘记他们。</p><p class="ql-block"> 祝你们越过越好,扎西德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