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新绛稷益庙壁画

河洛石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6日,参观完稷山县马村砖雕和稷王庙,下午到新绛稷益庙。</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稷益庙</span>大殿里光线不好,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没有照明,完全靠自然光照明,肉眼看稍微有些吃力,手机拍摄还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壁画,一定要弄清楚壁画的主题和画中人物的背景及故事,虽然去之前在网络上查了下资料,但是到现场还是很难一下将壁画中的人和故事联系起来。一来是脑子记不住太多的东西,而来壁画太大,里面人物太多,光线也差,看起来有些费眼神。幸好请了文保员,指着壁画的局部和细节做讲解。</span>听着文保员的讲解,对着壁画,勉强把壁画中的人物看的明白点。壁画经历岁月的洗涤,在斑驳的墙壁上看着有些残缺不齐,但整体感觉还可以,人物的表情丰富生动,身上的服饰华丽线条流畅,微风徐徐,人物飘飘欲仙。特别喜欢其中的武将图和几个仕女图,由于保存的比较完好,看着赏心悦目,武将威风凛凛,神力充沛激荡全身,妖魔鬼怪望风而逃;仕女表情生动可爱,体态婀娜多姿,真的是非常的好看。</p><p class="ql-block"> 回家之后,壁画带来的视觉冲击犹在,于是趁热在网络上搜集了些文字,准备给照片配上点文字免得忘记,再有以后看起来也方便。后面的关于壁画描述性文字基本从网络上搬运过来的,才疏学浅,也只能如此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制作美篇挑选照片时,又找回点现场观看的感觉。昏暗的历经沧桑的古建大殿内,努力睁大双眼辨认着斑驳墙面的彩绘痕迹,感受着时间流逝对画面和色彩的撕扯与打磨,以及对人心灵的触碰,这种全身心的沉浸感是任何视频和相片或者博物馆复制品都无法达到的,看古代的壁画,最好还是亲临现场,享受一场视觉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稷益庙大殿</p> <p class="ql-block"> 稷益庙位于山西省新绛县城西南20千米处的阳王镇,南临稷王山,西望黄河水。全称东岳稷益庙,俗称阳王庙。</p><p class="ql-block"> 殿内东南西三面满布壁画,面积130平方米,壁画保存完好,东西两壁以台阶式布局,宽8.23米,最高处达6.18米,整个壁画绘有人神四百余。</p><p class="ql-block"> 创作者为翼城籍画师程儒及其两子程絪、程耜,门徒张捆,绛州画师陈圆及侄子陈文、门徒刘崇德。完成于明正德二年(1507)九月十五日。稷益庙壁画虽为明代所绘,但色彩方面更多继承元代壁画遗风,以墨线勾勒人物服饰,多使用朱砂着色,间配石绿、石青、白色、黄色,注重人物冷暖色彩搭配、对比和映衬,寻求变化,鲜艳而不失协调,随类敷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壁朝拜图全景</p><p class="ql-block">(店内光线不好,手机拍摄效果不好,因此翻拍了殿内专门制作的展版)</p> <p class="ql-block">  东壁绘《朝圣图》,表现了文武百官、农夫、猎户等前来向伏羲、黄帝和炎帝朝圣的场景,其两侧绘《后稷教民稼穑图》《后稷出行图》;</p><p class="ql-block"> 西壁绘有另一幅《朝圣图》,主体人物更换为大禹、后稷、伯益,朝拜者包括文武百官、三界诸神、地府神祇等,其两侧绘《烧荒狩猎图》《帝王拜圣图》;</p><p class="ql-block"> 南壁东侧绘《张大帝赴会朝圣图》,南壁西侧绘《阴曹地府图》《酆都狱门图》。</p><p class="ql-block"> 稷益庙壁画,技术上继承了宋、元寺观壁画构图紧凑的特点。画师布局时,巧妙地利用树木、山石、溪流、建筑进行衬托和区隔,使得画面动静结合,错落有致,内容饱满;各场景人物密集,细部又不失细腻;画工采用工笔重彩,线条雄健粗豪,气势恢宏,减少了宋、元时期的清冷色调,增加了暖色调,色彩丰富而浓丽,更加具有世俗生活气息,是明代寺观壁画的上乘之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稷益庙壁画将“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和“三圣”大禹、后稷、伯益同时列位祭祀,在中国古代是少见的,并且在中国古代壁画中更是独此一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壁画将三皇和三圣同时列位祭祀,已经远远的超越了简单的农业祭祀习俗,而是蕴藏着劳动人民对千秋万代江山社稷的崇敬和膜拜。</span></p> <p class="ql-block">  东壁壁画的内容是对上古时期“三皇”为主体进行描绘。“三皇五帝”是中国上古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有时可作“皇”和“帝”,他们的在位时间就是中国的开国之初,古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三皇五帝”时代。</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各个史家虽然对三皇和五帝都有不同的说法,但都认为三皇所处年代早于五帝年代。三皇时代为距今四五千年之七八千年,时间跨度大,五帝时代据夏朝不远,在四千多年前。</p><p class="ql-block"> 三皇的说法有多种,如:《尚书大传》中称燧人、伏羲、神农;《风俗通义》中称伏羲、女娲、神农或伏羲、祝融、神农;《古微书》中称伏羲、神农、黄帝;《史记》中称天皇、地皇、泰皇…这几种说法中由于《古微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p><p class="ql-block"> 稷益庙壁画中的三皇因此而推断为伏羲、神农、黄帝。他们或作为三皇被同奉为农业祖师,或其中的神农被单独奉为农业祖师。因伏羲画八卦定四方,作网罟教渔猎;神农艺五谷,兴农事,尝百草,辟药圃;黄帝造农具,定节气,定位发明农事之圣人。</p><p class="ql-block"> 作为农业祖师,东壁的后稷也被称为农业先祖,这是华夏文明几千年所流传的,也是学术界所认定的。神农是商代的农神,后稷是周代的农神,他们同是华夏文化中的农神,只是时代不同而已。</p> <p class="ql-block">  东壁绘朝圣图中,三圣君坐在殿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位圣君分别是太皋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和轩辕黄帝氏。</span>三圣帝君周围侍女成群,百官、武将、农民纷纷前来朝贺,或手持五谷、肩扛农具,或挑猎物、捆蝗魔、握蚂蚁,或捧果盘提壶浆,千姿百态,无一雷同。</p><p class="ql-block"> 三圣面前一女子推测为五谷之神姜嫄,她身穿璎珞宝衣,左手持碗,右手执勺从碗取种子,要赐给农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姜嫄(后稷的母亲,赐种女神)</span></p><p class="ql-block"> 东壁绘画主题为赐种、朝拜大典。赐种女神就是周人的女始祖姜嫄。画面中赐种女神侧身而立,身体微微前倾,左手持一碗钵,右手正用一器物拨弄碗钵中的圆形果实,其目光注视手中的物体,表情专注而又安静祥和。这正是朝拜大典中,赐种女神准备为前来朝拜的人群赐予生命之种与农作物之种。此处的赐种画师赋予其双重含义,一是祈求人类能够繁衍后代,代代相传;二是祈祷农作物能够丰收。</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姜原与《诗经》中记载的姜嫄为同一人,姜嫄之“嫄”是由“原”加“女”字旁构成的。姜嫄,据史料记载为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后成为黄帝曾孙帝的元妃。姜嫄在春日社祭后,“履大人迹”而怀孕,生下“弃”,即后稷。后稷长大之后好耕种,并掌握丰富的耕种技术,教民榢墙,有功于民,得到尧和舜的重用,被后世尊称为“农神”。后稷的第 15 代孙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纣,建立了周朝。姜嫄也因此成为周人的女始祖。姜嫄是炎帝部落的女子,后于黄帝部落联姻,因此姜嫄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老祖母。</p><p class="ql-block"> 姜嫄在古代就被视为女始祖,对其进行祭祀是祈求生育繁衍,希望国家、家族能够人丁兴旺,人类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对姜嫄的祭祀,早期在周人的活动核心区域,如陇东及陕西的关中地区。随着周人活动区域的扩大,被周王室分封的各诸侯就把姜嫄信仰带回到各个封地,使姜嫄崇拜扩展到山东和晋南一代。</p><p class="ql-block"> 山西的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在晋南一带发现多处大小规模不等的娘娘庙,庙内所供奉的娘娘就是姜嫄。据《山西通志》记载,绛县就建有姜嫄圣母墓,县城南30 里庄凤凰山上建有姜嫄祠。另外据《稷山县志》记载,稷山稷王庙大殿正北,有座小石桥,直通姜嫄殿,桥下两侧有伴池。此段文字说明在稷山稷王庙周围就建有姜嫄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武将(局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西文物日历福卡的武将</p><p class="ql-block"> 稷益庙武将形象被做成了山西文物日历2025随机给送的单独福卡,足见其形象受大众的欢迎程度。拿出福卡看了一下,背景做了淡化,武将更突出些,颜色也比壁画上原版的鲜艳些看着更漂亮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传令兵</p><p class="ql-block"> 飘动的衣带,飞奔的双腿,将十万火急军情传递的紧急完美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拜的官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圣队伍中的仕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拜队伍中的仕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宫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圣的官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捕蝗虫图</p><p class="ql-block"> 东壁 《朝圣图》在左下部的画有两位大汉,他们用力抬着被捆绑的“蝗虫精”,通过两位壮汉张力十足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把捉到蝗虫精送去邀赏的场景以及蝗虫精的拼命挣扎刻画得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捕蝗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壁壁画(翻拍运城博物馆壁画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西壁壁画的主题为三界礼圣图(即天、地、水三界朝拜大禹、后稷、伯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祭拜大禹、后稷、伯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西文物日历2025翻拍)</p><p class="ql-block"> 在西壁的主要位置上以界画的手法绘制了露天的拜坛,拜坛有两层扁平的阶基,阶基和阶基四周的围栏上都绘有精美的龙的图案。在古代,坛即为举行祭祀等大典时用土、石等筑的高台。</p> <p class="ql-block">  在拜坛中央端坐三人,此三人分别为大禹大禹(中)、后稷(右)、伯益(左)。三圣帝正接受来自天界、人间、地府三界人物的朝拜。</p><p class="ql-block"> 在画面主要位置拜坛的正中放有一屏风,屏风上绘有一幅红日出海图,图中浓云翻滚、巨浪滔天,正有一轮红日从云海相交之处缓缓升起,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大禹治理水患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   翻拍运城博物馆稷益庙壁画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大禹史上又称夏禹、大禹王、神禹、大禹圣帝,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治水英雄,是历史上夏王朝的开创者,具有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p><p class="ql-block"> 相传大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传说中其生于西羌(甘肃、宁夏),后随父迁徙于崇(河南登封)。尧时大禹被封为夏伯,受帝命治理水患,故被称为夏禹或伯。他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p><p class="ql-block"> 大禹是人神合一的英雄人物,尤其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更是人人皆知的故事。 历史上各种记载和传说已经将大禹从人转化为威力无比的治水的神,因此全国各地的治水成就大都附着于大禹身上,于是大禹治水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中国的河流山川农田水利都是对大禹业绩的继承,辽阔的国土都可称之为“禹迹”。</p><p class="ql-block"> 《水经注》中提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禹治理水患</span>多处地名,最著名的有山西壶口、河南三门峡、黄河积山石、长江三峡等。多地供奉有他的神庙,如河南三门峡禹王庙、开封禹王台,长江西陵峡黄陵庙等。</p> <p class="ql-block">  大禹的神话传说,是中国上古文化中最辉煌最发达的一个篇章。</p><p class="ql-block"> 早在夏朝就有了对大禹的祭祀,据《国语.论语》记载:夏后氏谛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这里的 “谛、祖、郊、宗都是国家的祭祀大典。在周朝禹已经与黄帝、神农、尧、舜等并列成为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人,予以隆重的祭祀。</p><p class="ql-block"> 《史记·秦始皇》记载: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唐代唐太宗曾到龙门亲自祭拜大禹,北宋规定对大禹等实行“先代帝王,三年一享”,明代朱元璋下令保护禹陵,派二户守陵,春秋祭祀。清顺治帝在北京建历代帝王庙,大禹是第一批 21 个开国国君入庙受祀的。</p><p class="ql-block"> 大禹在治理水患和建立夏王朝的过程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是值得后世继承发扬的中华民族最优良的精神传统。</p><p class="ql-block">(一)以人为本、心系民生的“民本思想”。上古时期,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大禹受命于危难之际,以仁爱恤民之心,天下为公,舍己为民,劳身焦思,“薄衣食,卑宫室”,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竭力以劳万民,以不朽的伟绩,博得了民众的拥戴。大禹治水的功绩,为历代所传颂。</p><p class="ql-block">(二)因势利导、疏堵相宜的创新精神。大禹吸取父亲鲧九年治水不成的教训,察六扈,脉地理,勤调查,苦思考,因势利导,疏堵相宜,“畅八极之广,旋天地之数”,“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用水之力,因势利导,疏堵相宜,这一科学创新精神,得以除天下之灾。</p><p class="ql-block">(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拚博精神。鲧治水失败被杀,禹虽感伤先父功败受诛,但仍以大局为重,自强不息。“薄衣食、卑宫室”、“声为律,身为度”、“左准绳,右规矩”、“疏九河,陂九泽”,“度九山,开九州,”……</p><p class="ql-block"> 大禹的功德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中华文明以其璀灿辉煌和数千年之绵延不断而著称,凡言中华文明,莫不以“夏、商、周”三代为荣。从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看,大禹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西壁绘制的朝拜大典中,后稷(大大禹右边,手拿麦穗)就作为朝拜主神位居其中,同时在东壁的右上部绘有后稷降生图和西壁的左上部绘有教民榢墙图等,此处画工以巧妙的连环画的形式将此置于东西两壁之上。反映出世人对农神后稷教民榢墙、造福于民的事迹的歌颂与缅怀。</p><p class="ql-block"> 后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具特殊性的人物,是一位人神合一的神话、历史人物。作为人——后稷是稷姓周人认同的始祖,被司马迁等历史学家载录于史卷;作为神——后稷是华夏先民崇拜的稷神被君王庶民顶世代顶礼膜拜于神坛,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已经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民稼穑图</p><p class="ql-block"> 西壁绘制的朝拜大典中,后稷就作为朝拜主神位居其中,同时在东壁的右上部绘有后稷降生图和西壁的左上部绘有教民榢墙图等,此处画工以巧妙的连环画的形式将此置于东西两壁之上。反映出世人对农神后稷教民榢墙、造福于民的事迹的歌颂与缅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后稷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具特殊性的人物,是一位人神合一的神话、历史人物。作为人——后稷是稷姓周人认同的始祖,被司马迁等历史学家载录于史卷;作为神——后稷是华夏先民崇拜的稷神被君王庶民顶世代顶礼膜拜于神坛,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已经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后稷教民耕稼图</p> <p class="ql-block">  东壁右上部的后稷降生图中也将此传说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后稷降生图是以组画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后稷作为世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的不平凡的诞生过程。</p><p class="ql-block"> 第一幅后稷降生图,描写了后稷之母姜嫄诞下后稷的情景。第二幅牲口圈中,第三幅鸟禽饲养图,第四幅樵夫发现图。</p><p class="ql-block"> 这几幅图以绘画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了后稷出生之后的种种遭遇:母亲生下后稷之后,见其长相怪诞,以为是不祥之物,便将其数次抛弃,在牲口圈中,牲口将其抚养,在冰冷的冰面上鸟儿用展开的羽翼为其御寒,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樵夫将其抱回,最后一幅为母亲姜嫄看到后稷遭三次抛弃后的遭遇,以为神在庇佑其,便将其抱回抚养。因此后稷又被称为“弃”。这些都是要说明作为本氏族祖先的英雄人物及万众崇拜的农神形象所具有的不平凡的神异的诞生及伟大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周人把作为神的后稷与作为人的弃进行合乎常理的想象与演绎,使二者合二为一,从而完成了一个较为完美的氏族首领形象的塑造,同时也完成了农耕文明创造者的形象创造。后稷是作为北方农神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生根发芽的。同时后稷作为农神形象经过漫长的演变、充实而最终成为君王、庶民顶礼膜拜的神。</p> <p class="ql-block">  晋南作为后稷教民稼墙成功之地,有着深厚的对后稷崇拜敬仰的民俗民风。</p><p class="ql-block"> 如根据稷山县志记载:“稷王城县西,三十里地微存又县南五十里稷王山,相传后稷教稼地,有后稷陵墓。”钱穆先生则干脆提出,今天晋南稷王山一带是周人始祖后稷教民榢墙且育成五谷之地。稷山县城内还有稷王庙遗址,庙内存有大量的建筑,万荣县的南张乡太赵村也保存有稷王庙,闻喜县也保存有后稷被遗弃之地——闻喜县冰池村。在晋南发现的大量的后稷遗址,说明后稷在晋南一带活动范围广,影响范围大,是晋南人民广为供奉的神祗。</p> <p class="ql-block">  绛东岳稷益庙壁画西壁的主神还有被后人称为“蓄神”的伯益(大禹的左边)。伯益同大禹一样,都是上古时期的英雄人物,为农牧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受到后世人们的崇拜和敬仰。</p><p class="ql-block"> 伯益,赢姓,名益,《尚书》称之为益,《史记》称之为大费、伯翳,又称为柏翳,《汉书》称化益、伯益。是古代赢姓各族的先祖,春秋时代秦国、赵国的祖先。《史记.秦本纪》记载“大业娶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可知,伯益具有少昊与黄帝族颛顼血统,母系则是上古时期中原地区非常著名的氏族——少典氏。相传黄帝和炎帝也是由这个氏族诞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伯益是一位集多种才能于一身的英雄人物,他在大禹治水过程中辅佐其治理水患,平治水土,最终取得治水成功而造福九州百姓。《孟子.滕文公下》曰:“当尧之时,天下尤未平,洪水横流,汜滥于天下。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准、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是益与禹同治洪水。”《史记·秦本纪》曰:“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辅。’”农业、畜牧业方面,伯益也有突出的贡献,伯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凿井术的人,因此又被后人称为“井神”。《经典释文》卷井卦因《世本》云:“化益作井”;《吕氏春秋.勿躬篇》:“伯益作井。”《淮南子.本经训》云:“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p> <p class="ql-block">  伯益(翻拍自山西文物日历2025)</p><p class="ql-block"> 伯益开创凿井技术,也与协助大禹治水有密切的关系,他在治水过程中,便发现了地下水的秘密,据当代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水井的发现与尧舜时期的龙山时代相吻合,说明传说有其根据。凿井技术的发明,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古代中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此技术发明之前,人们都择水而居,但又要忍受河水侵袭的困扰,凿井术发明之后,人们逐渐远离水患的河谷地区向平原地区迁居。</p> <p class="ql-block">  伯益治水的过程中,还教民众在低洼地带种植水稻,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平定洪水之后,伯益就在禹的手下担任虞官,掌管山泽,繁育鸟兽。伯益的后人也以长于训鸟兽而立于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拜队列中的文武官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拜队伍中武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拜的官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壁东梢间是《 张大帝赴会图》。</p><p class="ql-block"> 画面上山峦重叠,在祥云缭绕的山谷间有一座大门,门楣上有横匾一个,上面写着“祠山张大帝”,门内是重重叠叠的殿宇为张大帝的府邸。</p> <p class="ql-block">  山门外山谷间有一行人,为首之人身形高大,头戴乌纱冠,蓄银髯,身着青绿道袍,手持白色羽扇,此人即为张大帝。</p><p class="ql-block"> 其身后两个侍者侍奉左右,一个手捧用红布包裹的玉印,一个随后,还有一个小鬼撑着㼳旗。数十个头戴展翅乌纱冠的官吏,身着官服,手拿卷宗,跟随其后。</p><p class="ql-block"> 关于祠山张大帝,《中国诸神图集》云:祠山神,相传名张勃,西汉宣帝时人。道教称其父遇仙女,后生子勃,为祠山神。佛教称其为师事宝林禅师。所以这位祠山张大帝,应当是当地的一位地方神,何时称帝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朝拜的文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