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吴兴华(深海) <b>我的外公外婆原居住在中国广东省防城县(今广西东兴市)江平镇一处海边叫芋蒙坑的地方。那里可耕作的土地不多,能种稻谷的水田更少,平时靠利用山坡地种一些芋头等杂粮充饥,故称芋蒙坑。在那以农业为主的年代,缺少粮食,生活艰辛程度可想而知。<br> 后来听人说越南那边人少地多,好“揾食”(生活),于是,外公有了移民的想法。为慎重起见,外公先让黄升二舅去“实地考察”后再作决定。二舅和另一位同乡带着干粮,还拿上自制的防身手枪(害怕半路被打劫),搭乘木船从海上出发,直奔越南下龙湾。一路风平浪静,还算顺利。船靠岸后,难题来了,这手枪还带不带,带嘛,毕竟是外国,万一被警察发现有枪的话,肯定会被抓关起来的,“考察”的任务就无法完成,丢了又可惜。左思右想,最终他们还是把手枪丢到海汊中,轻装上阵进入越南。在下龙湾住了一段时间,感觉那里有山有海,确实不错,选好定居点,并储备了一些粮食等生活物资,然后返回中国。回来后,与家人商量,决定移民越南。</b> <b>1947年6月,二舅领着我外公外婆,大舅及六姨准备租船去越南。同去的还有另一位同乡一家人,两家人带着全部家当,正要租船出发时,因大舅妈怀小孩挺着大肚子(到越南7天后四表姐黄永兰降生),船主认为孕妇上船不吉利不让上,外公只好买了一条小帆船,载着一家大小向越南驶去。快到下龙湾海域时,遇上大风大浪,同乡乘坐的那条船被风浪打翻沉入大海,葬身鱼腹。而我外公一家乘坐的船挺过了难关,平安抵达越南。我母亲及四姨之前已结婚成家而没有随外公他们一起去,当在国内的四姨及我母亲听到传言有人在去越南途中沉船遇难时,以为是自己的父母,跑到海边痛哭守望了几天。后来得知沉船的不是外公他们,才放下心来。</b> <b>外公一家到越南后,定居在广宁省横蒲县越兴社顿田村。那里靠海边,人少地多,土地肥沃。水土好在农耕时代称得上是理想的生活居住地,是一处世外桃源。外公他们每天既可以上山捉狐狸等山珍,也可以下海捕鱼虾等海产,粮食不愁吃,天天有鱼虾蟹螺,实在令人羡慕不已。即使放到现在,经常有天然的山珍海味吃,还是不少人向往的。越南横蒲县大部分是山,但外公住的那个地方是横蒲最南端,距下龙湾很近(如今为越南广宁省省会,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下龙湾享有“海上桂林”之美誉),现在横蒲县已划入下龙湾管辖。<br> 二舅是到了越南才结婚的,舅妈是当地越南人,所以,几个老表都在越南出生的。老表们告诉我,虽然那个时候他们生活在越南,但根还是在中国。下龙湾附近有不少是从中国过去的华人,越南人中很多都是中国人的后裔,他们都认了祖宗,祠堂、神台上写的都是中国文字。时至今日,越南众多的文化习俗,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都跟中国差不多。</b> <p class="ql-block"><b> 因老表们居住的地方靠海边,海产品资源相当丰富,比起当时在国内住的地方,生活还是好了许多。那时在越南虽然不富裕,但天天有山珍海味,日子过得安逸。令人痛心的是,这种宁静的生活被突然而来的灾难打破了。自1975年越南统一以后,中越关系开始恶化,大规模的排华运动在越南蔓延开来,撤侨的传言到处都是。到了1978年前后,当地针对华人的暴力活动不断出现,此时,生活在越南的华侨华人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正是因越南政府的排华政策,使大批华侨华人极度恐慌,纷纷沦为难民。有的变卖家产,有的甚至什么都没带,就空着两手慌慌张张的拖男带女逃离越南,跑回到中国的边界等候回国。另一部分经水路前往第三国。</b></p><p class="ql-block"><b> 当时大量华侨华人已聚集到海防一带,准备逃回国内,中国政府也派了船到海防接华侨回国,但因越南当局拒不承认排华,不允许中国船只接侨。这些华侨华人只好买木船或租船自己回国,一家大小跳进人满为患的帆船,开始了颠肺流离的逃难之旅。木帆船在大海航行风险极高,据有关史料记载,从海上出逃的难民超过半数葬身海底。</b></p><p class="ql-block"><b> 归国之路,颠肺流离。我的表亲们分别于1978年底至1979年初先后从越南广宁省下龙湾回国。从陆地走的先步行至康海(法国殖民时期称鸿基,华人因口音习惯叫康海,现鸿基划入下龙市管辖),然后乘船至海防,再从海防乘火车经河内到友谊关,进入中国境内。另一部分从海上经北部湾到芒街,涉水过北仑河进入中国东兴。他们在凭祥和东兴逗留一段时间待分配,春节前后分别被安置到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华侨农场。其中大舅家的老表多数安置在广东,只有黄永英、黄永兰与二舅家的老表们安置在福建漳州,六姨一家安置在国内的海南兴隆华侨农场,两个女儿先后移民加拿大、新西兰等国。</b></p> <p class="ql-block"><b> 黄永北老表感慨道,我们在越南辛辛苦苦奋斗了几十年,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立了家业。当得知突然被迫离开,转眼间变成了一无所有时,有一种顷刻间天要塌下来的感觉。幸运的是,回到祖国后,国家把我们五个兄弟姐妹安置到福建诏安梅州华侨农场,被安排为农场职工。农场还帮助解决了住的、吃的、用的困难。初到时在大食堂集体用餐,稍稳定后以家庭为单位,发给粮票油票自己吃住。虽然当时职工人均工资不到30元,但在那个时候能当上国营农场职工还是让周边居民羡慕的,感觉回到祖国的怀抱很温暖。</b></p><p class="ql-block"><b> 黄永北老表感触最深的是教育问题,孩子们读书条件比越南强多了。由于越南文化教育落后,住在农村的孩子一般读完小学,甚至只读到四年级,就难以升学了。他们几个兄弟姐妹都是读完小学就失学。而回来后,自己的孩子们都可以上中学。遗憾的是,老表们这一代人在越南错过了读书的年代,又因之前在越南学的是越文,回来后用的是中文,再重新学中文困难重重。但表亲们还是克服困难,坚持学文化,渐渐融入社会。刚回来时,农场的条件还比较差,经济也不宽裕,再加上生活习惯、语言交流等不适应,部分归侨不安心,外逃到第三国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六姨的两个女儿后来又分别移民加拿大和新西兰。我二表哥的儿子先后去过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国。</b></p> <b>黄永北老表坚持自学文化知识,在农场入了党,还当上了保卫股长,连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还光荣的当选漳州市文明市民。表妹黄永珍也当选为漳州市人大代表。现在,归侨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比以前好多了,老了有养老金,小孩义务教育也免费了。我在彰州的几个老表都已退休,安享晚年。</b> <p class="ql-block"><b> 老表们虽然浪迹天涯,但无论是时间和距离怎样阻隔,我们之间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一起分享快乐,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无法改变我们的亲情。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声问好,一次相聚,都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回到祖国四十多年,但他们每年都回到越南下龙湾这处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一来为长眠在那里的外公外婆及大舅扫墓,二来也怀念青少年的那段时光。他们大多在那里出生、长大,留下了生长的痕迹,仿佛是永不磨灭的烙印。既有美好,更多的是恐怖回忆。当年美国飞机整天在头上盘旋,许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虽然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内心伤痛一辈子忘不掉的。表亲们始终无法割舍对曾经生活过故土的那份眷恋之情,那里不仅有青山绿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更有许多痛苦的回忆。现在,下龙湾已成了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心境,无尽的思念如同老树盘根,深深扎进心底,无法割舍。</b></p>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