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多样的民族构成。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占全部人口的91.51%。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56个民族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这篇文章与大家聊聊我所见识的一个群落,他们世代的繁衍生息在水里,是标准的以海为生,以船🚤为家的特殊群落~疍家人。说起疍家人故事还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从网络上了解很多有趣的人和事。</p> <p class="ql-block">潭江作为珠江三角洲水系的1级支流,自西向东流经多个市(区)。潭江不仅是江门市重要的水资源,被誉为“母亲河”在新会区双水镇折向南流,从崖门口进入大海</p> <p class="ql-block">在广东江门开平的潭江上生活着一群被边缘化的群体,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这是我第五次来到江门,每次到开平我都要抽空到江边观察一下这个疍家部落。感觉他们的人数在逐年减少。</p> <p class="ql-block">在潭江边,可以看到一些疍家的破旧渔船。这些船只经历了长时间的风浪侵蚀和岁月洗礼,显得破旧不堪。船身木板上涂刷的桐油已经剥落,船灰也填补不了岁月留下的缝隙。然而,尽管船只破旧,但它们仍然是疍家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承载着他们的乡愁与依恋。</p> <p class="ql-block">这些破旧船只经历了长时间的风浪侵蚀在破旧的渔船上,疍家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以打渔为生,使用传统的渔具和技巧进行捕捞。捕捞回来的河鲜被带到岸上售卖,成为当地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同时,疍家人也会将捕捞回来的北江蚬等河鲜进行层层筛选和分类售卖。她们主要就是先考虑如何去生存。</p> <p class="ql-block">开平潭江水域的疍家渔船聚集地主要集中在苍江长沙楼冈河段一带。</p><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开平市的潭江和苍江水产丰富,盛产“四大家鱼”、河虾、蚬、罗非鱼、水面鱼等,为疍家人提供了丰富的食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许多疍家人已经上岸居住或转型从事其他行业。尽管疍家渔船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在苍江长沙楼冈河段一带,仍然可以见到一些疍家渔船的身影。这些疍家人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渔业生活方式,居住在船上,以捕鱼为生。</p> <p class="ql-block">潭江边上的疍家破旧渔船是疍家人历史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承载了疍家人的生活和记忆,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p><p class="ql-block">疍家人是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以船为家,逐水而居,世代以捕鱼为生。在潭江边,疍家人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的船只曾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疍家人已经“上岸”或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但仍有一部分人坚守在船上,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疍家人,作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一个独特的水上居民群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历程充满了与海洋紧密相连的独特文化和历史。</p><p class="ql-block">疍家人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越族或古黎族等南方水上民族。由于受陆上民族的排斥,他们多年来漂泊于海上,形成了这一特殊群体。在历史上,疍家人没有土地,唯一的财产就是船,他们以打鱼为生,生活在船上,随船漂泊。</p><p class="ql-block">旧时代,疍家人被视为贱民,备受欺凌。他们没有部落,没有田地,以海、江河为生,岸上的原住居民规定不准疍民上岸居住,不准他们识字,不准他们与岸上人家通婚。</p><p class="ql-block">疍家人的生活方式独特而艰辛。他们以船为家,以渔为业,常年生活在水上。他们的饮食、服饰、婚俗等方面均自成一体,形成了极富浓厚乡土风情的疍家文化。</p><p class="ql-block">疍家人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包括咸水歌、开渔节等。开渔节则是疍家人每年休渔期结束后举行的隆重祭海仪式,向神灵祈愿,求海鬼不要作乱,海神保平安。</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变迁,疍家人逐渐从水上生活转向陆地生活。他们开始在沿海滩涂搭建“吊脚茅寮”,围垦造田,过半渔半农的生活。如今,许多疍家人已经上岸定居,但他们仍然保留着对海洋的眷恋,崇拜和独特的水上人家饮食文化。</p><p class="ql-block">疍家人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充满挑战与变迁的历史。他们从水上漂泊到陆地定居,经历了身份认同的考验和文化传承的努力。尽管面临现代化的冲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疍家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命DNA的延续,文化根脉和生活方式,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