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山的古代庙宇

淡泊明志

<p class="ql-block">  矾山古涿鹿所在地,历史悠久,从唐代开始修建庙宇,人口较多的村,风水好的地方几乎都建有庙宇。例如:矾山堡的泰山庙、真武庙、虫王庙、七圣庙、三教寺、三官庙、老爷庙、龙王塘村的龙泉寺、焦家梁村的老爷庙、龙王庙上七旗村的水口寺、塔儿寺村的泰山奶奶庙,以至于东灵山上的化凌寺、班姑寺山上的班姑寺、水头寺滩涂湿地上建造的水头寺庙宇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庙宇有的清末民国初就已被破坏,但是大部分是毁于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改革开放以后,为弘扬三祖文化,推动旅游事业发展,又兴建的仿唐建筑中华三祖堂、炎帝庙等又为矾山增添了很大一批旅游景点,也使矾山成为拜谒三祖归根认宗的文明圣地。 泰山庙矾山堡的泰山庙,位于前河以南的高地上,是矾山旧城墙的北墙所在地,也是矾山堡旧村的中心地带,占地13亩,各类房舍100多间,并建有戏台一座,住寺和尚最多达100多人。泰山庙建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8年),毁于大炼钢铁的1958年和文革期间。1977年矾山公社在此地建矾山人民公社办公场所。从矾山大街西部(现五大行处)有一条宽6米的大巷子朝北,原北门东,东为商家和住宅的巷子。北为前河也就是现在的北关村所在地,西为朱家大院,也就是后来的矾山大街学校所在地。泰山庙南山门下为进庙的12级石阶,东西为厢房50间,进庙山门后院内有钟楼一座,内挂有3000斤大钟一口,钟响时30里外能听到其声音。此钟毁于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进院后北面为左右两个宽4米的进庙大门,中间为戏台,戏台为前后各六间大,人们在北面看戏,戏台为砖木结构,垂檐彩瓦,高兽跑边,雕梁画栋,左右两边墙上彩绘图案,戏台分为前后台,前台为演出台,后台为化装和休息室,戏台下面为庙正殿的院落,院落东边树一块汉白玉石碑,碑上记载着建庙年月,建庙时捐款人及有贡献人,还有各种材料的出处记载很详细,戏台西有一棵历经上千年的大榆树,榆树下面建十二间大的和尚们用的伙房和餐厅。正殿为33米长,宽9米,高约12米的高大砖木结构建筑,东边为鼓楼。琉璃瓦盖顶,垂檐挑角,兽吼跑边,砖雕精细,下面悬挂“大雄宝殿”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庙内中间塑泰山圣母三位元君,即三仙妹:云霄、琼霄、碧霄。云霄手执混元金斗,两边女童交叉遮扇,东侧塑搬哥哥,身背肩扛怀抱男女婴童,痘姐姐手端痘盘,侍男体微前倾,西侧塑送子奶奶,判官,侍女穿针引线。两侧墙上皆绘《封神演义》故事,画工技法、塑工技法纯熟,线条流畅,色泽艳丽,栩栩如生。整个庙宇全部砖木结构,松木檩,柏木椽,柱子都在直径40公分以上,白灰勾缝,琉璃瓦盖顶,是一座仿唐建筑,据传本庙是从山西五台山一带聘请工匠做工修建而成,木料全部取之东灵山,抱孩山一带的山上。历时五年方得竣工。</p><p class="ql-block"> 泰山庙同塔儿寺村的泰山奶奶庙为一个系统,每年从农历四月十八开始举办七天庙会。这七天热闹非凡,庙内诵经钟鼓不绝,会场唱戏观众唱彩声不断。做买卖的,说书卖艺的,各种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泰山庙同塔儿寺的庙共有庙产地100多亩,以出租为主,供日常香火、小型修缮费用。此庙在矾山川为最大的庙宇,构筑奇特,古朴典雅,美观大方,是一处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果能保存到现在一定是一处古典的旅游圣地,也是明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可惜经历次的政治运动,再建也无法恢复她奇特的原貌了。</p><p class="ql-block"> 矾山堡的三教寺三教寺位于矾山大街村与南关村的交界的地方,现在矾山中学以东,南关二百户土城墙以西,占地10亩左右,该寺初建于辽代(公元907-1125年)改建于明朝,整个庙宇共有房屋72间,为砖厅,土坯心,上好木料为材料,白灰抹面,大体上为正方形。砖砌围墙。房檐精雕飞龙,正脊边脊首兽梢吻,古朴典雅,青瓦盖顶,十分肃静。进入正殿大门,只见高大的殿壁正中彩绘着儒、释、道三教祖师的坐像:孔子居左,老子居右,释迦牟尼居中,侍者则分列其间,此种祭祀的规格,矾山地区仅此一处。众所周知,初始,儒、释、道水火不容,三教互相攻击,势不两立。他们的教派学说,哲学思想,各执一端,纷呈于世。在东方文化史上长期存在。正如宋代大儒陆九渊所说:“儒者有儒者之说,老氏有老氏之说,释家有释家之说。”释、儒、道并存的历史已甚悠久。远在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近2000年的历史。至盛唐时期,佛教文化得进一步的发展,曾风靡朝野。但以韩愈为代表的儒教的卫道者却激烈的诽攻佛教,并积极著书立说,宣扬儒家思想,凌驾于佛教之上。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儒、释、道三教在攻击对方的同时,又暗暗学习与研究对方的教义,取其所长以充实本教,于是就引起了教派的融合与新生,以致出现了佛教儒家,或道化儒家的思想,从而儒、释、道逐渐呈现一派殊途同归的局面,三教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实际三教是以宣传文化及本身的思想观点为目的的三大学教。小巧玲珑的七仙庙七仙庙位于矾山大街西部路北,即现在五大行最东边一间房和原来药材公司的大门,占地约300平方米,路南为戏台。此庙建于明代。本庙为砖木结构,白灰构缝,青瓦盖顶,脊上为飞龙走兽,四角起飞檐,并挂有铜铃,风吹传来悦耳的铜音。七仙庙门口为13级花岗岩台阶,拾级而上,庙门为木制大门,砖垒门垛,正中七仙圣庙四个大金字苍劲有力,院内为青砖铺面,两边白灰墙上画着杨家将征战的彩绘,并书写着杨家将抵御外来的简介。庙门有两威武的武士守在门外,院东侧有一块青石碑,上面记载着修庙的时间和修庙人的名字,院正中有一大花岗岩制的大石香炉子,供人们祭典烧香焚纸之用。</p><p class="ql-block"> 庙殿内塑八个泥彩图像,正中端庄正座是杨老令公,两边威武站立着从杨大郎到杨七郎七个儿子,各个泥塑神态各异,手握各自的兵器,怒目圆睁,威武壮观,栩栩如生。杨老令公的面前入一条长案,上面有香楼、蜡扦、令箭盆、笔架,背后是一把大刀,这是杨令公的兵器,两边墙上有彩绘的杨家将大战的壁画。</p><p class="ql-block"> 七仙圣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保家卫国的精神而修建的小庙古朴典雅的龙泉寺“龙泉寺”位于矾山镇区南1.5公里处的龙王塘村,南低北高。全寺三殿六配,高低错落,随层筑台而建,寺内有蚩龙泉,泉边有千年古松一株,寺东南有千年古榆一株,树木荫照,寺内清凉雅静,极为壮观。该寺从清同治年间数年筹建,曾是矾山一带佛教圣地之一。根据村中老年人回忆,为同治15年(1876年)竣工,前后历经光绪、宣统年间,以及解放前六代法师重修、补修、彩修,断断续续160余年,其工程之繁、规模之大、投资之巨,实为矾山一带寺庙所罕见。全寺原有房舍42间,占地面积10亩。“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实为可惜。</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山门,上13级台阶,即天王殿,该殿为双檐建筑,宏伟壮丽,殿上悬横匾一声“龙泉妙景”,字迹苍劲有力,两侧为东西碹门,该殿大殿五间,跨深6米,呈正方形。殿前塑全身弥勒古佛一尊,面容慈祥。顶部为木雕彩色悬山,殿东西两侧为雄壮威严的魔家四将,即四大天王,神态各异。殿后塑黑虎悬坛,下塑韦陀,手执降魔杵,顶部木雕悬山,也叫须弥山。东西墙上有唐僧取经师徒雕像及各类花草树木,十分秀美逼真。进二院,沿东西两侧数层台阶落平即二殿,该殿大殿三间,东西两侧有侧门各一间,门顶为东西钟鼓楼,与殿齐平,双檐瓦顶,与前殿相应,二殿塑有四海龙王塑神像四尊,四周画有水兵虾将。殿东西两侧为配殿,各五间。东为香客和法事活动理房,西为膳房二院进后院,院内芍药芳馨,院中古松柏参天。上七层台降落平的开阔台为三大殿五间,双檐瓦顶,屋脊起兽,油彩雅致,檐下悬挂三块横匾。大殿正中为全身释迦牟尼佛像,左为文殊菩萨像,右为普贤菩萨像,佛前祀供各类高低三层全金佛像,金碧辉煌,香火缭绕,四周各种彩色旗帜,罗伞柳幡执事林立,布满全殿。殿内佛家灯笼檐布,极为壮观。正殿东西为耳房各三间,东为僧家宗代室庙,西为佛箱法器库房。院有东西配殿各三间,东配殿为药师殿,西配殿为地藏寺,殿正中塑五色袍地藏王菩萨像。</p><p class="ql-block"> 通过西腰门进入西大院,是和尚法师居住四合院。正房五间,为主持和尚法师居室,中间为佛堂,东西房各二间,东为膳房,西为库房,东西下房,南房各三间。该庙的地下设有许多机关,这是古代人最科学的发明,木匠用木料制成各种肖肖,也就力学的连动装置,地面安装有装置,触动开关后,连动装置开始启动,有的神像全身动,前倾后仰,有的神像眼珠动,有的手臂起,神灵活现,而且发出动作的声音,别有一番情趣,在矾山地区所有的庙宇中,像这样有连动装置的仅此一处。该寺院中有近百亩的庙产地,收入用于香火及庙内的日常开销,庙内僧人们饮水为蚩龙泉的清水。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全部拆除,建成了学校和生产大队部。神奇的天龙禅院天龙禅院座落于矾山镇南八公里的焦家梁村,占地3亩。建于后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先有庙宇,后有村庄。传说当年有一位得道的山西太原府云游高僧,云游到此,看见九条龙在天山盘旋,后降到地下为九座山峰,认为这里是山水宝地,利用九年的时间,到处化缘,建起了这座古刹。庙宇建起后,有焦、贾、梁三姓人在此处建房居住,后逐年演变为焦家梁,现在这个村中焦、贾、梁三姓已不复存在。这座庙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已遭毁坏,只有房屋、戏台还在。2011年由村中人们自愿捐款出工出力重新修建,陈春明为第一发起人和捐款人,村中领导班子组织,耗资3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为各方人士捐助的善款,又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但又有古庙之风格。天龙禅院位于焦家梁村北,山门立于西边上书天龙禅院四个大字,是由著名书法家谢思忠先生所题写,进山门南为古戏台,五门跨度,为前后建筑。北为古庙所在地。寺庙南为拱碹门洞,门洞外仿木出檐,砖雕檐飞,五彩斗拱,十分华丽精细。天龙禅院为前后院庙宇,前院正殿为关帝庙,三间北房,正中为关羽塑像,左右为关平和周仓,正殿东为龙帝庙,中间供奉龙王,后院正殿为弥勒佛殿,正中为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祖,左右为十八罗汉塑像。东西耳房为水金刚和火金刚,东房供奉着观音菩萨,西房为地藏殿。庙宇山门西有一株千年古槐,据传为建本庙时,由得道高僧亲手栽。1940年侵华日军的飞机投下的炸弹,曾把树炸掉一半,但第二年老槐树奇迹般地展枝吐叶,现在这棵老槐树生长的依然十分旺盛,村中老年人称这棵老槐树为树神,每年四月十八日都有人在树前焚纸燃香,希望老槐树保佑本村,平平安安,五谷丰登。泉水环绕的释迦寺据《怀来志译》记载,在矾山堡水磨村东南1公里外的释迦寺(也叫水头寺),初建于元朝至元年间,明洪武年间曾于大修并于扩建。“释迦寺”座北面南,山门为木牌坊式。正中大书“释迦古刹”四个苍劲大字,门外侧有石狮一对,门内东侧有古柳两株,胸经约三人合抱,树龄约为百年。引路不长,与一座小石桥相接。桥东有泮池相通。过桥即入“天王殿”。正中面南有弥勒佛像。四大天王分列东西,保人间风调雨顺。西北有护法韦院立像,双手合十,双臂捧宝杵,殿外两侧左右参门,门后东西有钟鼓楼。出殿沿引路北行,即拾阶步上中殿。中殿建在一个高大宽阔的平台上,结构为元代建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