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减压有妙招,贺兰山下寻新知”

国培计划第五组

<p class="ql-block">2024年宁夏“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宁夏师范大学培训班---市级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提升培训(初中地理一)纪实</p> 讲座学习—教师职业倦怠及改进策略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8日上午宁夏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陶文芳就教师职业倦怠及调试策略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陶教授围绕教师职业倦怠概述、不良影响、原因分析以及克服职业倦怠的策略四个方面展开了剖析。</p> <p class="ql-block">开场以手指操——切土豆的小游戏方式活跃了现场氛围,轻松切入主题。</p> <p class="ql-block">通过绘画“雨中人”压力测评这一环节,让教师深切感受到情绪要被看得见,才能正确学会情绪管理。</p> <p class="ql-block">课下陶教授与教师们亲切交谈,了解教师们在生活中工作中的压力来源给予建议。</p> <p class="ql-block">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教学任务、学生管理、家长沟通等方面。学校环境的官僚化和管理层的繁琐规定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导致职业倦怠进而产生不良影响。如何正确看待压力,克服职业倦怠,陶文芳教授从三个方面给予以下几点建议:1 、个人层面: 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来减轻工作压力,如合理规划教学任务和休息时间。情绪调节与自我关怀• 教师需要学会情绪调节技巧,如冥想和放松训练,以及进行自我关怀,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2、 组织层面:学校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文化来减轻教师的压力,如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新的教学技能和职业成就感。3、社会层面: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如提高教师待遇和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任务。 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尊重,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陶教授的讲座不仅让我们正确认识了职业倦怠而且要学会做情绪管理的主人,相信在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中,都是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一盏明灯。</p> 实践探索—贺兰山下寻新知 <p class="ql-block">下午由宁夏师范大学陈红翔、张琛、沈聪老师带队,一行到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践教学。</p> <p class="ql-block">陈红翔老师就贺兰山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情况,以及土壤、植被、动物分布,还有贺兰山的历史变迁文化进行了一场生动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参观地质环境馆和历史博物馆,了解贺兰山的地质环境、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p> <p class="ql-block">在实地考察中,教师们观察、拍照、交流探讨。体验了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也让教师们对地理知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教师们对贺兰山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动物分布等情况与陈老师交流研讨,思维碰撞,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知识传承。这种实地教学的方式让教师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p> <p class="ql-block">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探索实践,这种方式让教师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贺兰山下的地理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地理专业能力,也体验了一次难忘的教学之旅。将这次实践的收获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们带来更加生动和富有启发性的地理课堂。</p> <p class="ql-block">本期撰稿:万家圆</p><p class="ql-block">审核:陈红翔</p><p class="ql-block">素材提供:杨菲、万家圆、刘立龙、田凯、黄向莉、刘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