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琅为雷波出入之门户,凉山东大门,依山傍水,通江达海,得自然资源之利;南北通衢,有交通运输之便。西汉以来,先民陆续来此居住,农耕渔牧,繁衍生息。儒道佛胜迹犹存,农工渔成果丰硕。黄琅历史渊源深厚,英雄辈出,人才济济,有清朝光绪年间的二品参将徐步云、驰骋疆场的徐璋,将军李冬山;有清末留学日本东京宏文师范学校、学成归来回乡办新学的李树言,参加辛亥革命的先躯吴卿材;有民国时期刺杀汪伪大汉奸,后被蒋介石召见赐予“中正剑”的汪弼臣;有革命先烈赵德渊,有投笔从戎投身抗日前线,并于1942年奔赴延安的青年教师何彦恂(后改名为黎岗);有“两弹一星”核物理专家杨镛;有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开明;也有凉山诗翁吴世官,影视剧作家李维品,书法大师马大林等各领风骚人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钟灵毓秀的马湖,一半山水一半城(唐晓军 摄)</span></p> <p class="ql-block"> 当今的黄琅人眼界宽阔,志向高远,有山的坚毅、海的胸怀。勇立时代潮流,敢闯敢拼,敢做大事业,敢为天下先是黄琅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千年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使得黄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涌现了勃勃生机。如今黄琅成为“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镇”,拥有“水乡古镇”“贡茶之乡”“莼菜之乡”“孟获故里”“AAA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等靓丽名片,经济发展位列雷波县前茅。黄琅镇工农业生产的蓬勃兴起,居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面貌、文化教育、交通运输、通讯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清嘉庆年间《四川总图》中的雷波卫和黄蜋所图(宜宾市 温涛 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 盛世修志,恵政利民。雷波县黄琅镇党委、政府启动编纂《黄琅镇志》,是对黄琅镇的历史作一次比较全面的整理,梳理历史脉络,书写历史进程,记录重大事件、人物故事,展现黄琅山海特色风貌、民情风俗,弘扬传统文化,为黄琅镇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振兴提供佐证。对于打造雷波旅游名片,记住历史乡愁,助推黄琅经济社会发展,传播本土特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世纪80年代的黄琅水乡(张振常 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时逢盛世,黄琅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编写《黄琅镇志》,并得到了州、县史志部门的帮助和县级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6月底,物色两位熟悉黄琅情况、有责任心的老同志和一位摄影爱好者,拟订实施方案,开始前期筹备工作,筹建班子马上着手编制、研讨编纂大纲,三易其稿,于10月底敲定。为了编写好镇志,黄琅镇先后召开了筹备会、动员会、稿件征集会。筹备组列出材料清单,指定各单位、各行政村专人负责搜集整理材料。期间发动群众,动员群众提供材料和线索,群策群力,众志成城。</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正式成立了《黄琅镇志》编纂委员会和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和联络人员,并聘请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负责编写,组成镇志编辑部,还邀请雷波县史志办(2023年5月改为雷波县史志编纂中心)的专家作为顾问,及时沟通协调,提出指导性意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4年11月8日,雷波县黄琅镇举行《黄琅镇志》发布仪式(卢泯全 摄)</span></p> <p class="ql-block"> 《黄琅镇志》为通志,下限至2022年底。跨越时空大,涉及范围广,许多资料已经散失,一些历史遗迹荡然无存,名人轶事只有传闻。编写组成员“以实编志,倾情奉献”,从大量的初始材料中捕捉有价值的东西。为了考证史实,大家不畏艰难,不怕麻烦,到各村翻阅宗谱、到档案馆查阅资料,赴县内外各地实地考察,拜访老同志,召开座谈会,以各种方式进行论证。在厚重的历史尘封里抽丝剥茧,辛勤劳作,还原事实真相。镇有关单位积极搜集资料,提供帮助。经过大家紧锣密鼓的整理、编写,拍摄、搜集照片,2023年12月,《黄琅镇志》初稿完成后呈送镇党委、政府、人大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审阅。2024年4月送请县史志编纂中心初审;5月,县史志编纂中心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对《黄琅镇志》框架层次、篇(条)目设置、内容记述等进行会审,把好政治关、体例关、史实关、文字关、保密关和民族宗教关,做到对历史负责,经得起检验。并对镇志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一反馈说明。之后,编写组成员统一思想,马上行动,根据审核的反馈意见着手修改。翻阅档案,查漏补缺,核实数据,反复订正。继续寻找当事人,探访知情人,获得许多珍贵资料。对各编章、概述、序言、凡例、大事记、专记等一一核对、纠正,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付出,8月底形成终审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雷波县《黄琅镇志》书样</span></p> <p class="ql-block"> 编纂镇志实属不易。在编写过程中,由于许多历史名人的文章已经散失,即使留存于世,也是有漏字、空白的存在,何况还有繁体字、异体字造成的困惑。许多姓氏的迁入,宗谱记载也是比较笼统,无法确定准确的时间,而且对本姓历史名人的记录会有拔高或者溢美之词。曾经的统计数字、事件发生的时日,在不同人物采访和不同的版本里也会有出入,需要编写人员仔细考察,以严谨的态度去查证。所有编写人员使用的体例需要统一,行文要简明扼要,抓住事情的关键,用最适当的词语表达,做到脉络清楚,要言不烦。把握历史过程中行政区域的变迁,地域的变化。记载人物或者事件要限于地域,涉及到域外的要把握好尺度。做到主次分明,尽量避免芝麻西瓜一把抓的情况,不夸大事实,不文过饰非,做到精准筛选。所录事实要体现当地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起的领导作用,传递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山水福都,水韵黄琅( 唐晓军 摄)</span></p> <p class="ql-block"> 《黄琅镇志》史料丰富,内容详实,是一镇之“全史”“百科全书”。《黄琅镇志》的编纂,得益于几方面的因素:</p><p class="ql-block"> 一是黄琅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领导班子牵头抓总,思想重视,经济保证,措施到位,责任到人;</p><p class="ql-block"> 二是班子组合十分默契。负责构建工作的同志,有极强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熟谙黄琅镇地理人情,并且有很高的威信。对黄琅镇历史进程、人文风俗、生产生活和变革比较了解,同黄琅镇党政各机构、村落关系密切,无论找人、做事都比较方便,有利于搜集材料,访问当事人;</p><p class="ql-block"> 三是编写人员十分敬业,特别是年过八旬的陈国安老师、退休老领导罗忠信等同志对镇志编纂工作认真负责,搜集整理资料一丝不苟,多方寻求参考材料,对文字推敲精益求精,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核实材料,以求少出纰漏或者不出纰漏,对《黄琅镇志》能付梓成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朝霞映山红(卢泯全摄于2024年6月17日清晨)</span></p> <p class="ql-block"> 《黄琅镇志》是雷波县第一部高标准公开出版的乡镇志,全书篇目架构包括概述、基本镇情、大事纪略、马湖六宝、魅力黄琅、古韵黄琅、教育、风土民情、艺文、人物、附录11个部分。配彩图100余帧,核定字数23万字(后经过12次修改完善,最后版面字数达到32万字)。</p><p class="ql-block"> 《黄琅镇志》填补了雷波县地方志书中无乡镇志的空白,实现了乡镇志编纂出版“零”的突破,为雷波县其他乡镇的志书编纂出版提供了参考示范和借鉴,将引领雷波县乡镇志、村志编写的高潮。希望有志于地方志编写的老师,都加入志书编撰的行列里来,推动全县各地的编写工作,为雷波的历史发展进程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