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济 水</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东平湖管理局 张吉勇</b></h5><h5> 一条贯穿东西,承载南北之运脉,滋润两岸之万物的大河,古时贡道,民之命脉,数千年来,生生不息,水润华夏;其性清明,受人敬仰。它因黄河而兴盛,又因黄河而湮灭,这,就是济水。</h5><h5> 济水,古代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共为“四渎”。《尔雅·释水》中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h5><h5> 济水源于荒古,名于夏禹,盛于春秋至秦汉,断于隋唐,湮于宋金,是一条被黄河泥沙湮灭已久的河流。有史以来,济水在古代文明的发展史中处于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带,在古人心目中地位崇高无比,一直被视为“北渎”水神,受到人们的祭祀和敬仰。</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济渎庙</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济水的发源与流向</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的王屋山,东南流至温县东,从黄河北岸上游注入,而从黄河南岸下游荥口(旧石门)溢出,溢于荥泽,东出陶丘北,又至菏泽,东入大野泽(今巨野),经梁山之东向北,经安民山南,须昌城西,折东北流入渤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济水形成于荒古,其年代不详,但名始于夏,史有记载。《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水经》:“水出王屋山为沇水,东至温县东北为济水”。济以黄河为界分为两段,大禹治水时将沇水人工疏导入黄河,此段称北济。“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此段称南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据清人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记载:“考济水发源王屋山,名沇水。西北注入泰泽……东穿太行,……至济源北,东西二源,重出为济,……至温县东入于河。逾河百余里……汇为荥泽,……至陶邱北,……东经大野,北注东原,会汶安民山南,北迳须句、须昌二城西,鱼山东,迤东迳历城、章邱,由安乐入海。自陶邱至海,……,过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汉书·地理志》)。由海溯沇,历豫、徐、青、兖四州,计程两千五百余里,此济水故道也”。详细记述了济水所经的地域、河程与流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济水原本就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历史、地理和考古学的资料表明,黄河下游大规模的改道,南北交替是从黄海和渤海入海,至少从晚更新世就开始了。约距今1.2万年之前,当时黄河和沂沭河水网开始相互连通,形成黄河向东南流注入黄海的另一支入海通道。这时的济水是一条独立入海的河道。对此,张新斌先生所著《济水与河济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对此给出了科学解释:“自更新世时期至全新世相当长的时间里,黄河以南流为主”。距今0.5万年时,由于黄河冲积成多个泛道,黄淮平原多股并流时间较长,淤积严重,南下受阻,黄河北徙改道已成必然。打破了河济区域的水系格局,势必侵入沿太行山的济水水系而将其(济水)截断,从河北平原至天津入海。从此,济水被分为黄河的支流和支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流和支津的相对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北济支流入河与河同流,并不是济水潜入地下,穿过黄河而后又在荥阳出现的济水。实为济水与黄河汇合溢出后形成的支津,流经广武山以北,汇聚荥口旧石门(古敖仓城东北)附近发源出的荥渎而形成的一条大河,也就是南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济水在没有被黄河截断以前,不像黄河那样桀骜不驯,它源于济源山前盆地地表水汇流,居高临下,水流势急;济水被黄河截断后,济河混流,裹含大量泥沙,水流缓慢,溢出黄河后,首先注入荥泽,经过荥泽的沉淀,河水逐渐变得清澈。而后,济水又从荥泽出发,又分成北济、南济两支。北济在山东注入大野泽 (今山东巨野县北),从大野泽流出,经梁山东,须昌城西,折东北经济南、济阳、广饶等地入渤海。南济则汇入菏泽,东流后改称菏水,东至鱼台汇泗入淮河,一同入黄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济水在有史以前,直到汉代还畅通无阻。据记载,它不仅连接着荥泽、菏泽、大野泽等众多古老湖泊,还汇集了濮、菏、汶、泺水等多个古老的河流流入渤海。数千年时光流逝,沧桑巨变,由于受黄河不断决溢、改道、泛滥淤积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隋唐断流,到宋金淤废,这条被人们敬仰的大河已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因济水而得名的济源、济阴(定陶)、济宁、济南、济阳等地名还在,似乎也能勾勒出济水流经的区域与走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济南趵突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济水的历史地位与作用</b></p><h5> 济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流经华北平原,是古代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历史地位崇高,对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作用巨大。</h5><h5><b> (一)济水是连接九州的枢纽河流</b></h5><h5> 大禹治水道九山、导九川、陂九泽、定九州。当时济水是沟通九州向冀州夏王都进贡的主要水路通道。据《禹贡》记载:兖州的贡品“浮于济、漯,达于河”,是指兖州进贡的船只行于济水、漯水,到达黄河后运往冀州;青州的贡品“浮于汶,达于济”,是指青州进贡的船只行于汶水到达济水;徐州的贡品“浮于淮、泗,达于菏”,是指徐州进贡的船只行于淮河、泗水,达到菏泽;扬州的贡品“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是指从扬州进贡的船只沿着长江、黄海到达淮水、泗水。这四个州中徐州、扬州的进贡船只虽然没有明写通往济水,但徐州、扬州运往冀州的贡品必须经淮河、泗水到达与济水相通的菏泽,才能最终到达冀州王都。从这些记述中不难看出,夏时的济水和黄河已相互交叉,舟楫可以互为通达。济水在唐代以前,它与黄河、汴渠、淮河及其支流构成了我国最大的水运交通网络,在贯通东西南北水上交通运输中发了巨大的作用。</h5> <h5>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北征,曾利用济水作军运,会晋平公于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那时的济水是畅流的。晋人郭璞在《山海经》的注释中说:“今济水自荥阳卷县东经陈留(今开封市陈留镇)至济阴(治所在今定陶城西南20里处)北,东北至须城(今东平西北)北,经济南,至博昌(博兴)、乐安(广饶)县入海”。这也说明东晋初期黄河南岸的济水仍继续流淌着。另外,东晋桓温北伐,在金乡、巨野开渠通济入河;南北朝时刘宋行军,亦自桓温渠入济。证明当时的济水仍可通航。但到刘宋元嘉七年(430)到彦之北伐循此水路行军时,已是浅涩难行。《资治通鉴》中说他的船队“日行才十里”。此时,济水淤塞严重程度是显而易见的。北宋人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中有“自复通汴渠以来,旧济遂绝”的记载。</h5><h5> 汴渠是古代沟通黄、淮的骨干运河,也称汴河。实际上是唐、宋人所说的隋大业七年开通的通济渠,这说明早在七世纪初期,济水就已经淤塞的无法疏浚了。然而到了周世宗显德四年(957)四月,为加强京师(开封)与山东地区的物资运输,后周世宗柴荣疏汴水北入白沟(南济水故道),东流入济水,以通齐鲁之漕。河床被展拓至五丈,俗称“五丈沟”。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二月,疏浚漕渠。命枢密使王朴巡视河堤,立闸门于汴口。发丁夫数万浚汴水,自开封东导入蔡水,以通陈(今河南淮阳)、颍(今安徽阜阳)之漕;又浚五丈河,东流定陶,梁山泊入济水,以通青(青州)、郓(今东平老湖区内须昌城)漕运。五丈河就是古济水南派支流菏水的另一名称。《水经注》说:“南济也,又东北,右合菏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今兰考东北)东,世谓之五丈沟”。开宝六年(973)改名为广济河,西起汴京(开封)外郭东北咸通门,东流至济州(巨野)合蔡镇(今郓城西南)入梁山泊,下接济水。北宋立国之初,广济河漕运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岁漕运量由十几万石增至六七十万石,东京十七州粟帛皆自广济河运至京师,东南既定,广济河所运只给太康、咸平、尉氏等县军粮。北宋中期以后,黄河多次南泛,广济河水道浅涩,运力大减,金代堙废。</h5> <h5><b> (二)济水是富甲天下的黄金水道</b></h5><h5> 《定陶县志》有定陶因“得济水之利,富甲天下”的记载。定陶(商代为曹国)又名陶丘或陶邑,因位于济水之南,汉时称济阴,是济、菏水系交汇之地。自西溯济、河而上可达秦晋;顺济水而下,能抵齐鲁;东经菏、泗、淮可南到吴楚之地。战国时开凿“鸿沟”,更使定陶水运兴盛至极,经济繁荣无比。曾有“齐闵王(前286)发动合纵战争,齐、楚、魏灭宋,三分其地”的历史事件。此后,也有秦相魏冉据陶为己之事,当时陶丘的富饶程度可想而知。陶邑人利用济水种植农桑,发展制陶业,并通过水路运输到江淮楚国之地经商做生意,促使曹国成为国强民富之邦。由于济水是黄金水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就了因济水而得名的重要城市,如济源、济阴(定陶)、济州(巨野)、济宁、济南、济阳等。</h5><h5> 春秋战国时的齐国也因济水“富甲天下”而富足强大,齐国雄踞济水下游,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舟楫通海,可事煮盐农桑。可以说,没有济水,齐国也很难成为东方大国。同时,也因此遭到诸侯国的窥视而发生争夺之战,战国七雄争天下,直到公元前221年齐国才最后一个被秦所灭。</h5><h5> 《禹贡》也有“济水所经,清洌而甘,汲出日久不变味,煮黑驴皮为胶,可疗风疏疾”的记载,阿胶早在春秋就是济水之东岸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名产,阿胶名贵,贵在济水。</h5><h5> 济渎大蒜因为济水曾为皇宫贡品被传为佳话。相传元末明初,济源人为根治因济水而造成的低洼沼泽地,开挖地下水沟,顺沟筑瓦成“非”、“井”、“米”字形互相沟通的地下排水系统,称“合瓦地”。上盖黄土,下流清泉,防旱除涝,调节地温,纵有冰天雪地“合瓦地”上也片雪无存,人们种植的大蒜个大早熟,经久耐放,且味道鲜美,作为贡品,颇受青睐。</h5><h5><b> (三)济水是历朝历代的所尊之水</b></h5><h5> 由于济水是一条贯穿我国中东部的河流,在连通黄河、长江、淮河上位置非常煊赫,为华夏的农业灌溉、军事战略、物质运输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受到历代王朝所尊崇。夏王朝将济水作为贡道,自春秋战国时期起便受到帝王和百姓的祭拜。因为济水行走中原文明发展之域,对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巨大,因此,皇朝百姓对济水都怀有敬畏之心,将其列为“北渎”大济水神祭祀。</h5><h5> 春秋时期,济水祭祀规格已与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相并列。《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可见,济水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h5><h5> 秦始皇称帝后,在泰山大搞封禅活动,并重新颁布了天下名山大川的序次和祭祀的规格,将济水名列四渎之首。</h5><h5> 隋唐时期,官方将水神崇拜的祭祀礼制进一步提高并列入国典。隋开皇二年(528)朝廷特赦建济渎庙,又名清源祠。唐天宝三年(744)唐玄宗封济水为清源公,唐天宝十年(751)又与四海(即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并封为王。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诏封四海、四渎。并将北海神祠建于济渎庙内,同时接受国之盛典祭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历朝历代对济水进行封号,唐玄宗加封济渎为清源公,宋微宗封济水为清源忠护公,元仁宗封济水为清源善济王等。</h5><h5> 自汉代起皇帝或千里迢迢来济源祭拜,或派遣重要大臣致祭。唐宋以来,但凡国之大事,如战争、政权更迭、祈雨甚至皇室成员的生死都要向济水神、北海神祭告,民间的祭祀活动更是频繁有加。明清迁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嫌路远,就在北京建起了天坛祭天。可见,济水的地位与作用、荣耀与骄傲影响着千秋万代的华夏子孙。</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济水的变迁与湮灭</b></h5><h5> 济水自形成以来,经过了独流、长流和断流以至湮灭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一历史过程无不伴随着黄河河道的变迁而变迁。</h5><h5><b> (一)济水独流在史前</b></h5><h5> 济水源于荒古,是一个独流入海的河流,其形成应该是在一个很漫长的远古时代,这个时代也正是黄河南流的时代。</h5><h5> 史前时期(尚未有文字记载),由于黄河以南流为主,济水方能独善其身,游离于华北平原上独流入海。自晚更新世晚期,黄河仍然保持着南流入淮的势头,并且延伸到全新世时期,在全新世初期,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在淮河下游还是相连的,表明“四渎”中的“三渎”(黄河、淮河、长江)共用一个出海口。从地理位置上分析,这也证明了唐朝划分“淮河为东渎,长江为南渎,黄河为西渎,济水为北渎”的方位区域合理性。</h5><h5>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有关资料显示,这是个洪水横流的年代,天下饱受洪水之苦。《淮南子·本经训》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反映了长江与淮河相通的历史史实。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黄河南流是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在我国北部平原水系中济水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无论后世水系怎么变化,在古人心目中对济水是独流入海河流的认识是永恒不变的。</h5><h5> 在大禹治水之前,由于济水从发源地向东或向东北游离于华北平原上,并将各古老的湖泊贯通,并行成了与《山经》河与《禹贡》河走向及其相似的最早济水故道,其上段的野王沟水道在《水经注·济水》中称为“故渎”的部分,应该是其中的段落之一(《济水与河济文明》第157页)。《汉书》、《后汉书》中提到的房子县,《元和郡县志》赵州赞皇县所提到的“济水”,却保留了水道的古名。根据华北平原古河道的考古发现,山前河流基本上都是形成一个水系而流向大海,如唐代以来是海河水系,汉代以前是《禹贡》以及《山经》时的大河,那么再往前追溯,古河道便是济水了。这样足以证明济水在河北、豫东、鲁西、鲁北平原南北摆动,在天津入海,或在山东半岛北部入海。从上述记载中,可以断定济水在独流时也呈河道不断发展变化态势。</h5><h5><b> (二)济水长流赖于河</b></h5><h5> 有史以来至北宋时期,黄河以北流为主,流经河北平原中部由渤海湾入海。在黄河北流的时间里,由于黄河的决溢泛滥,决溢洪水给济水起到了补源的作用,使其长流不断;由于黄河的迁徙不定,也使济水河道变化倍受影响。</h5><h5> 历史上以济水而得名的济州治所不断迁徙,也足以说明这一点。北魏明帝泰常八年(423)置济州治在碻磝城(今山东茌平西南25公里的高垣墙村),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天宝元年(742),改济州为济阳郡。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济州迁治巨野(此时济州与隋唐济州地域没有任何重合,只是同名而已,都是济水岸边的城郭),金天德二年(1150)黄河大决,巨野被淹,遂移济州于任城,亦将任城称济州。随着济水的泛滥,经几次回迁,由于这一时期正是黄河南流为主流,巨野常遭水患,最后州治永居任城,任城亦称济州。因任城地势较高,济水来了安宁,故济州(任城)便改称济宁。济州因济水而得名,因济水而迁治,初设在碻磝城,碻磝城位于济水南岸,行走方位与《禹贡》描述济水走向不尽相同。说明济水在鲁西南菏泽、聊城及济宁之间走向也有一定的摆动。</h5><h5> 公元前2278年黄河发生了走北,并截断济水,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入河北邢台大陆泽后,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大禹导河,北过洚水,至于大陆”。人们从前把“大禹导河”的河称为“禹河故道”,认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也就是《尚书·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的那条河。</h5><h5> 周定王五年(前602)黄河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改道,黄水从淇水口决溃,东行漯川,至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沧州东北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在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向南经巨野泽由泗入淮。二十三年后堵塞,不久复决,六七十年后才归故道。王莽始建国三年(11)黄河在河北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行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北行,又经山东临邑、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王景主持治河以后几百年中,黄河相对稳定。北宋初期,决口不断,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六月,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口,分流经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断流。黄河经过了山经、禹贡、春秋战国、西汉、东汉至北宋前的河道变迁,虽然没有全部侵占济水河道,但济水作为黄河的支津,在上游分流黄河洪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河洪水的流入是济水长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为其断流种下了祸根。</h5><h5> 距今5000年时,在全新世的中段,济水独流和黄河南流的格局被打破。由于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数万年间,地壳轻微上升,加之黄河淤积和海侵反淤影响,平原地势抬高,黄河南流受阻,黄河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以鲁中山地为轴心的扇形平原上北上,侵入太行山前水系,将独流的济水截断。因此,在大禹治水时,也就是《禹贡》所记载的“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的济水河道。</h5><h5> 史前时期,济水称“沇水”,由于黄河截济而过,故有“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之说。从大禹治水分九州分析,兖州的疆域绝大部在济水流域。据《史记·夏本纪》:“兖州”作“沇州”。沇水,“沇”作“兖”。州为水域中高地,适宜人居住的地方。据《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兖州治所初设在濮阳(今鄄城附近),东汉时设在昌邑(今金乡县西北40里),三国时移至廪丘(今鄄城县东),以后随着历史变迁将兖州拆分、合并、迁移、降级,最后兖州只是县级市,又被划为济宁市兖州区,位居今济宁市东。兖(沇)州顾名思义应该管沇水,而在济水流域,说明那时济水就是大禹治水后沇水的别称,或者说是“沇水”由于《禹贡》的贡献而变为“济水”了。</h5><h5> 有史以来,济水一直被古人认为是独流入海的河流。根据历史地理地质学家的考证和张新斌《济水与济河文明》一书的考究,实际上不是济水截河而过,而是黄河将其截断,造成了河北济水、河南济水两个部分。张新斌先生这一考究,从历史地理、地质构造学等角度,科学的证明了古人认为济水是一条自然独流入海河流的科学性和正确性。</h5><h5> 位于黄河以北的济水部分,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发源后,虽然下游河道在历史上多有变迁,但大致是在河南温县附近注入黄河。据蒋作锦《济水沿革考》记载:“一本禹跡,河北济水,亘古长流,无可议”。是说河北济水入河,长流不断。济水河北部分流程较短,但受自然因素和沁河下游河道变化的影响,屡经变迁,以至于消失。据记载,从西汉至北魏700余年间,济水入黄河经历了三次大的变迁,入黄口逐渐上移,《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说,西汉末,济水改道,是由于“王莽之世,川渎枯竭”,才造成济水“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的后果。济水河北部分曾被其支流的蟒河所替代。</h5><h5> 济水河南部分变迁相对较缓,直到金、元时期演变为大清河。当时河南济水又分为两支。据《水经》记载,一支由今荥阳市(郑州邙山一带)分黄河东出,流经原阳南、封丘北,至山东定陶西,折东北注入巨野泽,又自巨野泽经梁山东,至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西,至济南北泺口(略同今黄河河道),自泺口以下至海(略同今小清河河道)。另一支则荥泽出发,经原阳南,封丘南,经大梁城(开封市西)北,小黄县故城(陈留)北,东经兰考东北,经定陶流入菏泽,出菏泽东流入菏水,在金乡南,鱼台北注入泗水,继而经淮河入海。</h5><h5> 隋代开挖通济渠后,巨野泽以上逐渐湮灭,以下亦称清水,但济水之名没有废弃。唐宋时期,曾在今开封先后导汴水或金水河水入南济水故道以通漕运,称五丈沟,以后逐渐湮废。金、元后,自汶口至泺口已成以汶水为源的大清河(又称北清河,泺口以下大清河在古济水之北);自泺口以下成为以泺水为源的小清河。至此,济水有名无实。</h5><h5>而济水河南部分在被截之后,一直与黄河有着太深的渊源。实际上是黄河溢出的一条支派或叫支津,据蒋作锦《济水沿革考》:“独荥泽陶丘之济,诸儒议通议涸,竟成千古疑案,余谓周礼职方荥列为川。班志言济轶出荥阳平地,东至琅槐入海,荥济见而不伏,历周秦西汉千余载,至东汉鸿沟东泛,决坏汴渠,荥泽陶丘、窦空尽被河淤,济水伏流不见,历今盖一千六百余年矣。人多援水经注,谓后魏时济犹未绝”。是说诸家学者议论从荥泽到陶丘的济水,历经1600余年至魏晋时期,由于黄河水溢,在淤积的同时也补充了水源,时通时涸,延续着昔日的流脉,没有完全绝迹。</h5><h5> <b> (三)济水断流灭于河</b></h5><h5> 济水断流也就是黄河由北流转向南流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黄河在北流和南侵入淮的时期,造成济水上游淤积严重,缺少水源补济,逐渐开始分阶段断流以至湮灭。先是南济旱亡,后是北济被河夺而灭。</h5><h5> 1、南济早亡。济水原本是王屋山山泉汇集,涓涓细流。济水自被河截断后,分南北两支。溢而为荥,南济出荥泽后又分南北两支,南支从荥泽源头至入海(淮)口,沿途近千公里的流程,经过蒸发、渗漏、人畜饮用,损耗巨大,每遇干旱,极易断流。西汉时就出现过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后枯。史载东汉时(25—220年)南济完全干涸,主要是黄河北移,荥泽得不到河水的补给,来自荥泽的南济成了无源之水,很快被颍、汴、涡诸河所替代,南济随之消亡。.</h5><h5> 2、北济湮灭。北济在春秋战国时,为不濡轨的小河。大约在公元4世纪,也就是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304—581),大野泽(巨野泽)以上济水尽靠河水补济,但带来的泥沙开始淤浅,时至隋唐已时断时续,以后竟然湮为平地。这时巨野泽以下的济水河段开始以清水著称。到了北宋熙宁年间,这段济水一度为黄河所夺。南宋建炎二年(1128),东京守将杜充为抵御金兵南下,在滑州人为决口造成黄河改道,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为而南入黄海。在1855年前,黄河主要是在南面摆动,虽然时有北冲,但均被人力强行逼堵南流。南流夺淮入海期间,郑州以下,清口(黄淮交汇处)以上的黄河主流迁徙不定。巨野泽以上济水之名渐渐消失,金、元以后,而是以大清河名世,河道的走向也多有变动。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才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徐州、淮阴一线,即明清故道,行水达300多年。从宋至清由于水上运输需要不断对济水疏挖,北济至清朝还潺潺东流。涓涓细流的北济之所以存在这么久,主要有“中继站”巨野泽蓄水较多和濮水的流入,不断给北济补水。后由于黄河的不断入侵,在巨野泽沉积泥沙,蓄水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清咸丰五年(1855) 黄河在铜瓦厢决口,穿运夺大清河(北济故道)入海,北济从此完全湮灭。</h5> <h1><b>四、济水的神秘传说与释疑</b></h1><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济水是一条古老而独流入海的河道,虽然消失了这么多年,但其“澄清刚劲,脉多伏流,时贯浊河,时潜地下,时涌地上,断续出没”的印象而被人难以忘却,代代相传。</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古人对济水的以上描述,一直在人们心目中有一种神秘感,也是历代王朝加封和祭祀济水的精神基础。对此,用科学的观点应予以释疑。</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三伏三现”说。关于济水的源头,史书记载较多的是发源于王屋山,是王屋山上的云气化成的水,滴到天坛峰西崖下的太乙池里,称为沇水。沇水穴地洑流,到达平原后涌出为泉。出自龙潭的是济水西源,出自济渎池和珍珠泉的是济水东源。二源汇流后,东流至温县,穿越黄河,在荥泽再现,而后又潜伏东流,至陶邱再现,如此,构成了济水“三伏三现”之说。</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三伏三现”之说是对《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的不科学和不全面的神秘解说。</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对于济水“三伏三现”之说,宋代地理学家程大昌在《禹贡山川地理图》中指出:“今其(黄)河水不入荥口,则荥泽遂枯,尚言伏流,不其诬耶”。清代地理学家胡渭云:“又若以入于河为伏,则渭入于河,洛入于河,亦可为伏乎?”。近代地质学家翁文灏批判说:“论《禹贡》原文应如何解释,而济水绝河,三伏三现,在地理上绝不可能”,胡渭又云:“济水三伏三现之说,或谓出于近世俗学,殊不可信”。</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从济水沿途的地质条件看,从源头至入海(淮)口多为黄、淮诸河的冲积扇沉积地带,很难形成地下河,“三伏三现”显然是不可能的。</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从济水源头地势看,源于平地,海拔低,坡度小,积水又纤细,汇入黄河尚可,截河而南是绝对不可能的,潜入地下,穿过黄河更是荒谬至极。但反过来,黄河刚从孟津冲出峡谷,奔腾咆哮的黄河水,却有足够的能量截断济水,使其首留在济源、温县,身在黄河南,夺荥泽为源,再东流入海(淮)。这也圆了《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的说法。总而言之,是古人对“三伏三现”、“截河而南”、“清浊分明”、“溢而为泉”等现象最不科学的理解和臆说。</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济水“三伏三现”虽是臆说,但古人直观所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凡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去稍加分析这些自然现象,便可知其然,解其惑。</span></h5><h5><b style="color:inherit;"> (一)“一伏一现”</b></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古济水自王屋山顶的太乙池发源后,注入泰泽,渟而不流,东穿太行,潜行80里至济源北的东西二源复出,再东流130里至温县东南入于河。然而,济源地处太行山和王屋山山前盆地,充填有晚三叠世及早中侏罗世陆相陆源碎屑沉积物,断块以上为湖泊沉积为主,地下水埋藏较好。地下水的排泄形式之一就是点状式排泄(当地河瓦地就是很好的佐证),根据补济泉的含水层性质,可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两类,上升泉由承压含水层补给,泉水在水压作用下呈上升运动并向外排泄。上升泉在龙潭、济渎池两处喷涌而出,汇流成河,称为济河,至温县东南入于河。因此,就有了“一伏一现”之说。</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二)“二伏二现”</b></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入于河,溢为荥”。济水又自温县东南潜流地下穿越黄河以后,在荥阳以北复出,潴积为荥泽。胡渭曰:“泰泽之水有上源,与盐泽相似,但至此渟而不流,人识其为潜行地下耳。荥泽则异于是,其水似井泉,自中而满,不可指一路为源。故吴幼清云无来处也”。可见,荥泽之水是没有上源而从地下涌出的。蒋作锦《济水考》:“逾河百余里,轶出平地,汇为荥泽,渟而不流,溢非河溢,济源至此,自下涌上,无来源,无去流,若井满而溢,溢字属济不属河”,等等。然而,荥泽形成于史前,《禹贡》所讲“荥波既潴”,说的是黄河水沿古济水溢出后聚积为荥泽。在黄河截济之前是济水注入,以后是河溢注入。</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古代荥泽在郑州市西北部,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紧连黄淮平原,处于豫西山地与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古时又有济水注入,索河从西南流入,枯河向东、贾鲁河向北补水,是以湖泊沉积为主完成的淤积过程,地下水蕴藏丰富,即使黄河水小不溢,荥泽地下水时机成熟上升泉也可喷出地面,表现以水流的形态流向下游。故有“二伏二现”之说。更何况荥泽之源大多是河溢所致。</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 (三)“三伏三现”</b></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济水从荥泽往东,又不现了,再到陶丘之北,又出来了,这是“三伏三现”。然而,陶丘至梁山一带是菏泽、大野泽的衍生地,位于鲁南泰沂低山丘陵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北地区鲁西南断块凹陷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簸萁形逐渐降低。区内主要有松散岩类空隙含水岩组与碳酸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两类型地下水。地下水极为丰富,地下水与地表水在大气降水变化的过程中能做到互补。有时地下水也以泉水的形式喷出,形成径流顺河而下流至大野泽。</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因此有“明正德六年,定陶知县纪洪,于城西北掘出一泉,势极汹涌,急塞乃止”的记载,蒋作锦《济水考》:“东潜四百余里,至陶丘北,奋涌地上,喷珠跳沫。东出云者,脉来自西,隐而再见东流四十余里,菏本为泽,济来经过,故曰至。又东经大野,北注东原,会汶于安民山南,北迳须句、须昌二城西,鱼山东,迤东迳历城、章邱,由乐安入海。自陶丘至海,见而不伏,过郡九,行一千八百四十里(《汉书•地理志》)”, 故有“三伏三现”之说。</span></h5><h5><span style="color:inherit;"> 总而言之,济水自被河截以后,上源入河。荥泽即为南济上源,荥泽靠河溢,河不溢,荥泽只靠自身地下水上升泉喷出,时断时续,陶丘北(菏泽)也如荥泽一样,延续着济脉,断续入海。</span></h5><h5> 由此可见,“三伏三现”是济水沿途在断流时而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被说成潜流地下行走几十里乃至几百里再复出,有悖自然科学。这种自然现象是古盆地、古湖泊地下水上升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不是潜流。前述已断定济水是被黄河截断,上源济水入河,河水与济水溢而为荥,黄河与济水混流所含泥沙经过沿途荥泽、菏泽、巨野泽、梁山泊的沉积,水变成清水而入海,也成就了济水断流后,下游为大清河(北济故道)之名。故此,“截河而南”、“溢而为泉”、“三伏三现”、“清浊分明”等千古之谜,都是不科学的解释和臆说。</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