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风轻拂,落叶纷飞,为孩子们的世界添上了斑斓的色彩。在这个季节,《一叶知秋》的主题活动正在我们班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为叶子穿新衣”成为了孩子们近期最为热衷的活动之一。最初,孩子们用马克笔为叶子涂抹新的色彩,绘制各式各样的图案与花纹,甚至有的孩子在叶子上创作出了一幅幅富有主题的画面。这激发了我的灵感,进而策划了一场名为“叶子上的故事”的创意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鲜的叶子需要经过压平与风干的过程才能成为绘画的载体,这一准备阶段往往需要数日之久。孩子们对此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因此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将叶子紧贴于纸上,沿着其边缘描绘出轮廓,随后在轮廓内部自由发挥。初次尝试时,由于孩子们对于按压的动作掌握不够熟练,导致叶子的轮廓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形态扭曲,作品效果不尽如人意。然而,孩子们对于这种新颖的绘画方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决定再次挑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次尝试中,孩子们的操作技巧明显提高,叶子的轮廓线条更加流畅完整。同时,他们从上次的经验中学到了使用深色笔勾勒轮廓的重要性,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明突出。今日的绘画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孩子们独特的想象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的画作中蕴含着无数的秘密,有时是成人难以完全理解的。因此,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听画”。这不仅是为了了解孩子们所绘画面的主题及其背后的想法,更是为了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每次绘画结束,我都会邀请每位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有的孩子能够清晰连贯地阐述画面内容,而另一些则只能断断续续地描述画面上的元素。不论表达如何,我都会认真聆听并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在幼儿教育领域,“倾听儿童”的理念被广泛推崇。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还是游戏与活动中的互动,倾听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那么,我们倾听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或许,并非仅仅是为了评判孩子们说得是否正确、是否精彩,而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倾听,让孩子们敢于表达、乐于分享,逐渐建立起自信,做到心中有话可说,每一天都有机会发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园前还剩下一些时间,我便组织了一次集体展示,鼓励孩子们勇敢地站出来,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作,给予他们更多的当众表达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我画了一幅画,上面的是蓝云,还有两个太阳,两个太阳是太阳爸爸和太阳妈妈……太阳宝宝正和哥哥姐姐在家里玩呢……”</p> <p class="ql-block">“这是姥姥家的一匹马,我想摸马,姥姥不让我摸,然后……然后,姥姥就自己去摸马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家里的大树,树上外面有好多的小鸟……”</p> <p class="ql-block">“妈妈还很小很小,她没有长眼睛,她只有胳膊,她没有嘴巴,没有鼻子……因为她还没有长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的画我们有时是看不懂的。因为他用自己的符号,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会用自己能理解图形符号,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愿、经历和情感。对成人而言,幼儿的画是用来听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孩子的画,让孩子自己说,聆听孩子们的故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色彩的魔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提升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开口,让他们在讲述的过程中学会反思,积累经验,最终实现能力的飞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