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陵记

寇建设

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主峰南麓的长陵,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做为明十三陵中的祖陵,长陵营建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用料最考究、原建筑保护的最为完好。 2024年5月14日,我和一峰慕名来到长陵。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始建于明嘉靖21年(1542年)的碑亭。 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有一座石碑叫做“龙趺碑”。刚建成时碑身没有文字,到了清朝才在碑正面用满汉两种文字刻了清世祖顺治16年的谕旨,背面刻了清高宗乾隆50年的《谒明陵八韵》诗。<div> 《谒明陵八韵》是乾隆的一首重要诗作,表达了对明朝历史的思考,展示了清朝对明朝陵墓的尊重和对清朝统治合法性的强调。认为明朝灭亡是因为没有修德勤民,而清朝则是顺应天意得到了天命认可,该诗是研究清朝与明朝关系以及乾隆文化活动的重要文献。</div>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始于嘉靖17年(1538年)。为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 坐落在第二进院落北面正中的主体建筑祾恩殿,是当年嗣皇帝谒陵祭祀举行仪式的场所,建成于永乐14年(1416年)。 殿呈长方形,殿墙为红色,殿顶为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顶。此殿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也是明代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称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珍贵遗物。 殿内面阔九间(66.56米),进深五间(29.12米),象征着皇帝“九五”之位。殿内共有一米多直径,十几米高的六十根金丝楠木大柱,承托着两千多平方米的重檐庑殿顶,雄伟壮观、举世无双。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达到1.124米,为世间罕见佳木。<br> 金丝楠木质地坚硬,不易糟朽,且有芳香气味,可自然防虫。这座楠木殿规模为全国唯一,展示了明朝初期强盛的国力,也体现了极高的建筑艺术。 大殿正中的这尊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铜像,是遵照文物专家单士元先生生前建议,根据《中国历代帝后像》中朱棣的画像为形象设计,于1998年铸造完成。该铜像由著名雕塑家、工艺美术大师苗新田设计制作,再现了朱棣这位深谋大略,文治武功的皇帝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所呈现的刚毅、果决、睿智、酷戾又不失怀柔的复杂特质。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1424年8月),朱元璋四子,年号“永乐”。这个本不应继大统的人抢了其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在那个讲究法统和道统的年代争议颇多。故其内心充满自卑,怕死后进不了宗庙,怕无颜面对太祖,更害怕史官笔下那个真正的自己。为堵住天下众口,他要在政绩上超过其父明太祖朱元璋,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工作狂。在位23年,计8千多天,所有证据显示他从未浪费过一天。<div> 营建北京、编修巨著、七下西洋、五伐蒙古,凡能青史留名的事情他都不放过,为自己挣来了一个“千古一帝”的光环。可连年用兵,导致军费开支浩繁,太祖时期轻徭薄赋的政策渐渐被废除,百姓税负越发繁重。不过这打不倒坚韧的朱棣,他始终不忘其父朱元璋靠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河山坐上皇位。自己只有继承衣钵,彻底消灭蒙古,才能九泉之下功过相抵。到64岁第五次征伐蒙古,他终于死在了班师回朝的路上。</div><div><br></div><div> 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极具争议的永乐大帝朱棣。他在位时征蒙古,收安南,疏运河,派郑和下西洋,命解缙修大典,维护了版图,发展了经济,开创了永乐盛世,堪称英主。同时,他屠戮侄孙,谋朝篡位,杀忠良,害功臣,沿袭残忍的殉葬制,手段之残酷不输其父朱元璋。</div> 营建北京。朱棣在位期间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治理方面都有显著成就,使明朝的综合国力雄居亚洲乃至世界前列。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处于北方农业区与游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的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因此,朱棣即位后就着手迁都于此。永乐元年(1403年),诏以北平为北京,北京由此得名。永乐4年(1406年),开始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营建北京宫殿。今天的故宫、天坛、太庙等规模宏大的建筑,就是那时建造的,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乐18年(1420年)11月,朱棣迁都北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百余年的首都地位。<br> 编修书籍。永乐年间朱棣组织了系列大型编修书籍活动,永乐13年(1415年),理学书籍《四书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编成。黄淮、杨士奇等主持编纂《历代名臣奏议》,于永乐14年(1416年)完成。全书350卷,搜罗历代典制沿革、政治得失,此书至今仍是历史工作者的参考书。永乐元年(1403年),命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人,广采天下书籍,分类编辑成书,不厌浩繁。第二年冬便编成了一部大型类书,朱棣命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仍嫌此书简略,又命姚广孝等人重修,自有书契以来,凡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各书无不包罗。永乐五年(1407年),书成,朱棣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大型类书。全书22937卷,其中仅目录就有16卷,共11095册,总计约3亿7千万字。自先秦至明初,所引书七八千种之多,保存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极为珍贵。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比十八世纪中叶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和《法国百科全书》还要早3百多年。<br> 七下西洋。明朝的外交政策是以“宗主”自居的朝贡外交,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与明朝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永乐3年(1405年),由于贡使日多,朱棣下令重置洪武中废罢的市舶司。为了与各国来人交流,同时还设置了四夷馆,专掌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同时设会同馆,接待外国使臣。永乐3年(1405年)至宣德8年(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是世界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船队恪遵明成祖严守道德、正义的原则和民胞物与,泛爱万物的任务,巩固和发展了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的双边贸易,把对外交流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br> 五征蒙古。这是朱棣后期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但历史证明这个决策有误。农耕文明对战游牧文明,如果游牧民族依靠机动性强避而不战那是没什么办法的。尽管亲征阵容庞大,气势恢宏。过程却多是追不上、打不着,未取得多少实质性战果。只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了国力衰退。他自己也在无功而返的征战归途中,走完了其人生的最后一步。 步入祾恩殿后的内红门,即进入长陵的第三个院落。透过棂星门首先看到的是石五供,须弥座台基上中间的是香炉,两侧分别为烛台和花瓶。这是从佛教中借用的供养祭器,象征皇陵香火永旺,长眠于地宫里的帝后一年四季都在享受后代子孙的供养。石五供是长陵首创,且为后世陵寝所继承。<br> 石五供后是方城,方城上方是明楼。楼呈方形,四面辟券门,中贯十字形穹窿式天花。顶为黄筒瓦重檐歇山式,檐下榜额书“长陵”二字。 方城平面呈正方形,下开券门,城台内为“T”字形瓮道。 明楼之内是圣号碑,朱棣最早的庙号和谥号是“太宗文皇帝”,至嘉靖年间被朱厚熜改为“成祖文皇帝”。当时出于恭敬,没有将原碑进行涂抹更改,而是在碑的外面加了一层木套,在木套上书写新的庙号和谥号。<div> 其形制:碑首呈方形,篆书“大明”二字,两侧为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身上楷书书写“成祖文皇帝之陵”,碑座为须弥座式。旧时碑身的文字均填金,碑身整体用朱砂涂红,周边的云纹则以石绿色填涂,如今这些色彩均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剥落。</div> 明楼后为墓冢,即由城墙围合起来的近乎圆形的宝城。据《大明会典》记载:“宝城,唯长陵最大,径一百一丈八尺。” 宝城砖砌,内为高大的封土。 宝城正中为圆形的宝顶,即俗称“坟头”。宝顶下面就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明开国元勋徐达的嫡长女徐妙云),以及被殉葬的妃嫔长眠的地宫。<div><br></div><div> 链接:朱元璋能力最强的儿子朱棣,为什么要靠起兵造反称帝?</div> 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的儿子之中无疑是最优秀的。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早早磨炼出优秀的军事才能,且全面继承了朱元璋深沉、隐忍、工于心计等优点。洪武23年(1390年),燕王朱棣奉命率军扫平漠北的残元势力。星月行军突遇草原大雪,冒雪行军为兵家大忌,可朱棣认为论机动能力明军不如元军,如不趁夜突袭,敌兵又会遁走。结果在大兵压境之下,朱棣恩威并施,硬是招降了残元大将,兵不血刃完成任务,其智勇双全显露无疑。朱元璋曾说这些孩子里,只有四子像我,对其喜爱之心溢于言表。但朱元璋始终没有将朱棣列为皇位继承人,这里面有封建王朝皇位继承人选定制度规定的因素。<br> 首先是嫡长子继承制,即正室妻子所生的长子为继承人。故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就将13岁的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并加以良师辅导。朱标不负众望,自幼熟读经典,造诣颇深。之后朱元璋征战期间,多次让朱标监国理政,都完成得十分出色。可惜朱标洪武25年(1392年)38岁时病故,使朱元璋受到了沉重打击,继承人的问题再次摆在了他的面前。<br> 其次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如果皇后没有子嗣,那么就从侧室妃子中选择年长的儿子作为继承人。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和四子燕王朱棣,朱樉生性跋扈,曾被朱元璋怒斥“不晓人事蠢如禽兽”;朱棡虽多有战功,但性格残暴,经常打骂下人,甚至车裂。这样的性格自然不宜列为继承人。至于没考虑朱棣,是因其前有兄长,立朱棣也不符合礼法。最终朱元璋接受学士刘三吾建议,立自己喜爱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准备再用十几年时间培养出一个像朱标一样的优秀接班人。<br> 朱允炆虽然不是最理想的继承人,但饱读诗书、性宽仁厚,只要择忠厚之臣用心辅佐,各路藩王勠力拱卫,作一个守成之君也没有大的问题。虽然如此,朱元璋还是对朱允炆能否顺利登基、坐稳皇位有着深深的担忧。毕竟他过于年轻、柔软,没有任何依靠的力量。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他不惜大开杀戒,对以凉国公蓝玉为首的一批开国武勋集团进行清洗,因此案牵连受死者达数万之众,把可能对朱允炆构成威胁的势力清洗得一干二净。如果不出意外,朱允炆的小朝廷在几年后就会形成内部有李景隆、耿炳文督军,外部有各地藩王相互制衡的平稳局面。<br> 然而朱标去世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又相继离世,四子朱棣一跃成为朱元璋在世诸子中年纪最大的亲王,并且也是军事实力最为强劲的藩王。这让朱元璋不得不加快了为孙子朱允炆铺路的步伐。他给燕王朱棣下了一道圣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明史纪事本末·卷十》)。”意思是为父这些儿子中,唯独你的才智和能力堪当重任。你的三位兄长都已经去世了,你是我最大的儿子了。为父能够依靠的,除了你还能有谁呢……。希望他带领弟弟们驻守要塞,守护好大明江山,不要辜负自己的殷切希望。 <div> 朱元璋这些话也就是将朱允炆和大明江山托付给了朱棣。可谓情深意切,语重心长。然而朱元璋毕竟精明过人,他也虑及燕王及诸王权势过大,对继任皇帝构成威胁。直到临终前他还在为朱允炆顺利登基操心,留下的遗诏是:“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意思是不让儿子们前来奔丧,所有藩王的官属都要听从朝廷节制。目的就是防止藩王们借机生事,确保朱允炆坐稳皇位。<br> 朱元璋为朱家王朝可谓是呕心沥血,把能想的、还想的,都想了、都做了。看起来万无一失,但他一死这一切都立即土崩瓦解。洪武31年闰5月初10(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离世,朱允炆登基。面对拥有强大势力的藩王,让朱允炆充满了危机感。他虽以仁厚著称,但依然对“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拥重兵,多不法”的现实十分敏锐。再加上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怂恿鼓动,上位不到两个月的即决定削藩。首先从朱棣的臂膀,其同母弟周王朱橚开始。他派李景隆以备边为名前往开封,逮捕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并废为庶人。紧接着又以各种罪名废掉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的王爵,湘王朱柏不堪其辱自焚身亡。一年之内轻松解决了五个藩王,让其信心大增,下一步削藩的目标即定为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燕王朱棣。<br> 这番操作完全是一副不给活路的节奏,为了自保,像朱棣这样有实力、有能力的藩王只有拼死一搏,方能有活下去的可能。但起兵造反是天大的事,历史上藩王起兵也从来没有成功过,朱棣对此犹豫不决。而他的心腹谋士姚广孝却立劝起兵,据《明史·姚广孝传》记载:“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于是,朱棣终于下定了起兵造反的决心。<div> 这时的朱允炆和朱棣彼此心照不宣,各自都在紧锣密鼓的做着准备。燕王朱棣一直躲在王府中装病卖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私底下动作不断,都想一举置对方于死地。只是暂时处于大战前的死亡宁静,就等着谁先出手点燃导火索。还是朱允炆定力不够,首先出手向朱棣发难。洪武31年(1398年)腊月,他派北平都司张信秘捕朱棣,欲再复制一次逮捕周王朱橚的戏码。却不料张信暗中反水,与朱棣联手袭杀了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控制了北平城。拿出太祖《皇明祖训》,以其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为借口,正式起兵拉开了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的序幕。<br> 这一场战争双方打得都不轻松,朱棣起兵的时候身边只有8百人的护卫,即便最后发展到了10万人,但和朝廷先后派出的总数63万兵力相比,差距实在太大。而朱允炆由于削藩太急,让自己陷入了空前的孤立,没有一个藩王支持他。这场战争实际上是朱棣、朱允炆叔侄俩的单打独斗,其它手握重兵的亲王都在观望。另外朱元璋当初为保朱允炆顺利上位,几乎把开国功臣做为隐患屠杀殆尽,以至朝内已没有堪当大任的社稷之臣和将帅之才。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辅政大臣主要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充满理想,但都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只限于纸上谈兵。唯一受重用的将领是官二代且毫无带兵经验的李景隆,最后成了打开城门迎接朱棣攻入南京的第一人。<br> 建文4年6月13日(1402年7月13日),南京城陷,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建文4年6月17日(1402年7月17日),朱棣拜谒孝陵,后在南京奉天殿即位。打破了历史上藩王起兵必败的魔咒,成为中国封建王朝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个通过起兵造反夺得皇位的藩王。</div><div> 朱棣登基后不承认继承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于建文4年7月初一(应为1402年7月31日)祭告天地,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改1402年为洪武35年,次年1403年为永乐元年。</div></div><div><br></div><div> 后记:</div><div><br></div><div> 初中同学克治看完这篇《长陵记》,在留言处赋诗:长陵肃穆立京郊,岁月沧桑古韵昭。 石兽无言铭旧事,碑亭有记诉前朝。 皇陵伟构惊天地,翠柏青松伴寂寥。 漫步其间思过往,兴衰荣辱史韵留。<br> 我们应如何看待和评价长陵的墓主人朱棣?他无疑是个人才,打造了“远迈汉唐”的永乐盛世,实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鼎盛。胜者为王败者寇,这时再讨论朱棣是处心积虑的篡位者,还是走投无路的造反者,应是没有什么实质意义。<br> 历来用人都主张德才兼备,但纵观历史,德厚者多半才弱,才高者多半德薄。德才兼备的人才犹如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古今中外,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公司之间的比拼,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在用人上过于苛求或拘泥于德才兼优,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最终会因人才的不足难以胜出。<br> 客观地评价杰出的历史人物,既要肯定他们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杰出的历史人物也会有缺点和不足。不能因其贡献卓著,就忽略和粉饰其存在的问题。<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