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杨文兰

<p class="ql-block">孔子是怎样的人?西汉中晚期有人吹嘘,孔子是上天派下凡为汉朝立法的,孔子降生时还穿着黑色衣服,恰恰呼应了汉朝。这种牵强的说法,东汉时期的王充就开始反对了,反对将孔子神化,回归到孔子本来的面貌。</p><p class="ql-block">在汉学家芬格莱特的著作《孔子:即凡而圣》中,他称孔子是有生有死、有喜怒哀乐、有儿有女的普通人,他是凡俗中人,他的不同在于他能在凡俗中成就神圣。孔子之所以能成就自己,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好学,在学习之中完善自己完善他人。这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旋律,《论语》开篇第一段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段之中,分别提到了学习成长、人际交往、情绪控制,有意无意地点出了孔子人生的三大要素。</p><p class="ql-block">面对一个影响中国文化至深的人,孔子的一生有太多值得钻研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以自己多年对于西周礼乐、诗词文化的研究,用人物侧写的方式,从孔子留下的文字记录中选取十五个横截面,以《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来重新解读孔子。将孔子少贱多能、学琴问礼、相鲁定乱、周游列国、杏坛讲学、删述六经的非凡一生,与“不耻下间”“敏而好学”“为政以德”“推行仁治”的言行思想互相印证,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永不妥协的孔子。</p><p class="ql-block">书中第二章从孔子自身的学习延伸到他对教育的思考,无论孔子的身份有多少争议,“万世师表”的教师先驱身份都是无可置疑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宋困贵族,后来避难到了鲁国,家世也逐渐落寞,但贵族的身份还是有的。孔子年少时,母亲颜征让他接受了贵族“六艺”的学习,孔子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六艺并且开始对学习进行思考。同时,父亲早亡母亲独撑家业,也让孔子虽然有贵族血统,但日子却过得贫穷。孔子给人放过牛羊,也当过库管员,只要能讨生活他都能干,并且都能干好。人们问起孔子你为什么这些事情都能干好,孔子说起来无非就是“认真”二字。孔子的认真,不但认真做,也认真想,正是在思考与实践中他跨越了阶级。“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也在孔子的经历中逐渐形成。</p><p class="ql-block">在孔子之前礼乐学问就像武林秘术一样,都是贵族阶层的闭门独享,尽管西周礼乐发达,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只要不造反、按时缴税、按量完成领地主的任务就行了,至于其他的,老百姓接触不到也无从学起。所以《曹刿论战》中,坊间百姓才会劝曹刿“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就是你操他们那心干吗。人们天然地将自我割裂,认为做主是贵族的事,与我普通百姓何干,普通百姓上做不了天下的主,下也做不了自己的主,那也就别操心了。孔子虽然父亲早亡,家道落寞,但依旧是有着贵族身份和血统,在那时的社会中属于“士”一级的行列,能够接触到那些“贵族学问”但又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也让孔子开始思考教育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年少时的生活经历,让孔子招弟子时脱离了礼乐中对于贵族、平民的身份限制。比如《论语•雍也》就说道:“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大意是杂牛或者耕牛生出了全身赤红的小牛犊,如果因其父亲的出身不好就舍弃小牛犊不用,山川的神灵也不会同意。这种打破出身、血统、等级之分的言论在“礼崩乐坏”的东周时期,也极为大胆叛逆。贵族和平民的差异,一方面在于血统、身份,还有一方面在于贵族对于礼乐文化的垄断,正是这种垄断,我懂你不懂你就得听我的,形成了贵族对平民阶层的统治权。而孔子的有教无类就是打破了这种权力,无论贵贱都可以学习,既然人人都可以学习,贵族也就无法再用他人的无知而肆意行使权力了。创办平民教育,孔子是历史第一人,也是开启日后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人。</p><p class="ql-block">《荀子》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人问子贡:你们老师教人门庭太杂,出身卑微的,犯过错误的,市场里的市侩之徒,什么人都招。子贡回答:越有名的医生门前病人越多,而且什么病都有;越是好的弓箭修理厂,不良的弓箭越多。经过医生的治疗,经过修理厂的矫正,有病的人可以康复,不良的弓箭可以重新使用。孔子招各种学生就是这个目的,让有问题的人可以重返社会。这个故事不光解释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也凸显出了他兴办平民教育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孔子的高徒子路,年轻时很粗鲁,喜欢戴着鸡冠似的帽子,佩戴猪皮鞘宝剑,走在街上非常嘚瑟。他初遇孔子,一看是贵族还文绉绉的,就压不住火上去就想挑事欺负孔子。而孔子只是“设礼稍诱子路”就把子路收服了,那是孔子在子路粗鲁的外表下看到了他的淳朴之心,让他感悟到礼乐的魅力便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佛家讲就是有慧根。后来的子路面对学问也是秉持了淳朴本性,《论语•公治长》说道:“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思是子路听到一个好的道理,在没有付诸行动前,就不再听其他新道理了。</p><p class="ql-block">孔子的教育就是将学生们的本心发扬,根据他们的特点而施教,将没受过教育的普通老百姓,转化为受教育的“人”,并且向着“君子”的路径探索追求。孔子的一生,是少年丧父、中年无妻、老年丧子又丧徒的一生,他的思想恰恰来自这样残破一生的锤炼。不论身处何地,有何境遇,他始终不忘自己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尝尽人世间的辛酸苦楚,虽然一直碰壁,但从未放弃。也正是在时势的艰难与对信仰的追求中,孔子创造了华夏文明的新秩序。</p><p class="ql-block">文/BJWB</p><p class="ql-block">2024.1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