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客家人与梅州地区的教育</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德新</div> 客家人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做出了优异成绩,被专家学者誉为“东方的犹太人”。现在全世界约有1亿客家人。梅州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有崇文重教的风气,1945年广东省梅州市的梅县评为全国第二文化县;梅州历代重视知识,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人才。<br> 一、梅州市是客家地聚居的地方<br> 梅州市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位于广东省东北部。1988年设立地级市,下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大埔县、蕉岭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2003年, 户籍人口535.08万人,常住人口384.9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9.35万人。<br> 梅州市城区的梅江桥 梅州地区的客家人根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地方,一千多年来,北方的汉族人经过数次迁徙而居住在梅州市的各县;迁徙人远离故土在南方各地定居,这些人有其语言及独特的习俗,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客家人讲客话,使用汉字,是汉族人的一个分支。客家人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异地它乡做出优异成绩,历史上客家人才辈出,被专家学者誉为“东方的犹太人”。梅州市各县的原住居民是畲族人、瑶族人,如今梅州市各县都是客家人,梅州市的梅县被誉为“世界客都”。现在国内外的客家人约1亿,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都有客家团体,如今世界性的客家会议召开了数次。我国有二十余间的大学设有客家文化研究机构,梅州市嘉应学院客家研究学院是我国最大的客家研究机构,它曾召开数次客家学术文化学术会议,客家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们承领客家学科的研究课题,并有论著发表。梅州市《客家人》杂志是季刊,发行世界各地,发给客家社团和客家杰出人物,刊物中有很多研究客家文化的专家学者投稿。<br> 二、客家人继承了中原汉人的优良传统,崇文尚学,兴学育才<br>梅州市各县的客家人继承了中原汉人的优良传统,崇文尚学,兴学育才。旧时,各村各姓都建有“书斋”,有些地方因缺少校舍把本姓祠堂作学堂,以“尝田”租谷、“公店”租金解决办学经费。客家人有崇文尚学已成风气,即使生活贫困的人家也要挑担卖柴,甚至卖田卖地供子女上学。<br> 梅县松口镇是个遐迩闻名的千年古镇,100年前有“松口不认州” 之说,旧时的梅县城称为“嘉应州”,那时松口是水陆交通要道,松口街比梅县城还热闹。《梅县松口镇志》记载,广东籍华侨华人有2000多万,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遍布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松口镇人口约7万人,有华侨8万以上,华侨们在环印度洋的所有国家中居住。松口镇有些学校是民国初年由华侨捐资建造的,门楼是中西合壁结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br> 华侨之乡松口镇沿河风光 民国期间,在地方有识之士推动下,乡村、族姓纷纷以公产、尝产、族产作为办学经费,旅外侨胞纷纷捐资办学,从而促进梅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国4年(1915年)梅县有小学518所,中学4所;民国24年小学增至543所,中学15所。民国37年小学达744所,中学15所,学生3.9万人。<br> 松口地方人士重视教育,1903年,乡贤温慕柳、饶芙裳等人筹办新学,把原有梅东书院的校址改建高等小学。1905年又创办了师范讲习所,培养新学教师。1906年松口高等小学正式兴办,名为松口公学。每个村都办了初等小学,新学运动在松口蔚然成风。1923年,松口公学创办初中,改名为松口初级中学,1936年又改名松江中学。抗战初期,广州国光中学迁来松口。1940年松口镇的松江中学和国光中学都有高中部。1949年国光中学与松江中学合并为松口中学,它是全县师生人数最多的一间完全中学。民国年间松口曾有过书店5间、印刷厂4间、报业6家、杂志5种,此外还有一个民众教育馆和近百年历史的松口图书馆。科举时代,梅县松口镇被钦点翰林的就有李士淳、温仲和、李光彦、丘玖华四人,考取进士9人、举人29人。在100年间,松口镇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省、市、县级干部,文化部门被评为省级以上的会员,这些人有二百多人,人名入录在《梅县松口镇志》。<br> 1970前后,梅县松口镇仙溪村(山口村)约3000人。1950年之前,村中宗族有公尝钱给学校,有些学校是民国初年由华侨捐资建造的。在仙溪小学(振兴学校)在松口街有3间店出租,因经费充足附近的优秀教师都到仙溪小学任教。1960年之前曾在仙溪小学读过书的人,有些人些考上了中专、大学。松口中学的教师们都赞颂仙溪小学毕业的学生文化基础好。1975年仙溪村除校本部仙溪小学外,还有4个分教处。分教处有些学校是民国初年由华侨捐资建造的。1966年之前,仙溪村考上中专、大学的约百人。<br> 仙溪村泰下分教处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源镇,地处福建、广东两省的永定、上杭、梅县、蕉岭四县的交界处,距梅州市城区有80余公里。松源镇是个文风鼎盛,教育发达,历代名人辈出的地方。现在松源镇有4万余人,有22个行政村和1个墟镇居委会。据《梅县文史资料》载,民国25年(1936),松源的小学多达39所。遍布各个村落的39所小学。20世纪30年代,在校的小学生有5000多人。初中(六甲中学)一所,高中到蕉岭县城和梅县城就读。 梅县松源中学(梅蕉六甲联立中学) 校址 梅县是个文化之乡。1945年(民国34年)广东省梅州市的梅县评为全国第二文化县。那时的梅县的松口镇、松源镇、松口镇山口村的教育是实例。<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简述我国的教育</div> 清朝未年的1905年,我国废除长达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采用新学。民国期间的学制是采用西欧的教育制度,即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分专科与本科,大学专科2至3年,大学本科4至6年。大学研究生有硕士、博士学位,硕士生读2年,博士生读2年。那时的学校,师范中专生(高中)任小学教师,师范大专生教初中,师范本科生教高中或中专。大学教师要求要有硕士、博士文凭的人。<br> 北京大学老校门(照片来自网络) 1980年之前,我国培养的大学生是很少的。<br> 清朝未年至中华民国的1949年,因资料缺乏,我国培养多少大学生不能统计。<br> 1950年的中国,约5亿人口中有八成是文盲。如福建省的宁化县,在1956年之前全县只有一间初中,读高中要到附近的江西石城县。三明县(三元县)在1956年之前只有一间初中,读高中要到附近的龙岩县。<br> 1957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29所。1950至1966年的17年间,国家培养的大学生约170万。如1965年全国高中毕业生36万人,那年大学招生15万人。<br> 20世纪60年代有些小学的老师只有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 1966年之前的初中毕业生可说是知识分子。1966年之前,普通的一所完全小学约8个老师,只有一二个中专师范毕业生任教。那时有中专师范毕业生任教的小学算是师资强的小学。1966年之前的高中毕业生在社会上很少。<br> 我国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的1966年秋至1968年秋。大学、中学、小学有2年时间停课闹革命。1968年6届中学生(初中的66届、67届、68届;高中的66届、67届、68届),那时大学有4年不招生(66年、67年、68年、69年)。<br> 1970年后教育部门要求: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公社。那时中小学的教育是九年一贯制,即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在九年的时间内读完高中课程。因为文化课被精简,学生劳动时间多,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那时学校师资不足,好些地方出现中专师范毕业的人都在小学附中班任教,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教初中,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教高中。<br> 1970年至1976年我国的大学复课,7年时间我国的大学只招收95万工农兵学员。那时只要有初中文化,有2年的工作实践,由当地干部推荐的人可读大学。那时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文化素质低下,难以胜任所在单位工作。7年时间我国的大学只招收95万工农兵学员。<br> 1977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年,这年的10月政府下达文件,恢复大学招生考试,招生条件是不管家庭出身如何,以学分择优录取,年龄放宽至30岁,中专、大学招生条件以同等学历报考。<br>1977年的录取人数为27.3万。1978年7月第二次高考,录取人数为40万。1979年7月第三次高考录取人数为28万。那时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试题高中知识是30&,1979年高考试题高中知识是70&,为此高考试题的难度遂年增加。三年时间国家的录取了文化素质高的大学生约100万人。<br>那时有些是做了父母的老三届的高中生和初中生,有些人终于圆了读书梦,他们与年纪才17岁的应届高中生在同一座教室里读完了大学课程。这些人后来成为国家的人才,为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br> 1980年之前,我国大学培养的大学生约340万人。<b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四十年前是我国重视知识的时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重视教育的时期。那时兴起一股“文凭热”,政府认可的文凭是1966年的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1966至1980年的14年,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的文凭,政府部门对这类人的文凭不认可,要进行重新考试。<br> 四十年前的1984年,大学录取45.5万人,中专学校录取34.85万人,大学和中专录取的人数还不到1百万人。那时的大学文凭的含金量高,要非常优秀的人才可读大学和中专;有好些人读了几年高三补习班,还考不上大学。因为大学生人数少,能够考上大学的人受人羡慕。<br>1985年前后,高中和中专学校只招收30%。那时私立中学在梅州市各县很多。<br></div> 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补习学校(照片来自网络) 梅县松口街的业余补习班的老师大部分是松口中学的老师,老师们利用晚上、星期六日到补习班上课。此后的几年,松口读业余补习班白天也办班。落榜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他们在学校补习一年,有的人考上了高中或中专、大学。松口街的业余补习班办了约8年。<br>梅县松源镇宝坑地方(含三个村),宝坑补习学校1988年秋办,1990秋停办。老师是宝坑中学老师和退休教师。3年时间接收初中生146人,升入高中人数和考进中专学校人数共112人。学生们通过读宝坑补习学校改变了命运。<br>1981年,梅县中学和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百分之六十是民办、代课教师。1995年之前,梅县的中学教师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是通过函授、自学考试、脱产进修的途径,完成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的学历后到中学任教。<br>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门缺乏合格的教师,办学校培训教师。教师进修学校(中专)招收的学生是在职小学教师,毕业后在小学任教;市级教师进修学院(大专)招收的学生是在职初中学教师,毕业后在初中任教;省级教师进修学院(本科)招收的学生是在职初中学教师(有大学专科文凭的人),毕业后在高中任教。 <br>那时中学、小学很需要教师。因为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和专科的学生不多,1990年前后有好些农村中学是中专师范生教初中。<br>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门缺乏合格的教师,办学校培训教师。教师进修学校(中专)招收的学生是在职小学教师,毕业后在小学任教;市级教师进修学院(大专)招收的学生是在职初中学教师,毕业后在初中任教;省级教师进修学院(本科)招收的学生是在职初中学教师(有大学专科),毕业后在高中任教。为此有很多人通过脱产进修,函授学习,自学考试,读“没有围墙的大学”。 <br>1995年之前,梅县的中学教师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是通过函授、自学考试、脱产进修的途径,完成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学历后到中学任教的。<br>四、“大中专”“小中专”的区别<br>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和中专生,招生人数少,文凭含金量高。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不多,1990年前后有好些农村中学是中专师范生教初中。<br>1977年至1981年的四年间,被国家录取的中专生有些人是历届的高中生。这些是大学录取后再被中专学校录取的人,此类人为“大中专”。那时有些中专学校也招收初中毕业生,如卫生学校、农业学校、外语学校等。1990年之前有好些人考大学落选,而被中专学校录取,人们称为“大中专”。 <br> 1982年后,中专生可在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录取,此类人称为“小中专”。他们在学校的学生学习时间是三年。那时有些中专学校也招收初中毕业生,如卫生学校、农业学校、外语学校等。这些人毕业后可以直接找工作,比起读大学缩短了4年时间。<br>在20世纪80年代“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小学任教师是非常吃香的。在梅州地区,1980年后有梅州市师范学校、兴宁师范学校;梅州的各县还有教师进修学校,这些学校属中等师范学校。<br>有些优秀的初中毕业学生为了早日能有个稳定的工作,而报考中专学校。那时考取中专学校的人,大部分都是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他们是学校里的“学霸”。他们为了日后能有个铁饭碗吃皇粮,而放弃读重点高中,报名考中专学校。<br>五、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学考试概述<br>198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开设“自学考试专业”,面向全国家招生。此专业的人员宽进严出,当时政府各部门和社会人士报名,报名的人整个梅州市各县约二千多人。教学形式买学校的教科书(与在校学生的书本一样),交报名费、学科考试费。学制分大学专科3年毕业,大学本科5年毕业。有些1980年后大学专科毕业的的学生,他们读中山大学中文系开设“自学考试专业”本科,目的是为取得大学本科文凭而读书。<br> 中山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利用假日给学员们上辅导课。考试地点是用梅州市城区的东山中学、梅州中学、高级中学的教室做考场。考试不及格可补考。中山大学中文系开设“自学考试专业”梅州班(梅县的学生)报名时二千多人,1987年首届专科毕业能取专科毕业文凭的不足三十人,可谓是宽进严出。<br>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自学考试概述<br>1987年华南师范大学开设自学考专业。报名的人都是在职教师,有的是1966年前毕业的高中生,有的是老三届的中学生,有的是文化大革命10间的高中生。好些人是近年毕业的师范中专毕业生。考试学科是大学教育系的学科,大专3年,本科5年。教学形式是大学教授们利用节假日到各教学点授课,学科考试与自学考试一样,考试不及格的人可下次再补考。考试的地方是梅县高级中学、梅县东山中学。梅州市成人教育办公室管理学生的学籍档案,负责学科考试报名、组织学员面授、寄发学科考试成绩单、发毕业证书等工作。授课点是梅州市教育学院,有时租用单位或宾馆礼堂大厅做教室,授课时间是寒假和暑假期间、星期日,远地学生租住附近的低档旅店。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学校,会补车旅费给进修的教师。<br>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梅州的梅县班首届三百多个学员,他们来自梅县各间学校。学员的年龄差距大,大至三十多岁,小至二十岁。要求要有高中毕业文化的人才可参加学习。 下面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自学考试(专科)学习课程,课本与全日制在校一生一样。这些学科有:《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校管理学概论》《中国革命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教育学》《学前教育》《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教育论著选讲》《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数学教学法》13本书。<br>这些学员中有些人是1980的后中等师范毕业生,原由是课程内容与他们现在的工作接轨而实用,还有大学教育系的课程有些他们在中等师范学校读书时学<br>过,有好些人3年取得大专文凭、5年取得本科文凭。<br>七、自学考试出人才<br>1987统计,1984“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学考试专业” 梅县班报名二千余人,第一届经考试合格不足三十人。为此首届自学考被社会认可。<br>梅州市的首届自学考试毕业的学生,在1991年后大部分政府安排了工作。那时各单位首届自学考试专业”毕业的人,国家安排工作,农民都可以到中学任民办教师,有几位经过自学考试毕业的人,后来经过考试成为正式教师。<br>梅州日报社的几位编辑是首届“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学考试专业”毕业的人。<br>我的文友姓何是我家乡人,他是1972年的高中毕业生,“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学考试专业”首期毕业的人。他原是一个工厂的工人,因他喜爱文学,经常向报刊写文章。20世纪90年代初,被梅州日报社招为编辑,后为工作有上进,升为编辑主任,工作至退休。<br>我的文友中有两人是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学考试专业首期毕业的人。有一位姓黄的人钟爱文学,出了3本书,现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任县作家协会会长。另一位姓黄的人钟爱文学,曾任乡镇干部,在县人大退休。他写了6本书,其中一本《回味》内容是回忆家乡的往事;2021他的村中写村志,书中的大部分资料都用上了;他还是村志的撰写人之一,事迹被报刊和电视台报道。<br>我有一位姓宋的文友,是首届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学考试专业毕业的人,他喜爱文学,在报刊发表文章并有文章获奖。他被蕉岭县招为公务员,后在蕉岭县国土局退休。他写有书《车过柚树河》在社会上发行,这本书现在只留1本书样准备再版。他退休后还会为文化社团写文章,玩微信,有时会把自己的作品在微信上转发给朋友。现在他把以往的文章汇集成书,此书约20万字待出版。<br>我有一位家乡人姓温,他师范中专毕业在小学任教。他“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学考试专业” 毕业后,被上调至中学任教,曾任高中语文教师。现在他已退休。<br>我有一位姓李的亲友1960高中毕业。1961——1964年他曾任一间农业中学的教师。因他的家庭社会关系复杂,1964年清退回家乡劳动。1978年他在一间山区中学任语文教师。1981年他被吸收为正式教师。1982年他取得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毕业文凭。1900年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招收本科学生,要求要有大专中文系毕业的人才可报考。当时他任教的中学有几个是近年在本地全日制大学中文专业(大学专科)毕业的人也报了名。考试结果,我的亲友考上了,本校报名的几位老师落选。我的亲友在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在一间中学的高中部任语文教师,并任语文教研组长至退休。<br> 社会青年参加自学考试(照片来自网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自学考试专业”因考试严格,能够毕业的人不多,可谓宽入严出。这届学生的梅县班入学时约三百人,3年后,领取了毕业证书的不足30人。有些人因为有些学科考试不及格而补考,5年或7年后才完成学业而毕业。梅州市各县在20世纪80年代参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自学考试专业”的人,他们中有好些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有人成为省级作家。有些人成为中学老师、有些人成为小学校长。有人成为县教育局的干部。<br>我村有一位姓黄的老师,1979年考上梅州师范(中专)。在学校读书2年,1981年分配在家乡松口镇小学任教。因教学能力强是学校毕业班的语文科任,后来被评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他在工作期间还读了大专函授语文科文凭,2022年由镇中心小学校长退休。<br>有些人因为有“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自学考试专业”的读书经历,他后来由小学调到中学教书。<br>从上述资料说明,大学函授和大学自学考试,也可出人才。<br>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所说:“真正的人才是决定自己,而不是决定于学习条件的优劣、学历的高低、家庭出身的贫富,而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要有兴趣和执着的精神,具备了这些条件的人是可以自学成才的。”<br>那些1900年前后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文凭的人,现在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回忆起那时的学习情景,而令人深思。<br> 如今的客家人被人重视,有些专家学者专心研究客家文化,有些文科大学的研究生选择客家文化,撰写博士、硕士论文。梅州地区客家人的迁徙历史,重文重教的资料,是研究客家文化的依据。 <br>写作参考资料<br>1、本文历届大学毕业生的数字是引用百度网络资料。<br>2、引用1994年出版的《广东梅县志》、2014年出版的《梅县松口镇志》、2022年出版的《梅县松源镇宝坑地方志》、2001年出版《梅县松口镇仙口风情录》(村史与梁氏族谱合编)、《福建宁化县志》、《福建三明县志》等资料。<br>3、采访相关的人及他们提供的资料。<br>作者简介:梁德新(笔名梁豪,曾用名王森欣),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退休中学历史教师。机遇与知识改变命运,20世纪80年代初在梅县教育部门工作。老三届中学生,读了中专在小学任教,读了大学在中学任教;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学校文学社辅导老师。对地方文化、华侨文化、客家文化有兴趣。在职期间曾短期借用和兼职市县文化部门。先后聘为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文史委员)《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等。事迹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凤凰电视台,《青年作家》等新闻媒体采访。邀请参加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嘉应学院、广西钦州学院等单位的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国内约40家刊物(含网站)发表约一千篇文章,编写和编著书约10本。在专家、学者、文化人士的帮助下,2009年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会,2014年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退休后住在梅州市城区儿子家,受聘数个文化单位,主要是帮助编杂志有时参加编书;有时为学生上写作辅导课,向报刊和网站写文章。现是梅州市华侨历史学会顾冋、《梅州侨乡月报》特约撰稿人。 <br>2024年11月6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