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大洪山山脉南部的山前开阔平原,长江以北、汉水以东,东河、西河自北向南流经遗址后注人汉水的支流天门河,汇入长江。</p><p class="ql-block">该遗址持续时间长,跨度为距今5900年至3800年,这一时期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期,自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进行考古,迄今已60余年。——方勤</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b23.tv/hMoB4Se" target="_blank">天中讲坛:石家河遗址(方勤)</a></p><p class="ql-block">石家河遗址发现七十周年之际,1955年自罗家柏岭出土的玉团凤首次“回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1955年石家河遗址首次发掘,在罗家柏岭遗址点出士了44件精美玉器,其中,有“中华第一凤”之称的玉团凤,被认为是中华凤文化的重要源头。历经近七十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以石家河遗址和孙家岗遗址为代表的湖北、湖南地区,不断涌现出数量众多、造型精美的玉器,标志着距今约4000年前后长江流域文明的发展高度,象征着一个令人瞩目的史前玉作巅峰。</p> <p class="ql-block">2014-201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湖北省天门市博物馆三家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群及外围9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系统勘探,发现、确认了谭家岭城址、印信台大型祭祀区、谭家岭高等级玉敛葬、三房湾专业制陶作坊等重要遗址区。</p><p class="ql-block">综合这些年的考古及研究,可以初步勾勒出石家河遗址的时空框架。将其分为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文化持续引领与辐射、融入中原文明三期。</p><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期是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期,经历了距今5900至4800年近千年的缓慢发展,建成了中心聚落谭家岭城,故也称谭家岭城时期。</b></li></ul><p class="ql-block"><i>谭家岭城位于石家河遗址的中心,平面大体呈圆角方形,城垣内总面积17万平方米,城壕内总面积则达26万平米,远大于同时期同文化性质的城头山二期城址及其他遗址,是石家河遗址作为长江中游文化中心的重要开端,也是后来的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础。城垣由较纯净黄土堆筑而成,城垣顶宽约14.5米、厚约3.1米。城墻外有环绕一周的壕沟,壕沟内有附属的木构建筑。该木构遗迹位于城垣外侧壕沟,由一排与城垣平行的长木栏构成。</i></p><p class="ql-block"><i>谭家岭城一直沿用至屈家岭早期。</i></p><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期为互家河文化的强盛期,是引领和辐射长江中游的重要时期,以石家河城的建成为标志,也称石家河城时期。</b></li></ul><p class="ql-block"><i>石家河城遗址主体位于东西两河之间,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i></p><p class="ql-block"><i>这一时期石家河城建成并沿用,城内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印信台祭祀建筑等配套建筑,是同时期长江中游的中心聚落和都邑性城市。</i></p><p class="ql-block"><i>在石家河城的正西方,考古人员发现了人工堆筑的方形台地以及大量的套缸遗存。这处遗址被称为印信台遗址位,南北长110米、东西宽130米,面积14300平方米。目前在台地发掘面积1475平方米,祭祀等遗迹位于3层下,文化层堆积局部揭露至第六层,主要分布在人工堆筑的台基之间的低洼处。</i></p> <p class="ql-block">木构遗迹位于城垣外侧壕沟,由一排与城垣平行的长木栏构成</p> <p class="ql-block">远眺印信台</p> <p class="ql-block">印信台祭祀遗址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i>文化层堆积中包含大量陶缸、陶杯等碎片及少量人骨残骸,年代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5座人工堆筑的台基中,台基2长35米、宽</i></p><p class="ql-block"><i>12米、高1.1米。沿台基边缘分布100余套瓮棺类(盖鼎、扣碗、立缸等)遗存。台基之间有些废弃的红陶缸还呈现排列有序、相互套接的状态。部分套缸之间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陶缸均为夹粗砂红陶,器形以宽折沿深腹小平底缸为主,上有刻划符号。</i></p><p class="ql-block"><i>专家推测,在印信台遗址,每一次祭祀都留下了套缸等遗迹,套缸有叠压关系,表明曾经有多次祭祀,有早晚关系。对套缸成分进行分析显示,这些套缸来自于大约5个不同的生产场所,而且从形制、纹饰及套缸上的刻划符号可作大致区分,表明祭祀活动是不同的人群共同参与的结果。</i></p><p class="ql-block">套缸、立缸</p> <p class="ql-block">叠压的套缸</p> <p class="ql-block">出土立着摆放的扣碗、盖鼎</p> <p class="ql-block"><i>在石家河城内南部偏西处考古人员发现一处三房湾遗址。目前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文化层揭露至第六层,在第三层下,出土数以万计的厚胎红陶杯残件,还发现与制陶有关的黄士坑、窑、烧土面、洗泥池等遗迹。其中发现的一个小型陶窑,仅存底部,但结构清楚,同时还发现数个红陶杯叠烧在一起的现象,表明三房湾遗址曾经作为专业制陶作坊存在,并持续使用至石家河文化晚期。</i></p> <ul><li><b style="color:rgb(237, 35, 8);">石家河遗址的第三期又被称为肖家屋脊文化时期,距今4200一3800年,也是石家河文化的突变与衰落期,遗存数量减少。完全不同于前期的瓮棺葬开始流行。说明曾经的石家河城已经不再使用,不过肖家屋脊瓮棺葬、谭家岭瓮棺葬、严家山瓮棺葬,以及罗家柏岭遗址均出土了大量文化内涵丰富奇特的玉器。</b></li></ul><p class="ql-block"> <i>距今约4200年至3800年的肖家屋脊文化阶段,石家河文化明显受到中原龙山文化(主要是王湾三期文化)的强烈影响。与石家河文化第二期相比,堆积整体偏薄,遗存数量减少。而东南部遗址数量的增加,是石家河城废弃后,遗址中心区域向东发生位移的表现。大量精美王器的发现,显示这里仍然存在发达的手工业,玉器的神人图案以及玉牙璋的出现,说明与中原文明的交流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夏纪年,逐步融于中原文明的怀抱。</i></p> <p class="ql-block">2015年发掘的谭家岭高等级玉敛葬的等级最高,王器组合中包含了神人头像,填补了过去在玉敛葬等级划分上的缺环。从玉器的类型可以看出等级的不同,发现神人头像玉器的显然为最高等级,仅有虎、蝉等动物造型的为第二等级,而仅见少量边角料的等级最低。</p> <p class="ql-block">严家山遗址出土了一些玉料与制玉工具,为肖家屋脊文化的部分玉器是本地制造提供了重要依据,说明即使在最后的衰落期,依然存在着发达的手工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