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军需仓库--大方盘城(河仓城) 原创:任可《走长城》第二百二十七站 2023年9月13日

任可

大方盘城是玉门关三大景区之一,距小方盘城以西12公里,乘车地点景区大门处。转运的是景区大巴车,这是一条戈壁沙漠中的沥青小道,部分已被水冲垮泥沙掩埋,整个道路颠簸,行李架松散一路咣当噪音震耳欲聋要捂耳。由于已经在暴日下参观了小方盘城和汉长城遗址,此时的游客已闭眼无心情欣赏大漠风光。不到20分钟的路程感觉苍凉而遥远。昏昏欲睡中听到一声刹车声,车身一顿。司机告之:大方盘城到了,停留30分钟。 下车北望,一座巨大的古城遗址静静地伫立在戈壁滩上,它的巨大震撼了我。从正面看,它比小方盘城大5倍以上(小方盘城长26米,大方盘城长132米)。虽然是断壁残垣,但它宏大的规模还在,有长十几米高六七米的墙体和矮二三米的墙体及高六七米的土圆柱体相差组成,因为南墙和北墙残垣都在,也就是建筑的嶙峋骨架尚存。特别是墙体上有许多小洞,透着光亮,仿佛是天外来客,带着不可捉摸的气息。 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之一的斯坦因在绘制的汉长城地图提到的“巨大的宫殿式废墟”,指的就是河仓城。它孤独的伫立在蓝天之下,黄土之上,就是古人所言“其城颓毁,其址犹存”。在这里拍出的片子苍凉而唯美,具有更浓烈的沧桑历史感。 遗址前立着一块大石头上用红色的字体刻着“大方盘遗址”。这个名字是当地百姓为了与小方盘城区别而称呼。它在汉长城的历史上被称为“河仓城”。也有专家考证汉代称其为“昌安仓”,为什么叫“河仓城”呢?中国长城志中记载:“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位于今敦煌市西北65千米处的戈壁滩中,西距玉门关小方盘城12千米。河仓城位居洼地,北边临湖,东西两端为沼泽,不可穿越。南北为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城堡即建在高出湖滩3米多的台地上,因临疏勒河,三面环水,故名河仓城。” 河仓城是古代我国西北长城边防至今存留下来的古老的、规模较大的、罕见的军需仓库。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至魏晋时都在使用,功能是储藏粮秣草料、军服兵器等军需物品,主要供应守卫玉门关的将士及来往官员使节和过往客商之食宿等。为什么知道魏晋时都在使用呢?这是因为在1944年,原“中央研究院”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察组,曾在河仓城废墟中掘得“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年)”石碣一块,证明此城在晋代仍为仓城,西凉王李暠建都敦煌时,曾在玉门关一带“屯田积谷作东伐之资”。可见此仓城仍在使用,大概到隋唐以后始渐荒废。 和汉长城遗址一样,游客也是不能走近参观,更不能触摸,只能远观。按照规定的线路,绕着古遗址仔细的探访这两千年的军需仓库。河仓城建在疏勒河南的湖滩南岸低洼沙滩上风蚀台地上,有三部分建筑构成。<br>  一是仓城仓房。这座长方形的古遗址整体建筑在高3.8米的风蚀台地之上,内外两重城墙,完全由黄土夯筑而成。<br>仓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内有南北走向的两道隔墙将仓城隔成相等并连的三座仓房。每间仓房均东西内长42.5米,南北内长14.5米,门均南开,应该是进出粮食的通道。仓墙均顶宽1.5米~1.8米,底宽3米,高6.5米~6.7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05米~0.1米。仓库的南北墙壁上各有一排对称的三角形小孔,是用来通风防湿防潮。 二是内城外城。外围的东、西、北三面加筑有两重围墙。第一重尚存有断墙,四个角还有土墩建筑的痕迹。这是内城遗址。内城东西168米,南北60米,南距仓房12米。墙体坍塌严重,现残存北墙长43米,顶宽1.2米,底宽3米,高1.5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1米。<br>  外城遗址是第二重围墙,现只剩北面土墩痕迹,其他三面的建筑包括仓库的屋顶早已荡然无存了。外城东西168米,南北122米,南墙距仓城南墙94米。东、西、北三面墙体坍塌,仅存痕迹。南墙坍塌呈沙垄状,长125米,顶宽 2.2米,底宽4.3米,高1.2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2米~0.15米。南墙开门,门宽3.8米,高1.4 米。 三是军事防御。河仓城四周碉堡耸立、墙垣高大,其周围还筑有几座烽隧,以卫护此城堡,是当时这一地区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内有守军,现外城西墙内侧有黄土夯筑墩台,底部南北长4.8米,东西宽4.6米,高6米。城外东南200米处的戈壁高地上,专门筑有仓亭燧守护河仓城,一旦外敌来袭,即可点燃烽火。 来到仓亭燧烽火台,它和当谷燧的建造方法一样,用一层砂砾夹一层芦苇的方法筑成,四周包以澄泥块。站在仓亭燧旁居高临下,四野目标尽收眼底,俯视整河仓城,它坐落在东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的凹地上,西面约会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草,东面是深不呆测的沼泽地。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怀抱,这个位置前有戈壁,后有河水,相互掩护,非常隐蔽。不来到跟前,是很难发现这座仓城的。那么,2000多年前,河仓城是否有过金戈铁马、烽烟四起的战争呢?在清光绪三十三年于内城墙内西北角和第二仓房西北角采集到340余枚汉简。大都记载的是军中粮草往来调拨的情况。没有记录有战事发生,根据现存遗址,也没有发现火焚痕迹。这里应该没有受到兵灾吧。 河仓城自汉代到魏晋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秣的重要军需仓库。驻守玉门关、阳关、长城、烽燧以及西进东归的官兵将士粮食、衣物以及草料供给,全部从此库中领取。 古人为什么要把仓库建在河谷地带?回答是为了方便运输。大家知道,汉长城在嘉峪关以西,基本上是沿着疏勒河流域修筑的。可以这样说,在河西走廊西段,大道沿着疏勒河而行,长城沿着疏勒河而修,石窟沿疏勒河水系而开。在疏勒河两岸,300公里长的汉长城,100多座古代城堡遗址,可谓是星罗棋布。 以前疏勒河水势汹涌,河面宽阔、船只往来畅通。古人利用靠近疏勒河的优势,把河仓城建在河滩上,先将粮草从各地征调至酒泉、敦煌后,由负责漕运的军卒从疏勒河上船运而来,囤积于此。然后根据沿线各驻守部队的需要,一一分配后,再船运而去。这样做,既提高了速度,又降低了风险,还节约了成本,可谓是一举三得。 这样,就有一支活跃在疏勒河上的运输船队,他们为疏勒河沿岸驻军运送粮食给养。他们的名字叫“楼船士”。什么是“楼船士”呢?在这里我简单的介绍文史知识:有关“楼船”比较集中比较明确的记载,见于西汉史料。汉初,“高祖命天下郡国,选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者,以为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平地用车骑,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楼船”(《汉官仪》)。“‌楼船士”‌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兵种,特指秦汉时期的水军士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越国已经设有楼船军。到了西汉时期,楼船开始成为主力战舰,统帅水军的称为楼船将军,而士兵则被称为楼船士。汉代楼船军的数量众多,仅江淮以南就有10余万人。楼船军在平南越、闽越和征交趾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敦煌地区虽然是沙漠地带,但因有疏勒河的便利,也设有一定的“楼船士”进行粮食和战备物资的运输。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供应将士粮草的仓库规模如此之大,可以囤积如此多的粮草。我的朋友惊呼到:“这么大的粮仓,可以装备一个师了”。我说,是啊没一个师也差不多一个旅吧。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有诗云:“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这里提到在唐代,玉门关驻守人数为五千人。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即使是在汉代,玉门关一带驻守边防的士卒也有数千。要是遇到上战争,没有这样大的军需粮仓如何支撑如此庞大的兵力所需。 在汉武帝时,就有粮草供应上而打败仗的战例。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在汉武帝的命令下,李广利曾两次率军出征大宛。第一次出征时,汉朝不仅派遣了从属国征调的六千多名骑兵,还组织了数万大军。然而,他们显然低估了大自然的威力,往返花费了两年多时间,最终仅有十分之一的士兵生还。史书记载此事时说:“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 路途遥远,粮食供应不足,士兵们不怕战斗,却害怕饥饿。毫无疑问,汉军遭受了巨大损失,战争结局可想而知。这就是著名的玉门关内的斩杀令的来由, 汉武帝大怒,派遣使者到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斩之。”二次出征时,粮草备足,取得了胜利。 据张仲先生《敦煌简史》记载,公元275年(西晋咸宁元年),敦煌令狐丰建造河仓城,“古时军储在彼。”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也是军事物资保障的重要内容。两汉在帝国境内配置有多层次的仓储体系,并执行严格的管制措施,从而满足了国家的战略需要。特别是在汉代长城防御体系中,后勤给养保障对长城沿线防御、克敌制胜起到关键作用。 2024年11月8日<br>  何继荣,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吴忠市作家协会理事,自驾万里长城(嘉峪关至山海关),撰写长城游记二百余篇、一百多万字,拍摄长城题材照片一万余张。被誉为“行走记录长城宁夏第一人”。著有《宁夏长城访古》、《山西长城访古》等系列专著,被业界誉为“长城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