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墨韵 通和融远

汉魏风

<p class="ql-block">文心墨韵 通和融远</p><p class="ql-block">一一在杨锦川先生书法作品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囗陈俊</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著名书法家杨锦川先生的书法作品展,如期在这里隆重举行了。杨锦川先生是一位非常勤奋而且艺术造诣很深的书法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对于他的书法艺术,还是比较了解的。今天,看了现场的展览,仍然感到震憾,而且印象深刻。邀请参加锦川先生的书法学术研讨会,于我而言,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下面就今天观看展览后的一点想法及心得,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及朋友们进行交流,谈得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 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是文气墨情。展览的作品约70多幅吧,除了临摹作品外,创作题材的作品在选择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均可以体会到锦川先生在确定书写内容的同时,更考虑到配以与适合其文意表达的书体来进行创作,让观者在品味书法意韵的同时,也能欣赏到文墨辉映且相得益彰的诗文雅句。“静随芳草去,闲逐野云归”可谓文心墨情,散怀逸兴。二是静气融远。整场作品中,除创作作品外,临摹古代传统经典的书法作品达到了18幅,占创作作品的24 %,由此可见,锦川先生对传统经典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实实的践行在自己的创作学习之中,这是一种难得的“静”,是沉淀,也是厚积。往往人们还在纠结于如何处理好创作与临摹的关系时,锦川先生的艺术创作实践,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解读。这,可能也是“通和融远”的意义和境界。三是豪气如歌。文墨豪气的表达,可能是锦川先生此次书法艺术展给观者印象最深,也是最为打动人的地方。平日交流时,多次谈到他对大草的钟爱,以及大草创作时所给予作者的激动与挑战。此次展出的大草作品,有宏篇巨制,也有尺幅楹联,虽有形式的不同,然而作者“忘我”的挥洒和墨象酣畅的表达,契合了“笔端长挟烟云气,纸上如闻风雨声”的文墨意向,同时更加抒发了作者以书写心、写意、写文、写情的人文精神和豪迈情怀。“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或许,这也正是锦川先生的草书艺术所给予我们的激动和感怀。</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仿佛听到了锦川先生富有磁性的歌声,是那么的动听、是那么的深情……。观他的书法,一如他的歌声一般,让人回味,好一个余音绕梁!</p><p class="ql-block"> 以上只是个人观展的一点体会,一孔之见,难免疏漏,还望锦川先生和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及书友予以批评指正,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8日·整理于武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