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br>今天是记者节,想起了当记者的日子。<br><br>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工作,兼职做《中国文化报》驻内蒙古记者站的记者。记者站的站长是著名词作家印洗尘,就是歌曲《雕花的马鞍》和《乳香飘》的词作者。这两首歌非常好听也非常有名。现在, 一听到这两首歌,我就会想起印老师,我们一直称他为老师,尽管他是我的领导,有官职。<br><br>后来,印老师退休了,我接过了站长的接力棒。那几年,我们只有两个人的记者站,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不但要写稿子,把内蒙古文化建设的成就及时宣传报道出去,还要拉广告,搞发行。有一年,我们的这三项指标位列全国前茅,受到了奖励。我们采写的一篇反映老年人文化生活的通讯还上了《人民日报》。<br><br>那些年,我一边做办公室文秘工作,一边写新闻稿件,需要现场采访,往往用业余时间,却不知道什么叫累。我写过时任自治区主席云布龙视察内蒙古图书馆的新闻。云主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说,内蒙古到底该怎么发展?我也不是都清楚。怎么办呢?就要不断学习,就需要到图书馆这样的地方来学习。当时,我就想,云主席正如人们说的,果然是位实干家,不摆架子,不装样子。未料,天不假年,云主席后来因意外牺牲,事业未竟,令人扼腕。<br><br>1999年5月,美国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时刻,我和内蒙古日报的记者,也是我大学同班同学的高远,正在赤峰市宁城县采访乌兰牧骑。我们俩采写的长篇通讯分别发表在《中国文化报》和《内蒙古日报》上,宁城县乌兰牧骑王姓队长还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br><br>《中国文化报》每年都要开一次记者站会议,因此,结识了一大帮全国各地的记者朋友。《中国文化报》本部的史庆文,四川的干德明,山西的杨渊等等。有一次,开会的时候,干德明一展川妹子的辣劲儿,慷慨激昂地发言,说要用好中国文化报这块金字招牌,引发强烈共鸣。<br><br>记者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有时,还有危险。有一年,文化部和内蒙古军区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召开军民共建边境文化长廊会议,《中国文化报》本部的一位女记者随行采访。正值大雨过后,道路泥泞,异常难走。当地出动拖拉机开路,我们乘坐的大轿车在过一个土坎的时候,将女记者颠得跳了起来,又重重地落下,女记者的腰当时就疼得动不了了。我们都很紧张。好在摔得不重,简单地治疗后,女记者又能随队采访了。<br><br>后来,我离开了自治区文化厅,不再当兼职记者了。但我那本小小的记者证,一直珍藏到现在,以纪念我曾经的一段难忘的日子……<br><br> 2024年11月8日写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