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江西、湖南行20)

柯思嘉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30日 晴</p><p class="ql-block"> 早在求学时就已知道岳麓书院,那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后来经常读到有关岳麓书院的文字,只是无缘一见。这次来长沙,游览<span style="font-size:18px;">岳麓书院成为了重中之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早餐后来到了湖南大学校门口,但见一尊高大的毛主席像竖立在广场上,一一留影后,我转入背面察看,见后背刻有“湖南大学全体革命师生员工敬立。1967年12月26日”。上面凿掉了二行14字,大家猜测着那个年代的口号,但不能肯定,我去问了门卫也无满意答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门口遇见一导游,告诉了我那些红砖房为老建筑,并一一指点我:“这是图书馆、那是大礼堂、门外是红楼,日本军队受降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进入岳麓书院需从湖南大学进入,没想到慕名而来的游客还真多,见到了许多中学生,由老师带队鱼贯而入。65岁以上老人受到眷顾,免票而入。</span></p><p class="ql-block">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这高大的毛主席像为1967年12月26日湖南大学全体革命师生员工敬立。但不知为何后面凿掉了14字。</p> <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国内大学排名32名。</p><p class="ql-block"> 这是湖南大学办公楼,建于1935年,古朴雅致又不失庄严,俗称“红楼”。是抗日战争长衡岳地区受降仪式的举行地,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是学校标志性建筑,也是人潮涌动的网红打卡点。“湖南大学” 校名,是1950年8月应李达校长请求毛泽东题写。我们一行8人在红楼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大学门口遇上一群头戴学士帽身穿学士装的老先生拍集体照,一问是1981年入学的本科生。2个班级来了40来位,回母校探亲。我与他们交谈着校园生活。</p> <p class="ql-block">  沿着这条湖南大学林荫大道,岳麓书院在其尽头。</p> <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图书馆。1938年4月10日毁于日军侵华战火。1947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51年建成的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朝,至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由古代书院到现代大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是湖湘文化的重镇和楚材培养的摇篮。而今,书院依托湖南大学的现代教育资源与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成功实现古老书院的现代转型,成为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和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现代书院,被誉为"千年学府"。</p><p class="ql-block"> ‌ 大门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为清代山长袁名曜与学生张中阶合撰,堪为名联。</p><p class="ql-block"> 进门时正巧常德市一高级中学学生在排队拍集体照,顺便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  二门悬挂“名山壇席”牌匾,有“纳于大麓,藏之名山”对联。撰联者是清代时任岳麓书院学监的程颂万。</p> <p class="ql-block">  “实事求是”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被悬挂在讲堂檐前,作为校训。</p> <p class="ql-block">  “天性达学” 是清康熙皇帝为表彰书院对传承理学,培养人才的贡献,颁赐给岳麓书院的御书匾额。</p><p class="ql-block"> “道南正脉”‌是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为表彰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功绩而颁赐的御书匾额。</p> <p class="ql-block">  百泉轩创建于宋代,朱熹、张拭曾论学于此,建筑经历代重修,为书院山长住处。轩北有井名『文泉』,乾隆间重修书院时,有泉涌出,以为瑞兆,故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汲泉亭飞檐翘角,粉墙上有六边形窗,亭下有美人靠及泉水。院落有复廊,与讲堂后廊相通。 池中锦鲤,灿若云霞。期望鲤鱼跳龙门,正好切题。</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为纪念康熙来庙谒拜而建御书楼,原名八卦楼。</p> <p class="ql-block">二程简介</p><p class="ql-block"> 程颢(公元1032-1085年)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其弟程颐(公元1033-1107年)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兄弟二人同为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其著作收入《二程全书》。宋明儒学所以名之为理学,是因为二程提出了"天理"这一最高哲学范畴,故而二程又有"之学渊源"之美誉。二程学说称洛学,后来洛学南传(也叫道学南传),形成两大主要支派,即朱熹为代表的福建"闽学"和胡宏、张轼为代表的湖南"湖湘学",朱、张同在岳麓书院讲学,故讲堂悬挂乾隆御赐匾额"道南正脉"。</p><p class="ql-block"> 二程还以书院为基地传播其理学思想。河南洛阳嵩阳书院因二程讲学而名列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程颐又在洛阳亲创伊川书院。二程去世后,全国各地纷纷创建以二程名号命名的书院,以彰其功。岳麓书院亦于明嘉靖间建亭专祀二程。</p> <p class="ql-block">  濂溪祠,是为纪念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而修建,里面陈列的是周敦颐的生平和代表作。相传很久以前,龙角山清泉淙淙,飞流直入江中,长年不断,名叫濂溪。</p> <p class="ql-block">朱张会讲</p><p class="ql-block">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乐斋,号南轩,谥号"宣",后世尊称张宣公,四川绵竹人,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湖湘派杰出代表,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他主持岳麓书院对湖湘文化近千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慕名造访,遂成朱张会讲盛事。在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传为美谈,</p><p class="ql-block"> 张栻第27代后人张德明撰</p> <p class="ql-block">六君子堂简介</p><p class="ql-block"> 六君子包括朱洞、李允则、周式、刘琪、陈钢、杨茂元等六位有功于书院者。</p><p class="ql-block"> 朱洞,北宋开宝六年(973)任潭州(今长沙)太守,在唐末五代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建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 李允则,北宋咸平间任潭州太守。咸平二年(999)扩建书院,形成书院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大基本规制。</p><p class="ql-block"> 周式,湘阴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山长,为志载第一位山长。以行义著称,获真宗皇帝召见,书院始闻于天下。</p><p class="ql-block"> 刘琪,福建崇安人。南宋乾道元年(1165)任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重建书院,延请张拭主院,书院成为湖湘学派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 陈钢,浙江鄞县(省志作应天)人。明弘治七年(1494)重建书院,特设专祠供祀朱(熹)张(拭),突出书院程朱理学传统。</p><p class="ql-block">杨茂元,浙江鄞县人。明弘治间谪长沙府同知,建书院尊经阁,勒紫阳(朱熹)遗迹,传朱张学统。</p><p class="ql-block"> 专词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建于今址。后凡有功于书院者,皆供祀于此。</p> <p class="ql-block">船山祠</p><p class="ql-block"> 专祀岳麓书院学生王夫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人称船山先生,知南衡阳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p> <p class="ql-block">慎斋祠</p><p class="ql-block"> 亦称罗山长祠,专祀岳麓书院山长罗典。罗典(1719-1808)字徽五,号慎斋,湖南湘潭人,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始任岳麓书院山长,凡二十七年。掌教期间,肄业学生三倍于朝廷定额数,“名下士发名成业者数百人”。</p> <p class="ql-block">  半学斋则位于讲堂的北侧,斋门两侧挂楹联“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半,见《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此表明为学当实事求是。</p> <p class="ql-block">  “斯文在兹”是光绪皇帝在1875年(光绪元年)御书的,意指世间所有文化源于儒学创始人孔子‌。</p> <p class="ql-block">  “斯文一派”在岳麓书院中的含义是指文人学者或学问归属同一流派,同时也指人表面上看去显得很文雅‌。这个词语出自元代薛昂夫的‌《塞鸿秋》曲,其中提到“斯文一脉微如线”,意思是文人的精神或学问传承如同细线一般微弱。‌</p> <p class="ql-block">  拍摄一组风光照片。</p> <p class="ql-block">  出后门就是岳麓山了,不远处是名闻遐迩的“爱晚亭”。参观完爱晚亭与组织分手,独自一人开始了岳麓山行,(见《爬岳麓山》江西、湖南行21)下山后游遍湖南大学。</p> <p class="ql-block">  下山后我租了辆共享单车,在湖南大学里转了一圈,原来湖南大学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综合大学,有10来所学院。遇到一位在读研究生,她告诉我:“岳麓书院开设历史学、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有着厚实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书院常年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和论坛,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p> <p class="ql-block">  校园一角的雷锋雕像。</p> <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  岳麓书院正门左前方,有一方池塘,塘中建有一亭,悬挂着“吹香亭”牌匾,一座石桥将亭子与塘岸连接在一起。秋色正浓,塘中荷花已过盛花期。</p><p class="ql-block"> 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凉亭,相传最早为宋代尚书钟仙巢所建,宋理宗亲书亭额“仙巢吹香亭”,并书“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对联。我对着亭子,走了一圈,拍摄一组照片,感觉景色秀美,移步换景,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八景,分为前四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风荷晚香、桐荫别径;后四景:花墩坐月、碧沼观鱼、竹林冬翠、曲涧鸣泉。风荷晚香为前四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湖南大学通岳麓书院的小门。“德配天地”,意思是指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出自《庄子田子方》。</p> <p class="ql-block">自卑亭</p><p class="ql-block"> 自卑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麓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沙郡丞赵宁在牌楼口至岳麓书院的道路中段建自卑亭,供行人歇足之用。乾隆二十四年(1759),山长欧阳正焕重建。嘉庆十七年(1812),山长袁名曜移建于通向书院大路的正中,行人须从亭内穿过。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十一年(1861)山长丁善庆修复。</p><p class="ql-block"> 自卑亭亭名语出《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远行,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迩"是近的意思,"卑"是低的意思。意思是:儒家谦谦君子的德行修养过程,就像走远路,要达到终点,须从近处开始;好比攀登高峰,必须从低处起步。</p> <p class="ql-block">  看了一天走了一天,时间已经不早了,需赶紧回酒店,赶上晚餐。今天爬了山,不亚于急行军,有点累,然收获满满,颇有成就感。今天步数超3万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8日草于艺泰一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