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琯溪的故事

曾文宜

<p class="ql-block">琯溪的故事:陈君用与旧县的传说</p><p class="ql-block">原创 阮海棠,平和船底人2024年10月28日</p><p class="ql-block">公元1340年深秋的漳州。</p><p class="ql-block">几天来,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像是一块沉重的铅板,压得人喘不过气。远处的圆山被一层淡淡的黄雾笼罩,模糊了轮廓。九龙江的江水缓缓流淌,泛着浑浊的黄色。</p><p class="ql-block">此刻,在漳州路的府衙里,因剿灭李志甫义军有功而授任漳州路总管的陈君用心事重重,重置南胜县衙的事让他心神不宁。</p><p class="ql-block">三年前李志甫的义军把南胜县衙烧毁之后,南胜县就没有政府管理了。三年来,南胜域内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这让身为漳州父母官的陈君用寝食难安。</p><p class="ql-block">眼下当务之急是重建南胜县衙,可是要把县衙设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原先旧县衙是在畲族人聚居的九牙山下,如果还设在那里,他觉得不妥,自己刚灭了畲族人李志甫,恐怕没几天县衙又会被人家一把火给烧了?</p><p class="ql-block">还是另外找个地方吧!</p><p class="ql-block">这天早上,陈君用打扮成商人,在漳州码头上雇了一条花山溪的五篷船,沿九龙江西溪逆流而上,准备沿江探访,为南胜寻找一个理想的县衙治所。随行的还有一个叫扈海的年轻人。这个河南籍的年轻人是朝廷钦派的南胜县新任知县。</p><p class="ql-block">他们所乘的是一条南胜县的琯溪船,船老大姓阮,年纪比陈君用稍长。</p><p class="ql-block">上船后,陈君用便和船老大聊了起来。</p><p class="ql-block">陈君用问:阮大哥,为什么你们的船叫琯溪船?</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是长年停靠在琯山脚下的琯溪码头上的,所以就叫琯溪船。”阮老大答道。</p><p class="ql-block">“阮大爷,你们的船为什么喜欢停靠在琯溪码头?”一旁的扈海好奇地问。</p><p class="ql-block">“因为那里是宝地啊!据说那琯山上蕴藏很多宝石,也许哪一天,我们能意外发点横财呢。”阮老大一脸憨笑。</p><p class="ql-block">“这也许就是我们要找的设置县衙最理想的地方吗?”陈君用与扈海两人会心地对视了一下。</p><p class="ql-block">接着,阮老大有声有色地向两位客人说述那琯山宝石的传说。</p><p class="ql-block">很久很久以前,这琯山脚下住着一户姓张的人家,主人叫张宝。这张宝的太爷爷年轻时打猎经过这琯山,意外发现这琯山上有个山洞,洞里有很多玉石。于是张老太爷就在这琯山脚下娶妻安家,偷偷开采享受这山洞里的宝石,美美地过着衣食无忧、安富尊荣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可是天不作美,这张家虽家财万贯,却世代单传,到这张宝,娶妻多年,竟连一个子嗣也没有。有一天,这张宝的父亲想到这可能是有财无丁的报应,便一气之下把那满是宝石的山洞给掩埋了,又让张宝纳了几房妾室,可是,几年过去仍然是无声无息,个个腹中空空。这张宝的父亲不久便郁闷死去。</p><p class="ql-block">眼看张家到张宝这一代要断了香火,这可如何是好。于是这张宝便到处求神拜佛,算命看相,占签卜卦。不敢指望儿孙满堂,只求生个一丁半子的,让张家不要断了香火就好。</p><p class="ql-block">有一天,这张宝请了一个道士到家里来作法,那道士做完法事后,把一张黄纸压在八仙桌上,便扬长而去。张宝打开黄纸一看,上面写着八个字:“疏财行善,儿孙满堂”。</p><p class="ql-block">这张宝求子心切,第二天便按照道士的指意,开始慷慨解囊,仗义疏财,把家里所有钱财都拿出来救济乡里的穷苦百姓。</p><p class="ql-block">张宝的善举得到了乡里百姓的的称赞,大家给张宝起了一个外号叫宝善人。</p><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这张宝的几房妾室果真一个个都怀上了孕。看着身边的女人个个大腹便便,把这宝善人乐得成天眉飞色舞,合不上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也许陈君用听信了阮老大的故事,那天回到漳州府后,陈君用拟了一份设置南胜县衙的奏疏上奏朝廷,得到了朝廷的允准,便把南胜县衙设在了小溪的琯山脚下。这扈海也就马不停蹄地走马上任,成了这琯山脚下新县衙的第一任知县。</p><p class="ql-block">话说新县衙虽地处偏僻且瘴气弥漫,但扈海的到来,宛如春风化雨,滋润了这片干涸的土地。他深知教育乃兴邦之本,于是兴学校成为他施政的首要之举。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简陋的房舍逐渐变成了书声琅琅的学堂。孩子们开始接受文化的洗礼,开启智慧的大门。曾经蒙昧的村落,因学校的兴起而有了希望,文化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扈海对于宗教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非凡的贡献。他光梵刹、创琳宫,为百姓带来心灵的慰藉。他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为百姓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扈海的治理下,南胜县的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p><p class="ql-block">公元1348年,扈海离任之时,南胜县的百姓特别为他刻立石碑,以铭记他八年来为南胜百姓所创下的不朽功绩。</p><p class="ql-block">是年,一个叫韩景䀲的年轻人继任扈海任南胜县知县。扈海在南胜创下的功绩为韩景晦树立了一座高耸的为官标杆。韩景晦满心期望能沿着扈海开辟的道路前行,为南胜县续写繁荣昌盛的篇章。他渴望如前辈那般兴学、重教、利民,让南胜县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与希望。</p><p class="ql-block">然而,命运似乎对他有着别样的安排。南胜县地处僻壤,瘴气弥漫,仿若一只无形的巨手,紧紧扼住了韩景晦的健康咽喉。他本就体弱,在这恶劣环境的侵袭下,身体每况愈下。那浓重的瘴气日复一日地侵蚀着他的身体和意志。他时常在病榻之上辗转反侧,心中虽有万千抱负,却无奈被这残酷的现实束缚。</p><p class="ql-block">但韩景晦并未轻易放弃,他试图在与病魔的斗争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可身体的极限让他渐渐意识到,若继续留在此地,不仅自己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或许还会因力不从心而无法妥善治理南胜。再三权衡之后,怀着复杂而沉重的心情,他向朝廷呈上了奏章,陈述了南胜县衙所处环境的恶劣以及自己身体的不堪重负,恳请朝廷考虑迁移县衙之事。</p><p class="ql-block">这一决定,对于韩景晦而言,是在无奈与愧疚交织中的艰难抉择。他深知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变化,也担心百姓会对他有所误解。但他更明白,县衙的长久发展和稳定治理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他的每一次上奏,都饱含着对南胜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自身局限的痛苦与无奈。</p><p class="ql-block">公元 1356 年,韩景晦的奏疏得到了朝廷的恩准,南胜县衙从琯山脚下迁到了距离漳州不远的双溪口一个叫靖城的地方,南胜县名也随之改成南靖县。琯山脚下那南胜旧县衙所在地也就被叫做旧县。</p><p class="ql-block">这正是:</p><p class="ql-block">漳州总管虑衙堂,</p><p class="ql-block">探地寻源溯琯乡。</p><p class="ql-block">扈海功高韩继后,</p><p class="ql-block">靖城新起忆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