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建水县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元代以来为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兴盛达7个世纪之久。</p><p class="ql-block">建水,古称步头,也叫巴甸,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南诏国在此筑“惠历”城,距今有1200余年建城史,“惠历”汉语译为“建水”;宋大理国时期,属秀山郡阿白部,元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儒家思想在此广为传播,在科举取士时期享有云南“临半榜”之称。</p><p class="ql-block">建水县遗留古迹较多,1994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p> <p class="ql-block">建水朱家花园坐南朝北,入口为垂花大门。左侧沿街的10间“呆脚楼”与其后的“跑马转角楼”相连,是当年的帐房和资供应铺面等,是朱家经营进出口贸易,买卖大锡、洋纱布匹、食盐、烟土的“朱恒泰”总商号。右侧前为家族祠堂,后为内院。祠堂前有水池,水上有戏台、亭阁、庭荫花木等。水池边有右栏。整组建筑的正前为三大开间的花厅,左右两侧为小姐“绣楼”。花厅前是花园,左右对峙透空花墙,将其自然分隔为东园和西园。花园正前有荷池,树丛,苗圃,花圃散布其间,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园林。</p><p class="ql-block">2013年建水朱家花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兰庭正是当时朱家核心人物朱朝瑛的住所,当时朱朝瑛在生意场上和他的政治工作生涯之中也不缺乏兰花的气质。兰庭正房是全宅的主体建筑,其面阔为三间,前面带廊,左右连接护耳,又称后山耳。这就是朱家花园“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山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的典型建筑结构。</p> <p class="ql-block">建水学政考棚位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94年)移至今址,清光绪年间重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2019年10月,建水学政考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位于建水古城核心区域,是明清两代“府”级官署建筑。临安府署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历经明、清,及现代8次增修扩建,至今已有630余年可考历史。“临安府署”既是明清时期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古代吏治建设的见证</p><p class="ql-block">府署,又名府衙,是府一级的衙门。宋吴自牧 《梦粱录·立春》:“ 临安府进春牛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取了郭威招状,解赴潞州 府衙去听候结断。”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余亦数至府衙,即相留竟日,所谈皆学业,不及公事。” 府即是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府衙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宜门、大堂、二堂、内宅门、三堂、后堂,南北长211米、东西宽42米,呈庭院式布局。端端正正,规规矩矩,形成南北一条中轴线,鸟瞰其下,一片高脊飞檐滚瓦厚墙的典型的清初衙门官院、官宅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府衙大堂前有一座戒石坊,俗称“公生明”坊,以告诫官员“公生明、偏生暗”,公正方能明察事之秋毫。在临安府衙二堂前有一座莲花池。莲池不但美化了景观,更重要的是与戒石坊一样起到提醒和警示知府的作用。 </p> <p class="ql-block">朝阳楼原名迎晖门,亦称东门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楼有三层,由48根合抱粗的大木柱和许多粗大的楹梁接合形成坚固的构架,再以砖石砌成城墙及城门。楼高24.5米,进深12.31米,面阔26.8米,面积414平方米,五开间,三进间,迥廊周通,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如出一辙,有“小天安门”之称,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祖国边陲古老军事重镇的象征。</p><p class="ql-block">2006年05月25日,朝阳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崇文塔,始建于元,明代重修。清嘉靖四年(1799年)因暴雨被毁,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也称“白马寺”塔。玉皇阁及崇文塔是记录和反映建水宗教历史发展进程中佛、道两教相互融合,塔院相处的重要史证,是建水众多以“文”贯之命名的重要建筑之一。2019年10月,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占地114亩,纵深625米,分六进院落,整体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一坛、一圃、一殿、二庑、二耳、二堂、三阁、四门、五亭、六祠、八坊等共36处,现除尊经阁、魁星阁、敬一亭和斋宿亭已毁外,其余32处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2001年,建水文庙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杏坛</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p> <p class="ql-block">建水州学</p> <p class="ql-block">火焰树</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3千米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长148米,宽3—8米,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p><p class="ql-block">2006年05月25日,双龙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建水特产——草芽</p> <p class="ql-block">一棵开满鲜花的异木棉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