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阅读《家在大榆树滩》随想录</p><p class="ql-block"> ——张峰</p><p class="ql-block">今天《北国文苑》发表了张凤枝老同学的文章:《家在大榆树滩》后记,这篇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反映了固阳大后山的乡土文化的内容。截止今天,最后一篇也和读者见面了,整篇文章最后落地,可喜可贺。</p><p class="ql-block">整整20篇,篇篇都是精心打造的精品。我们在赞美感叹之余,想过一个问题没有?这一篇幅巨大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是张凤枝耗费几年时间,极力打造的鸿篇巨著,一个业余作者,写出质高量大作品,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见:要耗去张女士多少心血,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采风活动,多少个人物原型浮现在眼前,并不断完善。有多少家乡的故事,像电影一样,从头脑演过,并一次一次地修改?</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作者这是一个从事近四十年教学生涯的女教师,一辈子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培养出多少优秀学生。园丁的辛苦,只有做过了,才能真正体会。</p><p class="ql-block">张凤枝退休了,但她退而不休,没有任性地消费时间,总感觉留给自己有效写作时间不多了。她没有享受晚年生活的悠闲与宁静,闲暇与消遣对她来说总是奢侈品。</p><p class="ql-block"> 她没有犹豫,毅然决然,放下粉笔,提起钢笔,伏案写作。这一写就是近十多年。谁能认为写作是享受和快乐?谁能体会,绞尽脑汁和寻章琢句的艰辛和耗时,困顿与焦虑,常常伴随着思想者。思维瞬间的脑洞大开与捕捉的惊喜,有价值的信息转瞬即逝,消逝的无影无踪的无奈,二者常常交替进行。一个判断或一种事例,常常是举起放下的反复验证。创作者的体验常常是,无话可说和滔滔不绝相互交替。</p><p class="ql-block"> 一篇好文章,常常要经过作者的多少遍修改,她的口头禅:“好文章是改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读者常常看到她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光鲜亮丽的,想挑出一点字词语句毛病,那是很费劲的一件事。可是,从文章中读没读出她对自己作品的反复斟酌和反复修改的信息。想过没有,文章成型背后的故事有多艰辛和耗时。且不说一篇好文章中心的确定需要多少年的思考锤炼,文章中包含的历史观,人文观也需要一个漫长地思考与逐渐改进,再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演变,否定之否定地反复淬火提取,才能形成。</p><p class="ql-block">张凤枝的文章,就不必说谋篇布局,伏笔照应,起承转合,上下衔接。光是开头结尾,也不是随便写出的,也要费一番周折。开头往往直抒胸臆,或引人入胜,而结尾她的文章就很讲究,要么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要么发人深省,有时故事情节直转直下,直到最后,读者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作者设计之精妙。用豹头凤尾总结她文章的首尾写作风格,正好恰如其分。平淡无奇不是她的风格。所以我们说,写作并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作者也不是码字工。尤其是张凤枝的文章,每一篇,每一段落,都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人人都认为作家好当,写好写坏都是作家,可哪里知道,当作家难,当一个好的女作家更难。</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大多人很佩服,佩服她的执着与追求。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写作,把家乡的山川地貌,人文历史,民俗民风,家乡的人文伦理,文化道德,先装进肚子里了然于胸,再流动到笔端,书写在文稿中,刻录在自己的心田上。所以她的文章,和读者容易沟通,往往有感同身受的感觉,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家在大榆树……》并不是简单复制和还原历史。它的成型和写作过程也是不断由点到面,由面到体,不断清晰和完善起来的。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用文化人的视角,观察分析发现挖掘当地黄土地文化,并对家乡回顾总结,再上升到一个高度。一句话,作者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耕耘之后,用心血把这块荒蛮之地浸润了,让她长出青苗,开出鲜花,结出硕果,使他放出异彩。就是把家乡的根,经她一番梳理,变成一种有形有味触手可及的精神食粮和文化大餐,分享给奉献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家在大榆树滩……》倾注了张凤枝女士多少心血,作为一起陪伴在《北国文苑》的文友,见证了这一切。</p><p class="ql-block"> 张女士《家在大榆树》这部作品,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虽没有出版,但总有一天她会和广大读者见面,放出光彩。为此,我由衷地为她高兴,为有这样的同学同志感到自豪和骄傲。最后这篇《家在大榆树滩……》后记,旨在说明创作这篇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总旨,但是,等该文画上圆满记号之后,又有些依依不舍,想着继续让张女士写下去。在最后的文章里,她用时代音符,标注了文章中的每一个鲜活人物,使之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如云飞哥和栓牛姐。用她写的人物和时代特征联系起来,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呈现在当代,让两个时代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应。文章的后记,还通过提纲挈领地回顾一遍,让人立刻有一种纲举目张的领悟。</p><p class="ql-block">20集《家在大榆树滩……》最后用一条乡音乡愁乡恋主线巧妙的串联起来,使得整篇文章有了眼睛,有了心脏,有了灵魂,才有了“大榆树”这个后山人的“故土”,也给我们这些每日早晨翻牌打卡“文苑人”,打上乡土作家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家在大榆树滩》文章里,所涉及时间跨度之大,有三代人近百年历史,地域之广足有百里。时空不能不说宏大。组合起来,她的文章就是一部黄土地文化历史。</p><p class="ql-block">她的文章客观上起到推荐营销家乡作用。提高了家乡的知名度和地位。使我们增强了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我们在这个特定的(家乡)环境中,拥有相同的情怀,做着相同的梦境,办着同一件事情——推动家乡的新农村建设。</p><p class="ql-block">让同乡同学同事以及家人,携手同行,在怀念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活动中,不当看瓜群众,要成为建设者中的一个员……</p><p class="ql-block">下面是张老师发在《北国文苑》里文章:</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大家庭</p><p class="ql-block">懂 你</p><p class="ql-block">与羊为伴的童年</p><p class="ql-block">老屋</p><p class="ql-block">那年那月</p><p class="ql-block">村中老井</p><p class="ql-block">铺满石子的河槽</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p><p class="ql-block">煤油灯下</p><p class="ql-block">母亲</p><p class="ql-block">哥,我想对你说</p><p class="ql-block">伤痕</p><p class="ql-block">伸向远方的路</p><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p><p class="ql-block">乡里乡亲</p><p class="ql-block">山里人家</p><p class="ql-block">有客远来</p><p class="ql-block">我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有妈陪伴的日子</p><p class="ql-block">妈妈的“吻”</p><p class="ql-block">岁月留声</p><p class="ql-block">行走山水间</p><p class="ql-block">绿色田野</p><p class="ql-block">乡间童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