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埃及南部的卢克索古称底比斯,曾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9个王朝的首都,有“九朝古都”之称。要了解古埃及,这里的神庙不能不看。我们在这里参观了埃及最大的卡纳克神庙和最美的丹德拉神庙,让我对于古埃及又有进一步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别于建于古王国时期(前27-25世纪)的金字塔,神庙建于中王国(前21-前18世纪)和新王国(前16-前11世纪)时期。建立神庙的目的是供奉神灵,举行宗教仪式,也有彰显王权、凝聚人心、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作用。这个时期的法老墓葬,全部安排在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群是太阳神阿蒙的崇拜中心,雄伟的第一道塔门前,大道两面整齐排列着狮身公羊头石雕像,那是阿蒙的化身,神像身前护佑的小雕像都是拉美西斯二世。据考证大道上曾有大约 1200 只狮身公羊头雕像,可以想象当初的气派有多大。从中王国至新王国,曾有30多位法老先后参与建设、扩建这座神庙,使其成为埃及历史最悠久最大的神庙群,仅核心部分阿蒙神庙规模就达到了30公顷。(注:古埃及不同时期信奉的太阳神有所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拉和阿蒙,两者又融合成阿蒙拉。)</p> 我们参观的是阿蒙神庙。穿过雄伟的第一道塔门,壁立前方的是第二道塔门,门上布满壁画。门前左面是拉美西斯二世巨型立像,右面是高19米的石柱,原来曾有10根共同支撑个凉亭。所谓塔门,是古埃及一种独特而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建筑元素,是神庙等宗教建筑的入口标志,穿过塔门,就意味着进入了神灵的领域。卡纳克神庙有5座塔门,其中第一塔门高 42 米,宽近130米,厚15米。<br><br> 拉美西斯二世立像高约14米,身下的女性是他最宠爱的妃子奈菲尔塔莉,她出身高贵,是太阳神庙的女祭司。<br> 大柱厅面积约5000平米,134 根巨型石柱密集排布,中央两排每根高约 23 米,直径3.57米,上面承托着长9.21米、重达65吨的石梁;柱顶呈莲花状,柱顶可容纳近百人站立。其他柱子高12.8米,直径2.74米。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曾在此取景。<br> 第一次进入如此巨大、密集的石柱“森林”,穿行其间,那种无比震撼的感觉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须知这是始建于4000多年前的建筑,用今天眼光看也是人类建筑的奇迹,古埃及文明的高度发达令人惊叹。<br> 所有石柱都布满精致的浮雕和彩绘,刻画了古埃及人对太阳神阿蒙和其他神祇的祭祀活动,描绘了法老的征战场景,讲述了古埃及神话中的各种传说、神祇化身或显灵的场景,还有对宇宙结构和天文现象的观察理解,对农业、手工业生产等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内容极为丰富,对于研究古埃及文明具有重要意义。<br><br> <p class="ql-block">大小墙壁上的浮雕内容,除了包括上述广泛类别,还记录了神庙建设施工过程、水利工程修建场景、法老的加冕仪式和日常生活,还讲述了古埃及的创世神话,如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诞生等。古埃及建筑随处可见的浮雕,对后世艺术发展产生了多方面深远影响。</p> 卡纳克神庙有众多方尖碑,保存下来的仅有3座。其中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方尖碑,连同基座高约 30 米,重 323 吨,是埃及现存最高的方尖碑。碑上铭文称自己为阿蒙神的女儿,以此证明继承王权的合法性。说起来可悲,埃及本土仅现存9座古埃及方尖碑,却有27座流落他国,其中意大利有18座之多。古埃及文物与我国有相似命运,在近代被西方发现后,曾遭到疯狂掠夺,大量流失国外。<br><br> 在漫长的建设和扩建过程中,不少法老都在卡纳克神庙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有的还建设了神殿,树立了自己的雕像。<br> 离开卡纳克神庙,我们乘马车去尼罗河的一处码头,按行程要在那里乘一种叫“费卢卡”的帆船游览尼罗河。因当日无风,只得改乘机动船。 埃及国土大部分是沙漠,尼罗河自南向北流过,形成大大小小的绿洲,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时期,南部尼罗河上游称为上埃及,主要包括阿斯旺和卢克索(古称底比斯),北部尼罗河三角洲称为下埃及,以古都孟菲斯为中心,包括今天的开罗。上游水清,是船游尼罗河的首选地。我们在途中遇到一船当地妇女、孩子,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在船上向我们打招呼,走了老远仍热情不减。 岸边田园风光,椰枣树映衬下的建筑可能是一家酒店,草地上一个孩子在放牛。如今的卢克索,在经济上对旅游业依赖程度高,但传统农业仍有一定地位。<br> 颇大的游船往返开罗和阿斯旺之间,是游览埃及的另一种方式,沿途上岸主要参观阿斯旺和卢克索的一些神庙。 半小时后到达我们位于尼罗河边的五星级酒店,这家酒店是美国连锁品牌,主要优点是环境优美,开窗就能看到尼罗河,但是房间不大。<br> 尼罗河日落,在费卢卡等特色景物点缀下,充满诗情画意。<br> 丹德拉神庙,为供奉哈索尔女神而建,她是古埃及神话中掌管爱情、欢乐和美丽的女神,在古埃及宗教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神庙于新王国末期(约公元前1550-前1075)开始初步建设,大部分建于托勒密王朝(前305年-前30),直到罗马时期(公元前30-公元395)才完工。这座古埃及最美神庙并不在主要旅游路线上,但越来越多游客专程前往探访,看过的人无不赞美有加。<br> 如今神庙的塔门已毁坏殆尽,只见仅存的门框,正反两面刻满哈索尔女神等神灵和法老的形象。<br> 神庙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40000平米,但如今仅存主殿。远观貌似平常,走近才发现墙面布满浮雕,只可惜受到人为破坏,立柱上6个女神头像全部被毁容。丹德拉神庙在埃及众多神庙中算保护较好的,不仅外观基本完整,甚至还有不开放的地下室和天台,那里受到的自然、人为破坏较少。<br> 走进神殿,尽管事前做过功课,眼前的景象还是令人惊讶。外厅由24根巨型立柱分左右两侧密集排列,石柱、墙壁和天花板全部布满浮雕,完全没有空白。可惜的是,柱顶四面女神头像全部被毁容,柱体和墙壁上的神灵形象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br> 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是马其顿希腊人,以怀柔政策统治埃及,神庙建设甚至超过法老时代,以此换取埃及祭司的支持。而祭司们由于亡国的绝望,带着“被遗忘的恐惧”,将过去收藏在图书馆的各种文献典籍用加密手段大量刻录到神庙中。他们发展出一套艰深的密码符号系统,使象形文字的符号由原来的约800个骤增为7000个。<br> 更特别的是,至新王国时期,神庙浮雕主要记载各种宗教仪式,图像和铭文都有固定位置和内容,称为“神庙语法”。到了托密勒时期,浮雕是密密麻麻布满所有表面,一点不留白;其内容也远远超出宗教仪式,包括了天文、地理、神学、祭司守则等多方面内容,犹如一部庞大的百科全书。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亡灵书》的出现,描绘了关于灵魂重生的复杂冥界旅程。因此,作为游客,只能去欣赏丹德拉神庙浮雕画面的精美繁复和内容的神秘高深,我虽查了不少资料,也大都无法解读。<br> 穿过前厅,后面还有个较小的内厅,这里有12根石柱。柱子、墙壁和天花板上可见烟熏的痕迹,据说在历史上当地居民曾进入神庙避难,在此点篝火和生火做饭。<br> 再往里走,还有些内室,墙上布满浮雕和象形文字。<br> 奇怪的是,人为破坏只是针对神灵的身体部分,而且是用凿子仔细敲打,不越边界,其余都保存下来了。为什么破坏者要下这么大功夫,手法如此文雅呢?<br> 还有的神灵形象只破坏了下肢,好像是活没干完,到点收工了。 所幸还有完全没受到破坏的,这一幅浮雕大部分是哈索尔女神和她的丈夫荷鲁斯,前者的特征是头戴牛角太阳冠,后者是鹰神,常以鹰头人身出现。<br> 这一幅有众多神灵,似有向神灵奉献祭品的场景,难以一一辨认。 丹德拉神庙更为人称道和更神秘高深的是天花板,神庙的天花板象征天空,固以蓝色为浮雕背景,有大量关于日月星辰等内容,被认为是古埃及人对天文学的重要贡献;还有些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保存了古埃及的文化记忆。中央这一幅没有查到是什么含义,只能大致判断其中有太阳神阿蒙拉、上埃及秃鹫女神涅赫贝特和下埃及蛇女神瓦杰特。<br> 这是一个长幅的黄道十二宫图,在前厅天花板东西两面对称各有一幅。为了显示清楚些,在此将东面这幅一分为二。此图展示的十二个星座与冥世12小时的名称相对应,证明了《来世之书》描绘的冥世旅程,是在对日月星辰等宇宙现象观测、思考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独特的知识体系。<div><br></div><div>图中还显示了天空之神努特身体呈拱形横跨空中,四肢支撑在大地上,每天早晨从下体生出太阳,晚上将太阳吞入体内;晚上同时生出月亮和星辰,早上吞入体内,象征生命循环、天体循环和昼夜交替。(注:黄道十二宫,是指太阳在天球上沿着黄道运行时,依次经过的十二个星座区域;黄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天球是一个以观测者为中心半径无限大的球体,想象所有天体都投影在其内表面上。)<br></div> 大量复杂而神秘的画面、图案和象形文字铭文,布满整个天花板,许多内容专家们至今都没有统一看法。我在感叹古埃及文化的高深之余,也深深佩服当时工匠们精湛的技艺。<br> 巴布・祖维拉门,是开罗老城区城墙仅存的三个大门之一,它是法提玛伊斯兰王朝八座城门中最后剩下的南大门,始建于公元969年,此后有扩建。<br> 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世纪伊斯兰建筑特色,由两个巨大的圆形塔楼和中间的拱形大门组成,整个结构由石头建造。这道门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见证了开罗多个朝代的兴衰变迁。 公元639-642年,阿拉伯穆斯林军队征服埃及,从此伊斯兰教逐渐在埃及传播并成为主要宗教,对埃及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我们的大巴在开罗穿行,可见沿途遍布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据说达到千座以上。导游应我们要求,在开罗最后一天去汗哈利利市场时,带领参观了途中一座清真寺。远远就看到其院墙一角的宣礼塔,与常见的样式大不一样,看起来是一件经历过风雨洗礼的古迹。 大门给人的感觉,少了许多清真寺的那种繁复精致,却多了一些岁月沧桑。<br> 走进寺内,碰到一群印度的伊斯兰教信众来此朝拜,说明这座清真寺的确是古老而有影响的。过去只知印度流行印度教,还有很少人信仰佛教,现在一查才知,伊斯兰教曾从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后传入印度,甚至还在1206年后成为德里素丹王朝的国教,如今仍有约15%人口信仰伊斯兰教。<br><br> 寺内显然是经历过修缮或者重建的,崭新的墙上镶嵌有一些陈旧的立柱。 正面墙上那个装饰美观的长形深龛,是阿訇坐着宣讲经文的地方。<br> 继续往前不远处,又见到一座清真寺,大门比前一座更为精致,只是为了赶时间没有进去。<br> 我们在狭窄的古老街道上匆匆前行,快速浏览着沿途的风土人情。宣礼塔一座座扑面而来,身着现代服饰的男人们和被头巾长袍包裹的女人们从身边闪过,一些人坐在路边台阶上小憩,各色出售本地商品的小店鳞次栉比。<br> 一位老人安逸地坐在路边椅子上,一边抽水烟一边喝茶,自得其乐。其右侧两米距离的一个冰淇淋小柜,可能是他的小生意,也可能不是。<br> 小街上卖水烟壶的很多,感觉这是本地百姓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有些穆斯林妇女用黑头巾和触地的黑长袍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给眼睛留下一条缝,37度左右的大热天,最后这位妇女还带着一双厚厚的黑手套。宗教对妇女的束缚到如此地步,令人叹息。<br> <p class="ql-block">在埃及游览了6天,离别时该说点对这个国家的印象。与古埃及给人的辉煌印象不同,现代埃及给人的感觉是贫穷。我们没机会去那些旅游点以外的地方,没有见到许多网友强烈吐槽的脏乱差和坑蒙拐骗,但也留下一些负面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说两件事,一件是途中服务区餐馆的服务生。说是服务区,实际上只是个简陋的棚屋,一两家小店附属个小餐馆。那天从丹德拉返回赫尔格达途中午餐,餐馆的小服务生缠着我要这要那,见我饭后服基础病药,竟也伸手要,不知他是将这看作糖果,还是毒品。据有人今年调查,餐馆服务生的工资只相当3、400元人民币,连技术工人也才700多元,可见埃及的工资有多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件是我们的导游,据他自我介绍是开罗大学研究生毕业。我不评价他的服务,只想说他对钱看得太重,达到了骗钱的地步。吉萨金字塔景区马车的官价是每车500埃镑,网友普遍能还价到3、400埃镑。那天到达前他就强烈警示我们马车夫骗钱,使大家自然要让他帮忙。结果他的价格是每人400埃镑。我说明明是按每车计价,怎么成了每人?他硬说本来就是每人。埃及最后一天,按行程去逛哈利利市场,一路上带着我们这些老人马不停蹄急行军,不到1小时就结束了不说,他根本就没带我们去哈利利市场,只是走了附近一条小街。我说这不是市场,他说这就是市场。为什么这么快还不惜骗人?因为在行程之外为部分人安排了个自费项目,必须赶开船时间。他在路上多次以近乎逼迫的方式要我们参加一些自费项目,但始终只有部分人参加。这事表面上看是导游的品质问题,从深处想也是埃及经济状况的一个表现吧。</p> <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华为Pura 70 Pro</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埃及篇完,谢谢关注、鼓励!</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1y8hiz"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走马观花游埃及:1、初识古埃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