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走出的文化世家

洪洲倦客

<p class="ql-block">  提及修水陈家大屋,或许知之者甚少,然而提到陈寅恪、陈三立或陈宝箴,凡稍具文史知识者,大多耳熟能详,至少略有所闻。 </p><p class="ql-block"> 在江西九江修水县义宁镇的一片幽静山坳中,山水相依,景色宜人,一座融合了徽赣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民居静静伫立,这便是声名赫赫的“凤竹堂”,今人称之为“陈家大屋”。从这座大屋中走出了“陈门五杰”: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同光体诗人陈三立、著名画家陈衡恪、史学大师陈寅恪以及“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p> <p class="ql-block">  修水自古以来便是文脉深厚之地,历代人才辈出,北宋文学书法巨匠黄庭坚便诞生于此地的双井村。清雍正八年(1730年),陈氏先祖陈腾远携兄弟三人,拖家带口,长途跋涉,从福建上杭迁徙至此,定居于这片名为竹塅的深山之中,勤劳耕耘,繁衍后代。乾隆年间,陈腾远长子陈克绳主持修建了陈家大屋的左半部分;到了光绪年间,陈克绳之孙陈宝箴又扩建了右半部分,使之更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陈家大屋正门外百余米处,立有一块石碑,上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宝箴陈三立故居”。沿着碑前的小径向北行进,穿过“衡门”即可步入院内,曲尺形的民居矗立眼前。衡门之名源于《诗经·陈风·衡门》中的“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指简陋却温馨的居所。尽管大屋内外历经修缮,但院内依然保留着陈宝箴中举及陈三立中进士时的旗杆墩,这是陈氏家族的荣耀。目前,修水县正致力于打造以陈家大屋为核心的陈门五杰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包括义学里、纪念园、竹塅驿道等众多景点。</p> <p class="ql-block">  陈宝箴,1831年出生于陈家大屋右侧的房间,19岁时入义宁州学求学,次年便考中举人。1875年,他被任命为湖南辰永源靖道事(治所位于今日的怀化市凤凰县),1890年出任湖北按察使,1894年调任直隶布政使,1895年晋升为湖南巡抚。陈宝箴为官清廉,施政仁爱,注重民生,力推新政。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中,他是地方督抚中唯一支持变法的实权人物。然而,变法失败后,陈宝箴以“滥保匪人”之罪被罢免,回南昌后不久猝世,葬于新建县西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  陈三立,陈宝箴的长子,1853年诞生于陈家大屋,1889年中进士,先后担任吏部行走、主事等职。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与父亲一同被革职,此后寓居南昌、南京、北京等地,以诗文自娱。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同年8月北京被占领,陈三立悲愤交加,绝食而亡。后安葬于杭州九溪十八涧旁的茶园中,左侧为其长子陈衡恪的墓地。陈三立素有名士风范,多书生意气,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并称为“清末四公子”,是同光体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陈三立的第三子,189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为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和国学大师,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尤其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被誉为“教授之教授”。傅斯年曾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无人能及。”梁启超直接说:“我梁某著作等身,但所有作品加起来也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陈寅恪与夫人唐筼于1969年在广州病逝,2003年安葬于江西庐山植物园。2018年8月,我陪同北京的朋友游览庐山,特意前往植物园寻访并拜谒了陈寅恪夫妇墓。这是一座造型异乎寻常的墓碑,由若干大小不一的石头组成,其中一根竖立的柱石上刻有碑铭:“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另一块横置的石头上则刻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对陈先生精神与思想的完美诠释,左侧下方署名“后学湘人黄永玉敬书”。从离世到入土为安,经历了长达34年的曲折历程,令人不胜感慨。如今,陈寅恪墓已成为庐山一处备受敬仰的旅游景点,为庐山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陈家大屋后,我不禁思考:一个偏远的山坳小村,何以能孕育出如此显赫的文化世家?在当今社会,是否还能再现这样的奇迹?陈氏家族从最初的棚户之家,逐渐发展为耕读之家,进而成为仕宦之家,最终成就了文化世家的辉煌。陈家“凤竹堂”牌匾上的题词似乎揭示了答案:“盖凤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凤有仁德之名,竹有君子之节。”没有高尚的家风,累世的不懈进取,绝不可能造就出如此璀璨的文化世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