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一、夜郎国虽然消失了两千多年,但它的“活态”文化还在民间</b></p><p class="ql-block"> 2006年4月30日,贵州大学教授田玉隆接受贵州电视台采访时说:经过三次实地调查,我敢肯定:“蒙正苗族为夜郎王国王室后裔”。</p><p class="ql-block"> 2009年3月17日,我省著名的史学家史继忠先生在贵阳举行《镇宁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工作汇报暨专家座谈会》上说: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有专家学者对古夜郎开始研究,到现在发表的文章有几千篇。但都无证据,都是飘浮的,没有根。蒙正苗族的竹王崇拜,就是传承了史书上记载关于竹王传说的“活态”文化。夜郎国已消失了两千多年,但它的“活态”文化还在民间。</p><p class="ql-block"><b>二、50年寻回了被遗忘的夜郎文明</b></p><p class="ql-block"> 宋代胡宏《胡子知言·好恶》:“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 其生不穷。”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各民族中都有传说。而在 蒙正苗族中不仅是有传说故事,而且至今在民俗活动的事象中还传承着伏羲 女娲的“活态”文化。传说蒙正文化源流在伏羲山,由于年代久远大家都遗忘了!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竹王后裔们就开始寻找。一是从史书记载上寻找;二是在民间文化传承中寻找;三是到山上寻找。从2005年至2009年用了5年时间才在伏羲山彭家院找到古人镌刻在大石上的夜郎天书,历经16年才破译。天书上的图案符号赓续载体在蒙正头饰、服饰、裙饰上﹔在习俗上。这就是古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三、天书破译图案符号共有15个</b></p><p class="ql-block"> 1、伏羲女娲图形;2、计时日晷仪;3、阴阳八卦太极图;4、万里长城;5、黄河;6、长江;7、嘉陵江;8、四川盆地;9、蚩尤九黎;10、竹王宫;11、通天树;12、太阳;13、牛皮船:14、传说龙王画:15.一幅兽画。</p><p class="ql-block"><b>四、举办寻回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赓续活动的目的</b></p><p class="ql-block"> 50年找回了被遗忘的夜郎文明,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喜事,但现在在族人中大多不知道,通过展示活动让大家了解;二是现蒙正传统文化面临失传。因现在年青人大都在外打工,民族服饰都不穿了,语言有的不讲了,民族乐器不会吹拉了;三是现在40岁以下的妇女都不会绣花了;四是农村也不摆历史故事了;五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国内外一些收藏家到蒙正苗寨收古懂,大部分古装、银饰等都卖掉了!卖掉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如不引起重视,以后要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到国外博物馆去看!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精神内涵和文化品位,就没有发展的灵气和方向。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等于就失去了灵魂;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蒙正千百年来刨造的传统文化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丢掉,不仅是自身的悲剧,也是人类社会的损失,我们将有愧于祖宗。</p><p class="ql-block"><b>五、赓续千年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弘扬</b></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说: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举办寻回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赓续活动的目的,一是让族人知道和了解,留下记忆﹔二是把寻回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赓续传承下去,让赓续千年的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永放光华!</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11月9日</span></p> <p class="ql-block"><b>寻回遗忘千年的夜郎文明赓续活动程序</b></p> <p class="ql-block">地点:主会场</p><p class="ql-block">主持:王正邦</p><p class="ql-block">一、代表在下面集中按顺序编队</p><p class="ql-block">二、按编队顺序进入主会场(各种乐器齐奏)</p><p class="ql-block">活动程序</p><p class="ql-block">主持人: 敖德金</p><p class="ql-block">一、宣布活动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二、活动开始:<span style="font-size:18px;">奏乐(</span>奏竹王活动主题歌)</p><p class="ql-block">1、公布应邀到场的专家、媒体名单</p><p class="ql-block">2、公布竹王后裔名单</p><p class="ql-block">3、公布特邀代表名单</p><p class="ql-block">三、祭祖 </p><p class="ql-block">1、熊国华、杨德龙、王显益、梁方成给四祖上香(4人)</p><p class="ql-block">2、熊国华、杨德龙、王显益、梁方成给四祖祭酒祭饭(4人)</p><p class="ql-block">3、全体给四祖行三个躬手礼!三个鞠躬礼!</p><p class="ql-block">四、会长 杨文金致词</p><p class="ql-block">五、副会长 王正邦介绍夜郎天书破译情况</p><p class="ql-block">六、副会长 杨兴顺介绍夜郎天书赓续载体:蒙正头饰、服饰、裙饰展示,三种服饰,六种裙饰,背扇,船形牛皮鞋按顺序登台展示。</p><p class="ql-block">七、观看传统舞蹈表演:1、纪念舞蹈“男女摔跤舞”;2、后羿(杨牙) 射日舞;3、战争迁徙舞。</p><p class="ql-block">八、祭师唱古歌:、王正明、朱廷昌</p><p class="ql-block">九、专家讲话</p><p class="ql-block">十、合影</p><p class="ql-block">活动在3点半前结束。</p><p class="ql-block">注:活动结束后代表在活动场自娱自乐,在竹王祠参观楚国的鸟崇拜、汉书记载夜郎国二十四邑赓续载体在简易竹王宫上静态文化;可到伏羲女娲社稷坛参观天书。</p><p class="ql-block">五点吃晚餐后各自返回。</p><p class="ql-block">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6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汉民族迁来竹王村的时间调查(作者:杨文金)</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竹王村</span></p> <p class="ql-block"> 镇宁自治县江龙镇竹王村原为干坝村。2014年杨栁村和干坝两个村合并,村名怎么起,一是有历史根据,二是村民愿意。因这一带都居住着竹王后裔,又有古遗址遗物。杨栁村和干坝两个村村民都说:“我们是竹王的后裔就起名叫‘竹王村’” 。后逐级上报,经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这就是竹王村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干坝是总称。有李家院、张家院、周家院、冯家院、蓝家院。居住着苗族和汉族两个民族,蒙正苗族古老古代就居住在这里的,但人少。汉族占多数。为理清汉族迁来的时间,2024年10月30日我到干坝找各姓了解本家族家史的人开了一个座谈会。参加人有朱永斌,周其家,冯明武,李兴华,李启飞,张望志等各自讲述迁来的时间和家史情况。</p><p class="ql-block"> 周其家,83岁,最早迁来落点周家院的叫周明科,是由铜仁石阡迁来的,至今九代人。共26户。</p><p class="ql-block"> 冯明武,67岁,最早迁来落点冯家院的叫冯尧伦,是由铜仁石阡迁来的,至今9代,共30户。</p><p class="ql-block"> 李兴华,69岁,李启飞,50岁。公元1731年由江西吉安府迁来宁谷~崇宇山~干坝李家院的叫李文显。有15代。</p><p class="ql-block"> 吴自发,23岁,住蓝家院,由安顺大鼎寨~江龙磨石井~紫云猫营~迁到干坝蓝家院的叫吴绍华,至今5代,时间有90年,共5户。</p><p class="ql-block"> 张望志,73岁,张全勇,47岁。由江西宁江府彭土县迁到镇宁江龙大干丈,——干坝张家院,共9代,共10户。向全富家10</p><p class="ql-block"> 蓝光忠家有10户,都是和冯家院的冯明武家一起由石阡迁来落点干坝的。</p><p class="ql-block"> 钟启坤,72岁,钟家和杨光忠是一起早由湖南芷江县——镇宁崇宇山——干坝。现钟家有10户,杨家有12户。共10代。 </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迁到干坝最早的是李家于公元1731年由江西吉安府迁来,至今293年。最晚的为吴姓才90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前排:从左至右:钟启坤、周其家、朱永斌、杨文金、李兴华、冯文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后排:从左至右:李启飞、张全勇、李兴华、吴自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会长 杨文金 2024年10月31日</p> <p class="ql-block"><b>天书赓续载体在蒙正服饰裙饰展示活动安排</b></p> <p class="ql-block">时间:2024年11月9日(农历十月初九)星期六</p><p class="ql-block">把祖宗留在身边,把历史穿在身上</p><p class="ql-block">头饰 服饰 裙饰</p><p class="ql-block">一、服饰、裙饰</p><p class="ql-block">1、逝者身穿蚩尤衣,红色九黎裙回归祖宗</p><p class="ql-block">蒙正苗族九黎裙有红色白色两种,均为九组81小横条。红色九黎裙为去逝后穿。蒙正妇女到一定年纪后都要制作一块红裙作备用,逝后穿红色九黎裙回归祖宗。传说穿红色九黎裙回归祖宗让祖先们好辨认。说明祖先们五千年前居住在中原时穿的蚩尤衣九黎裙都是红色的。蒙正苗族赓续传承了五千年前蚩尤衣,红色九黎裙的记忆。</p><p class="ql-block">2、活人身穿蚩尤衣,白九黎裙</p><p class="ql-block">红色九黎裙和白九黎裙图案一样,区分在白色和红色。九黎裙为老年人穿,分为9组;每组9小条裙面的图案有81小横布条。有九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九个氏族。以蚩尤为首,共81兄弟、都是酋长,蚩尤为大酋长。</p><p class="ql-block">当地苗族的传说是:古时候有个祖先生了9个儿子,他的9个儿子每个又生了9个,9·9就有了81个兄弟,他们说这支苗族就是81兄弟中一个的后裔。由于长时期远距离的迁徙,蒙正苗族为了不忘掉他们是九黎81兄弟的后裔,妇女们就在裙面上做了9组81小横条穿在自己身上。</p> <p class="ql-block">蚩尤衣正面</p> <p class="ql-block">蚩尤衣背面,九黎裙,九组每组九小条共81一小横条。</p> <p class="ql-block">九黎裙有两种,白色九黎裙为在世活人穿。</p> <p class="ql-block">红色九黎裙为逝后穿。蒙正妇女平时都准备有逝后才穿。说穿红色九黎裙到阴间去祖宗好辨认。</p> <p class="ql-block">3、旗帜服,三条母江裙:</p><p class="ql-block">旗帜服:旗帜服为合服、无领、把合服做好后,用一块颜色鲜艳,方形、长2尺的一块布搭在合服上面、胸前、背面各1尺长,旗帜服背颈上用一方形、2寸的一小块布逢在上面,说是“夜郎王印”。</p><p class="ql-block"> 三条母江裙:在裙面上做有三大幅白横条,三路黑横条,代表祖先迁徙经过的路线黄河、长江、嘉陵江。</p><p class="ql-block">4、七条江裙:裙面上做有七条白横条,七条黑横条。代表祖先迁徙经过黄河、长江、嘉陵江外,还有支流共7条,为了记住历史就做了七条江裙穿在身上。</p><p class="ql-block">5、过江船形裙:过江船形裙与七条江裙制作一样,所不同的是把一块制作精制刺绣有过江河船形图案逢在中间。</p><p class="ql-block">过江河船形图案</p><p class="ql-block">6、黑衣、黑裙:黑衣、黑裙裙面上共有横条4幅,其中:上下两幅较大均为黑色,中间上块为白色,下块为蓝色。语叫“呆倮”,即“黒裙”,“黒裙”与其他裙的区别在于裙面上下有两大块横幅是黒色的。传说蒙正苗族迁入贵州后,是原始森林,称黒洋大箐,人们为记住当时的生态环境,就做了一种裙叫“黑衣”、“黒裙”穿在身上,传承至今。黑衣、黑裙为老年人穿。</p><p class="ql-block">二、头饰</p><p class="ql-block">头饰3种 :男头饰、女头饰带角,小孩蚩尤九黎银帽3种。</p><p class="ql-block">上台指认(事先把展示人找好,按顺序上台)</p> <p class="ql-block"> 三、背扇(苗语郎岗) 即万里长城。</p><p class="ql-block">背扇(苗语郎岗) 即万里长城</p><p class="ql-block">上台指认(事先把展示人找好,按顺序上台)</p><p class="ql-block">四、脚穿船形牛皮鞋</p><p class="ql-block">上台指认(事先把展示人找好,按顺序上台)</p><p class="ql-block"> 五、传统舞蹈三个</p><p class="ql-block">1、纪念舞蹈“摔跤舞”</p><p class="ql-block">2、后羿(杨牙) 射日舞</p><p class="ql-block">3、战争迁徙舞</p><p class="ql-block">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4日</p> <p class="ql-block">杨文金,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会长 。1946年生,苗族。贵州镇宁人。197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曾任镇宁县政协常务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郑波,苗族,贵州省省管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贵州理工学院副教授、资深广告设计师、民族文化学者、诗人。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贵州省广告协会理事,贵州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贵州省装饰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黔东南民族画院名誉院长,凯里学院客座教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艺学院专业发展顾问、设计大师工作室负责人,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副会长,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副秘书长,《城市档案》杂志创始人,“太阳鼓”银饰合伙人,曾策划创办(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并任秘书长、副会长,平面设计作品在全国及国际性设计专业比赛中获奖百余项。绘画作品多次应邀参加中、日、韩名家艺术邀请展。诗歌作品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荣获奖项逾40项。曾主持中国民航广告媒体联盟、贵州通源汽车、黔五福、两相依卫生巾、太阳鼓银饰、《城市档案》、《新主流》等多个商业品牌的策划设计与整合营销项目,并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b>郑波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b>贵阳市区:</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正新街31号恒生大厦16层5号</p><p class="ql-block"><b>贵阳花溪:</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安新区大学城博士路贵州理工学院敏行楼3402</p><p class="ql-block"><b>凯里工作室:</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凯里市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3楼</p><p class="ql-block"><b>凯里民族服饰展厅:</b></p><p class="ql-block">贵州省凯里市凯开大道1009号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2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