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26日 泉州天气多云到晴 气温23℃到29℃</p><p class="ql-block"> 闽南文化•崇武古城和五店市掠影</p> <p class="ql-block"> 题 记</p><p class="ql-block">老了,老了!窝在家里时间多了,出门旅行的机会却越来越少了。时光慢些走,甜甜一笑送昨天,美美心情品今天。其实老年人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与快乐,只要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老年人要有自己的活法,外出旅游还须先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也许“夕阳无限好,余晖更斑斓”。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截至2023年12月,泉州市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4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5个县,分别是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待统一);另有1个开发区、1个投资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市人民政府驻丰泽区海星街266号。泉州市人口888.3万人,城镇常驻人口628.8万人。全市经济总量进入全国万亿俱乐部达1.22万亿元,人均GDP为13.7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2.10%,第二产业占53.20%,第三产业占44.7%,在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27位,中国地级市品牌指数中位列第15位,且市属县级行政区的产业各有特色,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居福建省地级市首位。</p><p class="ql-block">按照10月26日的行程安排,上午参观惠安县“崇武古城”景区,下午转辗晋江市去欣赏“五店市”建筑群。这两个景区各具特色,其风格完全不同均有吸引游客的魅力,一个是明代抗倭滨海石头城,海岸与身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的惠安女民俗表演;另一个则是闽南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红砖白石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早上8.30分,我们衢州老年人《赴闽南旅游团》一行35人,准时在泉州《云庭假日酒店》门口登上大巴客车。驶出泉州市区,朝台湾海峡西岸向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端狂飙。9时40分抵达目的地景区,进入崇武古镇,“华晖实掩映,石雕能披离”,郁浓的文化气息拍面而至,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一为石头城、二在海岸线、三是惠安女,相信游友们总有一处会让你所钟爱的。崇武古城,因其地处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入侵,沿海患之”,江夏侯周德兴(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同乡)经略福建海基置卫,为了抵御海上倭寇的侵袭,在此兴建了这座石城。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余大猷誓师崇武,平定倭乱;据载:石城北门横眉石刻“威镇海门”为戚继光所书。1651年郑成功在此屯兵抗清,修造船舶耕大海。相传妈祖宫有“马蹄石”遗留。崇武古城历经六百多年风雨洗礼和战争创伤,这座“海上城堡”的雄姿巍然耸立。</p> <p class="ql-block">崇武古城,是古代中国明初沿海60多座卫所城堡中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石城堡。漫步古城墙外的小道,见其古老的城墙由当地清一色的花岗岩条垒砌。据了解:古城外墙用长方形条石作横直“T”字筑建,城内跑马道挡墙用乱石或卵石花砌,中间夯以五花石。全城平面呈梯形,总面积373356平方米。城周长2567米,城基宽4米,含女墙高7米。四方设门,上筑门楼。东、北、西三面月城,四周上设烽火台五座。崇武古城墙均为白色花岗石砌垒,四座城门保存也较好,分别为东、南、西和水门。城内保存有众多古民居、红砖厝、祖祠、寺庙和明清时代古建筑。攻守兼备,古城墙、窝铺、月城、城门楼、烟墩、中军台、演武场以及独具特色的道路系统,构成了古代中国完整的沿海军事战略防御体系,融防、守、住为一体。在冷兵器年代具有较强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丁字型石筑古城堡。它记录下小城的前尘往事,也将记忆延伸至今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崇武古城依山势而建,</span>沿着蜿蜒起伏的石阶拾级而上,于莲花山顶登高望远俯视海岸,见半月湾形似弯月,以“半月沉沙”而闻名。苍翠的林带、平整的沙滩有2000多米,水清沙白、礁石和惊涛拍浪,还有岸边的石雕“鱼龙窟”和“海门亭”。</p> <p class="ql-block">惠安县•崇武古镇以“石雕之乡”驰名中外。几百年来,这里的石雕工艺汇集了全国名师而远近闻名,石雕工艺精品走遍全国各地。古城南侧的“崇武石雕工艺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乃我国为数不多的荟萃石雕精品的主题公园,</span>共收藏了不同艺术风格的石雕艺术精品500余件,与古城、大海浑成一体,特具匠心,是为中国最大的岩雕艺术作品“大地艺术”。自1998年开园以来,仅开园第一年就接待了20余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20多年来,接待了数以百万计人次的国内外游客。2024年以来,博物园新增设地方特色的惠安女服饰秀表演,使旅游业成为崇武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亮点。</p><p class="ql-block">惠安女,“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便是早前对惠安女特殊服饰的形象概括。惠安女衣着独特的不单是阿嬤,更多的年轻姑娘也如此装扮。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裤筒,配之以精巧的银饰及牛角梳,手提黄漆小竹篮,这是徜徉城内不时会跑进视线的风景。而惠安女们不仅服饰特殊,连穿戴也是很讲究的,如布色在冬春季以蓝色、黑色为主,夏季多苹果绿、白地柳条线;未婚女性腰部扎的是五彩塑料丝裤带,已婚妇女则佩上显耀的银裤链示人。崇武古城小镇则因这道独特的风景线,而增添几分魅力。</p> <p class="ql-block">走过海天一色的石雕主题公园,一览固若金汤的城池,粗略地感受南国风光的海湾。接下来,我们早早来到《海滨露天剧场》抢占座位,以品赏周末双休上午和下午各一场40分钟的惠安女服饰秀表演。10.15分惠安女民俗表演准时开始:一位身着明代官服的男主持人出场,他以伶俐的口词简明地叙述了崇武古城的来历。然后五名身材婥约的惠安靓女闪亮登场,轻盈的舞步,曼妙的舞姿,娴熟地表演起渔家姑娘晾晒鱼脯或鱼网等劳动中的舞蹈,其动作划一、眉目传情、含情脉脉时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演,煞是好看。紧接着五位赤足的惠安小伙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轻英竣,矫健舒缓的舞姿,</span>翻跳腾跃的舞蹈动作,展现出灵活和动态的美感。时而男女各自独舞、彼时又有小群舞或男女混合跳舞,并有悦耳的音乐伴奏,40分钟的民俗表演和享受很快就过去了。最后男主持人说,欢迎各位观众上台与惠安女或惠安小伙子合影互动,这一下子可乐坏了广大游客。老顽童和老来俏则跑步上台,与男女演员合影拍照留念。尽管表演活动已经结束了,却余兴未尽,缠着男女演员合影,足足又有半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在潘导再三催促下,游友们与惠安女依依惜别,尔后前往半月湾景区去瞻仰抗倭英雄戚继光的石雕像,和在海滩上戏水玩沙。崇武海门亭北端的高台之上矗立着戚继光的石雕像,这座雕像高达10米,采用黑色花岗岩雕成,工艺粗犷,彰显了古代武将的刚毅骁勇,见证了戚继光在崇武古城进行军事活动所留下了深刻印记。潘导说:“半月湾是崇武古城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地标,现在开始自由活动半小时,届时在崇武古城入口处集合。往上走是半月湾古建筑群,那里古城北城门上有戚继光所书写的“威镇海门”题字,古城聚居着当年抗倭军队的后裔,形成了独特的“崇武百家姓”现象。在崇武古城内有古大厝78座、寺庙30座等古建筑群遗存,是县级文保单位。往下走是半月湾白玉如带的沙滩景区,主要有海门亭、海礁嶙峋,还有《西游记》外景拍摄地等景点。请大家注意安全!”大多数游友在半月湾景区沙滩上尽情地撒欢,而我则选择看过著名的海门亭之后,去欣赏半月湾古建筑群。然而仅有半小时的时光,<span style="font-size:18px;">遗憾集合时间的限定,</span>却不容我过多地去赏析古建筑群,只能回到入口处与崇武古城说再见。</p> <p class="ql-block">中午12.40分,我们在崇武西沙湾假日酒店附近的《老船长大排档•闽菜海鲜(崇武西沙湾店)》吃中饭。餐后奔赴五店市旅游景区,于下午14.30分抵达。五店市传统街区是晋江市城区的发祥地,占地面积为126亩,区域内遍布明、清、民国和至今的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建筑130幢,既有中西合璧的洋楼和西洋建筑,也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厝建筑群。这些建筑横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保存完好,形成了“闽南红砖古厝博物馆”。五店市的来历,可以追溯至唐朝开元年间,当时蔡姓七世公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了五间饮食店。这些饮食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五店市”这个名称。五店市街区是一个国家AAAA级的旅游景区,街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景区,如蔡氏家庙、庄氏家庙、布政衙、朝北大厝和青梅山,对外全年免费开放,但部分景区需要门票如五店市民俗馆,适合任何季节游览,中外游客可以在这里体检到闽南<span style="font-size:18px;">丰富的</span>文化和历史。闽南人的民间信仰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内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span>。闽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对祖先的崇拜、对自然神祗的敬仰,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纪念等民俗风情,形成了多元的民间信仰体系。闽南民间信仰不仅在当地有着深远的影响,还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妈祖信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影响力跨越海峡传播到世界各地华人集聚区,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精神纽带。这些信仰不仅仅强化了社区的凝聚力,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闽南文化的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由虎爷巷进入五店市街区,一路上可见尚书第、蔡克廉进土第、蔡万进士第、信丰厝、庄铭选宅、郑焕彩宅、来仪堂等建筑,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能欣赏建筑外景仅有少数允许</span>入内。郑焕彩宅,位于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清濛村,始建于清末,是一座典型的清末闽南古大厝。该宅原位于清濛村,后因城市化进程需要,于2012年迁建于五店市。迁建过程中,晋江市政府委托具有甲级古建筑施工资质的公司操作,力求保持古建筑的原始风貌,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郑焕彩宅的建筑风格独特,为五开间二进深硬山顶砖木石建筑,穿斗式木构架,右建护厝。门路石雕古朴,水车堵灰塑、陶作精细,镜面墙窑前烧花砖封壁,整石墙裙,上下厅木作多雕镂、施黑色油漆、绘泥金彩画。这些工艺精美的墙面和建筑元素都是在拆除前按建筑顺序编好数字,或整片切割或一块块卸下来,搬运到五店市后再重新安装上去的,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建筑的原有样貌。</p><p class="ql-block">郑焕彩宅的主人郑焕彩是池店清濛村人,民国时期著名侨领。他自幼在乡塾读书,后到商店学习经商。光绪年间奉父命前往菲律宾,白天工作,夜间学习西班牙文,不久便精通西文,熟悉商务。其父过世后,郑焕彩继承父业,着意经营,扩大业务,事业遍及东南亚。郑焕彩热心服务华侨社会,在华侨中赢得很高声望,历任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华侨教育会及南洋闽侨救乡会董事,马尼拉中华商会董事,并于1929年任马尼拉中华商会第26届会长。他对家乡公益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踊跃捐资,1937年抗战爆发前后病逝于菲律宾。郑焕彩宅不仅是郑焕彩家族的历史见证,也是闽南古建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实例。</p> <p class="ql-block">在五店市文化街区,可以欣赏到德化白瓷人气旺的精品展示,德化白瓷展览馆值得一看,是一种特色品牌的瓷器。德化白瓷的形制多样化,包括粗瓷、釉陶、艺术陶和紫砂陶等类型,根据用途又可分为瓷雕艺术白瓷和日用白瓷。德化白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德化白瓷的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唐代,宋元时期,德化白瓷通过泉州古口岸销往东南亚,成为重要的贸易商品。到了明代,德化白瓷因其质地细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造形灵巧等工艺特点,在国际上享有“东方艺术”的声誉。清代德化烧瓷技艺,以其釉色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耐磨、耐腐蚀等理化特性而著称,德化白瓷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盛誉,被法国人称为“中国白”。</p><p class="ql-block">德化白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宋元时期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出口商品。德化烧瓷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德化白瓷入选福建省文化标识,作品被众多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多次入选国宴瓷和国礼瓷。德化县现有陶瓷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茶具和花盆生产基地。获评中国瓷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陶瓷文化名城,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德化陶瓷品牌价值超千亿。</p> <p class="ql-block">进入到状元街,沿街可以见到乌大门、朝北大厝(现为晋江民俗馆)、庄氏家庙、露天戏台、蔡氏家庙、庄材涧宅等建筑,以及桃花叠浪景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状元街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民国特色建筑,包括宗祠、寺庙、民居和商铺等建筑,还在2012年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性开发。</span>这里是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最繁华的地带,游人如织,密密麻麻,以其蔡氏家庙和庄氏家庙“横<span style="font-size:18px;">撇</span>竖捺”<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做人做事</span>风格而闻名天下。</p><p class="ql-block">青阳庄氏和蔡氏在南宋年间,因“庄蔡联婚”,美满佳话而结下亲缘关系,两姓氏族在此后数百年间,虽历经磨难亦同舟共济、风雨相伴。状元街的命名是为了纪念青阳庄氏的杰出人物——闽人庄际昌。青阳庄氏,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表现最为出色,出现了许多进士和举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庄际昌,他是明代唯一一位连中会元、状元的闽人。庄际昌(1578年至1626年),字鹏举,号谿南,是晋江青阳庄厝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颖,七岁便能赋诗作文。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庄际昌以己未科会元夺取殿试第一名,成为明代科举考试唯一连中会元和状元的八闽第一人。他在殿试卷中提出的整肃朝纲、轻徭薄赋等对策,深得明神宗朱翊钧皇帝的认可。如今,庄氏家庙和蔡民家庙景点,又讫立在晋江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同一条街上,为中外游客提供了闽南文化和丰富的游览体验。近800年前结下的友谊与亲缘穿越时空,继续温暖人心,我们在这里见到不少蔡氏和庄氏的海外后裔,来此寻根认宗。晋江是泉州市所辖县级市,它的GDP是全国县级市里面排名前三,可厉害了!一个县级市超过了全国大多数地级市。五店市的“红砖白石”建筑,挺好看的!它就是标准的闽南建筑。闽南是指泉州、厦门和漳州三个地级市。</p> <p class="ql-block">最后再来说说,明代蔡氏兄弟俩的布政衙和大夫第,位于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布政衙巷1号。蔡立敬的故宅——布政衙,是明代建筑,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落带左边护厝。蔡立敬系明朝进士、浙江布政司左参政(明代官职名、相当于今副省长)。布政衙,建筑面积498平方米,穿斗式兼抬梁式木构架,为红砖石彻的护厝。木构面人字形方砖块铺地,三落为书房,栽有梅兰竹菊,有梅花石、凤髻石翠参差,号曰“凤鸣书室”。前铺青阳最大石埕,称“书斋埕”,俗称“一门厅”。书斋埕,“三十六天井”,乡里迎神赛会活动多此举行。前右角有一尊石雕凤狮爷,乡人作神灵奉祀。</p><p class="ql-block">西边的大夫第,明代万历年间举人蔡立爱故宅。蔡立爱官至奉直大夫,故名大夫第。后作西巷五房小宗祠,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63平方米。穿斗式兼抬梁式木构架的厝宅。大料粗大,花式古朴,檐柱多用层斗拱承托,出挑深远,大厅宽敞,砛石硕大,颇有官邸气象。蔡立爱历任湖广蕲州知府(四品官,相当于今市长或市委书记),广东连州知府,为人忠厚爽直,仁慈和平,为官清廉,爱护百姓。</p><p class="ql-block">蔡立敬,字惺甫,号熙斋,是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的进士,曾任浙江布政司左参政,以清廉正直著称。他在任期间,不仅管理仓库、监税两浙,还大力整治贪官污吏,处理积案。因过劳成疾,最终在任上去世,年仅55岁。他被百姓称为“慈父”,并被勒碑纪念,崇祀于名宦祠中。布政衙现为晋江市家训馆,收集并展示晋江各乡镇家族的家训文字,传达晋江人传统的家庭观、社会观和文化观。蔡立敬的家族背景也颇为显赫,他的父亲蔡应胄早年丧偶,独自抚养两个儿子蔡立敬和蔡立爱。蔡立敬的哥哥蔡立爱也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同样以清廉著称。</p> <p class="ql-block">闽南文化系列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文字创作:曾敖林</p><p class="ql-block">原创时间:2024年11月4日</p><p class="ql-block">校勘定稿:曾敖林</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曾敖林、江国华</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曾敖林</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4年11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