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 年11月5日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接来自北京的现当代艺术家宋鬼聿老师,当他走进文正幼儿园我们都很兴奋,带他参观博物馆,一直聊到晚上10点多,意犹未尽的感觉。那是因为我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对教育的一份热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1月6日中午宋老师带着副班老师们在三楼天台小屋涂鸦,大家放下"我不会画"的束缚,像孩子一样的绘画,结果呈现了一幅特别有意思的画面。其实没有会不会画,只有敢不敢画。我们成人容易被所谓的"不好看"评价控制,不敢大胆下笔,当放下顾虑,人人都画得特别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11月7日一早,幼儿园邀请周边幼儿园30名幼儿老师与我们一起参与宋老师关于《伟大的作品与美育老师们》交流分享活动,同步还进行了直播,线上有600人观看。对我们来说宋老师的到来就是为我们打开另外一个视窗,通过伟大的作品中承载的美育价值,让大家了解美育教育的价值观,实践的路径,不是技法先行,一定观念先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1月7日下午我们陪同宋鬼聿老师参观画家钟照的工作室,在光影中的宋老师和画室的风景融合在一起,发现摄影也很有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陪同宋鬼聿老师到陶艺大师孙先军的工作室,艺术家都是心心相惜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珠海金湾知名的艺术家不多,文化圈子十分狭窄。金湾艺术中心的建筑非常有特色,艺术展的质量一般。我们笑谈金湾要筑巢引凤,文正幼儿园在做积极的贡献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1月8日上午宋鬼聿老师带领老师们再现他的创作过程。他在一块油画画板上用铅笔打稿,用马克笔勾出轮廓,然后用色笔随意的画出长方形格子。老师们在宋老师的指导,用深色的轻黏土揉成条状将沿着轮廓线黏,在画好的方格中黏上自己喜欢的轻黏土,轻黏土要红、黄、蓝三色中进行组合、分别不同比例揉捏,两个方块之间的颜色尽量不同。老师们一边揉捏一边说要解压呀!一份50*60的画很快就成型了,在轻黏土没有干之前,用锡纸揉成细条,横向镶嵌到画中,一幅令人惊艳的集体创作就这样展现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11月8日晚上宋老师放弃休息,又和幼儿园家长进行一次互动,通过带家长实操,启发家长在闲暇时间怎么运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带孩子玩出创意,打开孩子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家长们表示这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是一个美好的夜晚。看到了文正幼儿园在教育上积极探索,链接很多优质资源,让家长和孩子都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未来 10 年,审美力必将成为最大的生产力。无论在什么领域,没有审美力,就难以拥有成交力。 吴冠中先生曾言:“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美盲却有很多。”审美不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也是对高品质追求的体现,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空间,不仅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表面视觉效果,更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当人们踏入一个场所时,他们期待的不仅仅是美观的布置,还渴望从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获得深刻的体验,这种体验感能够让人们沉浸其中:同时还能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那些真正懂得审美、善于运用审美力的人,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我们非常期待文正幼儿园今天的思考和行动,在未来会结出累累硕果!</p><p class="ql-block">感恩远道而来的宋鬼聿的倾情奉献!我们会继续加油的!</p><p class="ql-block"><br></p> 感悟 <p class="ql-block">和宋鬼聿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入冬的北京郊外的晚上。</p><p class="ql-block">推开堆放着作品房间的木门(宋老师刚刚搬离之前的工作室),在昏白的灯光下就见到了那些熠熠生辉的作品,也见到了今天看到的《破碎-关系 》(卓别林《孤儿流浪记》)在玻璃与油画肌理的不同呈现下,我影子也映在那些破碎的镜子上。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动,即是真实又是微妙的中国人独有的含蓄而诗意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当时就打定主意,要收藏作品并要好好的与宋老师结交。</p><p class="ql-block">没想到一念之下就是之后一千多个日夜的不忘。</p><p class="ql-block">终于在今年以文正与孩子们教育的名义请来了宋鬼聿老师 ,可以一起畅享这些年关于美育关于教育与儿童未来这个宏大的话题。</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我们聊了很久,也特别深入。这场对话好像多年老友一般无拘无束,但又思想统一。胡园长希望我们的美育教育不是展品,可以惠及大多数的孩子;而我则希望我们的作品展示将是一个伟大的教育过程;蔡馆长又开始了他对于博物馆与课程的苦恼………</p><p class="ql-block">宋老师静静听着,好像有东西在酝酿着,一如他的作品一样含蓄但又可知他成竹在胸。</p><p class="ql-block">后来证明。确实,宋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成功的职业艺术家对于儿童美育独特思考的思辨性,并毫无保留把这种独特且快捷的赠送给了我们。</p><p class="ql-block">一种基于幼儿独特生理年龄下,美育教师对于儿童在固定场域下如何探索世界并把这种过程变成完整作品的逻辑。</p><p class="ql-block">这是无比宝贵的珍宝。</p><p class="ql-block">因为现在大大小小的艺术展中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都是基于一个课程儿童独立完成一件作品,然后将这些作品再用成人的视角妆点、拼接,然后巧取豪夺一般组合堆砌,最后对社会大众大叫:看吧,这是孩子们喜欢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极其傲慢且可悲的作品展现。而宋老师的课程与分享则完美的执行了如何避开这一可悲行为的过程(我相信周三与周五的密集教学让大家都有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这让文正团队的伙伴们第一次如此之直观的看到了以为职业艺术家是如何创作与思考的。这种震撼是任何教育教学情形中都得不到的宝贵体验。</p><p class="ql-block">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宋老师明天就要回到北京了。但这短短的交流只是为了后面更好合作的开始,之后的美术展将由宋老师带着我们的孩子家长进行策展活动,也将更深入的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p><p class="ql-block">不由得感叹,文正的孩子真的太幸福了。</p><p class="ql-block">一一梁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