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座广济桥(副本)

呦呦鹿鸣

<p class="ql-block">  潮州有两句流传已久的民谣:“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意即到了广东如果不到潮州、 到了潮州如果不走广济桥,那就是白来一趟。我到了潮州,自然要上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  我绝不仅仅是为桥的盛名而来,旅游景点名实不符的情况多着呢,我是确确实实喜欢这座桥。</p><p class="ql-block"> 名列中国四大古桥之首的广济桥,论年岁不及赵州桥,那座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始建于隋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而广济桥始建于宋代,虽是高寿但还不足千岁。论桥的长度,它不及福建泉州洛阳桥,那桥长834米,而广济桥梁桥加浮桥一共才518米。论地理位置,它不及北京卢沟桥,那座桥历来是出入京都的交通要津和军事要地,尤其是发生于其间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而广济桥虽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赣的交通要道,毕竟离皇城甚远,算不得扼咽卡喉的要害之地。</p><p class="ql-block"> 那么,我为何对广济桥一见钟情呢?</p> <p class="ql-block">  都说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其实对物体亦如是。我喜欢广济桥,无疑是因为它有极高的颜值。</p><p class="ql-block"> 我先在韩江边远眺这座桥,它如矫龙般横卧江上,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东边的梁桥有12个桥墩和一座桥台,西边的梁桥有8个桥墩,东边梁桥的长度大约是西桥的两倍。两座梁桥之间有近百米的浮桥,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每个石墩上都建有桥亭,均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有的桥亭独占一墩,平稳威严有如宫殿;有的二亭合占一墩,分立南北两侧,有圆形、扇形、三角或四角形等各种形状,桥亭与桥亭之间有石梁连接。沉稳的白色栏干,高挂的大红灯笼,独特的雕柱翘檐,典雅的匾额楹联,使整座大桥既古色古香,又雄伟壮丽。此时正当中午,桥畔绿树掩映,天上白云悠悠,江中碧水滔滔,一串亭台在江上蜿蜒,在水中荡漾,美如瑶池琼阁,蓬莱仙境!</p> <p class="ql-block">  被颜值吸引是第一步,第二步即是限于才华。我随熙熙攘攘的人流登上广济桥,一边近距离地观察桥的独特与精美,一边用心感受桥的聪明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这确实是一座才华横溢的桥,它科学地顺应江流环境,恰当地选用石材木料,巧妙地采用梁桥加浮桥的模式,有效地解决渡桥和通航问题,因而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p><p class="ql-block"> 古时潮州为瘴厉横行的偏远之地,从韩愈任刺史时以一猪一羊投入北江驱赶鳄鱼即可知此地的闭塞与落后。当时由东进入广东,到潮州便被韩江阻隔,为了渡江,人们往往“日夜野宿,以伺其便”,由此可见无桥之苦,摆渡之难。最早想到在江上建桥以周济民生的是潮州太守曾汪,宋代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曾汪造舟为梁,以八十六只船架设浮桥,并在中游砌长宽皆为五丈的大石墩以固定浮桥,取名“康济桥”。以后韩江发大洪水,浮桥被毁,历任州守相继增建石墩,重修浮桥,并在石墩与江岸之间架巨木为梁桥,到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康济桥成为浮桥与梁桥相结合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以后,康济桥屡遭劫难,或被洪水冲垮,或因火灾烧毁,或为战火所焚,又历经多次修复,到明朝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对桥进行规模空前的重修,全面加固桥墩,墩上加梁,梁上铺板,板上盖砖,为使行人免遭日晒雨淋,又在桥上建起126间亭屋,亭屋间建造12座楼台,江心急流处仍用24艘船连结为浮桥,峻工后将康济桥更名为“广济桥”,为“广济百粤之民”之意。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州守减去六只浮桥用船,自此“十八梭船廿四州”之格局形成并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对广济桥进行修复扩建,1958年还撤去梭船,架以钢梁,成为东西桥合一且能通行汽车的桥梁。1989年,潮州市政府在广济桥下游一公里处建成现代化的韩江大桥,广济桥作为交通纽带的历史使命从此结束。就如一个辛劳大半辈子的美女,在不需劳作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梳妆打扮一样,广济桥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后,潮州市政府聘请全国文物古建专家和德高望重的潮籍乡亲为顾问,对大桥进行规模空前的维修重建。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准则,以重现明代风貌为设计依据,加固桥墩、修复桥面和桥上之亭台楼阁,重造十八梭船,让广济桥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历史。2003年10月,维修工程正式动工,2007年6月全面峻工并于同年9月20日正式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广济桥,桥墩均用韩山的大青麻条石砌成,石与石之间不用勾灰,全部采用卯榫结构。所有的桥墩上游部分全部做成尖形,以有效降低径流对大桥的冲击。为了防备台风洪水,桥上原有的桥屋全部改成桥亭,这样既独立又通透,有利排水通风。桥亭屋顶一律采用密度大、强度高、耐腐性耐久性强的坤甸木建造。中间的浮桥由十八只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船长14米宽3.6米,船中央铺设5米宽的木板作为桥面,浮桥两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上,随水位涨落而高低变化。浮桥可启可闭,闭合时连接两边梁桥,开启时能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排洪。故在广济桥,“过河拆桥”不单是一个成语,而且是实实在在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才华不仅体现在科学实用上,也体现在装饰上,潮州自古出能工巧匠,石雕、木雕既具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以造型优美、形神生动、气质浑厚、古朴庄严为特点闻名于世,而广济桥则是展示这一传统工艺的极好舞台。桥上众多石雕木雕,或为祥云莲花,或为梅兰菊竹,或装饰于栏杆望柱,或点缀于屋顶门窗,品类既繁多,工艺亦精湛,充分体现了潮汕文化精致机灵的风格,而桥上的各类匾额楹联,或大气磅礴,或雍容华贵,或清新优雅,尽显岭南文化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民间技艺、精美的造型设计,使广济桥内外兼修、风华绝代。</p> <p class="ql-block">  当天晚上,我又来到了广济桥。下午五点半以后,因为浮桥要断开,就不允许人们登桥了。我极想看看浮桥被撤掉时的情景,可惜江岸已是人山人海,根本无法靠近江边。踮脚往江上望去,只见各色灯光把广济桥装扮得玲珑剔透、灿烂辉煌,周边的笔架山,韩文公祠、广济门、牌坊街、开元寺也灯火通明,一场巨大的灯光秀正徐徐开幕。光在不断地跳跃,色在不停地变幻,广济桥盛装华服闪亮登场,忽而是银色的,忽而是金色的,忽而是蓝色的,忽而又是红色的,韩江也跟着大桥妖娆变色,江上和水面便有了两座孪生的桥。由于微波荡漾,水中的桥更妩媚,更飘逸,更婀娜多姿!强大的射灯来回扫射着古城和古桥,一道道色彩明艳的光在空中奔跑、舞蹈,与江上的光相互辉映,共同构筑出一个光怪陆离、美轮美奂的水晶世界!倾城之美,倾国之貌,虽只能踮脚远观,亦大饱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年轻时看过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中最后一句台词“真是一座好桥”!</p><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真是一座好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