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我童年时,隔壁邻居有个姨妈在杭州工作,姨妈的家住在拱宸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以前,农村的长辈们大多缺少文化,记得我上初中时,邻居曾叫我给她姨妈写过一封信,地址是杭州市拱宸桥。所以在我童年时,对杭州的拱宸桥有了深刻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父亲是俩兄弟,有个哥哥在杭州工作。父辈们关系很好,我大伯退休后,每年的春节会来我们老家过年。在我童年时,大伯也常带我到杭州他家小住,大伯、大妈对我很好,现在虽然都已作古多年,但我心里常常怀念。那时虽常去杭州游玩,因我大伯家住在上城区,在城站火车站附近。而拱宸桥在拱墅区,离我大伯家较远,况且我还年幼,根本不会去拱宸桥看个啥样的。岁月悠悠,光影流年,一眨眼我已退休,并客居杭城,有充足的时间外出游戏。因对拱宸桥有久仰之情,故在今年我和夫人一起,已三次造访拱宸桥了,亲眼目睹了该桥的雄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拱宸桥飞架于京杭大运河之上,为三孔石拱桥,呈南北走向,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之感。它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几经兴废,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全长92米,宽6.6米,中孔高9.2米,桥面呈弧形,由台阶上下;桥面的中间平铺石板,行动不便的人可用推车出行,拱宸桥不宜开车,只适合步行而走;桥的两侧设置石砌栏板,以确保行人安全。该桥的建成已近140年的历史,可以说历经三朝换代,从清代到民国,再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百多年的沧桑中,它见证了杭州城市巨大的变化,见证了从一个破烂的城市,发展成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城市,见证了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世人瞩目。故浙江省人民政府在2005年将拱宸桥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在2013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站在桥上眺望,可远望附近几十公里的杭州城,“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大运河,就踩在每位游客的足下。河水清澈,波澜不惊,上下天光,平稳地流动在河床里,如果不仔细看,还分不清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呢。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气候,千百年来这里孕育着它自身的人文文化。因京杭大运河是人工开凿的内河,所以没有像钱江潮那样汹涌澎湃,只有它独特的清新与秀丽,宛若一条玉带蜿蜒于华夏大地,与时代共鸣,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拱宸桥的南面,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景象,现代化的建筑,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穿红扎绿𤋮熙攘攘。从拱宸桥的南面台阶上步行下去,是大运河广场,广场上有一座醒目而高大的、三门的石牌坊,周围有水池喷泉,地面上铺着浮雕的石板;广场的两侧,一边是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另一边是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形成遥相呼应的格局。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旁边地下一层,有超市、服装店及数家餐饮饭店,人来客往,生意热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场的一角,有大妈们自发组织的广场舞,自然的舞池,放着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有说有笑,不亦乐乎!充分体现出国泰民安,丰衣足食,一派和谐祥瑞的社会景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免费开放参观的,散客和团队的游客都有,我和夫人也进去参观了。以前学生时代,对京杭大运河也学到过,但概念早已模糊。我们在该博物馆内,看了彩色的巨大3D影院视频,及一些图片和文字简介,从中了解到很多新知识,才知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凿人工运河的国家,没有之一,所以在人类运河史上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现在的中国,被世界称为基建狂魔,就从开挖运河这一工程技术来说,中国给柬埔寨开挖的德崇富南人工运河项目,在2024年8月5日如期举行奠基仪式,说明中国自古至今,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基建狂魔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市),北至涿郡(今北京市),后延伸到浙江的绍兴和宁波,全长1794公里。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及天津市、北京市,跨越四省两市。从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京杭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拱宸桥的北面,是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这里看上去比较陈旧,桥的南、北有着显明的差异。但这里保护着民国以前的老建筑,或修旧如旧,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漫步于此,游客可以了解当时杭州城市生活的缩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学生时代,曾经读到过世界上第一盏电灯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而我们浙江的第一盏电灯,竟然在1896年8月15日在杭州拱宸桥西侧的“如意里”亮起。原来是杭州的绅士丁丙,与浙江湖州南浔的富商庞元济合资建立了“世经缫丝厂”,并安装了自备发电机,就这样在浙江境内首创夜班照明,使用了电灯。所以拱宸桥脚下的“如意里”是浙江省境内第一盏电灯亮起的地方。如今“如意里”仍保留着,供游人参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意里的缫丝厂,不仅标志着浙江省电力应用的开始,还见证了杭州第一家戏院、第一家电影院和第一张报纸的诞生,如意里是杭州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如意里的旁边,还设立着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b></p>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以杭州的古老文化积淀为基础,依托吴越宝剑和杭州张小泉剪刀等文化元素遗产,通过多样的形式展示刀、剪、剑的文化和工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刀、剪、剑主要为宣传和弘扬中国悠久的刀、剪、剑的技艺,发掘和保护传统的手工艺,以收藏、研究、传承、展示、教育、宣传、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专业的特色,让游客了解中国刀、剪、剑的作用及锻造工艺,进一步认识中国工匠的智慧与匠心所在。观众可以从多角度、从生活化的视觉,来体验民间风俗和生活概况。特别是吴越宝剑,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兵器,具有强力的身份象征。现在研制的吴越宝剑,可作为居家的装饰品或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b></p> 中国伞博物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伞博物馆,通过展示伞的历史、文化、工艺和技术,旨在宣传与弘扬中国的伞文化,发掘及保护传统的制伞工艺。馆内设有多个展览单元,包括中国伞的起源、油纸伞时代、西湖绸伞及伞文化等。通过这些展览,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伞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处于烟雨江南的浙江,用伞的机会比较多,中国伞博物馆将伞𧗠绎出独特的伞文化,将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着历史发展的车轮,碾压出一道独特的文化轨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爱美之心的需求,伞不仅仅局限于挡雨的雨具,还起到了遮挡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以保护皮肤的角质层,保持原有的美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伞还可以作为戏场上的道具,也是倩丽姑娘们拍照时的陪衬,使照片别具一格,展示江南女子的浪漫与情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外,拱宸桥附近两侧,商铺很多,游客也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赘述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