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藏书院村,广州花都区炭步镇的一座古村落,说是古村庄,也有数百年历史,但所谓古宅基本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即使百年,也破败不堪,荒草丛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农村最重要,也保存最好的建筑就是祠院了,也一直翻修或重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一直是个农耕社会,封闭,流动性少,乡村是宗族社会,祠堂是村民的小"政府",是议事,拜祭,管理和教育的场所,过去还有族长,族谱,乡规民约,乡村是中国基层自治细胞。</p> <p class="ql-block">現今中国很多农村是新旧两重天,在一些边远,贫困的山区,随着信息,人员的流动,城镇化的扩展,有些已空心化了,成了过去的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城中村,尤其一线城市的大都市中心,寸土尺金,因征地拆迁,培植出一个巨大的低层次食利富裕阶层。</p><p class="ql-block">三四线城市则扩容为新旧城区,現代都市以新姿态出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农村的基本面貌,还是在現代社会进程中进行自我淘汰与改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农村的旧屋已不适合今天的居住标准,採光不好,结构古板,房屋功能单调…以其拆掉,不如另寻地新建,故現在很多农村也有新旧两部分,旧村成了"古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让人看到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岁月挡不住的风景,不管冷落凋蔽,新旧在交替。</p> <p class="ql-block">这贴上瓷片装修的房子,是一个港籍村民回乡建的,建成后一直空着,这是国人的一种思乡情结,这种現象在广东乡村并不是鲜見。</p> <p class="ql-block">这是藏书院村的旧村一条窄巷,大概有20多栋旧房,但整条巷子只有一位80岁的阿婆住在旧居,有些旧居其实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建筑,老农妇身体还健朗,独立能力强,丈夫巳去世,她的四个子女都到县城工作生活了,也在县城买房,作为广州辖区的花都县城,就是一座非常气派的現代都市。</p><p class="ql-block">由乡村到县城二,三十公里,子女也会常回家。</p><p class="ql-block">老农妇早些年在子女帮助下花了三万多购买了农村社保,現在每月有2千元养老,这在农村是很不错的生活水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是这条村庄,邻巷也只有一位农村壮汉居住,他告诉我也是自买社保,現在是每月700元,并说当年政策就只能买这么高了。他的子女也在外工作,3,4千元的工资,自身家庭压力都挺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在珠三角的南海,一老农民告诉我,他是当年全村买社保最高的,花了4万,現每月有2千五百元养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一辈的农民工,离乡背井,含辛茹苦支撑着家庭,幸运的也为自已购买了微薄的保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在广东的广大农村,大多数农民生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已很困难这自已根本买不起养老保险,而今年老力衰了,只靠每月二百元养老。什么叫脱贫?怎样才是安度晚年?难怪李克强总理生前说,中国还有6亿人只月入千元。</p><p class="ql-block">贫穷不应是天生的。法治社会允许差异,不仇富不弃穷;如果只靠权力让5%的人垄断了80%的社会财富,不但穷人没出路,富人也不能自保,社会只能充满仇恨与道德堕落。</p><p class="ql-block">在广州郊区的农村,没有城中村的红利,但依傍大都市,集体经济,乡镇企业一直发展,农转非,每月有一,二千元补贴,如果政策倒退,经济衰退,本地人,外地人都受困,不管什么主义,民富国强才是好主义。</p> <p class="ql-block">房屋是一个年代,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見证。该村大多数房屋,从样式,实用与享受来看,是20年来所建。</p> <p class="ql-block">基建进行时,房屋是中国人最重的乡土观念,也是最实在,最重要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村道</p> <p class="ql-block">藏书院村有1千4百多人口,土地三千多亩。</p><p class="ql-block">这大概就相当于一个美国家庭农场拥有的土地面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人均耕地少而分散,中国数千年来一直是小农经济的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経济,八亿农民养活二亿城市人,压力山大,社会进步难有大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現代科技发展,倒迫着中国的农业改革,土地集约化,大耕家,种植专业户,是机械化的前提,但南方山区,土地少且碎片化,地形复杂,小微机械化也不易,現还有不少农村地少还掉荒。</p> <p class="ql-block">現农村很多田地是被出租承包的,每亩一年千月租金比丢荒要好,因考虑到成本,承租人多种経济作物,很少种粮食作物,如没有政策倾斜补贴,种粮难有起色。</p> <p class="ql-block">藏书院村的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气候良好,有一定优势。即使一年租金3百万,人平才2千,但解放了劳动力,难怪年青人基本外出了,稳就业,民生为大,都是任何社会要首先考虑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花都赤坭镇的缠岗村,与藏书院村有着类似的轨迹,这毕竞还是广州花都区的农村,距广州城中心区也就5,60公里,虽然村里老人居多,村容村貌变化了,但比过去寂寞了,它也是新一代农村青年人的最后归宿,但这归宿似乎越来越远了。</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新区与旧区,乡村的新村与旧村,都是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进程的体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土地财政支撑着中国的经济”繁荣”,是各地政府的税收主要来源,过去城里人普遍住房困逼,2,30平方3代同堂并不鲜見,因此中国改革开放变化最大的就是都市現代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农村中的新村也是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涌現的,古旧村仍存,但已失去使用功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农村的土地承包,能人经济,城镇化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农村空心化,边远农村衰落,故乡再也不是那个故乡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第一个飞行家冯如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岭南村落文化园</p><p class="ql-block">莲塘村,始自南岭珠玑巷,由冯氏先祖于元朝至正年间(1426年),从相邻的仕洞村迁入此地立村,繁衍至今已近600年历史。村前古榕、荷塘,亭楼书舍;村里石板巷道相互贯通,房屋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房屋结构既有岭南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也体现了中原地区传统的“三间二廊”。三间即:中间厅堂两边房间;两廊:出入必经进间,同时也用作灶房。厅堂前方留有一个大“天井”,原意是“露天的水井”,让井口直接向天。由于天井上部的开口不加顶盖,天井上部就成为风压通风的出风口和热压通风的进风口。“天井”设置中间,也是巧妙地利用夏冬季太阳角度,夏季遮挡阳光,而冬季却让阳光射入屋内。瓦面设置明瓦和屋檐上装饰木格子结构,既能充分采光也能减少强光刺眼。这就是岭南传统建筑天井的功能。除此,天井还有集雨、排水、换气、采光、家务等物质生活功能以及观赏、聊天、看天祭天等精神生活功能,在这里“天人合一”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墙身采用青砖和草筋灰砌成,墙体厚度24CM,地面采用沙石垫层上铺放厚土大阶砖的做法。青砖、沙和大阶砖对潮湿空气有着呼吸的作用。瓦面除了挡雨遮阳外,还能起到隔热和散热快功能。青砖黛瓦、龙船脊、灰雕、陶塑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独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工艺。</p><p class="ql-block">莲塘村既是“九宫八卦村”,也是通往湛江和肇庆府的一个驿站。至今,大闸村还暗藏着汤显祖设计的“九板十踏”之玄机。(摘自江门政府对莲塘村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莲塘村,新与旧并没有截然的分界,但就是在这至今还显古朴的村庄,却诞生了中国的航空之父冯如,因为他不仅是个飞行员,还是设计,制造大师,航空企业创始人,最早接触钻研西方科学技术的中国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不禁令人想起另一个广州籍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p> <p class="ql-block">江门是广东著名的侨乡,有5百多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是中国最早接触外部世界的地区之一,她的华侨赤子遍布世界,尤其在欧美,那里有来自中国的第一代移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接触西方风气之先,地杰人灵,梁启超,陈少白这些中国民主先驱,侨领司徒美堂,中国航空第一人,号称航空之父冯如,还有中国34位院士都来自江门……</p> <p class="ql-block">碉楼,广东侨乡的标志性建筑,江门地区的开平至今还保存有上万座的碉楼,并成了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其实整个珠三角地区乡村都或多或少的存有碉楼。</p><p class="ql-block">碉楼坚固结实,居高临下,有观察孔和枪眼,它体現了村民的防范,自卫意识,保护家人,族人的财产与生命。</p><p class="ql-block">其主要防范对象是土匪,流寇。</p><p class="ql-block">自古至今,中国社会多处于动荡期,专制皇朝下,百姓谈不上什么生命权,自由权与财产权利。</p><p class="ql-block">勤劳的中国人最怕苛捐杂税,最防小人地痞流氓,政治黑暗,动乱,自伤自损,千百年遗恶。</p><p class="ql-block">在乡村勤劳致富,50年代后却往往成了地主富农,被革命打劫了"剥削”所得。</p><p class="ql-block">记得某位作家描述,有个地主豪坤后人出了个败类,吃喝嫖赌抽俱齐,败光祖业刚好迎来解放,一举成了贫农又光荣了一把,真是魔幻神奇的遭遇啊。</p><p class="ql-block">在侨乡,珠三角华侨在海外含辛茹苦积点小钱回乡置业,这是一种家乡情结,富裕些的更捐资助学,建祠堂,办公益,成了乡村坤士。</p><p class="ql-block">乡村秀才,坤士已成过去了,現只有乡村祠堂,古楼看到历史的陈迹。</p><p class="ql-block">其实,与碉楼异曲同功的还有客家大围屋,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都反映了中国农业社会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南粤大地如同全国一样,有无数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在古代,中原皇朝历来把南粤視为南蛮之地,流放之地,越过珠玑巷更是蛇虫,野兽,瘴气遍布的野蛮地方。古代唯有战争,灾难才使中原人南迁至广东成为客家人,岭南人。</p><p class="ql-block">以至80年代前,广东GDP还排不上全国前10名,70年代前是东北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改革开放后,广东一骑绝尘,唯思想领先,观念超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美国,澳大利亚是野蛮人开创的国家,日本是19世纪后期通过明治维新从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百年之变,虽经历二战军国主义被战败成废墟,但数十年后又成了亚洲仅有的几个世界发达国家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野蛮人是英国人后裔,被流放,本身就是桀骜不驯,抵制权力的条条框框约束,寻救自身解放的囚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囚徒是被枷锁拷着的覚醒奴隶,是反叛和批判旧制度的"下等人“,而奴隶更多是被愚弄,洗脑,是非不分的被剥削,损害的人。</p><p class="ql-block">而奴才只不过是封建皇帝豢养的治理奴隶的工具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类从蛮古开荒凿土,建家立业,从部落,乡村到城镇,国际都市,每一转变跃升,都是思想,科技的引领与制度创新,没有救世主,神仙皇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乡村的变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封建的专制皇朝,中国的历史,漫长而沉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唯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与世界文明同步,中国才取得突破性的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我们享受了世界文明的成果,但作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几个国家之一,我们对世界現代文明的贡献还很不相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折腾,不倒退,中国与世界的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君乐 清远美林湖</p><p class="ql-block"> 2024/11/0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