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中的辩证原理 主讲老师:林传生

魏巧云

厦门老年大学第四期书画高级研修班2024.11.8周五。第六讲:《书法学习中的辩证原理》主讲老师:林传生 <p class="ql-block">林传生</p><p class="ql-block"> 1974年出生,福建平潭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福建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主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品曾获全国第二届册页书法展览优秀奖(最高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在全国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中连续三届入展。其中楷书、行书双体同时入展十二届国展。连续两届获得福建省“八闽丹青奖”金奖提名。累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入展20次。 </p> 周旻副校长介绍林传生老师 林传生老师赠送学校作品集 周旻副校长给林传生颁发收藏证书 林传生老师授课要点 林传生老师现场示范平正与险绝 林传生老师现场演示 林传生老师针对这节课作了总结 周旻副校长作全课总结 林传生老师作品 课后作业 <p class="ql-block">听了林传生老师的课后,给四条屏落了款。请老师们指正。</p> 心得体会感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聆林传生《书法学习中的辩证原理》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刘六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也许是周校长昨日就把林老师的艺术成就提前作了推介,也许是周校长把他称为能和苏东坡相媲美的治世能臣和诗词书画皆工而名满天下的文坛领袖,是我省少有的“青年才俊”,去年和周校长一起在三坊七巷和福州大学举办两人专场画展!所以大家都翘首以盼,等待着他的精彩演讲和现场演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聆听他主讲的课题,特别理解周校长的苦心,只有孜孜以求,寻求书法真谛的实践者,才会知道“读帖”必须要掌握的审美的辩证思维修炼的重要性!就像临画必先读画一样,读懂作者创作意图,才能理解其谋篇布局的灵魂!过去, 看帖临帖都是依样画葫芦,都没有真正读懂帖,原来有这么多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蕴藏其间,有待我们的发现和分析 ,以便懂得创作者的精心创意!过去,我们总是不经意间,把一些经典书帖里某些充满个性的字形笔法,误当成是作者无奈中遗留的败笔!其实俯仰之间,左右摇摆之间、疏密有致、浓墨疏淡留白之间,俱是作者精心勾勒挥洒的结果!原来书法果然和绘画同源,同样要讲空间布局!以求作品整体姿态线条的气韵相宜!那么要读懂字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认清观念上的辩证关系,才能处理好艺术上的辩证关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观念上,其一, 就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古人早有结论: 先与古为徒,再与古为新!即先找一种适合自己的书体学习, 有所成再创新,所谓推陈出新!其二,平衡好“聪明劲”和“笨功夫”的关系!前者指有举一反三的灵活性;后者指拥持之以恒的学习韧劲。两者不可偏颇。像两条腿走路,既不能泥古不化 又不能投机取巧。三,“五体兼备”和“专攻一体”。专攻一体可成创作主体,然后吸纳别体所长,形成自己风格。其四,关于“像”与“不像”的关系。三年学得像,一辈子写出来应“不像”,即有自己的东西。其五,“俗”与“雅”的关系。书法最好的气质是古雅之气、正气、书卷气、文人气,倡导冲和之美 ,所谓气敛神藏。忌讳的是匪气、江湖气、戾气、霸气显露而浅薄软滑。书法如诗歌:雄浑、冲淡、纤秾、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清奇、飘逸旷达。当然这只能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个性、不同书写内容的综合体现,因为每幅作品都有其不同个性、风格和气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关于结字的辩证关系。首先“形”与“势”的关系。《书谱》云: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 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列河汉。中国象形文字肇始于鸟兽之迹 ,佐以景观描述 ,尤为生动贴切!其二,关于“平正”与“险绝”。“平正”失却惊人之视觉冲击;“险绝”方能震撼心灵,当然需循“险绝”之道。其三,“疏”“与“密”的关系。疏朗有如留白,致密有如墨浓,有对比方显美感。其四,纵与横的关系。写隶书多横向挥洒,有如苏东坡体,纵向多草书,收放自如纵向连绵缠绕。其五收与放的关系。这几个关系,老师以《伯远帖》为例,举出其中若干字,远、之、情、群等,运用结字辩证原理进行分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关于笔法中的辩证关系。其一“中锋”与“侧锋”的关系 ,中锋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侧锋则如佳肴中的辅料和调味剂。古人用笔的形象比喻 ,如“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和“长年荡桨”。比喻惟妙惟肖,勾划出中锋用笔注重藏锋笔法,方能领略用笔之妙!其二,“俯仰”与“向背”。“俯”指两头下沉 ,中间横起, 要下应;“仰”指两头翘走,中间下沉,要上呼。“向背 ”指两方相向而坐和背靠背而席。体现上下和左右的呼应关系。其三,“藏锋”与“露锋”的关系。笔划内敛和张扬的关系。前者浑厚、沉稳、深藏含蓄。藏锋需逆势 起笔,欲右先左,欲左先右,后者则直入或直接落笔而外露。故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其四,“圆转”和“方折”的关系。前者如一妇人发髻上“折钗股”,因由金银材料制成特俱韧性,喻转角曲折圆而流畅。方则刚劲而筋骨外秀。《灵飞经》里多呈方折。左图黄山谷帖中多有方角而显俊朗。右图董其昌临摹作品,圆转,厚重,儒雅。颜真卿《表忠观碑》,笔法也体现其厚重圆融书法风格。其五,“提”与“按”的关系。提按是书法技法的生命。许多人对所谓提中有按 、按中有提也不理解。最终在实践中逐渐理解。若一味平拖,则线条呆板僵硬 。若提按线条丰富,则展示鲜活的气息,所谓气韵跳跃生动 是也,形成了音乐韵律般的节奏。沙氏写广告牌,按多提少;启功则提多按少。其六 “行”与“留”。即快与慢的关系,所谓“留不长迟,遣不恒疾 ”。其七,“逆锋”与“顺锋”。逆锋就是藏锋常用笔法,有用笔如“常年荡桨”的说法。据悉,黄庭坚观察渔工摇橹,有节奏地前推后返收放,俯仰之间,船带有节奏地前行,由此启发其书法创新笔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关于章法和形式中的辩证原理。其一,“中锋”与“侧锋”。前者垂直握笔, 线条保持在中间,两边同时用力。侧锋横向拉动,侧重一边用力。老师并作示范。其二 ,关于“断”与“连”。过去只关注字怎么写 ,没有关注字与字之间关系。所以“断”与“连”关系空间布局。有竖对齐,也有弧形集中,有上下断,却和谐疏朗;有左右摇摆,有的行书也断了,但显生动,所谓笔断意连。《酒花帖》里有“断”,草书中的断与连,老师举三字为例作了讲解。其三,“快面”与“点线”。前者收敛,粗重。点线,* 则显轻松愉悦。黄山谷点较多,粗细结合。老师的作品有粗细笔划展示。其四,“虚”与“实”关系。也是黑与白的处理关系、空间对比关系。作品展示,包括装潢落款都考虑在内,如小楷书法,四周留白,落款一侧留多一点,符合审美需求。吴昌硕写“石门”两大字,小字落款,些许低于大字,右上空白。载体的选择也很重要,纸张不要选得太花哨,又不能拘泥于白纸,最好有雅致的新的载体选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总之,艺术审美修养和辩证思维的修炼是永恒主题。只有在实践修炼中一点一滴的感悟和积累 ,才能不断得到提升。最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 ,周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林老师的《作品集》捐赠。而我们也有机会得到他的大作!感恩吧!感谢林老师的饕餮大餐!在今后的实践中仔细地寻找矛盾,分析矛盾,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书法乐趣!欣赏其永恒的魅力!借此再次感谢林老师的付出!感谢校领导、周部长、陈社长和班委的付出![合十][合十][合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