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绛山灯火照万家,泾水湾里写春秋。</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5日,在永寿县文联的大力支持下,县摄影家协会组织8名摄影家沿着父辈的足迹,走进永寿县绛山水电站开展“追溯水力发电历程,探秘泾河流域文化”主题摄影采风活动,用镜头追溯父辈们在这片热土上战天斗地的历史痕迹,捕捉唯美泾水流域画卷。</p> <p class="ql-block"> 绛山水电站位于永寿县城东北常宁镇北屋村绛山沟,距县城42.8km。电站是在泾河上筑坝、截弯取直的迳流式水电站,水头17.8m,引水流量23m3/秒,装机6x500千瓦,总装机容量30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875万千瓦•小时。1968年8月10日破土动工兴建,1975年5月3、4号机组发电,同年10月1、2号机组发电,1976年5月1日并网运行,1978年10月5号机组发电,1979年12月6号机组发电,至此,六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全部工程由滚水坝、进冲闸、引水渠、隧洞、前池、压力管道、厂房、防洪墙、尾水渠、变电站等组成。开挖土石方113.6万立方米,砌石64460立方米,浇筑砼4537.4立方米,共用水泥9218吨,木材966立方米,钢材238吨,工日321万个,总投资443.7万元。每年发电量一千一百万千瓦•小时,均已超出年发电设计能力。1996年创月、年历史之最,达到183万千瓦•小时和1530万千瓦•小时。现有员工60人,其中女工11人。</p> <p class="ql-block"> 当天,由永寿县摄影家协会主席边建锋带队,副主席兼秘书长贾永军、副主席李继、豆向荣、会员李玉红、耿贤参与,同时邀请县收藏家协会主席昝小强、书法家协会负责人任良军共同参与活动。</p><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永寿县绛山水电站办公和生活区,参观电站荣誉室、阅览电站简介、聆听水力发电建设及运营历程等。 副站长李红权在介绍水电站概况中说的一句话,深深的感动着我们一行。他说18岁就进入这里工作,一呆就是40多年。真正诠释了绛山水电人“扎根山区献青春,无怨无悔为万家”的初心、使命。</p> <p class="ql-block"> 其次在李红权副站长一路引导、解说下,我们沿着蜿蜒的砂石小道,步入沟底机房、隧洞、前池等场所,实地观看了机组运转等概况。期间,摄影家纷纷举起单反,用心记录了绛山水电人的工作场景、岁月痕迹,并和他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尔后摄影家们来到泾河畔,青草黄、树叶红、水声潺潺,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摄影家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与涛涛水声热烈共鸣。有的溯流而上,有的顺流而下,采撷着历史的浪花。</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上午已过,摄影家们挥别泾河、告别绛山水电人,驱车返程上山。</p><p class="ql-block"> 在绛山山腰,摄影家们再次停车、驻足,远眺绛山水电站,泾河水绕着绛山沟慢悠悠地转了个大弯,很像太极图上的大转弯,又像天工拿着画笔在大地上画了个大圈,鬼斧神工。绛山水电人称它“乾坤湾”。</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岳父多次给我妻弟说过,让带他去绛山水电站,他当年参加过水电站建设,想去再看看。小时候,我的两位叔父也多次给我讲过他们参加绛山电站建设的一些人和事。其实,我们的父辈们都在这里肩扛手推、大干苦干,洒过汗、流过血。又想,几代水电人在绛山沟底耐着枯燥、守着寂寞,默默奉献。忽而就感觉脚下的土地变得格外亲切、温暖。</p><p class="ql-block"> 这次绛山行,不仅是一次摄影艺术的创作之旅,也是挖掘和展示永寿人文自然资源的一次有力宣传,更是追溯学习前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活教材。</p><p class="ql-block"> 本次摄影采风活动得到了永寿县文联、陕西省永寿绛山水电站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向县文联、绛山水电站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参加活动的摄影家</p><p class="ql-block">文案:贾永军</p><p class="ql-block">永寿县摄影家协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