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昌硕——晚清民国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b></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别号有仓硕、老苍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人,晚清民国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p><p class="ql-block"> 1858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刻印。1866年,开始学诗。1869年,就学于杭州诂经精舍,跟随名儒俞樾学习小学及辞章,编成《朴巢印存》。1900年,自序《缶庐印存二集》。1919年,《缶庐印存》八册成书。1927年,因中风逝世于上海寓所。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等;主要篆刻作品有《作了天下事》《读遍千古书》等;主要绘画作品有《紫藤图》《墨荷图》等。</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等均得其指授。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p><p class="ql-block">人物生平</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晚清民国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少年时即喜作书;1865年中秀才,任江苏省安东县知县;1872年与吴兴施酒结婚;1913年推为西泠印社社长;1927年突患中风,病逝于沪寓。</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不是上海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p><p class="ql-block">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8月1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p><p class="ql-block"> 10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p><p class="ql-block">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岁时回到家乡务农。耕作之余,苦读不辍。同时钻研篆刻书法。</p><p class="ql-block"> 同治四年(1865)吴昌硕中秀才,曾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p><p class="ql-block"> 1866年丙寅23岁与父迁安吉城内居住。</p><p class="ql-block"> 1869年己巳26岁赴杭州,就学于诂经精舍,从名儒俞樾习小学及辞章。编成《朴巢印存》。</p><p class="ql-block"> 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内与吴兴施酒(季仙)结婚,浙江归安县(今属吴兴县)菱湖镇人。结婚后不久,为了谋生,也为了寻师访友,求艺术上的深造,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p><p class="ql-block"> 1873年癸酉30岁在安吉从县教谕潘芝畦学画梅。再赴杭投诂经精舍。在杭识吴伯滔。</p><p class="ql-block"> 1874年甲戌31岁秋,赴嘉兴客杜筱航(文澜)曼陀罗馆,识铁老金树本,与谈诗及识古器之法。</p><p class="ql-block"> 1875年己亥32岁赴试武林。1879年己卯36岁集拓所作印成《篆云轩印存》。携往杭州就教于俞樾,俞极赞许,为之署端并题辞。</p><p class="ql-block"> 1880年庚辰37岁寓吴云(平斋)两礨轩,以《篆云楼印存》请教,吴云为之删削,更名为《削觚庐印存》。识吴秋农、金心兰、顾茶村、胡三桥、方子昕等。与杨岘(见山)订交。</p><p class="ql-block"> 光绪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苏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来往于江、浙、沪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p><p class="ql-block"> 1883年癸未40岁因公赴津沽,在沪识任伯年。在析津(今河北大兴县)识杨香吟。由析津回沪,与虚谷、任阜长缔交。任伯年为作《芜菁亭长小像》。是年在苏州由潘瘦羊之介,与收藏家潘祖荫纳交。</p><p class="ql-block"> 1887年丁亥44岁至沪,任伯年为作《棕荫纳凉图》。1889年己丑46岁在苏州。时伯年来访,为之作《酸寒尉像》,自题诗。施旭臣、谭复堂为《缶庐诗》作序。</p><p class="ql-block"> 1890年庚寅47岁居上海。识吴大澄。</p><p class="ql-block"> 1891年辛卯48岁日该国书法家日下部鸣鹤(名东,字子暘,江州人,1838--1922)来华,与先生纳交。</p><p class="ql-block"> 1892年壬辰49岁任伯年又为作《蕉荫纳凉图》。</p><p class="ql-block"> 1893年癸巳50岁在上海编选壬辰以前所作诗三卷刊行,题名《缶庐诗》。</p><p class="ql-block"> 1894年甲午51岁在北京以诗及印谱赠翁同龢。中日战争爆发,参佐吴大澄戎幕,北上抗日。</p><p class="ql-block"> 1895年乙未52岁任伯年为作《棕荫忆旧图》、《山海关从军图》。十一月,任伯年病殁沪上,作诗哭之并撰联。</p><p class="ql-block"> 1899年己亥56岁十一月,得同里丁葆元保举,任安东县令,一月即辞去。</p><p class="ql-block"> 1900年庚子57岁日本河井仙郎投先生门下。</p><p class="ql-block"> 1903年癸卯60岁自订润格。编选壬寅以前所作诗为《缶庐诗》第四卷,连同前刊三卷,又《别存》一卷合为一册。</p><p class="ql-block"> 1904年甲辰61岁移居桂和坊19号,名其斋曰“癖斯堂”。赵子云投入门下。</p><p class="ql-block"> 1909年己酉66岁在沪与高邕之、杨东山发起成立上海豫园书画善会。</p><p class="ql-block"> 1912年壬子69岁至杭州与西泠诸友宴集。始以字行。</p><p class="ql-block"> 1913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艺名益扬。七十岁后又署大聋。</p><p class="ql-block"> 1914年甲寅71岁参入九老会。上海书画协会成立,任会长。</p><p class="ql-block"> 1915年乙卯72岁上海“题襟馆书画会”推先生为名誉会长。</p><p class="ql-block"> 1920年庚申77岁日本长崎首次展出其书画,东京文求堂继刊《吴昌硕画谱》,长崎双树园刊行《吴昌硕画帖》。诸乐三列为门弟子。</p><p class="ql-block"> 1921年辛酉78岁赴杭西泠印社宴集。《汉三老碑》被日商购去,与西泠同仁奔走呼吁,作画义卖,终募款八千大洋将碑赎回。日本朝仓文夫为范铜像。</p><p class="ql-block"> 1923年癸亥80岁潘天寿由诸闻韵引见来谒,撰联以赠。门弟子陈师曾卒。</p><p class="ql-block"> 1925年乙丑82岁沙文若(孟海)由王贤引列为门弟子。</p><p class="ql-block"> 民国16年十一月(1927年11月6日),吴昌硕突患中风,十一月初六(1927年11月29日)病逝沪寓,享年84。</p><p class="ql-block"> 1933年11月,迁葬于浙江余杭县塘栖附近超山报慈寺西侧山麓,墓地坐落于宋梅亭畔。墓门石柱上刻有沈淇泉(卫)所撰联语:"其人为金石家,沉酣到三代鼎彝,两京碑碣。此地傍玉潜故宅,环抱有几重山色,十里梅花。"鄣吴村有他的衣冠冢。西泠印社辟有吴昌硕纪念室。</p><p class="ql-block"> 1984年,在递铺镇建吴昌硕纪念馆,1987年,修复其在鄣吴村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的绘画、书法、篆刻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有《缶庐集》。吴昌硕有三子一女,次子吴涵、三子吴东迈均善篆刻书画。</p><p class="ql-block">人物故居</p><p class="ql-block"> 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居,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上街。</p><p class="ql-block"> 1844年阴历8月1日他诞生于这幢老屋,并在此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吴昌硕故居是座四合院式的深宅大院,原有主楼、东、西侧厅、倒厅和“状元桥”、半月池等建筑,总占地约2500平米。</p><p class="ql-block">主要作品</p><p class="ql-block">篆刻、绘画、书法、诗文。</p><p class="ql-block">篆刻生涯</p><p class="ql-block"> 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p><p class="ql-block"> 他的篆刻是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的影响。成为一代宗师。他的画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他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特点。篆刻方面吴昌硕上取鼎彝,下挹秦汉,创造性地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所以他的篆刻作品,能在秀丽处显苍劲,流畅处见厚朴,往往在不经意中见功力。</p><p class="ql-block">作品</p><p class="ql-block">《寿山老坑巧色雕狮钮》《千寻竹斋》</p><p class="ql-block">《作了天下事》 《千寻竹斋》3刻</p><p class="ql-block">《读遍千古书》《吴俊卿信印日利长寿》</p><p class="ql-block">《好学为福》 《安吉吴俊章》</p><p class="ql-block">《黑青田》 《雷浚》</p><p class="ql-block">《一月安东令》 《鲜鲜霜中菊》</p><p class="ql-block">《湖州安吉县》 《归仁里民》</p><p class="ql-block">《泰山残石楼》 《暴书》</p><p class="ql-block">《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 </p><p class="ql-block">书法生涯</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的楷书,开始学习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颜鲁公,隶书学习汉代石刻,篆书学习石鼓文,在吴昌硕的书法创作中,无疑以篆书、行草为主,但吴昌硕学习隶书的时间并不短,在青年时期便曾临习汉碑,如“张迁碑”、“嵩山石刻”、“张公方碑”、等,同时又受到邓石如、吴让之、杨见山等人的影响,笔法近似杨见山,他在三十五岁时书的一幅隶书还是“张迁”的风格,结体方正,用笔尚拘谨、小心。吴昌硕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已变长,取纵势,如这幅“奉爵称寿,雅歌吹笙”,用笔雄浑、饱满,从一些线条看,具有篆书的痕迹,可以说这时吴昌硕早已将篆、隶溶为一体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的楷书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中年以后,博览众多金石原件及拓本,选择石鼓文为主要临摹对象。数十年间,反复钻研,并不以刻意模仿徒求形似为满足,参以秦权铭款、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文字的体势笔意,故所作石鼓文凝练遒劲,自出新意,风格独特。60岁后所书尤精,圆熟精悍,刚柔并济。喜将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晚年以篆隶笔法作草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p><p class="ql-block">绘画作品</p><p class="ql-block">《天竹花卉》《紫藤图》</p><p class="ql-block">《墨荷图》《杏花图》</p><p class="ql-block">《花卉十二屏风》《梅花》</p><p class="ql-block">《花卉四屏》 《牡丹》</p><p class="ql-block">《兰石图》 《松石图》</p><p class="ql-block">《花卉》2幅 《紫藤图》</p><p class="ql-block">《杂画册(之—、二)》 《依样》</p><p class="ql-block">《天香露图》 《杞菊延年》</p><p class="ql-block">《泥盆菊草图》 《牡丹图》</p><p class="ql-block">《牡丹水仙图》 《大富贵》</p><p class="ql-block">《佛像图》 《富贵神仙图》</p><p class="ql-block">《红梅图》2幅 《蔷薇芦桔图》</p><p class="ql-block">《秋艳图》 《三千年结实》</p><p class="ql-block">《人物》 《三千年结实之桃》</p><p class="ql-block">《神仙福寿》 《石梅》</p><p class="ql-block">《石竹图》《松梅图》</p><p class="ql-block">《岁寒交图》 《桃实图》</p><p class="ql-block">《瓜果》 《灯下观书》</p><p class="ql-block">《姑苏丝画图》 </p><p class="ql-block">诗文生涯</p><p class="ql-block"> 至于诗文方面,在当时也出现了知名的诗人施愚山、郑板桥、赵瓯北等,都或多或少写下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诗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袁子才反对桐城派复古主义的倾向,提出直抒性灵、表现个性的主张,在当时也曾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吴昌硕就是生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个受过浓重的封建思想熏染的知识分子,他对当时人民的革命斗争缺乏正确的见地,但同时却不能不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他出身于中间阶层,目击上层统治阶级生活的穷奢极侈与他们对广大人民的厌殊求,心中感到非常不满,同时又由于个人找不到出路,更感到苦闷和彷徨,迫切要求发泄自己胸中积压着的一股郁勃不平之气。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他便集中自己毕生旺盛的精力从事于文学艺术活动,希望能在这一方面有所表现于当世。</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善作诗文,苦吟数十年,未尝间断。所作诗篇以傲兀奇崛古朴隽永见长,一般地说用典较多,不甚通俗,但有些绝句纯用白描手法,活泼自然,接近口语,具有明丽俊逸的特点,风格上与民歌很相近。所作题画诗寄托深远,颇有浪漫主义气息;评论前人书画,尤多独到见地。早年所作五古,有一部分含有讽刺意味,揭露了当时黑暗社会某些不平现象。他的散文作品写得不多,大都是序跋、考证和题画小品之类,写的都很朴质淳厚,平易近人。题画小品中尤多精心之作。发抒生活实感,鞭挞丑恶现象,颇能以少胜多;读时依稀与作者一灯相对,娓娓而谈,意味非常深长。</p><p class="ql-block"> 光绪三十年(1904)夏,篆刻家叶品三、丁辅之、吴石潜、王福庵等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治印艺术,发起创立一个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定名为"西泠印社",邀请吴昌硕参与其事。</p><p class="ql-block"> 1913年重阳节印社正式成立,各地金石学者纷纷参加,公推他为社长。当时他为印社撰联云:"印讵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这正是他一贯的冲淡谦虚襟怀的具体表现。</p><p class="ql-block">作品</p><p class="ql-block">《缶庐集》</p><p class="ql-block">倾心画梅</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出身书香门第,8岁作骈句,10岁持刀奏石。后来家道败落,便发愤读书,中了秀才。因自幼喜欢文艺,如金石、书法、绘画等,便决然放弃功名,不再参加科举考试。29岁时,吴昌硕移居苏州,结识了诸多海派艺林名宿,如饥似渴地阅历了大量名人墨迹,艺事大进。50岁后在乡人的举荐下,吴昌硕做了一月有余的江苏安东县令,后学五柳先生,弃官挂印而去。</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说自己"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但事实上他学画在而立之后。之所以如此说来,只是对自己的早期作品不甚满意而已。其实也是客观评价,因他的优秀作品多为后30年所作,恰如他画的老梅,大器晚成。吴昌硕的画以泼墨花卉和蔬果为主要题材,兼顾人物山水。他的作品公认为"重、拙、大"。用笔沉着有力,没有浮滑轻飘之意,是为重;自然却无斧凿之痕,稚气洋溢,天真一派,是为拙;气势磅礴,浑然大家,是为大。吴昌硕画得最多的是梅花。宋以来,画梅大家代有人出,如王冕、陈宪章、金农、汪士慎等,他们所画梅花各具特色,极尽梅花的清韵、艳丽、傲然、孤绝,寄托了画家的精气神。吴昌硕画梅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喜欢表现老梅,而且将老梅的铮铮铁骨与清香欲放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有一种唤春归来、挣破冬的牢笼的感觉。无论是《梅石图》《梅花图》,还是《梅兰》《红梅》等,无不如是。吴昌硕画梅少有全树,也非千枝万蕊,他总是把环境和气氛省略到不能再添置一笔,有如特写镜头,既细致,又逼真,得梅花之真性灵,简直是划金刻石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梅石图》等多作于吴昌硕古稀之年,不止一幅。其中一幅作于75岁,梅为主,石为客,交相辉映。运用篆法,疏阔纵放,气势捭阖。点点梅花,疏密有致,极富节奏之变。焦墨枯笔,顺来逆去。枝丫纵横,曲中求直,苍劲之极。花以焦墨圈勾,精细而怒张,仿佛想要从枝上挣脱,凌空而去。观者仿佛置身于月色轻笼、花影横斜的意境之中。诗曰:“梅溪水平桥,乌山睡初醒。月明乱峰西,有客泛孤艇。除却数卷书,尽载梅花影。”</p><p class="ql-block"> 诗画珠联璧合,互补其境,令人悠然忘返。题有此诗的《梅石图》不下十幅,件件不同,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吴昌硕的爱梅情结和梅之精神。从题画诗文也可以看出吴昌硕的文笔修养非同一般。他为《梅花》题曰:“寒香风吹下东碧,山虚水深人绝迹。石壁矗天回千尺,梅花一枝和雪白。和羹调鼎非救饥,置身高处犹待时。冰心铁骨绝世姿,世间桃李安得知?”他为《梅花图》题曰:“人遗纸数幅,光厚如茧,云得之东瀛。或曰:此苔纸也。醉后为梅花写照。梅之状不一:秀丽如美人,孤冷如老衲,屈强如诤臣,离奇如侠,清逸如仙,寒瘦枯寂如不求闻达之匹士。笔端欲具此众相亦大难事,唯任天机外行,似兴酣落笔,物我两忘,工拙不暇计及也。不知大梅山民挥之门外否?引为同调否?安得起而问之。”这些诗文,无不精神饱满,文气盎然,想像丰富,读来酣畅淋漓。充分体现了吴昌硕的旧学功底、文学涵养和艺术才华。</p><p class="ql-block">人物评价</p><p class="ql-block"> 画家齐白石(《白石诗草》):①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②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p><p class="ql-block"> 书法家于右任:元明清以来及于民国,风流占断百名家。</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吴昌硕为中国画开辟了一个世纪新风。</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学教授李志敏:与同时代艺术大家比,吴昌硕是承前启后、比较全面的一位巨匠。</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吴昌硕)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是我国书画界划时代人物。</p><p class="ql-block"> 中国网(《吴昌硕》):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吴昌硕是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上的关键人物,他承前启后,不愧为一代宗师。他的艺术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画家,众多现代绘画大师或出自其门下,或受其艺术影响。如近代“海派”诸家、“北京画派”的陈师曾、齐白石等,还有像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也无不受到吴昌硕的影响。</p><p class="ql-block">轶事典故</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身材不高,面颊丰盈,细目,疏髯。年过七十而鬓发不白,看去不过四五十岁的样子。这是他勤于劳作的结果。他每天早起,梳洗过后,就面对书桌,默坐静思约一刻钟,把当天的工作程序安排好,然后再进早餐,有时兴致来了,不及进餐即开始工作。他在作画之前,先要构思。有时端坐,有时闲步,往往要过很长时间。及至酝酿到一定程度,整幅画面的形象在心中涌现,灵感随即勃发,于是凝神静气举笔泼墨,一气呵成,看去似乎毫不费力。等到大体告成之后,对局部的收拾,却又十分沉着仔细,惨淡经营,煞费苦心。常见他凝视沉思,笔头颤动,跃跃欲试,但很久不着一笔。他曾说过:“奔放处要不离法度,神微处要照顾到气魄。”一幅画作好之后,就张挂在墙壁上反复观赏,并请友人品评。大家提出意见,他就虚心听取,经过考虑之后,再着手修改,直到满意,才肯题款、钤印。万一画得不大满意,他就断然弃置,毫不顾惜。</p><p class="ql-block">寻师访友</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p><p class="ql-block"> 鄣吴村是一个峰峦环抱、竹木葱茏的山村,风景十分清幽。在这样的山村中度过他的童年时代。幼年时求知欲很旺盛,好学不辍。起初跟着他父亲念书,后来往邻村的一个私塾中去就学。每天翻山越岭,来往十多里路,虽遇风雨从不间断。他十多风韵犹存时即嗜刻印,磨石凑刀,反复不已;他父亲见他近于此道,加以指引,遂得门径,益乐此疲。</p><p class="ql-block"> 十七岁那年,太平军从安徽直指浙西,清军尾随而来,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所不为,人民不堪清兵蹂躏,四处逃亡,流离颠沛,辗转于荒山野谷之中,此时,吴昌硕的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来他又与家人失散,独自一人到处流浪,替人家做短工、打杂差过日子,时常以野生植物和树皮草根充饥。他在湖北、安徽等省流亡达五年之久,历尽千辛万苦,到二十一岁那年才回到家乡,与老父相依为命,躬耕度日。</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于耕作之余酷爱读书。但家里藏书不多,为了满足日益增强的求知欲望,他常千方百计去找更多的书来读。有时为了借一部书,往往来回行数十里路,也不以为苦。他借到了书,就废寝忘食,烯膏继晷,读了又读。阅读中摘了许多笔记,有时甚至把整部整卷的书抄录下来,以便反复研读。遇到疑难,必请教师友,绝不含糊过去。</p><p class="ql-block"> 正由于书籍这样难得,他对之非常珍爱。直到晚年,他看到一些残编断简,必设法加以收集和补订,慎重地保存下来,这个习惯正是在早年的艰苦条件下养成的。</p><p class="ql-block"> 他早年就极爱钻研与篆刻、书法有关的文字训诂之学,对于当时一般人视为做官"敲文砖"的八股文,却不大感到兴趣。二十二岁那年,在县里学官的迫促下,他勉强去应了一次考试,中了个秀才以后,就绝意场屋,不再赴考,一直依游幕和鬻艺为生。到了五十三岁那年,他一度被举为江苏安东(今涟水县)县令,因不惯于逢迎长官、鞭挞百姓,到任只一个月,便毅然辞去。从此他就厌弃官场生涯,专心致志地从事文学艺术上的深造。</p> <p class="ql-block"> 二十九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到人文荟萃的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去寻师访友,刻苦学艺。起初他从俞曲园学辞章和文字训诂之学,为时约两年,为他后来的深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苏州,他结识了当时知名的书法家杨藐翁,向他请教书法和辞章。藐翁工八分书,尤善写擘窠大写;于汉碑能遗貌取神,著笔欲飞,而古茂之气溢于纸墨。博学多闻,对经学有精湛研究,所作诗文也简练凝重,为人尤耿介鲠直,不谐流俗。吴昌硕敬佩他的为人和治学,曾诚意备函要求列于门下。藐翁复信婉谢,表示愿以换帖弟兄相称。书中有"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一言为定,自首如新"等语,措辞极为恳挚。尽管藐翁这样坚决地谦辞,吴昌硕仍然以师尊之礼相待,在所作诗篇中有"藐翁吾先师"之名,并自称"寓庸斋内老门生",足见其尊师重道的热忱。</p><p class="ql-block"> 正由于他待人以诚,求知若渴,各地艺术界知名人士都很乐意与他交往,其中尤以任伯年、张子祥、胡公寿、蒲作英、陆廉夫、施旭臣、诸贞壮、沈石友等人与他交谊尤笃,相互切磋,几无虚目。同时他又从知名收藏家郑盦、吴平斋、吴愙斋等人处看到不少历代彝器文物和名人书画真迹,临摹欣赏,摘录考据,经年累月,孜孜不倦,既扩大了视野,又开拓了胸襟,学术修养有了提高,艺事也随之大进。</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早年学习刻印,初师浙派,后又融合浙皖两派之长,参以邓(顽伯)、吴(让之)、赵(撝叔)诸家,而归其本于秦汉,发扬秦汉人"胆敢独造"的精神,深得纯朴浑厚之趣;既能融会前人法度,又善于变化,绝不为清规戒律所囿。正如他自己所说:"铤险医全局,涂岐戒猛驱"。</p><p class="ql-block"> 他于书法最重临摹《石鼓》文字,毕生精力尽瘁于此。他写《石鼓》常参以草书笔法,不硁硁于形似,而凝炼遒劲,气度恢宏,每能自出新意,而人寻味。所作隶、行、独草,也多以篆籀笔法出之,别具一种古茂流利的风格。偶作正楷,挺拔严毅,自始至终一笔不苟,尤见功力。三十多岁时,他始以作篆籀的笔法绘画,苦无师承,后经友人高邕之介绍,求教于任伯年。伯年要他作一幅画看看。他说:"我还没有学过,怎么能画呢?"伯年道:"你爱怎么画就怎么画,随便画上几笔就是了。"于是他随意画了几笔,伯年看他落笔用墨浑厚挺拔,不同凡响,不禁拍案叫绝,说道:"你将来在绘画上一定会成名。"吴听了很诧异,还以为跟他开玩笑。伯年却严肃地说:"即使现在看起来,你的笔墨已经胜过我了。"此后两人成了至交,始终保持着师友之间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在师友们的热心指引和鼓励下,吴昌硕对作画有了信心,根据他平日细心观察、体验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广泛欣赏与刻苦学习,他所作的画不断地出现崭新的面貌。</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对作画虽着重创新,但也不反对模仿,不过他认为取法要高。他对青藤、雪个、清湘、石田、白阳诸大家极为推崇,每见他们的手迹,必悉心临摹,吸收它的精华。他又能熔合晚清各家长处于一炉,然后遗貌取神,加以创造革新,以极度简练概括的笔墨来表现深邃的意境,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他所作的画笔恣墨纵,不拘成法,外貌粗疏而内蕴浑厚,虚实相生,能纵能收,疏可走马,密不容针,这正是"大处着眼,小心收拾"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夫人驾鹤</p><p class="ql-block"> 1917年,吴昌硕的继配施氏夫人在上海去世。吴昌硕委托他一位姓陈的朋友从简办理丧事。除几位同道挚友和施氏的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吃了一顿豆腐饭,就命儿子扶施氏灵柩返回故乡,葬于安吉县鄣吴村附近的凤麟山上。丧事过后,那位姓陈的朋友交给吴昌硕一份奠仪单。吴昌硕接过一看,不觉惊得:“我不是说过一律谢绝吗?怎么还有这些奠仪?”再一看,奠仪中有一元、二元,也有七、八元,十多元的。送礼的大都是亲戚、挚友,还有一些左邻右舍,却没有过去曾向他要过书画的达官权贵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些,吴昌硕早在逃难江淮皖鄂,流落苏州街头,幕游扬州盐运署,受任一月安东(今江苏连水)县令中饱受了。为了感谢亲朋挚友的吊唁和馈送的奠仪,照当时的做法,应当去书店买来“谢唁帖”,填上名字,按奠仪单每人一张作为回谢。但是,吴昌硕却拿来宣纸,亲笔用工楷书写谢唁,然后一一送上门去。</p><p class="ql-block">一贯朴素</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毕生从事艺术研究和创作,专心致志,数十年如一日。晚年,他在艺术创造等方面虽都有很高深的造诣,但他不仅绝不骄矜,反而比先前更加谦虚。他时常对人说:"我学画太迟,根柢不深,天资也不高,仅仅做到多看、多画而已。"他自谦地把所作的画比作"健药",又说:"学画未精书更劣,似雪苔纸拼涂鸦。"(《余疑庵草书。为一亭》)</p><p class="ql-block"> 直到七八十岁的高年,还以读书、刻印、写字、绘画和吟诗作为日课,乐之不疲。诚如他自己在一首题画诗中所描述: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雨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古人常用"铁砚磨穿"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人为学的勤奋,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吴昌硕晚年却确实曾经把友人赵石农所赠一个虞山(江苏常熟)砂石制成的砚池磨穿一个小孔。吴昌硕自小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反对奢靡,凡衣、食、住各方面都十分简单,对物力非常珍惜。在上海时,他住在北山西路吉庆里十二吃。住的是一幢极普通的三上三下的"弄堂房子",因此有许多友人认为这样的房屋与他当时的"身份"太不相称,不止一次地怂恿他另觅新居,迁往沪西一带的"高等住宅区"去住;最好自己造一座花园洋房,以娱晚景。事实上在当时要这样做也不太难。可是他往往莞尔一笑,说道:"我有这样的楼房住,已经心满意足了。想当初我刚到上海的时候,跟张子祥一道租一间小房住,连阳光也很少照到;里面摆了两张床和一张画桌,就塞得满满地,两个人没有回旋余地,那才真狭窄呢?</p> <p class="ql-block"> 尽管他自奉俭约,待人却一点也不吝啬,乐于助人。如遇亲友有病,他就出钱帮助医疗;对身后萧条人,他就毅然以料理丧葬和抚育遗孤为己任。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1912年是海派书画的重大转折时期。那一年,上海汇集了一大批前清高官,其中有帝师太傅、大学士、尚书、总督、巡抚、布政使,如陈宝琛、沈曾植、张謇、陈三立、朱祖谋、康有为、曾熙、李瑞清、张元济、郑孝胥等。这些高官名臣、硕学鸿儒在上海完成了从封建末代官吏到近代书画家的华丽转身。他们已不是像任伯年、蒲华、虚谷那样的民间画家,而是名流中的名流,一出山就大大带动了海派书画的市场行情。第二代海派书画代表人物吴昌硕,便是这一年定居上海。10年后,吴昌硕重修润格:堂匾三十两;楹联三尺六两、八尺八两;横直整幅三尺十八两,四尺三十两,山水视花卉例加三倍;刻字每字四两……每两为银圆1圆4角。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每月收入为600银圆,吴昌硕书画收入远远超过北大校长及教授。</p><p class="ql-block"> 他对劳动人民的态度,跟一般士大夫阶级迥然不同。记得在他寓居苏州时,有一次,从友人家里回来,途中遇雨,在一个废园中避雨,遇到一个卖豆浆的人在一起,交谈之下,卖豆浆者知道他是一位画家,就要求他为自己作一幅画,他即慨然允诺。过了几天,卖豆浆者到他寓所里取画,他果然早已认真地为他绘了一幅,并且题一首诗,叙述这次邂逅经过,以作纪念。</p><p class="ql-block">鼓励青年</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非常珍视青年人习艺的积极性,在仔细观赏过他们带来的作品之后,必先肯定它的优点,再三予以鼓励,然后再婉转地提出一些中肯的批评,指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即使作品确实十分幼稚,他也决不会盘抹煞,一定要诚恳地加以诱导,绝不使他们灰心。正由于他能这样恳挚而剀切地教人,青年们在受到教益之后,往往会终身不忘,受用无穷。像当代卓有成就的国画家潘天寿早年即曾受过吴昌硕的鼓励和指导。</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曾历经艰辛,他对贫苦的青年艺人更乐于加以掖助,使他们能达到自己的愿望。当时他认识了一个青年人,在一家药铺里当学徒,他爱好刻印而苦于所见不广、又无人指点。看了他的篆刻作品,吴昌硕觉得很有才华,便授以刻印要诀、并且把他介绍到老友沈石友家住了几年,所见既广、艺事也就大进。经过长时期的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一位知名的篆刻家,那就是别号泥道人的赵石农。</p><p class="ql-block"> 当时,各地有志于艺术的青年,辗转托人介绍,前来执卷问学的日多。他忆及自己早年学艺的艰难,同时更为了给艺术界培养新生力量,只要他们有一定的天才和毅力,他就欣然地加以启迪,不辞劳瘁。他的及门弟子很多,其中造诣尤为突出的在早期应推陈师曾,晚期要数王个簃。</p><p class="ql-block">智讽哈同</p><p class="ql-block"> 民国初年,一天,上海著名的房地产商哈同过生日,想请吴昌硕代画一张三尺立幅的画,用以烘托生日气氛。不料,吴昌硕早就听说哈同最早是靠贩鸦片起家的,况且,他平素最憎恶这帮横行十里洋场的人。于是吴昌硕决定不画。</p><p class="ql-block"> 当时,哈同是英、法两租界工部局的董事,他深知像吴昌硕这样的人是值得拉拢的,于是,一方面诱以重金,另一方面又托当时在上海画界声望略逊于吴昌硕的吴杏芬、沙辅卿等人向吴说情。碍于同道情面,于是便磨墨提笔,画了一幅柏树图。画完尚未题款时,哈同就已经亲自来取画了。但当他看到柏树叶子画得比自然界的柏树大时,就问:“柏树叶子如此之大,这里是否有什么含义?”吴昌硕说:“正看这是一幅怪柏,但不妨倒过来看看。”哈同依言倒过来看后说:“是一幅葡萄。”此时吴昌硕正色慨然说:“我就是这个意思。”哈同不解地问:“为何要倒画呢?”这时,吴昌硕忍不住笑了,说:“我是按照你们办事的逻辑画的,你们喜欢颠倒,把黑说成白,把好说成坏,当然我给你的画也只好颠倒挂了。”一听此话,哈同哈哈大笑,忙说说得好,但心里却是十分恼怒的。</p><p class="ql-block">铜像戏题</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是杭州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酷爱吴昌硕的书画金石,1920年慕名来华,与先生结成忘年之交。回国后,朝仓文夫运用洗炼的手法,塑造了一尊吴昌硕的半身铜质胸像,并亲自将塑像送到杭州。吴昌硕观后,赞叹不已,并在铜像之后题字道:“非昌黎诗,咏木居士;非裴岑碑,呼石人子;铸吾以金,而吾非范蠡,敢问彼都之贤士大夫,用心何以。辛酉八月昌硕戏题年七十八。”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位艺术大师的宽广胸怀。之后,吴昌硕将此塑像置于印社的小龙泓洞内。</p><p class="ql-block"> 一天夜晚,皓月当空,沿湖的亭台楼阁沉浸在一片幽静之中。吴昌硕吃完晚饭,与弟子王个簃出门散步。突然,只听吴昌硕一声惊呼:“啊哟,我头好疼。”王个簃不觉一怔,正想发问,却见先生手指前方。王个簃朝先生所指方向一看,只见幽暗的小龙泓洞里亮着数支蜡烛,微弱的烛光映出一位正在合掌跪拜的老妇身影。原来,这位老妇错把吴昌硕的胸像当成佛像了。吴昌硕皱眉道:“见此情景,我怎能不头痛呢?”</p><p class="ql-block">人物纪念</p><p class="ql-block">吴昌硕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1995年9月12日建成开馆。坐落于上海浦东川沙镇附近华夏文化公园,占地6亩,按原上海山西北路吉庆里12号吴昌硕故居式样建造,为二层石库门建筑,辟有“艺术生平”、“作品陈列”、“卧室”、“画室”、“海上画派”5个厅室。建馆后,经常轮换陈列吴昌硕书画篆刻作品和有关生平活动史料,以及吴昌硕的艺术创作用品、生活用具等,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多次举办中、日、韩三国书画篆刻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浙江吴昌硕故居</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故居,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鄣吴村上街。故居是座四合院式的深宅大院,原有主楼、东、西侧厅、倒厅和“状元桥”、半月池等建筑,总占地约2500平米。吴昌硕在此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p><p class="ql-block">吴昌硕墓</p><p class="ql-block"> 吴昌硕墓,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超山大明堂外西侧200米山坡上,198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高2米、直径3米。墓碑刻“安吉吴昌硕先生墓”八字。高1.4米,宽0.65米。系诸乐三补书。墓右前侧亭内立墓表一通,记述其生平事迹。,墓台下左前方塑吴昌硕全身立像一躯。</p><p class="ql-block">全集出版</p><p class="ql-block"> 2017年11月24日,纪念吴昌硕逝世90周年暨《吴昌硕全集》首发式在浙江安吉举行,国内书画艺术界、艺术评论界、书画学术界专家汇聚于此举行学术研讨会,对《吴昌硕全集》的出版价值和意义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吴昌硕先生后裔代表吴超致辞并向安吉县人民政府捐赠四方吴昌硕先生的印章及赖少其书法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宣统庚戌二月偕乌程章君祖僖、谢君毓洙同登岱巅,伯兄宗基命摩崖题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海盐王寀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在泰山金石题刻“云路先声”是王寀基于清宣统二年(1910)题书。</b></p><p class="ql-block"> 大字深刻,奇肆俊俏。这里是登顶途上相对平坦的一段,饱受登山之累的游客,都有歇一阵的要求,但这仅仅是最高境界的先声,无限风光还在险峰。题刻鼓励人们,不要安于现状,一定要继续攀登,才能到达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当大雨来时,先见乌云翻滚,闷雷隆;同时又含青云路之意,先有声威,而后官运亨通。</p><p class="ql-block"> 王寀基(1872-1940),秀才,书法家。安化郡王王沆之三十世孙。祖上九世从盐官迁居海盐水北村。跋语提到的“章君祖僖”即章祖僖,清末名流时贤、法官。</p><p class="ql-block"> “谢君毓洙”即谢毓洙,泗门谢氏明清两代封荫录载“封赠(清)封通议大夫三品封典”。</p><p class="ql-block"> “伯兄宗基”即王寀基之大兄,清光绪殿试二甲六十七名,赐进士,度支部(原户部)郎中,宣统元年调任四品卿衔简放山东财政正监理官。 </p> <p class="ql-block"> “泗亭所得”与“济清氏”二印,是缶翁为南浔富商谢子楠的二公子谢毓洙所作。而且都刻于1894年12月,可以视为同时的创作。作为一个收藏家,谢氏收藏甚富,与吴昌硕等艺术家交往密切。在“泗亭所得”与“济清氏”二印外,吴昌硕印谱中,还见有“谢毓洙之章”、“泗亭父”等数印。“泗亭所得”印取法现秦朱文玺,结篆灵活轻松,文字姿态明净顾盼,有互为表里之妙。用刀弃苍茫而显果敢轻巧,有别于常见的吴氏风格。此印的妙处还在于节奏感,“泗”字的屈曲委婉、“亭”字的昂扬挺拔、“所”字的虚和冲淡、“得”字的宽博气派,相互映衬、互为生发,组合成韵律十足的妙境。</p><p class="ql-block"> 谢毓洙,南浔富商谢子楠的二公子。其父谢子楠(1843-1920),讳庆麟,湖州南浔人,祖籍余姚,乃谢焜南的遗腹之子。生前被封为资政大夫、二品封典、候选郎中、大理寺评事加,生前创办的中华第一针织厂。1920年在上海去世后,谢子楠的四个儿子谢毓材、谢毓洙、谢毓荃、谢毓汶,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规模和设备在当时称得上国内一流。生产的“菊花牌”袜子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p> <p class="ql-block"> 与”泗亭所得”同时所作的“济清氏”印,则另具特点。从印款“此拟汉碑篆额,惜不能起完白山人观之”的语气可见,此印走的是汉篆宽博正大一路,故所示风格摈弃了繁琐的弄巧,方方正正、气大腔园。篆法找不到任何的巧饰,布局也一任自然。却达到了大味必淡、大巧若拙的至高境界。故此缶翁方有“惜不能起完白山人观之”的豪言壮语。</p> <p class="ql-block"> 吴昌硕,1894年 甲午(光緒二十年) 51歲,客京師。二月,拜會翁同龢。三月,刻“遲雲仙館”。八月,入幕吳大澂府。十一月,赴榆閞軍次,作“俊卿大利”。十二月,為謝毓洙刻“濟清氏”。</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刻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鸡血石谢毓洙自用印</b></p><p class="ql-block">印文:泗亭所得边款:甲午十二月,缶道人</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白芙蓉石谢毓洙自用印</b></p> <p class="ql-block"><b>上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泗亭仁兄,为南浔富商谢毓诛。</b></p><p class="ql-block"> 这件吴昌硕对联的上款人是吴昌硕艺术早期的赞助人——南浔富商谢子楠的二公子谢毓洙,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吴昌硕参佐吴大澄戎幕,谢毓洙在此时出手相助,订制书、印,称得上是吴昌硕的贵人。吴昌硕为贵人特别写下的2.3米多长的对联:“右辔左车吾马一出,柳阴花时多鱼是求”。之后,这幅对联辗转为英国人盖思德(Roger Garside)所得,盖思德是解放后英国驻中国外交官,这幅对联当为他在文革期间或之后所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张履谦与补园逸事</b></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1838—1915),字月阶,号樾嘉,又号无垢居士,清代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以经营盐业起家,曾发起组织苏州商务总会,历任数届会董,1909年被推为第四届商务总会总理。这期间,他曾出资资助苏纶纱厂、苏州电器公司等。</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的祖籍是在山东济南府。祖父张诚声是靠制扇、画扇和摆地摊卖扇谋生的一介平民,据传因为偶遇抚台大人而发达,兼营起了百货、钱庄,并涉足盐业,遂成为当地一方大贾。张诚声晚年家道兴盛,于是将家业分给他的三个儿子。张履谦的父亲张肇培分得了连云港板浦附近的盐场。张肇培的夫人是常州人,为了便于经营管理盐务,于是举家南迁常州,后再到吴县(苏州)定居。</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七年(1868),张履谦以吴县籍考中秀才,进入苏州府学,不久捐资为户部山西司郎中。但他对仕途并不感兴趣。此时又正值“同光中兴”时期,清廷实行盐税承包,张家的盐场通过包盐税得以扩大经营,从而增加了巨额财富,一跃而成为两淮大盐商。</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辞官归里后,在东北街(今苏州博物馆新馆处)开设“保裕”典当。光绪三年(1877),他又花六千五百两银子购得附近迎春坊938号房宅和花园(即拙政园西部的汪硕甫宅园)。当时,这些宅园“皆攲侧欲颓”,残破不堪。经过两年的修葺,终于修残补缺而建成一处大型宅第,并颜其居为“亲仁堂”。“亲仁”一语,出自《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意思就是要广泛地去热爱他人,亲近那些讲究仁德的人。</p><p class="ql-block">悉心造补园</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和家人搬入亲仁堂后,延请吴门名画家顾沄(字若波,1835—1896)、陆恢(字廉夫,1851—1920)和书法家俞粟庐等人,一起参与谋划修建西花园。他们参照明代嘉靖十二年(1553)文徵明的《王氏拙政园记》石刻,认真揣摩其图文意境,尽量保持原来的风格,前后用了十几年时间,终于在光绪十八年(1892)建成补园(今天的拙政园西花园),有补充“东邻拙政园景观”之意也。</p><p class="ql-block"> 如今漫步补园(拙政园西花园),我们仍能游览欣赏张履谦他们当年悉心建造的塔影楼、留听阁、浮翠阁、宜两亭、笠亭、与谁同坐轩等一系列胜景。其中的“与谁同坐轩”形似折扇,又称“扇亭”,这是张履谦精心设计的,以示不忘制扇起家的祖先。</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更在补园中新建造了一座精致绮丽的、与留园的鸳鸯厅不同的鸳鸯厅,成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之翘楚。这座鸳鸯厅南馆前有小院,栽植多株名贵的山茶花。旧时有人将山茶花称作曼陀罗花,故南馆题为“十八曼陀罗花馆”。该题字出自状元陆润庠的亲笔。</p><p class="ql-block"> 鸳鸯厅北馆临大池,夏日依窗凭眺,可欣赏池中戏水的鸳鸯。张履谦特意请陆润庠的亲家、同治状元洪钧题写了“卅六鸳鸯馆”匾额。整座鸳鸯厅采用了连续四卷的卷棚顶作为厅堂的室内顶棚。弯曲拱形的卷棚顶(又称“满轩”)不仅美观、隔热,而且能反射声音,有传播音响的效果,其也是当年文人们声声度曲的最佳场馆。</p><p class="ql-block">曾经风雅地</p><p class="ql-block"> 当年有“曲圣”之誉的俞粟庐,经常在这里与雅好昆曲的张履谦切磋昆曲艺术,并受聘为张履谦的儿孙辈传授昆曲。张履谦之子元谷(1863—1932)及四个孙子都跟俞粟庐拍曲学艺。其中,他的孙子张紫东(1881—1951)最得俞粟庐真传,唱念均具功力。因此,张家一门里是生、旦、末、丑等行俱全,且常常串演于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之中,其盛况至今令人想想都心动不已矣。</p><p class="ql-block">十八曼陀罗花馆</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平生喜爱收藏书画,与吴门画家顾若波、顾麟士(字鹤逸,1865—1930)、陆廉夫等人交往甚笃。他们常常相聚在补园的鸳鸯厅里,一起赏画、评画和拍曲。1903年,经俞粟庐介绍,武进画家冯超然(名迥,字超然,以字行,1882—1954)到亲仁堂做家庭教师,为张履谦的子孙授课。</p><p class="ql-block"> 冯超然在张家居住达五年之久,从而结识了许多昆曲、书画名家,并欣赏、研习、临摹了张履谦收藏的大量名人墨迹,加上其自身的刻苦努力,技艺为之大进,以致日后誉满沪上,与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并称为“三吴一冯”。成名后,他还念念不忘卅六鸳鸯馆的隽美和张履谦的鼎力扶持,在他的上海“嵩山草堂”里也辟有一室,名“卅六鸳鸯馆”,并悉心收集了明人所画的十八柄泥金扇,每把扇上都绘有形态各异的两鸳鸯,恰符合了“卅六”之数,用以纪念他曾经用功的居所。</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经营盐业致富后修建补园,尤其是营造了卅六鸳鸯馆等古典建筑,为苏州古城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功莫大焉。他一生酷嗜昆曲,与俞粟庐交谊最恰。俞氏亦长期受聘在张家为西席,同张履谦一起鉴定书画,为其儿孙辈传授曲艺。那些年,卅六鸳鸯馆里常常是雅韵绕梁,拍曲之声在厅榭水廊之中悠悠然地荡漾开去,而补园亦承载着声声昆曲,成就了它那永恒的味道——曲终而意未尽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他们家,解放后捐了半个拙政园</b></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的西花园,以前也叫“补园”,它独成一体,与中部园林通过一道曲廊相隔。西花园是很多建筑、景观的精华所在,比起中部花园的舒朗,它的景观更为集中,建筑也更加精致。比如塔影楼、留听阁、浮翠阁、与谁同坐轩等一系列胜景,更有精致绮丽的卅六鸳鸯馆。</p><p class="ql-block"> 但在历史的几百年中,从明代起,它曾经换了好几代主人,也早已与主园拙政园分家独立了。岁月沧桑,过程浩如烟海,自不必去细说。</p><p class="ql-block"> 时间来到1877年,祖籍山东,生于苏州吴县的富商——张履谦,花费6500两银子购得当时属于汪家的宅园,也就是现在拙政园西花园。当时,这些宅园曾历经太平天国战火,已经残破不堪。张履谦和家人入住后,延请苏州造园名家数人一起参与谋划重建。他们参照明代文徵明的《王氏拙政园记》石刻,认真揣摩其图文意境,尽量保持原来的风格,前后用了十几年时间,终于在光绪十八年(1892)建成今天的西花园,因为是对文徵明的设计补充,有补充“东邻拙政园景观”之意,所以就取名叫“补园”。</p><p class="ql-block"> 从1879起,张履谦一家人四代同堂,一直居住在补园。敌伪期间,花园和部分住宅为江苏省伪政府占用,抗战胜利后,花厅、花篮厅和大书房由社会教育学院借用。</p><p class="ql-block"> 时间来到1951年,新中国成立,张家后人协商一致,将补园慷慨捐赠给了政府。从此,分离几百年的拙政园,终于又东、中、西,三合为一了。半个世纪后,2002年,苏州市政府为张家补办了捐赠仪式,补发了捐赠证书。</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仍是2002年,建筑大师贝聿铭建造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范围,又涉及到需要拆迁掉张家曾经的很多老宅,包括原张氏义庄等。但是,当时张家族人的代表,也是当年主张捐赠补园的张问清老先生表示,完全按政策来,支持国家,不提其他任何条件,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张家?</p><p class="ql-block"> 张家祖上靠制扇谋生,后来兼营起了百货、钱庄,并涉足盐业,遂成为当地一方大贾。于清同治年间移居苏州,成了"新苏州人"。当然,他们并不是到苏州来"打工"的,而是事业有成,带了资产到苏州来落户的。选择苏州,无疑是向往那号称"天堂"的生活环境,更确切地说,是苏州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他们。</p><p class="ql-block"> 到了苏州,他们一面建住宅、修园林、把生活安顿下来,一面着手在苏州开拓他们的商业活动。更重要的是他们崇文、崇教,努力提升家族成员尤其是下一代的文化素养;他们聘请书家、画家、曲家为西席;他们娶媳妇物色的对象是书香门第、才女、诗人;他们以补园为依托,举办各种雅集,广交文友;他们热心公益事业;他们亦工、亦商、亦文。</p><p class="ql-block"> 他们很快从社会地位并不高的商人融入了上层社会。张履谦造补园,在补园唱昆曲,请俞粟庐(后来京、昆大师俞振飞的父亲)在补园教曲,苏州许多世家子弟来补园学曲。现在苏州著名的昆剧传习所的发源地其实就是在补园。张家对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可以载入史册。</p><p class="ql-block"> 而所有这一切,又极大地有助于张氏家族产业的发展。到了宣统元年,张履谦便被公举为"苏州商务总会"第四届总理,成为苏州地方举足轻重的人物,距离张氏落户苏州不过四十多年时间。至于张履谦的后人,则无不学业、事业有成。后来,家族虽已分散各地,而文脉并未中断,崇文、崇教、热心公益的家风亦延续至今。我曾在苏州的一个旧宅院内见到过这样一副对联: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这短短二十个字道出了类似张家这样的家族所追求的行为准则。</p><p class="ql-block"> 再说到这位张家族人的代表张问清先生,他1910年出生,张履谦曾孙,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被誉为“我国砖石结构教育的奠基人”。一直到102岁仙逝,可谓福寿双全。早年在苏州第四中学念书,后来赴美留学,回国后在当时的圣约翰大学教书,任土木建筑系主任。因为张问清先生在教学时用带有苏州方言的普通话,非常软糯,大家都开玩笑,“你讲的钢筋混凝土要不牢靠了。”</p><p class="ql-block"> 1951他和大哥商量,把补园捐赠给国家,其后,又两次把父亲留给自己的很多文物捐给国家。2003年,当他获得了建设苏州博物馆的拆迁补偿款后,又依然决定把钱捐给昆曲文化事业,以他父亲的名字,成立了“紫东文化基金”。50年代,面对上门调查的户籍警提问,张问清先生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是读书人”。</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张问清等人无疑是文人,也是精神贵族,他们也代表了那一类曾经的读书人。他们财富可观,却醉心于琴棋书画、徵歌度曲;他们热心实业,却广交文友;他们饱读经书,却鼓励子女出国留洋,学习西方;他们恪守传统,却同情革命,追求进步……这一集诸种矛盾于一身的社会阶层,曾对上个世纪初的苏州产生过重大影响,许多政界、学界、实业界、文学艺术界的杰出人物,多出自这个阶层。</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晚清苏州儒商张履谦的轶闻逸事</b></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1838,一作1837—1915),字月阶,号樾嘉,又号无垢居士,清代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以经营盐业起家,曾发起组织苏州商务总会,历任数届会董,1909年被推为第四届商务总会总理。</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的祖籍是山东济南府。祖父张诚声当年在济南是靠制扇、画扇和摆地摊卖扇谋生的一介平民,其扇摊就摆在山东巡抚衙门附近。据传:一天,摆扇摊的张诚声正遭衙役欺凌时,刚巧被抚台大人(一说是抚台的亲戚)撞见,喝退衙役后,发现张氏的扇面书画很是典雅脱俗,不由连连赞赏,遂送银两资助他开了一家扇子店。张诚声由于诚信经营,且纸扇书画也精美,生意日益兴隆,他不仅给扇店起了“有容堂”的店名,还兼营起了百货、钱庄,并涉足盐业,遂成当地一方大贾。</p><p class="ql-block"> “有容堂”主人张诚声晚年家道兴盛,于是将家业分给他的三个儿子。张履谦的父亲张肇培(字厚甫)排行第二,分得了连云港板浦附近的盐场。张肇培的夫人是常州人,为了便于经营管理盐场,遂于十九世纪初举家南迁,后定居吴县(苏州)。夫人到了江南,依然制扇如故,其“扇面、扇骨、扇坠花结,无一不精巧”。她在儿子张履谦的补园里还生活了三十余年呢。</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七年(1868),张履谦考中秀才,进入苏州府学。不久,捐资为户部山西司郎中,但他对仕途不感兴趣。此时正值“同光中兴” ,清政府实行盐税承包。张家的盐场通过包盐税得以扩大经营,获得了巨额财富,一跃成为了两淮大盐商。</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辞官归里后,在东北街开设保裕典当。光绪三年(1877),他用6500两银子购得苏州迎春坊(原东北街邮电支局处,今苏州博物馆)938号房宅和花园(即拙政园西部汪硕甫宅园)。当时,这些宅园“皆敧侧欲颓”,残破不堪。经过两年的修葺,到了光绪五年(1879),终于修残补缺而形成一处大型宅第,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住宅和张氏义庄,并言其住宅曰:亲仁堂。“亲仁”一词,取自《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意思就是要广泛地去热爱他人,亲近那些讲究仁德的人。</p><p class="ql-block"> 搬入新居“亲仁堂”后, 张履谦延请吴门名画家顾沄(字若波,1835—1896)、陆恢(字廉夫,1851—1920)和书法家俞粟庐(1847—1930)等人一起参与谋划修建西花园(补园)。他们参照顾若波获得的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文征明的《王氏拙政园记》石刻,认真揣摩文征明的图文意境,尽量保持原来的风格,前后用了十几年时间,在光绪十八年(1892)终于完工,并命名为“补园”,有补充“东邻拙政园景观”之意。补园中新建了我们今天能游览欣赏的塔影楼、留听阁、浮翠阁、宜两亭、笠亭、与谁同坐轩等胜景。与谁同坐轩形似折扇,又称“扇亭”,这是张履谦精心设计的,以示不忘制扇起家的祖先;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情感,足以昭示子孙后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层反思及对文化艺术、对道德境界的执着追求。</p><p class="ql-block"> 补园中更是新建了精致绮丽、不同于留园的鸳鸯厅。何谓鸳鸯厅?就是在一个屋顶之下分成南北两个部分,“中间用隔扇及雕花挂落进行分隔;结构上南北也用不同形式,一边用圆作(即用刨光原木作梁架),一边用扁作(即用方材作梁架,上施雕花)”。这座鸳鸯厅南馆前有小院,栽植多株名贵的山茶花。山茶花别名曼陀罗花,所以南馆题为“十八曼陀罗花馆”,为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陆润庠(1841—1915)的亲笔。北馆临大池,夏日依窗凭眺,可欣赏荷池中戏水的鸳鸯,张履谦请同治七年 (1868) 状元洪钧(1840—1893)题了“卅六鸳鸯馆”匾额。整座鸳鸯厅采用了连续四卷的卷棚顶作为厅堂的室内顶棚。弯曲拱形的卷棚顶(又称“满轩”)不仅美观和隔热,而且能反射声音,有利于传播音响效果。厅堂的四角门外各加建了一间耳房,其作用有三:一是冬天可挡进门时的寒风,具了门斗的功能;二是宴会迎宾时可为侍从的等候之处;三是看戏听曲时可作临时的后台。</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平生喜爱收藏书画,与吴门名画家顾沄、顾麟士、陆恢等人交往甚笃。他们经常相聚在补园的鸳鸯厅里,一起赏画、评画和拍曲。1903年,经俞粟庐介绍,武进(今常州)画家冯超然(1883—1954,名回,字超然,以字行世,号涤舸、槃柯,别署嵩山居士)担任张家西席,为张履谦的子孙授课。冯超然在张家5 年,结识了许多昆曲、书画名家,欣赏了大量名画法书,技艺大进,誉满沪上。他念念不忘卅六鸳鸯馆,在上海嵩山草堂里辟有一室,名“卅六鸳鸯馆”,悉心收集了明人所画的18柄泥金扇,每扇都画有两只鸳鸯,恰符合了卅六的数字。</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一生酷嗜昆曲,与俞粟庐交谊最恰,俞氏亦长期受聘在张家为西席,负责鉴定书画、传授曲艺。拍曲之声充实了补园,在亭榭水廊之中悠悠地荡漾开去,成就了补园永恒的味道,曲终而意未尽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爱情印记:拙政园西花园</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西园,被称为补园,曹雪芹所描述的大观园,处处可见补园的影子,而《红楼梦》中所刻画的各种人物也似乎在补园中不断上演着。而这其中的主人公,就是修葺这座院子的张履谦。</p><p class="ql-block"> 1877年,时年39岁的张履谦,以6500两白银购得拙政园现在的西园,当时它只是忠王府西部汪氏旧宅园,几乎是一座荒园。于是他请来一些著名的书画家,按明代著名画家文征明《拙政园记》中的记载,修补了园中的景观,使园子重新生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张履谦虽是一个商人,但是,精习文墨,酷爱昆曲,典型的苏州文人气,倒也是一个性情中人。</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封建思想中,豪门望族尤其注重大家族间的联姻,婚姻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利益的结盟和权力的输送,张家同样也不例外。张履谦的大孙女张永龄嫁给了盛宣怀的幼弟盛莱荪,二孙女张永芳嫁的是上海慎昌洋行买办谢绳祖,三孙女张永宝嫁的是上海商界巨子许春荣的孙子。不过,作为张家大家长的张履谦却是可以为爱痴狂。</p><p class="ql-block"> 封建家庭通常妻妾成群,但张家规定不准纳妾进宅(如有小妾,只能住在外面小公馆里)。张履谦在夫人董氏病故后,他没有再娶妻子。过了好几年,已花甲之年的张履谦,结识了上海有名的“红倌人”,据说此女能歌善舞,聪明漂亮。</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对这位“红倌人”一见倾心,一心一意地要娶回家,谁知道这位红颜知己心志很高,当听说要娶她回家时,她曾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子孙们须按张履谦正式夫人称呼她,二是不想住在老屋。其实她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考验张履谦在家中是否有权威,能否作主。</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一口答应了,花了十万余两银子在旧宅西边造了幢西式洋房,和“红倌人”一起住了进去,当时在苏州的西式洋房很少,而这位在大上海见过市面的“新太太”的作风又与他们平日里看见的苏州的大家闺秀不一样,在张家府中的下人们,给新太太取了一个名字,叫“洋房太太”。</p><p class="ql-block"> “洋房太太”就这样成了张家的大夫人,孙辈们常常看到这位“洋房太太”在补园的花园里徜徉,一抬头就能看见能看到自己的爷爷张履谦在洋房阳台上痴痴看着这位红颜知己,而擅长书画的他还因为红裙少妇踏雪赏梅而画兴大作。</p><p class="ql-block"> 故事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这个洋房太太只是看中了张家的金钱、地位吧,这张履谦千金搏红颜一笑也许也就是一个纨绔子弟的一个游戏吧。</p><p class="ql-block"> 世事往往就是这样得出乎意料,就和小说中写得那样,这世人都以为的“拜金女”原来是个烈性女子,张履谦过世后,“洋房太太”一个人在小洋楼里守节几年,然后不拿张家任何财物,只身去杭州出家为尼,再也没有回来过。而张家一直保留着为她准备的楠木寿材,搁放在义庄里。</p><p class="ql-block"> 世事境迁,多少凡尘都灰非烟灭,解放后张氏后代把补园捐赠给了国家,张履谦的这段爱情也随着游人如织的拙政园,被人们津津乐道,只不过没有了主角的补园,当然也就少了那份旖旎的情素,还是在苏州园林的精致中,体味幽长吧。</p> <p class="ql-block"> 2008年11月,浙江文物局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一则名为《湖州市南浔区发现一座民国时期风格的墓冢》的信息,说是南浔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野外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整体保存较好的民国风格的墓冢,经向村民了解及查阅资料,认定该墓的主人就是谢氏家族的发家人谢子楠。</p><p class="ql-block"> 很快,一本名叫《一个中医在美国》的图书引起了我的兴趣,书的作者叫谢文纬,是北京著名的中医,在中医治疗癌症方面颇有成就。他的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介绍祖先,并出现了谢子楠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按照他在书中留下的电子邮件,我抱着尝试的心态,写信给谢文纬医生求证。想不到,第二天谢医生即发来回信,告诉我谢子楠是他的高祖。兴奋之余,我当即把谢子楠墓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发给了他。得知祖坟尚在人间,谢医生非常高兴,马上把好消息告诉了家人,尤其是他年近九旬的老母亲——我国营养学界的泰斗李瑞芬教授,并约定抽空来南浔寻根问祖。至此,我与谢家之间建立起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2009年秋,谢文纬的姐姐、谢子楠的玄孙女谢文梅(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原秘书长)与丈夫杨良化(《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新闻战线》总编辑)来浔,笔者带领他们前往位于南浔南郊的谢子楠墓拜谒。在迎春村石泉浜的一大片桑树林里,我们找到了这处气势恢宏的墓地。该墓冢为四穴墓,坐东朝西,墓穴已空,但形制基本保存完整,长7.8米,宽4.2米,高2.9米。墓冢由混凝土构筑,座基逐层内收,泛水明显,利于排水,压顶做枭混线道。墓茔三面开光做扁方小抹角。墓冢正面共开四个墓穴,墓穴顶部为拱形,穴内均建有高约10厘米的棺床,用于摆放棺木。墓冢后部正中上方镶嵌汉白石,刻有“民国元年岁次壬子孟冬建造”字样。我一边向他们做介绍,一边将我这一年来四处收集到的谢家资料(包括谢子楠的照片、墓志铭,中华第一针织厂的照片、档案,谢绳祖的照片及自己发表在《东方文化周刊》、《南太湖》等杂志报刊上的文章)交给他们。</p><p class="ql-block"> 谢文梅夫妇感到非常意外和感动,一则谢氏祖坟经过岁月激荡居然能保存至今;二则由于“文革”抄家等原因,许多资料他们早已遗失。如今失而复得,所以感慨莫名。谢阿姨告诉我,她的祖父谢绳祖是谢子楠的长孙,父亲谢曜生前是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她和弟弟虽然出生在上海,生长在北京,但打小就知道谢家的根在南浔,不仅以前的保姆、佣人是清一色的南浔人,而且家里至今还保留着“呀呀”(父亲)、“娘娘”(祖母)等南浔称谓习俗,与南浔的联系从未间断……</p><p class="ql-block"> 他们回京后不久,我就收到了谢文纬医生寄来的材料,包括《谢曜先生纪念文集》,还有谢文纬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整整一个版面的大作《谢家宝树,实业先驱》,另有一封信托我转交南浔有关部门。大致内容是:对谢氏祖坟能保存至今表示欣慰和感谢,并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加大保护力度。我当时还在区住建局工作,转交信件之后,当即回信给谢医生,表示将尽力而为促成此事。此后,我们鱼雁往来,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2014年,我早已转至区文体局工作。这年5月,谢医生的母亲、我国著名营养学家李瑞芬去世,享年94岁,老人留下了一笔百万元的遗产。作为谢家第四代长媳,老人生前一直挂念着谢家的祖坟,曾有遗愿表示要将这笔钱设立李瑞芬营养基金,并修缮南浔的谢子楠墓地。而谢医生一直以来都对家族的历史非常感兴趣,经常参加国内谢氏宗亲会的有关活动,又是家中唯一的子嗣,认为有必要完成母亲的愿望。因此从去年底开始,谢医生即与我联系,表达了重修谢氏祖坟的意愿。</p><p class="ql-block"> 我告诉他:现在南浔正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魅力水乡建设,不少村都要建文化礼堂,谢家祖坟所在地迎春村的文化礼堂将在2015年启动建设,区委宣传部和文体局正积极推进。而湖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遴选推荐工作也已启动,谢子楠墓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我们正拟将其作为推荐项目,不如把两项事宜结合在一起……谢医生表示赞同。</p><p class="ql-block"> 今年以来,我一面与南浔镇和迎春村联系,一面不断与谢医生沟通。经过几次讨论,谢医生与家人商量后决定遵母命出资修葺祖坟,并在墓地所在村——迎春村文化礼堂中设立谢氏家史馆。此外,还拟在南浔设立小规模的“谢子楠基金”,每年定期举办“谢子楠杯乒乓球比赛”、“谢子楠杯征文比赛”(谢医生爱好乒乓球和写作)。今年夏天,谢医生的妻子张朔、女儿谢佳妤专程从北京赶来南浔,与迎春村商定合作事宜和具体细节,并签订了协议,最终确定了“谢氏后人出资并负责提供资料,迎春村出力并负责具体操作”的模式,而笔者则作为中间人,负责牵线搭桥和沟通联系。</p><p class="ql-block"> 无巧不成书,也许是谢氏祖先被孝子贤孙的孝心所感动,谢医生的妻女在浔逗留仅仅3天时间,而“意外”却接踵而至。先是谢氏母女在村里商议的那天,我拿出从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查到的谢子楠墓志铭复印件向她们做介绍,站在一旁的迎春村支部副书记觉得眼熟,仔细端详后说:“你这个东西的原石我见过,现在就在某位村民家里”。大家都觉得喜出望外,于是马上前去一探究竟。果然,一块方方正正的墓志铭出现在我们面前。铭文由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家郑孝胥撰写,上面密密麻麻地镌刻着谢子楠的生平事迹。第二天,又有消息传来,谢子楠继配夫人汤太君的墓碑在另一农户家被找到。第三天,当时用于堆砌墓穴的门板被人肉搜索后陆续发现……谢医生的女儿谢佳妤开玩笑说:“大概是谢家的祖先显灵啦”。</p><p class="ql-block"> 但行好事,慎终追远,谢氏迎春,他们又怎么会不高兴呢!</p> <p class="ql-block"> 谢子楠是清末南浔富商中“七十二墩狗”之一,在沪开设谢森元丝栈,其创办的中华第一针织厂是当时上海著名的民族工商企业,该厂生产的“菊花牌”袜子、“菊花牌”汗衫、“菊花牌”棉线等,都是红极一时的名牌产品。可别小看了这头“小金狗”,如果论财产多少,谢家完全可以跟“八牛”比肩,只是由于谢家离开南浔较早,其产业也都在外地,在南浔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大罢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谢子楠墓重修记 </b></p><p class="ql-block"> 先祖谢子楠(1843-1920年),讳庆麟,湖州南浔人,祖籍余姚。谢子楠从余姚初到南浔,因家境贫穷,靠打工度日,在一家丝栈学徒,从一年杂工、二年帮工做起,最后升为伙计。他聪明好学,逐渐掌握了丝绸生意中的门道和内秘,在积累若干资金之后,接办金家的“泰安坊”丝号,在上海开设了“谢森元”丝栈,专营家乡的辑里湖丝。谢子楠诚信经营,严把质量关,创立出自己的品牌,随之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使谢家兴旺发达。1914年,在英国留学归国的四子谢渭清倡议下,在美国留学归国的长孙谢绳祖(谢文纬祖父)协助下,由谢子楠出资,在上海四川路泰安坊独资创办了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中华第一针织厂,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工业之先驱。</p><p class="ql-block"> 2008年11月,南浔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整体保存较好的民国时期风格的墓冢,经向村民了解及查阅资料,认定该墓的主人就是中华第一针织厂的创办人谢子楠(谢文纬的高祖)。该墓早年被盗,“文革”中又遭洗劫,虽形制保存尚完整,但终因年久失修,已显残破之貌。</p><p class="ql-block"> 谢曜之妻李瑞芬是谢家第四代儿媳妇,系著名的营养学家,她生前尊承丈夫谢曜的遗愿,留下资金委托谢家第五代传人谢文纬及夫人张朔修缮祖坟。为此,我们决定用自己的积蓄,连同母亲留下的资金,重修谢子楠之墓,重塑谢子楠墓志铭及雕像,并在迎春村建立谢氏家史展厅。此举得到了南浔区、镇、村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故我们决定在南浔长期设立“谢子楠”基金,激励学子,同时缅怀我们的先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立碑人:谢文纬 张朔 谢佳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二零一五年十月四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履谦(1838~1915),字月阶,号樾嘉,又号无垢居士。江苏苏州人。同治七年(1838)以吴县籍考中秀才,入苏州府学,官至户部山西司郎中。洋务运动年间做生意成功,数十年间不断扩大业务,声名远扬。光绪三年(1877),张履谦购得拙政园西部汪宅,建成“补园”。张氏爱好文物、书画、昆曲,收藏亦丰。清光绪中叶延请昆曲泰斗俞粟庐至家鉴定书画,兼为其儿孙辈“拍曲”。其文孙张紫东(1881~1951),名钟来,号适庵,以字行,为著名业余昆曲家,亦喜书画。被曲友们誉为“吴中老生第一人”及“苏州曲坛一正梁”,慕名向其请益者甚多。冯超然受张履谦之邀客居“补园”时,昆曲及书画爱好使张紫东与冯超然义结金兰,几十年情同手足。冯超然后从苏州返沪居住,张去沪即常住义弟超然处,亦常去吴湖帆家做客。《吴湖帆日记》中多处有他与张紫东在上海及苏州两地互访的记录。《梅花喜神谱》中亦有张紫东读谱之题跋,足见吴张两氏交谊之不凡。张紫东先生过世后,其后人将珍贵收藏捐赠国家,遗泽世人。上海博物馆还藏有三件原为张紫东收藏的墨迹珍品:清程京萼行书《杜甫骢马行诗》、清赵之谦四体书屏和清汪士鈜行书《虞世南破邪论序》。</p><p class="ql-block"> 张永芳(1890~1971),又名张琰华,为张履谦的二孙女,张紫东之妹。张永芳早年便从冯超然学画,山水、人物、花鸟均有功底,其作品《人物》《兰花》《花鸟》曾参加1929年举办的民国第一届全国美展。冯超然、吴湖帆与张家兄妹早在苏州便结识,亦常在一起吟诗作画。</p><p class="ql-block"> 《吴湖帆日记》1937年3月29日记有:“冯超然女端予出阁,下午在浦东同乡会宴客,偕季迁、程云岑同去,晤张紫东等,熟人不少。”不两日的31日又记:“下午郑逸梅来,赠余《瓶笙花影录》两册。张紫东来,观元拓《史晨前后碑》,皆先外祖旧藏本,今赠谷孙矣。”寥寥几字足见吴、张两人的熟悉程度。吴湖帆能请张永芳为《梅花喜神谱》添绘梅花图,乃是欣赏张永芳之笔墨功力。而张氏所作之梅花图的确颇具特色:主干用深色勾勒,枝干屈曲,疏密相间,穿插有致,圈花墨色清谈,运笔流美闲静,虽无大的格调气局,然小而清逸空灵。题跋为:“己巳建子月临宋人纨扇本以奉静淑贤姊雅正,琰华谢张永芳并题。”</p><p class="ql-block"> 所谓谢张永芳之谢,则是张氏的丈夫谢绳祖(1891~1971),谢为南浔人,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学纺织,学成后返沪办针织厂,所创的“菊花牌”商标沿用至今。后为慎昌洋行买办。谢也是个昆曲痴迷,当年常与俞振飞登台演出,名声不小。张永芳的梅花图加上吴湖帆与潘静淑、冯超然、高野侯、郑元素四人之绘,共有五幅梅花图附于谱中。吴湖帆为《梅花喜神谱》广征题咏,集成后于癸酉(1933)年新秋,托商务印书馆影印五十部以赠亲朋好友。当时的影印本中并未有周炼霞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国十一年(1922年)年1月,穆藕初在上海倡议成立“粟社”,以研习昆曲大家俞粟庐的唱法为宗旨。这个“粟社”公推穆藕初为社长,谢绳祖为副社长。</span></p><p class="ql-block"> 1924年1月1日的《申报》上刊有一则《昆剧传习所将于明日表演》的简短报道:“穆藕初、徐凌云、张石如、谢绳祖等所办之昆剧传习所,将于十三年元月二日,即旧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星期三)午后两点钟,假台湾路徐宅,由学生表演成绩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也许还记得,我国的棉纺针织行业中有个以菊花为品牌的著名企业,该厂生产的“菊花牌”袜子、“菊花牌”汗衫、“菊花牌”棉线……等等都是红极一时的名牌产品,这个企业就是由南浔“七十二金黄狗”之一的谢氏家族创办的中华第一针织厂。</p><p class="ql-block"> 谢家的事业开创者谢子楠(1843-1920),讳庆麟,湖州南浔人,祖籍余姚,乃谢焜南的遗腹之子,全赖母亲汤氏抚养成人,因此母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谢更是孝顺备至,左右不离,是出名的孝子。谢家原本家境殷实,祖居在南浔泰安桥东,可到了谢焜南这一代已家道中落,加之谢子楠母子孤儿寡母,全靠族人接济,故而谢早年即弃儒学贾。太平天国时期,他赴沪随表伯金桐(字竹庭,南浔“八牛”之一,著名“丝通事”)从事蚕丝贸易,在与洋人接触的过程中,通过他自己的刻苦努力、精心研习,学会的“洋泾浜”英语,得以与洋人直接交流买卖,跃身成为“丝通事”(丝翻译)。在积累的若干资金之后,谢子楠便接办金家的“泰安坊”丝号,在上海开设了“谢森元”丝栈,专营家乡的辑里湖丝,不久即发家致富。</p><p class="ql-block"> 南浔民间传说,谢家积资达一百万两之巨,本可挤身“八牛”之列,但由于谢家常居上海,在南浔也没有什么产业,因此在地方上的影响不大,故仅屈居“黄金狗”。但以财产而论,谢家实在可称得上是“七十二狗”之首了。发家后,谢子楠亦乐善好施,出资赈灾、造路修桥,做了不少善事,1872年他还与湖州籍丝商杨信之、黄佐卿在上海集资购地创设同乡公产“寿圣庵”,雇请僧人主持,通过宗教朝觐活动,集合同乡,敦睦乡谊,密切亲情。</p><p class="ql-block"> 由于“丝通事”的身份,谢子楠接触了不少官商和洋人,对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亦有所了解。1914年(另一说是1917年),随着兴办民族工业大浪潮,他便不失时机地在上海英租界四川路泰安坊(今四川北路)独资创办了中华第一针织厂,工厂地设在榆林区(今杨浦区)龙江路377号。初创办时有资本银10万两,24台美式半自动B字电动袜和一些手动摇袜机,产品以袜子为主,是当时上海滩规模较大的民族纺织企业之一。</p><p class="ql-block"> 袜子产品的上市后,受过西风熏陶的谢家人敏锐地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便有了创设商标、牌号的动议,可几个回合下来,仍然确定不下来。这年秋季的一天,谢子楠看到阁楼阳台上的菊花特别好看,多彩多姿,非常引人入胜,他想:我生产的袜子也应象菊花一样多色多样让人喜欢,这一灵感的升腾,自然定格了品牌的主调,“菊花牌”从此诞生了。</p><p class="ql-block"> 随着中华第一针织厂发展壮大,该厂生产的产品逐步拓展到棉纱、棉毛衫裤等领域,并形成了“菊花牌”系列产品。1923年,该厂向上海市商标局申请,并经农工商部核准,成功注册了“菊花”联合商标。谢家人注重运用品牌策略,针对产品种类和销售地域的区别,采用不同的商标图案,但“菊花”的主题图案不变,而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如,棉纱系列就用墨菊、绿菊、红菊等商标;内衣与袜子就用三菊、粉菊、金花、银花、金菊、彩菊等商标。从此“菊花牌”针织产品为中国针织业的发展添上了新的一页。“菊花牌”产品以它的原料精、做工好、信誉保证赢得了社会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畅销全国,出口南洋。</p><p class="ql-block"> 到了1928年谢子楠之子谢渭清从英国考察商务归来,谢家又扩建厂房,添置设备,资本金增至9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拥有美制袜机270台,德制巨型丝光机3台以及罗纹车52台,摇纱26台机,日生产能力由200余打增加到3600余打,其规模和设备在当时称得上国内一流。此时,谢家经营的中华第一针织厂进入全盛时期,当时该公司在上海大新公司(今市百一店)的主楼屋顶上发布了大幅霓虹灯广告,“菊花牌”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p><p class="ql-block"> 可是好景不长,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外销中断,加上日寇对棉纱实行封锁,中国的纺织业、针织业受到了严重摧残,谢家的一部分后代移居香港,中华第一针织厂也被迫停工。到了1943年7月21日,荣氏家族吴昆士、吴士槐、吴中一、陆菊生、陈品三、荣鸿元、张履生等在申新九厂召开了董事会,授权吴中一、陆菊生以“发昌记”名义接盘中华第一针织厂的全部资产和商标。“菊花牌”又一次获得新生,次年4月,成立了中华第一针织厂股份有限公司。抗战胜利后,恢复发展经济,中华第一针织厂又将龙江路工厂扩建,向瑞士定购了新纺机。1946年10月安装投产,逐步做到了针织原料自给,成为国内首家拥有纺纱、织造、染整、成衣等一体化生产的托拉斯企业,并更名为中华第一棉纺针织厂。</p><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公私合营,该厂改名为国营中华第一棉纺针织厂,成为上海市较早的全民所有制企业。1979年向国家工商局继续申请登记注册了“菊花”商标,专业生产菊花牌针织内衣,成为针织行业唯一一家全能型国有企业。企业自行研制开发了38支精梳本色长绒棉内衣,曾荣获国家银质奖。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定制过菊花内衣。直到今天,“菊花”商标仍在使用,是棉纺针织界少有的老字号品牌。</p><p class="ql-block"> 谢子楠生前被封为资政大夫、二品封典、候选郎中,1920年在上海去世,享年七十八岁。谢子楠的四个儿子(谢毓材、谢毓洙、谢毓荃、谢毓汶,三子谢培芳早逝)请著名词人朱祖谋、书法家郑孝胥为父亲撰书了墓志,并按照父亲的遗愿,将谢子楠夫妇及汤太夫人安葬在了家乡南浔的南郊石泉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南浔谢氏后裔群英谱</b></p><p class="ql-block">谢毓汶(1885- ? ),字渭清,实业家,谢家第二代代表人物,曾留学英国,中华第一针织厂总经理。</p><p class="ql-block">谢兆基(1891-1970),字绳祖,昆曲家,谢家第三代代表人物,清华学堂首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慎昌洋行买办,曾与人合作创办谢兆基开美科制药厂和苏州昆剧传习所。</p><p class="ql-block">谢兆堂(1895- ? ),字仲和,曾留学德国,专攻印染技术,中华第一针织厂副经理。</p><p class="ql-block">谢兆文(1898- ? ),字冰如,第一针织厂副经理,负责销售,曾独资创办上海恒森无线电公司。</p><p class="ql-block">谢佩贞(1898-1979),字韫五,女画家、擅长曲艺,曾与人创办上海昆曲研习社,解放后为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p><p class="ql-block">谢 曜(1916-2005),原名善培,谢家第四代代表人物,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早年曾从事抗战活动,资助革命事业,解放后任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李瑞芬(1920-2014),谢曜之妻,国内临床营养界泰斗,著名临床营养学家,曾任国庆35周年阅兵首席营养顾问,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科主任、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谢文纬(1949- ),谢家第五代代表人物,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美国凯斯西部大学附属医学院高级研究员、教授,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特聘专家,创办北京东方癌症研究中心,在中医治疗癌症方面有丰富经验,著有《中医成功治疗肿瘤一百例》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参观中华第一针织厂记商业研究会报告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苕溪朱宝钧</p><p class="ql-block"> 实业为富国救民之要素。所以欧美各国。工厂栉比。黑烟弥空。宜其富且强也。今者吾国青年志士。有鉴于此。特乘长风破万里浪。负笈他邦。习其制造之法。考其商业之情形。洎乎学就返国。有资本者。往往从事于实业。建设工厂。与外人竞利。在在皆是。吾乡谢君。游学美国。习纺织化学。颇有经验。特于一千九百十七年之冬。设厂于沪上。织造线袜。命名曰中华第一针织厂。迄今甫一载。而效果则可征也。古人有言曰。幼而学。壮而行。又曰财用足则百志成。诚哉言乎。吾校商业研究会成立。亦将朞年。专以调查实业商情为宗旨。而作课外之研究。兹由予之介绍。导诸同学赴厂参观。因而撮其要志之。戊午九月望日。我校附设之商业研究会同人。有参观中华第一针织厂之行。厂址位于杨树浦龙江路。察其制造之法。布置之宜。以暨机器之精。装潢之美。宜乎创办一年。而已奏成功。销路浩大。名驰海外也。是厂注册商标。定为菊花牌。就中有金菊、紫菊、黄菊、绿菊、红菊、黛菊、墨菊、铁炮牌等。以判袜之等级。金菊专装纯丝袜。分销各省。刻因厂屋不宽。丝袜机尚未配齐。以致市上不甚多遘。紫菊系用五十支之细纱制成。为丝光袜中最上等者。性软且薄。一似真丝状。适宜于夏。故销路亦独盛于夏。颇为各界所称赏。黄菊红菊。以纱之优劣。而别之。近来南洋群岛。及印度锡兰等处。均以欧战扰攘。线袜多仰给于东方各埠。自闻有菊花牌发现。特电本厂批发处。定红黄两菊线袜。此种线袜。尺寸小者径尺。大者尺三四寸。均为彼之硕大无朋者所定制。而上海一埠所罕见者也。然燕蓟汉粤。近亦纷纷来定此牌。输出月约一万数千打。获利颇厚。亦吾国挽回利权之一种也。绿菊牌大多销于南北美洲名国。月输出额。不下红黄两菊。外此之销路最广无出其右者。惟墨菊牌。次则黛菊牌。又次则铁炮牌也。统而核之。各处之来厂定货者。大有应接不暇之势。所恨出货不多。难供顾客之购。及考其发达原因。实由于线质之精良。既光且滑。颜色鲜明。价值克己。为各界所欢迎。直可与外人之鹰球牌并驾齐驱矣。厂中规例整饬。秩序井然。一切建筑。悉仿美国最新式之名厂。就中分制袜。丝光部。染色部。装潢部。制匣部。以及机房办事室。兹特详述于左。以供注意商业者之研究。</p><p class="ql-block"> (一)制袜部分摇纱间。袜机间。及缝袜头间三处。摇纱间及缝袜头之工人。均雇女子。取其价廉而心细也。每人所得之资。约照摇纱之优劣迟速。而判多寡。以给发之。大约每人日可得三角之数。惟袜机间悉雇男工。且必曾受教育者为合格。如有一人能兼六机者。月可得薪水二十元。机器约分三种。动以电力。出袜甚速。约四分钟而得一袜。(甲)Model G.专制普通男袜。有机三十二。闻诸执事。现已从美国订定。日后可增至六十余机。(乙)Model K.G.能织男女袜。最便利之机也。现只十二具。年内可达三十具。(丙)Model B. 乃一种分两次制成一袜之机也。袜之上段。曰螺纹。另有一机织造。然后在此机制成一完全之袜。因欲袜管之有收缩力。故有此机之设也。袜之最后手续。厥惟缝袜头。此种机器。均用人力工作。亦甚速也。</p><p class="ql-block"> (二)染色部藉电气及蒸汽之力。而染成各种时新之颜色。法用磁缸数十。缸内盛清水者有之。盛肥皂液者有之。其他盛各种颜色液者有之。染时。必先以肥皂液煮之。再用清水净洗。去其污垢。然后入染色机。机内所溶颜料之分量。适足染成所入线袜之数。内有蒸汽管热之。盛袜后。机旋转约数分钟。而色已就。然后取出榨干。套于袜模型上。入烘袜机。藉电气力煽去水分。约三分钟而袜已干。闻此种染色机。为海上所罕用者。间有之。均甚小也。如此种格式。中华厂其首屈一指焉。其染成各种之颜色者。均用二种以上之硫化颜料。相和而成。用一种颜料染成。为数亦伙。如白色者。用漂白粉。Lime者of chlorine或Hydrogen peroside漂后。其白胜雪。黑色者。悉用硫化元Sulphere Black染成。其它各种颜色。不胜枚举。兹述其大概而已。现所用之颜料。均来自德美两国。最上等者。宜乎艳丽鲜明。光彩炫目。部主任谢君仲和。曾受德国染料专家之教授。闻其技师。近尚莅厂指示。颇有心得。故能染成趋时悦目之颜色。影响于销路甚伙。</p><p class="ql-block"> (三)丝光部纱之本色。淡黄而无光。必经丝光机练过。乃宛若纯丝。现有机五。皆美国最近所出者。法用纱煮于淡苛性苏达。Caustic Soda复经过浓苛性苏达。约三分钟。至五分钟之久。将纱绷于机上。复经过硫酸。Sulphuric Acid使成中和性。(按碱性物易与各种颜料起化学作用而成分外之色。故必使经硫酸而成中和性。以还其本来性质也。)部主任朱君蔚文。曾着有丝光之经验。而所制之丝光纱。与舶来品不相上下。</p><p class="ql-block"> (四)装潢部内设压袜机。每次可压五百打以上。为海上各袜厂所缺少者也。经压力后。既光且薄。然后支配大小。使之成对。其中跳丝者。与染色不匀者。概在次货之列。每匣可盛六双。内有商标仿单。一切装潢。悉仿欧美品式。固中国设袜厂以来。首屈一指者也。然近察市上之别家袜厂。仿其装潢。大同小异。以施其鱼目混珠之术。不能独出心裁。互相竞争。其欲上进。亦云难矣。所以购菊花牌者。咸宜注意。</p><p class="ql-block"> (五)制匣部专制袜匣而设。内部悉用机器制造。</p><p class="ql-block"> (六)办事室专司厂中出入账目。而褒贬工人之勤惰。加赏罚焉。并陈列各种颜色之男女袜。以供参观家之研究。</p><p class="ql-block">上述六部。厂中之大概情形也。男女工人。总计约二百人。各占半数。月出袜二万数千打。然厂中定例。依时令之冷暖。而有出袜之多寡。故每月所出之袜。时有上下。大率此袜销路盛于春夏。滞于秋冬。此各袜厂大概之商情也。</p><p class="ql-block"> 予观厂中优待工人之点。有足多者。夜设英文传授学校。专教男工英语。及普通名辞。并机器学大略。工人既获益非浅。又设俱乐部。内有弹子间。阅报室。留声机。各种娱乐品。以遣工人之余兴。即以勉彼专心勤事。无复有嗜好繁华之念。一举两得。此实厂界之特色也。惟女工之优待地点。较诸男工。则大相径庭。诚可谓无优待之地点也。予读第六期吴君冕所撰商务书馆印刷所参观记。内载(每日散工。女子先男子五分钟。又女子怀孕者。至产期。给假两月。并另给二十元。以备需用。并允携孩入厂就乳。)如中华厂能步商务之后尘。亦女工之幸福也。庶几男女工人。得享同等之利益。即是厂前途发达之基础。已立于此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原载1918年《复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子楠</p><p class="ql-block"> 谢庆麟(1843一1920),字子楠,南浔“七十二狗”之一谢家开创者,1914年在上海创办中华第一针织厂。此处收录墓志铭一篇,原石现在南浔,浙江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拓片,现据拓片录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故资政大夫二品封典候选郎中谢君墓志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归安朱祖谋撰,闽县郑孝胥书</p><p class="ql-block"> 史家孝义立传,始于沈约,自是厥后,秉笔者无或遗焉。夫孝于事亲,义以泽物,史臣激诱之所以厚人伦而厉醨俗者,厥功为巨哉。其间若吴逵、潘综、孙法宗、卜天与皆为吴兴人,传者十八而吴兴居其四,将休文识不逮远欤?抑纪录乡邦阿其所私欤?今观于谢君子楠,乃知吾乡自古以来多孝义士也。子楠讳庆麟,乌程之南浔镇人,曾祖佑安,祖建勋,父焜南,皆潜德弗耀。君生时,父没方五月,母汤太夫人食贫守志,以抚其成。君每念母氏劬劳,与人言未尝不泪交颐也。少业儒,久之则曰:“吾母茹苦瘁久矣,愿早谋薪水为养。”去而之商,旋遭粤寇乱,奉太夫人居沪渎,佐乡人某治丝。沪渎为通商要区,君善译语,遇事无少苟,某业日起而君家亦以稍裕。年二十四未婚,戚党或劝之,君曰:“两世未葬,何以家为?”是岁经营窀穸,于礼为备,盖急于所先若此。太夫人春秋高,与君形影相依者垂六十年。晚岁苦失寐,君辄为道往闻逸事以娱之,视无形、听无声,古人所谓养志者也。光绪戊申冬,太夫人逝,时君年将七十矣,犹为孺子泣。每入寝室,则曰:“我母子未相离,居此殆三十载,今安在哉?”即悲号不能止。呜呼!大孝终身,慕父母如君者,得不谓之终身之慕也耶?生平自奉至约,而乐于行义,大宗在余姚,尝为之建宗祠,置祭田,族之人婚嫁丧葬无不助也。里中道路津梁,有议缮修者无不为也。及来沪上,桑梓之事,尤竭其力,语云“从善服义之公心”,君有之矣。君援例为候人 选郎中,加六级、膺二 ㄓ罄對爪情物品封典,以道光癸卯十月初二日生,今庚申三月十四日卒,寿七十有八。呜呼,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君之避寇也,一夕数奔,尝遇贼,寝丛苇间历一昼夜,因免于厄,识者谓有神助。</p><p class="ql-block"> 乃天能保其始、不克相其终,窅翳寿仁竟溘然面长辞矣,悲夫!妻沈氏,继汤氏,子五,毓材、毓洙、培芳、毓荃、毓汶,培芳前卒。女三,邱培桢、朱景圻、杨泰颐其婿也。孙六,兆基、兆堂、兆文、兆森、兆英、兆良。曾孙三,善培、善增、善坻。毓材等将葬君于镇南石泉滨新阡,以铭幽之文来请,因书其荦荦大者,且俾史氏传孝义者备要删焉。铭曰:维君之生兮冗苦而零丁,百忧一愉兮春晖被庭,贻谋则远兮岂其金簋,笃于亲而厥德则公兮,乡之人以为型。呜呼苍昊兮,胡然而歼我良朋,永从衰亲于地下兮,岂惟体魄之克宁。繁仁孝其不朽兮,后之纪者请视斯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梁溪吴荣刻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汤太夫人</p><p class="ql-block"> 汤太夫人(1823一1909),南浔镇人,谢子楠之母,著名节妇。此处收录墓志铭、家传两篇,墓志铭原石下落不明,浙江图书馆藏有拓片,现据《碑传集三编》录文;家传见于《坚匏庵文集》,现据此录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清封夫人谢节母汤太夫人墓志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陈宝琛撰文,宝熙书并篆盖</p><p class="ql-block"> 国家令甲夫亡年未三十而守节满三十年者,例予旌礼官汇以请,岁恒数百人,虽风教之美,远轶前古,然非有卓绝之行实,与夫特殊之遭遇,其人其事往往历久而不传。观于乌程谢节母其始所遭之酷与其后食报之丰,举为人世所不恒有。乌虚!可以传矣。节母汤氏,浙之乌程南慶置一麟盂将而月之之而有禮家封烏豐不卓官令夫浔镇人,父学濂,及岁归同镇谢赠公焜南。逾月而赠公病,更四月卒,时道光二十三年。节母年二十一,将以身殉,母与姑审其有娠,泣谕之乃已。将免身,阴置盂水于侧,意谓男也则抚之,女则饮此,遂初志已,而庆麟生,由是一志抚孤。赠公有兄煜章,后数年卒,遗一子,继殇,妇吴,与节母共抚庆麟。家奇贫,娣以茕茕恃十指供事蓄姑,卒罄室所有,始成礼。道光末,湖郡大祲,几不举炊,节母患疽血濡衣,手针黹弗辍,继遭寇乱,避兵转徙益不支,而督训庆麟不少懈。同治初,庆麟渐长,出治商,家日以起,节母就养于沪。以早历诸苦,晚年患目疾,动止须扶掖,而习劳如初。光绪七年以事上有司,旌如例,娣吴亦被旌,一门双节,乡里荣之。尔后庆麟商业日盛,一堂之上,孙曾林立,节母抚今追曩,历述辛劬,未尝不泪随语堕也。庆麟事母孝,与母共寝室,牵衣娱嬉,自髫龀而至垂白如一日。迨节母弃养,庆麟年六十六矣。夫结离五月而称未亡人,遗腹生而始有孤,可抚人世之惨怛,孰有逾此者!中间由屯而亨,膺于孙之养至六十六年,视功令所定守节年限溢一倍而强,此又自来节妇所不经见之事。惟其历非常之艰,所以食稀有之报,天人感应之故益灼然其可信已。节母生道光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卒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年八十有六。子庆麟,兼为世父煜章后。孙五人:毓材、毓洙、培芳、毓荃、毓汶;曾孙四人:兆基、兆堂、兆文、兆森,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葬浔南神墩石钱滨之原。</p><p class="ql-block"> 铭曰:黄鹄之操世所哀,节母所历弥难哉。冬合卺兮夏断钗,小同呱呱泪盈怀。一灯机室浓霜皑,春律潜转苏枯荄。雏凤丰羽笙诗谐,高赀上侔怀清台。洗腆为寿九秩开,白头感慕犹婴孩。新阡葱郁湖山隈,积有余庆贻云来。</p><p class="ql-block">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太保毓庆宫授读闽县陈宝琛撰。</p><p class="ql-block">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学部左侍郎实录馆副总裁长白宝熙书并篆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谢节母汤太夫人家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刘锦藻撰文</p><p class="ql-block"> 节母姓汤氏,乌程南浔人,父学濂,母薄氏。道光二十二年冬归同里谢赠公煜南,甫逾月而赠公病瘵,明年四月卒。节母欲以身殉,母郇察其有妊,责之,意稍回。赠公先世自余姚迁浔,六传至建勋,为公之父,早世,母朱太夫人性严厉,及娩,以盂水置案,曰:“女也,则饮此!”节母含涕哽咽不敢声,已而产一男,即子楠也。家奇贫,藉女红以养,盛暑祈寒必漏尽始已。二十九年,吾湖大祲,米价腾贵,无以为炊,疽发于背,血缕沾衣,手纫针不辍,见者皆怜而敬之。次年朱太夫人病殁,适岁除无可告贷,尽典所有以成礼。嗣避粤匪之乱,出死入生,更无一日安。同治纪元,子楠及冠,商于上海,节母就养,家渐起,心稍稍宽矣,然性习劳苦,家政仍躬任之。晚年双目朦眬,出入扶持,医至,曰:“吾早岁过耗目力,今衰迈,药不可为也。”盖二十一而丧赠公,八十有六而卒,时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也,于是嫠居六十六年矣!初,赠公兄弟三人,长煜章,配吴夫人;仲敬堂,先卒。节母归后六年而煜章殁,遗一子,继殇。娣姒赖子楠延一线,劳苦共之,后旌典亦共之,时有一门双节之誉。子楠尤孝养备至,虽白发犹依依孺子慕也。孙曾林立,天或将昌大其门欤?然节母守节之始,谓后必有子,有子必有贤且寿如是者,亦不敢冀之于天也,无冀幸于天之心而安之若素,其苦节之贞视寻常盖百倍矣。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岂不信哉!岂不信哉!论曰:因果之说,儒者弗道,而节孝则自古尚焉。予与谢氏有外姻,时相过从,亲见节母之行事,及聆其言论,若不知人世有所谓机变之巧者。子楠愿慤如之,其子若孙亦循循弗失,一门数百指,融泄无间言,于是知节母之遗泽长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谢文纬自述</b></p><p class="ql-block"> 我这辈子与医学的结缘是不知不觉的。当我二十岁的时候,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潮去了内蒙古建设兵团,在那里与马为伍,后来被推荐为兽医卫生员,凭着一本布满毛主席语录的兽医书,后来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兽医。因为有一匹马患了癌症,我竟痴迷地研究起癌症,并且在深夜的马厩旁,在一张发了黄的纸上,写下了我一生中第一篇医学论文。这篇论文寄给了当时中国科学院癌症研究所吴桓兴所长,他的回信曾令我欣喜若狂,而这封信至今还保存在我的档案袋中。这段经历被写成了一部小说《那年那月人马情》,后来不仅翻译成不同版本的英文版,而且还改编成不同版本的电影剧本,相信有一天会拍成电影。</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那个年代的知识青年都是坎坷的,直到近三十岁的年纪,我才如愿考取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后,我在一家三甲医院的中医科坐诊,不一般的老成和稳重使我拥有比别的医生更多的病人,也使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年半后,我便随着当年的出国潮去了美国。在美国的三年多时间,我做了两件与众不同的事情。一是我成为在美国医学院开设中医课的第一人,二是美国的一家上市草本公司。在我离开美国之时,决定生产我的一个抗病毒中成药。这个药竟然一直生产至今,已过三十年。我的这段经历记载在另一本书《一个中医在美国》中。</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我的儿子因脑癌夭折,他经受西医手术、放疗、化疗而失败,这使我立志攻癌,并试图另辟蹊径。我整理了上百例当代中医成功治疗癌症的案例,从中吸取治疗癌症的经验。在三十余年治疗癌症的临床中,我探索出中医大剂量无毒抗癌法,并著书立说,诸如《有毒抗癌与无毒抗癌》、《与癌磨,不与癌搏》、《面对癌症,不要怕》等。我的无毒抗癌治疗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为了让更多病人受益,我正在筹办网络诊治室,同时计划将我防癌抗癌的中药秘方产业化,为人类医学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儿子走后,我与妻子专门到普陀山求子,结果求来的是美丽的女儿。女儿自小与一般女孩不同,从小有明星梦,长大了果然成为一名影视演员,主演过电影、电视剧,担当过主持人。可是她不甘心于此,似乎有更大的志向,她自学中医、营养学、心理学,创办公司,开发健康产品。她的雄心壮志影响了我的不老之心,于是准备将事业做大。我们父女的寻根之旅就这样开启,因为我们感到今天做的大健康产业,似乎与祖业有着某种渊源。</p><p class="ql-block"> 我为什么会阴差阳错的成为一名中医,我曾经试图从母亲的祖系寻找。母亲的外曾祖母,是被人称为“一品夫人”的赵太婆,杭州人氏,出身官宦之家。外曾祖父赵丽生是晚清年间的一品官,可惜英年早逝,未能获取功名。他与前清状元陆润痒乡试同科出身,并结为至交。而陆润痒在史上有些名气,如今在故宫博物馆院内还有他的字迹。</p><p class="ql-block"> 赵太婆自失去丈夫后,便离开了宫里,跟随女儿流落到民间。她的女儿便是母亲的祖母,晚辈们都称她为“好婆”。母女俩在上海浦东遇到了母亲的祖父,祖父当时是一名中医。但因自学成才,医术一般,所以邻里称其为“百花郎中”,即平素病人不多,但因那时中医开方下药都要用毛笔,故写得一手好字。为了生计,他常在邮局门口代人写些书信,于是就有机会碰到离开宫里落泊的赵氏母女,三个人同病相怜,便走到一起组成家庭。母亲回忆祖母“好婆”生了四个儿子,即“伯仲叔季”。其中两个儿子仲与季夭折了,只剩下母亲的父亲李伯涵和叔叔李叔明,也许血统高贵,两个儿子后来颇有出息,一个成为地产大王,一个成为金融银行家。</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祖父名叫李挺英,自幼父母双亡,在外婆钱氏家长大,备受亲戚们歧视。例如凡钱家吃螃蟹时,他只得几个蟹脚吃。他在家中没有地位,没有读书机会,全靠自学,后来读了一些中医书籍,便为乡邻把脉开方,成为一名中医郎中。但他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又没有机会得到名医指点,所以医术有限,被称为“百花郎中”,即没有多少病人和生意的郎中。而作为第四代的我,科班出身,也有正式执照的中医,寻根访祖,我血脉中的中医之魂或许正是来自母亲的祖父。</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祖父自小喜文弄字,很有古文功底,古人云:“秀才学医,如笼抓鸡”。那时开药方都要用毛笔字,于是母亲的祖父练得一手好字,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另谋生路,于是常常在邮局门口摆摊代人写信,最终有缘结识赵氏母女,并且有了尔后的姻缘。</p><p class="ql-block"> 母亲没有留下祖父的照片,母亲印象中祖父的脸型像我,但留有一撮山羊胡子,这是典型老中医的外貌。十年前,我在北京南海子公园百草苑中,看到了李时珍的塑像,便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与这位历史上的医圣合影,又突然想到母亲的祖父也姓李,母亲所描述祖父的外貌和李时珍的塑像颇为相似,那么母亲的祖父会不会是李时珍的后裔呢?否则如何解释当她祖父失学时竟会自学中医,而我在“文化大革命”失学时竟也会自学中医,这或许要归咎于我们从祖上流传下的血脉中,潜藏着博大精深的中医之魂。</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祖父虽是一名中医,但因家境贫穷,医术有限,四个儿子中有两个儿子都是早年夭折,患“肺痨”而亡。那时西医抗结核的特效药尚未问世,肺结核被视为绝症,如同当今的癌症一样可怕。不幸的是,母亲的祖父到了晚年,自己也因肺痨卧病在床,生活尤为清苦,而我的母亲那时只有六七岁,也患了可怕的肺痨。到了年底,不要说抓中药,连生活都无着落,幸亏钱家给了四十元大洋,勉强度过年关,但抓药的钱仍然凑不够。祖父自然先紧着幼小的孙女,于是母亲还记得每天要喝两碗苦汤药。几个月后,她苍白的面孔终于透出红色,虚弱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元气,母亲活过来了,但她的祖父终因缺医少药,不治而亡。母亲记得,有一天,祖父咽气了,他的尸体从楼上被抬下来,只有7岁的母亲躲在楼梯下的一角,她虽然害怕,但她知道爷爷用中药医好了她的病,却无钱医好自己的病,结果撒手人间。从此她再也见不到爷爷了,她的眼睛湿润了,流下了两行热泪。母亲的这段经历我都写在了另一本书中《我的母亲李瑞芬》。</p><p class="ql-block"> 在母辈有中医的血脉,那么在我的父辈是否也同样有中医的血脉?我首先从我的奶奶张永芳祖系开始寻找,她是苏州拙政园的大家闺秀。奶奶的父亲张荫玉一共娶了四房,奶奶是二房徐氏生的。奶奶的外婆家是乌镇首富徐家,祖上自上虞迁居乌镇,以酿造绍兴酒起家,开设有糟坊、酒店、粉坊和米业,从此致富。后来徐家又涉足商业,开办徐东号、徐西号,成为乌镇最大的批发商兼零售商。徐家的产业传到了徐冠南,不仅在本地发扬传统商业,还到上海开办多家企业,投资房地产,捐资修建上海乌镇路,又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富户。</p><p class="ql-block"> 记得十几年前,女儿还在上初中,在当年的暑假,我带她到乌镇去寻根,在各种旧时留下的商铺中寻找中医的踪迹。那时的乌镇已经人山人海,游客很多,一条长长的街道布满了民国时期的店铺,有酒坊、布店、米市、当铺等,终于我找到了一家民国时期的中药铺。</p><p class="ql-block"> 乌镇的中药铺是我奶奶外婆家开的,当我站在柜台前,看着那古色古香的抽屉,上面贴着各种中药的标签,倍感亲切,好像那中药铺就是为我开的,我不知道今天自己能成为一个中医,是不是也因为我的血脉与奶奶的外婆也家相通呢?然而奶奶姓张,她外婆家姓徐,而我的父辈姓谢,因此我似乎更应将寻根的重点放在谢氏上。生前,父亲经常向我讲述谢家祖上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相传2800年前,西周宣王将一块地赐封给为他立下大功的王舅申伯,建立了一个国家,称为谢国。谢国的地域和都域在今河南省南阳县金华乡东谢营村一带。谢国在当时属一小国,国人以谢为姓,即中国的谢氏之源,也就是我们谢家的最早发祥地,我们的祖宗所在。</p><p class="ql-block"> 在春秋战国时期,谢国的一个分支东迁,建立申国,后被楚王所灭;留在原地的部分称为西申,后又被秦国所灭,从此谢姓后裔四方散居。</p><p class="ql-block"> 大约到了东晋,八王之乱后,中原贵族纷纷南下,其中有一支谢氏贵族南下。当时东晋之都为建康(今南京),住在都城的书法家王羲之和诗人谢灵运是贵族中的大贵族,有诗为证:“昔日王谢堂前雀,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谢、王家族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而到了南北朝,谢安大将军指挥淝水之战,用八万精兵击败百万大军,一举成为历史名人。所谓“东山再起”“草木皆兵”的典故均出于他的作为。孝武帝赠谢安为太傅,又追封为庐陵郡公。还封谢安弟谢石为南康公,谢安之子谢琰为望蔡公,谢安侄谢玄为康乐公。一门四公,荣耀无比,东山会稽谢氏遂成为与琅琊王氏齐名的江左望族。</p><p class="ql-block"> 南宋时,谢深甫官至右丞相,卒赠太傅,追封鲁王。谢深甫长子谢采伯,封节度使,卒赠太傅、魏国公。谢深甫次子谢渠伯,以女谢道清为理宗皇后,初封太师、魏王。南宋百余年,临海谢氏先后有四人封国公,四人赐以王爵,临海也就成为东山会稽谢氏中兴之地。元兵南侵前夕,刚太皇太后谢道清恐临海谢氏聚居一地,有所不测,命族中子弟分赴各地避难。于是,谢深甫六世谢长二自临海八叠迁居余姚泗门。而我们作为谢家的后裔均出自谢氏家族的这一支。</p><p class="ql-block"> 为此,要寻谢家之根,就要从余姚泗门镇开始。我与女儿在今年五一假期,踏上了寻根之旅。余姚看起来远不如湖州南浔富裕发达,一路上看不到高楼大厦。看来当年谢深甫选择此地作为久居之地,作为避难、隐居是因为这里地域偏僻和人烟稀少。宋之后,明代谢迁之子谢丕修建了泗门镇谢氏祠堂,成为当今全国最大的谢氏祠堂。</p><p class="ql-block"> 当我第一次站在四门镇谢氏祠堂前时,干净的庭院使我感到说不出的亲切,我立刻有了返祖归根的感觉。祠堂有三个院子组成,前院、中院、后院。前院最大,由三太傅坐镇,分别是晋太傅谢安,宋太傅谢深甫和明太傅谢迁。这应该是谢家的荣誉和骄傲。在后院的墙壁上,我找到了一块碑文,这块重建碑记,在文化大革命中居然没有受到破坏而得以保存。仔细看碑文,碑中记载了我的高祖谢子楠为修谢家祠堂捐银五百,还有先前存息一千四百贯。这笔资金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六十万之多,证明了我的高祖谢子楠与余姚泗门镇谢氏祠堂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说明我的祖辈一直生活在余姚泗门镇。</p><p class="ql-block"> 在泗门镇谢氏祠堂附近还有状元楼和成之庄园,都是我们谢家的祖产,尤其是成之庄园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主庄园。其中的故事与中医药有关。</p> <p class="ql-block"> 成之庄第一代庄主叫谢彬乐,生于清康熙元年(1662),早年以贩卖药材维持生计。一次,有位药材商遗失了一包银两,怀疑是谢彬乐所拾。谢彬乐也不与争辩,借了钱予以偿还。数日后,那位药材商找到了所遗银两,惊呼道:“天下竟有如此好人!”于是返还银两,还资助谢彬乐在泗门开设了一家药店,号“介寿堂”。因为谢彬乐经营有道,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去世时,介寿堂已成为姚北国药业界的翘楚。谢彬乐用开药店所赚的钱在后塘河村建了“人和”、“成之”两个庄园,分别由两房子孙居住。这个故事向我们展述,谢家最早的资本发迹,其实并不是民国谢子楠的丝绸,而应是我更早的祖辈清朝谢彬乐的中草药。</p><p class="ql-block"> 据我父亲谢曜的回忆,谢安家族的后裔多居住杭州余姚县,我的祖上便是源于这一支。清朝末年,也就是十八世纪中叶,我的高祖谢之楠(约生于1847年),原籍在余姚,太平天国时逃难去了南浔。南浔当时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以生产蚕丝闻名遐迩。那时欧洲的贵族十分钟爱中国的丝绸,能够穿上一套中国丝绸做的衣服,常能显示出他们贵族的身份。因此丝绸业在中国不仅生意兴旺,而且利润极大,当时国际市场上丝绸的价格高于白银。</p><p class="ql-block"> 谢子楠从余姚逃到南浔,因家境贫穷,两手空空,只能靠打工度日。那时南浔的蚕丝要运到上海丝栈出售国外,于是又经人介绍,谢子楠便到一家上海丝栈学徒,他从一年杂工、二年帮工做起,由于勤快能干,最后升为伙计。谢之楠在做了几年伙计后,因为聪明好学,逐渐掌握了丝绸生意中的许多门道和内秘,积了一些钱,便在上海泰安坊自办丝栈,取名为“森元丝栈”。他在经营中很重视丝的质量,又善于和外商打交道,讲得一口流利的洋泾浜英语,所以生意做得很好,逐渐闯出了自己的牌子,当时外国人从森元丝栈买的生丝是免检的,这种信誉自然会换来经济效益,于是财源滚滚,我们谢家也就兴旺发达起来。谢子楠后来在留英回国的小儿子谢渭清与留美回国的我爷爷谢绳祖的协助下,创办了上海第一针织厂,成为中华民族工业的先驱。</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残旧的谢子楠墓在南浔迎春村发现,我的母亲生前留下存款,嘱托我修好祖坟。我尽了最大努力,冲破各种阻力,终于修好祖坟,并且带着家人定期祭拜祖上,同时与女儿一起为村民义诊,济世救人。浙江湖州市人民政府已正式将谢子楠墓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修好祖坟,可以旺后代,这个道理,浅薄的人可能不信。其实根据“物质不灭”理论来推断,人的死亡,只不过是一个旧的人体组合的消失,但组成这个人体的基本物质元素是永存不灭的。祖先虽然人死灯灭,但他们的灵魂磁场却布满在一定的空间,仍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子孙后代。</p><p class="ql-block"> 修好祖坟,祖上的气场,或者灵魂,必然会影响我们后代的气场和事业,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自然而生的。高祖谢子楠白手起家,先在南浔创办森元丝栈,后又在上海创办第一针织厂,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谢泗亭继承父业,不仅将家业进一步扩大,而且还做慈善事业,他曾捐地作佛教圣地。我的祖父谢绳祖成为庚子赔款第一批留学生,留学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成为慎昌洋行的高管,这三代的成就是我们谢家的鼎盛时期。或许应了一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因为从此谢家开始衰败,其中有外因,也有内因。因此修好祖坟,让祖坟的气场兴旺起来,重振谢家,应该是我们后代之责。</p><p class="ql-block"> 谢子楠墓位于南浔迎春村,那是个风水宝地,因此解放前,许多望族都将祖坟建在这里,但“文化大革命”中几乎全部毁坏,唯独谢家坟异常结实,据说是用日本水泥筑成,用炸药也炸不动,故得以保存。谢子楠墓共有四个穴,是谢子楠与他母亲及两房妻子,其中第二房是当时的美女,她的棺木在“破四旧”被打开时,香气冲天。但随后,墓穴被洗劫一空。这个祖坟被挖遭劫的悲剧,自然折伤了谢家的元气,从此谢家的后代也是灾难连连,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家和发配农村比比皆是。而现在我大规模修好谢家祖坟,同时在村里建立“谢氏史迹陈列馆”,并成为村文化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谢子楠之墓坐落在河边,这条河一直通到上海,据说祖辈祭拜时,要乘船两天两夜,一直从上海划到南浔镇,再到迎春村。在村里,谢家有房产,并且有看墓人,而现在都已不存在。不过,每次祭拜时,我都会带着女儿一齐为村民义诊。</p><p class="ql-block"> 我们义诊的规模和影响在逐步扩大,第一次为18人,第二次翻倍,而这次两个半天,竟义诊68人。显然中医的疗效使村民深感祖国医学的伟大,中医和西医相比,在义诊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西医看病必须借助各种仪器或实验室检查,然后才能开处方,而所购的药物又都是成药。而中医无论看何种病,慢性病、急性病,怪病、疑难病,甚至医学记载从未有的新病,都仅凭三个手指头,依靠望闻问切,开出针对病人体质、病情的中药方。中医的灵活、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医的对症下药,使得开出的药方几乎没有雷同,一人一方,而且均有效果。因此,我为村民们开的药方,他们都会如获至宝,小心珍藏。一位胃癌术后的病人拿着我几年前第一次义诊开的药方,告诉我说按这个药方服中药已有几年,始终没有做化疗,癌症也一直没有复发,病情稳定。这次我为他开了两个不同的中药方,嘱咐他交替使用,以防癌细胞耐药。一位村民告诉我,她上次看的是腰椎病,按我开的药方吃了几个月已经好了,现在要看另外一个病。还有一个病人说,上次我给他看的病是尿酸高,他吃了一个月,尿酸正常。后来他又把这个药方给村上另外几个尿酸高的人,居然都吃好了。于是我的医术在村民中口口相传,前来就诊的村民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接待我和女儿的书记与村长对我们说,你们在祖宗的眼皮下做好事,用中医济世救人,一定会感动谢子楠,祖上会显灵的,一定会旺你们的,会让你们从事的事业发达起来。而我与女儿目前正在从事大健康产业,我们下定决心振兴祖业,创建中医药新品牌。</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由于我研究成功一种中药新剂型,一种高浓缩丸,其浓度是传统中药剂型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这种新型高浓缩丸的浓度也远超日本目前所采用的各种中成药剂型。因此作为核心技术,作为未来中成药的基本剂型,开发的系列传承和创新中成药,创建新的中成药品牌成为可能。为了与全球的安全接轨,新品牌的中成药产品首先要求安全。无论是开发传承中成药,还是创新中药产品,配方所选中药均要求无毒,不含重金属和马兜铃酸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由于采用新型高浓缩丸,其浓度比传统中成药高出数倍,疗效会大幅度提高。</p><p class="ql-block"> 中药西做,利用现代的制药技术,开发传统和创新的中成药,将是未来大健康产业的一个方向。显然,这需要与一家现代药企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于是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和父亲,他们在解放前曾经有一个药厂,那便是上海开美科药厂,而我的父亲曾经是那个厂的总经理。父亲当时是为了更好地资助革命进步活动,并以此为掩护,所以没有亲自经营,不过是挂名而已。那个药厂是我爷爷谢绳祖与进步工商人士盛丕华(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副市长)一起从犹太人手里盘过来后合股经营的,我的父亲谢曜当药厂的总经理,而盛丕华的儿子盛康年作副总经理。父亲与盛康年两人成为搭档,也结为知己。后来盛康年正是利用父亲与荣毅仁、经叔平同为圣约翰大学的同学关系,为党建立了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网上搜到的当年上海开美科药厂股票的收据,上面有董事长盛丕华和副董事长谢绳祖的签名。而谢绳祖就是我的爷爷。</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网上搜到的当年上海开美科药厂生产的补钙剂,称为钙素母。这种补钙剂为复合的多种有机补钙剂,由葡萄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磷酸钙四种有机钙组成,远比当今医院常用的碳酸钙制剂效果好,因为后者是无机钙,不易被人体吸收,而开美科药厂生产的钙素母是多种有机钙,容易被人体吸收,特别适合老年人补钙。</p><p class="ql-block"> 这是上海开美科药厂当年生产的治淋病的针剂,解放前,由于妓院是合法的,因此性病泛滥、流行,而这个治淋病的针剂或许成为那个时候的热销品。药盒上还有开美科药厂的地址,位于圆明园路169号。而我爷爷谢绳祖当年服务的慎昌洋行,则在圆明园路43号,相隔不远。上海圆明园路南起滇池路(租界时代名为仁记路),北至苏州路。1860年代,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 而圆明圆路169号现为协进大楼,原为泰慎洋行鲍士洋行。圆明园43号现为万泰大楼,是慎昌洋行旧址。那么由我爷爷谢绳祖购买,并由我父亲经营过的上海开美科药厂的家史,无疑向我们父女俩指出了一条路,用现代制药工艺,制作传统中药,将是我们今后搞大健康产业的一条希望之路,我们会努力振兴祖业,创建中医药新品牌。</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父女的寻根记,还应加上半年前到美国访问的内容才算完整。我的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在旧金山电影节获奖,我和女儿去领奖,顺道去了生产我中药产品已达三十年的美国自然阳光公司总部,这家公司是美国草本天然产品上市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自然阳光的创始人吉恩·休斯一家开启了自然阳光公司的传奇故事,他们也成为了草本健康领域的先行者。由于饱受胃病的困扰,吉恩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定服食辣椒粉,草药有效缓解了他胃部的不适,但问题是,辣椒粉真的口感灼烈、难以下咽。这时,他的妻子克里斯汀提议将辣椒粉装进胶囊里,易于服用。事实证明,这真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意!他激动地把这个想法分享给了家人和朋友,这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得到周围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吉恩想到,为什么不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呢?于是1972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成立了第一家将草药填充入胶囊,使之易于服用的健康营养品公司,并将它命名为“自然阳光”,旨在萃取大自然蕴含的天然营养力量,将温暖的健康阳光散播全球。</p><p class="ql-block"> 如今,美国自然阳光已经从当初小小的家庭自营企业迅速成长为世界领先的健康营养公司,并在全球34个国家、70多个地区拥有近百万名经销人员,产品销往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 历史有时会惊人的相似,我的夫人患晚期癌已近八年,她谢绝了西医为她安排的八次化疗,而选择长年坚持不懈地喝我的中药。由于转移的肿瘤没有切除,所以属于带瘤生存。我的夫人非常能干,不仅做一手好菜,家里也收拾得整齐干净。她的动手能力极强,为了规避服用苦涩的中药颗粒冲剂,竟然通过不断试验,将其做成了高浓缩丸。这样,她再也不必吞咽苦涩的中药颗粒剂,而是轻松用白水送服中药浓缩丸。这对于不得不长年服用中药的她来说,是一种解放。而对于我这个业内的中医来说,则认为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因为从此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可以从耗时煎煮的工作和吞咽苦涩汤药的痛苦中解放出来。这种新剂型的中药一旦产业化无疑会推动中医的革命。在这种新型高浓缩丸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五个中药产品,如果能够产业化,无疑将是对人类医学的巨大贡献。 </p><p class="ql-block"> 在美国自然阳光公司科研大楼的学术交流厅,我向美国人介绍了我准备开发的几个产品。我首先介绍了新剂型中药高浓缩丸,它比传统的中药剂型丸散膏丹、口服液、胶囊、片剂等含药量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疗效接近中医临床上汤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几个疗效显著的中成药。</p><p class="ql-block"> 无毒抗癌防癌高浓缩丸将会填补医学上的空白,人类治疗癌症从来是“以毒攻毒”,无论是西医的化疗药,还是抗癌的中成药,都离不开毒药。有毒抗癌的弊病是,对大多数发展缓慢的癌来说,化疗非但杀不死癌,反而将人体的元气一步一步耗尽,这种治疗必然导致失败。其实癌症,非常好治,就是要治得早,因为当身体出现第一个癌细胞,到身体上出现1毫米直径最早期的癌,需要30代的分裂繁殖,这往往经历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西医在这一阶段没有治疗,他们不可能用有毒的化疗药,西医只能观察,或者做盲目地预防性手术。由于癌发生的潜伏期,早早期或早期,在临床上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癌前病变,而当今飞速发展的基因检测技术则可对癌发生进行准确的预测。而处在这一阶段的癌病灶,如果服用我的无毒防癌丸3-6个月,就可阻止癌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讲述了自己的抗瘟疫中药高效浓缩丸,由于采用了新剂型,大大提高了中药含量的浓度,因此它的抗病毒作用是我在自然阳光公司生产了三十年VS-C的几倍。因此当流感肆虐时,当变异新型的瘟疫爆发时,这种近似传统汤药疗效的抗瘟浓缩丸,可以通过网络订购送到世界每个地方,成为感染人群的救命之药,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商机。</p><p class="ql-block"> 我的最后一个药更为吸引商家。古代宫廷自古流传很多为延长帝王长寿的中药方,我也一直在研究抗衰老的中药,结合当今最新研究发现的维生素衍生物NR和NMN,制成的抗衰老的高浓缩丸,具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可使人类的寿命延长至150岁左右。</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被安排游览盐湖城。这座城市是全世界摩门教徒的圣地。摩门圣殿被叫做末日圣徒圣殿,哥德式的古典建筑,庄严雄伟。</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旁边的大礼拜堂更是一个巨型的建筑,拥有八千个座位供人做礼拜,全市19万人口中,有15万人为摩门教徒,显然如此庞大的建筑依然不能满足教徒们的需求,接待我们的Steve和David都是忠实的教徒,这个教倡导家庭和谐、幸福美满,子孙万代。年轻的David已经有四个孩子,而年纪稍长一点的Steve则有六个孩子,七个孙子孙女。</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摩门圣殿和摩门大礼拜堂,Steve夫妇和David请我和女儿在教堂的餐厅吃饭,我们不约而同地每人都点了一份三文鱼套餐。吃罢饭,我们走出教堂,看到马路对面的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全球家谱中心”,这引起了我女儿极大的兴趣,她取消了原本购物的计划,一心一意希望找到谢家的家谱。这个全球家谱中心完全由摩门教堂资助,不仅提供几层房屋,还有上百台电脑。工作人员全部是义工,他们都是摩门教的教徒。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彭元君老师,她早年从台湾移民美国,她的父亲毕业黄埔军校,后受训成为一名空军,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她有五个儿子都在美国,个个事业有成。对于她和先生来说,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他们都是全球家谱中心的义工。</p><p class="ql-block"> 在彭老师热心的帮助下,我的女儿熟练地运用电脑,不断打着各种关键词,试图找到与我高祖谢子楠相关的家谱。我则在手机上找到了南浔迎春村谢氏史迹馆的一张家谱照片,依靠这一资料,女儿终于找到了谢子楠一系的家谱。我当即用5美元从自动售货柜买了一个U盘,交予女儿,于是她下载了几十张家谱图,成为这次赴美的另一收获。</p><p class="ql-block"> 在从美国飞赴北京的飞机上,我疲惫地在飞机上昏睡,女儿却一直精神抖擞地翻看谢家家谱。她时而赞叹不已,时而发出各种感慨。她说有一张祖上的照片和我极为相似,她算出自己是南北朝谢安大将军第66代后裔,谢子楠的第六代传人。她立志要与我一起复兴谢家大业,或许此次赴美所做的大电影和大健康之事,正是我们重振祖业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然而创建中医药新品牌并不是一件易事,在国内最大的障碍,不是制药工艺和配方,也不是资金,而是国内审批制度的僵化,尽管国内的政策正在调整中,例如最新药审规定,国内药企生产中医经典古方不再需要临床观察资料,但创新中成药审批的政策却无任何改变,这使得在国内开发创新中成药几乎不可能。当然医学无国界,创新中成药如果拿到国外报批、生产很容易,因为美国、日本、韩国中成药都被归为食物补充剂,实行备案制,这如同我在美国生产了三十年的VS-C一样。但如果把上文陈述的几个创新中成药拿到国外报批和生产,意味着我的中药新剂型的全部工艺和配方都将流失海外,想想总是不甘心,因为中医药既然是国宝,我还是首选与国内的药企合作,并希望得到国家的支持,尤其是政策的倾斜,为中医药发展开绿灯,也只有这样,创建与全球安全接轨、高效的中药新品牌才有可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 盛丕华(1882-1961),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兼民建上海市委主任委员等。原名沛华,浙江镇海人。1882年3月29日出生于镇海骆驼桥一店员家庭,家境贫寒。少年时在家乡就读私塾。1895年去上海学业,先入宝成银楼当学徒,三年后转至新宝成银楼当账房助理,以后又转任庆大洋货号、大丰洋货号账房。因受维新思潮影响,此时的盛丕华常能关心国家大事,并以振兴中华激励自己。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募集军费,拟在上海开办交易所。盛丕华上书孙中山,并受孙的接见。1920年上海交易所成立,盛出任常务理事,并被推为主管会计。与此同时,盛也参与买空卖空的投机活动。1924年投机失败,负债累累,被迫避走武汉。到汉后,盛任汉口中中国银行行长洪苓西的秘书。后来他又转入洪的开明公司任职,经营花纱布、丝麻的贸易,获利颇丰。此外,盛还投资五埠地产公司,经营房地产买卖。1930年盛回到上海,重返交易所任常务董事。此时他还与他人共同投资中一银行,被选为董事。 1937年抗战爆发,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盛积极动员家眷将金银饰物捐献国家,支援抗战。此一时期,他同谢绳祖合作,从德籍犹太人手中盘进开美科制药厂经营生产药片、针剂,稍后受日商干涉,经营房地产。不久上海陷落,新亚饭店原职工生活发生困难,张澹如(张静江之弟)出资要盛筹设红棉酒家。盛精心策划,于1939年10月开张,并出任董事长。该店既是饭店,也是甬商总会巨头进行星期聚餐的场所。后来一些进步民主人士也参与进来,政治气氛渐趋浓厚。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上海各界组织请赴南京请愿,盛丕华也是代表之一。经过这一次锻炼,盛丕华的政治立场进一步坚定。与此同时,盛丕华继续从事经营活动,除了继续任职上元企业、开美科药厂外,还先后担任伟大罐头食品厂常务董事、东南商业银行董事、中信银行董事长等职。解放后盛丕华出任上海市副市长,1961年2月8日病逝,享年79岁。</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海上名媛甚多,但随着时间推逝,很多人已经湮没无闻了,谢佩真便是其一。</p><p class="ql-block"> 谢佩真(一八九八——一九七九),字蕴五,号瑶华女史,浙江南浔(今湖州)人。是浔商“七十二黄金狗”之一谢子楠(一八四三——一九二〇)的孙女,排行第五,故字蕴五。</p><p class="ql-block"> 谢佩真多才多艺,朱宽《岁暮偶记》载:“(谢瑶华)为谢公泗亭之幼女,公子绳祖、仲和两兄之令妹,卒业于中西女塾,尝从西乐师学,精钢琴。绮年玉貌,而好学不倦,中西文造诣俱深。善吹笛,能度昆曲,清歌一折,有绕梁一日之概。又能作行书及擘窠大篆字,从老画师冯超然先生学国画,山水、人物、花卉均擅长。迩复延师于家,肆力诗词之学。余尝于潘女士(贞华)处,见其画,笔致清逸绝俗,跋以行书为之,亦珠圆玉润,迥异凡笔。”</p><p class="ql-block"> 此文虽为报纸所载,但作者的妻子为谢佩真闺蜜,故所述当属可信。由此可以得知谢佩真能书擅画,兼作诗词,通晓西文,又善吹笛、度曲,同时还精于钢琴演奏。其才艺的多端,自然是源于家中经济条件的优渥,可以广延名师,进行悉心栽培。她的国画老师便是“三吴一冯”之一的冯超然(一八八二——一九五四),而昆曲老师则是后来名满天下的俞振飞(一九〇二——一九九三)。</p><p class="ql-block"> 谢佩真多才多艺,能书善画,兼作诗词,通晓西文,又善吹笛,度曲,同时还精于钢琴演奏。其才艺的多端,自然是源于家中经济条件的优渥,——可以广延名师,进行悉心栽培。她的国画老师便是“三吴一冯”之一的冯超然,而昆曲老师则是后来名满天下的俞振飞。</p><p class="ql-block"> 谢佩真从冯超然学画的时间是1929年秋,是年谢氏已经三十二岁。冯超然让谢佩真从临摹入手,口授心传,天资兼勤奋,谢氏进展自然神速。因此其师冯超然也是赞不绝口,引以为豪的。从谢佩真传世的作品来看,其题材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而且以摹古为主,个人创作较为少见。谢佩真才艺出群,兰心蕙质,不但冯超然颇为钟爱,甚至连著名国画家吴湖帆也是另眼相待,谢氏存世的作品中多有吴氏的题跋,可见一斑。 </p><p class="ql-block"> 谢佩真的长兄谢绳祖,名兆基,留学美国,归国后任英国慎昌洋行华人经理。他虽然为新派人物,但平生却嗜好昆曲,师从俞粟庐学艺。他还经常粉墨登场,彩串公演,如在《拜施》《分纱》中饰西施,《雷峰塔•断桥》中饰白娘子,由是驰誉昆坛。谢佩真在兄长的影响下,又兼有天赋,因此对昆曲的兴趣诗有增无减,并跟随小她四岁的俞振飞学习,两人之间由此而衍出了一段颇为曲折、悲婉的爱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后来谢佩真迫于家庭的压力嫁给一名苏州富家公子哥,但不久旋即离异,自此独居终身。谢佩真是在婚姻不如意之后,为了摆脱烦恼,专心致志的跟随冯超然学画。新中国成立后,谢佩真绘事几于中辍,但对昆曲仍是一往情深,参加赵景深创办的上海昆曲研习社,传播俞派昆曲。</p><p class="ql-block"> 《曲家陈公宏亮先生千古》:正式拜曲家谢佩真先生为师,遂弃皮黄而入昆曲矣!谢太师佩真女史为著名曲家谢绳祖之胞妹,是俞振飞之最早弟子,因居停之便,并得江南曲王俞粟庐先生真传。谢太师且擅恹笛,技巧成熟,笛风飘逸大方,托腔尤契合入微。先师从谢门二十年之久,深得俞家唱之衣钵。习得《惊梦》,《拾画》,《亭会》《跪池》《扫花》等诸曲。先师性至孝,视谢师若母,文革中尚悉心照顾,师徒之情,传于一时佳话。其间又问学于刘忻万,赵景深,朱尧文诸曲家,遍阅杂剧,传奇,尤对曲谱一类古籍浏览迨遍,察理明源,稽古而不泥古,自中原音韵,洪武音韵以下至音韵阐微,韵学郦珠等无不通究。</p> <p class="ql-block"> 谢佳妤,1992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在《yoho 潮流志》和聚美优品网站从事过时尚编辑。2016年3月并创办了香港杏林佳芬有限公司,励志打造国际化草本护肤品牌杏林佳芬(TCM AROMA),融入世家的技术精华。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杏林佳芬掌门人:谢佳妤用汉方练就内在力,外在美</b></p><p class="ql-block"> 在洋货化妆品充斥市场的背景下,由谢佳妤创立的汉方美容品牌“杏林佳芬”无疑是竖立在纭纭舶来品中的一枝独秀。</p><p class="ql-block"> 杏林佳芬是一个诠释“本草养肤”概念的品牌。</p><p class="ql-block"> 其创始人谢佳妤女士,1992 年出生于北京,中医师承传承人 ,食疗(高级)调理师,中医康复理疗师,营养泰斗”李瑞芬的第三代传人,香港杏林佳芬品牌创始人,前英皇旗下艺人。</p><p class="ql-block"> 出道不久,谢佳妤就以清纯脱俗的气质、甜美靓丽的容颜以及自然率性的表演风格赢得了大批粉丝。</p><p class="ql-block"> 2011年,与相声演员郭德纲和岳云鹏一同主持天津卫视综艺脱口秀节目《今夜有戏》 。</p><p class="ql-block"> 2012年,在光线传媒打造的时尚生活指导类节目《生活魔法师》中担任助理主持和嘉宾。同年因参加英皇超级经纪人选秀,从几万个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签约英皇娱乐 。之后参演蔡卓妍主演的喜剧电影《超级经纪人》,饰演OMG成员杜颂 。</p><p class="ql-block"> 2013年,与蔡卓妍、高以翔一同参加上海电影节,参加英皇70周年红毯发布会。</p><p class="ql-block"> 2014年4月,出演的时尚励志空姐题材喜剧片《后备空姐》;10月,在古装悬疑喜剧《包笑公堂》中饰演姿飒爽、身手了得的“展昭” ;12月4日,推出个人首支单曲《静静想你》 。</p><p class="ql-block"> 2015年,出演爱情喜剧电影《玩的就是艳遇》,在片中饰演女一号阿夏 ;5月,参加旅游卫视打造的美食情景节目《美食公寓》 ;12月6日,发行第二首单曲《梦的光》 。</p><p class="ql-block"> 2016年,在搜狐视频出品的青春巨制《匆匆那年:好久不见》中饰演阿曼达 。</p><p class="ql-block"> 2018年,出演江苏卫视热播电视剧《利刃出击》饰演清纯的女兽医谢敏。</p><p class="ql-block"> 但在北京出生长大的谢佳妤,是位阳光大气、拼搏向上、有着人生大格局的女孩。她喜欢思索,不愿虚度年华,希望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p><p class="ql-block"> 自幼深受中医文化熏陶的谢佳妤,秉承对中医文化与汉方美颜的一份责任。</p><p class="ql-block"> 所以她暂别了自己心爱的演艺圈,本着传播美丽与健康的理念,与 90 后对时尚把控和国际化的视野倾力打造品牌“杏林佳芬” (TCM AROMA)。</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在演艺界、娱乐圈,富豪名流的后代在其中打拼的为数不少,因长辈的关系早早接触到其中的也见怪不怪,但是娱乐圈中还有这样一批人,他们虽不是富二代、星二代,却出身名门。他们是文人、将军、政坛等领域的名人之后,有的家世发达在清朝,可谓出身真正的名门望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而谢佳妤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世家。</p><p class="ql-block"> 她是谢氏家族的第六代传人。</p><p class="ql-block"> 她的太太爷爷谢子楠是清末南浔富商,后在上海开设了“谢森元”丝栈,专营家乡的辑里湖丝。</p><p class="ql-block"> 谢子楠诚信经营,创立出自己的品牌,随之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使谢家兴旺发达;而太太爷爷诚信经营的理念也成为了谢家后辈的经商信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谢佳妤的太爷爷谢绳祖,是清朝庚子赔款的第一批留美学生,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p><p class="ql-block"> 留美归国后,他协助谢子楠,在上海创办了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中华第一针织厂,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工业之先驱。</p><p class="ql-block"> 当时针织厂在上海大新公司(今市百一店)的主楼屋顶上挂起了大幅霓虹灯广告,谢家当年注册的“菊花牌”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p><p class="ql-block"> 也是在那时,谢家夯实了优质的品牌基础。</p><p class="ql-block"> 谢绳祖不仅精明商业,平生还嗜好昆曲,师从俞粟庐学艺。一九二二年一月,在上海成立“粟社”之初,公推穆藕初、谢绳祖为正、副社长。</p><p class="ql-block"> 他还经常粉墨登场,彩串公演,如在《拜施》《分纱》中饰西施,《雷峰塔·断桥》中饰白娘子,由是驰誉昆坛。</p><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他还拜在名画家冯超然门下,研习丹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谢佳妤的太奶奶张永芳是当时苏州拙政园的二小姐,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她师从冯超然,画得一手好画,是位才女。</p><p class="ql-block"> 她的祖父张履谦是拙政园的园主,秀才出身,官至盐运史,曾任苏州商务总会第四届总理。</p><p class="ql-block"> 张履谦是位儒商,不仅生意做得好,同时艺术造诣很高。</p><p class="ql-block"> 1877 年,他买下了拙政园的西部花园,后易名为“补园”。当时的拙政园已残破不堪,张履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全面修建,建成了今日被世界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祖辈起,谢家除了经商外,还有很深的艺术造诣,而谢佳妤也遗传了祖辈的艺术基因。</p><p class="ql-block"> 谢佳妤的爷爷谢曜,从小在优越儒雅的环境中长大,自幼爱读书,中学时曾连跳两级,后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文科,与荣毅仁是同班同学。</p><p class="ql-block"> 上海沦陷后,谢曜到香港与乔冠华等人一道写文章,从事抗日活动,资助革命事业。后来回到上海,他在王任叔等领导下,资助创立新人出版社和学林书店,秘密进行各种进步活动。</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他接受了乔冠华的邀请,到北京任职。他是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美国经济问题专家,是我国最早研究美国垄断资本的学者之一,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威望。</p><p class="ql-block"> 谢佳妤的外公张惠卿,是中国老一辈杰出的出版家,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总编辑。他几次参与国家制定出版工作的重大方针性文件的起草工作和出版社工作的规章条例。</p><p class="ql-block"> 1993 年至 1997 年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外婆李真年轻时就读浙江大学,她是建国后最早最优秀的俄文翻译家之一,曾是早年中央党校苏联专家哲学课讲演的同声翻译,是著名哲学家和理论家艾思奇、杨献珍的专属翻译。</p><p class="ql-block"> 谢佳妤的奶奶李瑞芬,是对谢佳妤影响深远的人,杏林佳芬的“芬”字,就取自于奶奶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李瑞芬出生于苏州望族家庭,解放前毕业于法国人在上海开办的震旦大学家政营养系。1953 年供职于北京军区总医院,任营养科主任。数十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应用营养的实践与研究工作,被誉为中国的“营养泰斗”。</p><p class="ql-block"> 是著名临床营养学家,主任营养师,从事营养工作六十多年,曾任国庆阅兵首席营养顾问。</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她是军区总医院和北京军区营养专业的奠基开拓者。是军队官兵膳食健康的忠诚守护者。更是营养膳食健康的模范饯行者。</p><p class="ql-block"> 她的食谚:“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吃一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几乎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 “让营养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走上百姓的餐桌”,是李瑞芬多年来一直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p><p class="ql-block"> 而谢佳妤也谨记奶奶的心愿,将食疗融入了杏林佳芬的品牌之中,致力要让更多人了解汉方饮食调理的魅力,让更多人从饮食上获得健康,远离病痛。</p> <p class="ql-block"> 谢佳妤的父亲谢文纬,与共和国同龄,曾下乡到内蒙古当过七年兽医。他现在是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p><p class="ql-block"> 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留学美国,曾任高级研究员,从事癌症、免疫、病毒领域的研究。他在美国凯斯西部大学附属医学院开创和讲授中医课,也是美国医学史最早开设中医课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研制的抗病毒的中药配方,命名为 VS-C,在美国最大的天然保健品上市公司——Nature's SunshineProduct Inc(阳光自然产品公司)生产已 30 年,至今仍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他创办了北京东方癌症研究中心,他研究和独创中药大剂量无毒抗癌法,救治癌症病人无数,他撰写出版的书籍十余部,主要著作为《中医成功治疗肿瘤 100 例》、《一个中医在美国》《、易经与东方营养学》、《有毒抗癌与无毒抗癌》、《抗癌防癌怎样吃》、《与癌磨,不与癌搏》、《我的母亲李瑞芬》、《走进老人心灵的深处》、《那年那月人马情》等。</p><p class="ql-block"> 杏林佳芬的面膜汉方成分就是由谢佳妤的爸爸结合面部经络保留古代传统方剂模式,沿用中医理论的阴阳配比精心研发的。</p><p class="ql-block"> 谢佳妤的母亲张朔,是位有着近 30 年新闻从业经历的高级记者,因为职业素养,她也是一位坚定的推进性别平等的倡导者。</p><p class="ql-block"> 自然清纯、貌美如花的谢佳妤,是妈妈 39 岁时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她的出世,就像一缕春风,给家族上下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和温馨。在几代人浓情爱意的关照与呵护下,谢佳妤现在终于出落成亭亭玉立的佳人。</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中国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成为企业家、工程师、医生或律师,谢佳妤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也希望女儿将来能当医生或是翻译;而佳妤聪慧好学,凭着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天生优越的条件以及吃苦敬业的精神,在演艺界努力打拼。</p><p class="ql-block"> 在演艺界打拼得顺风顺水,而后又因自己对汉方的一份责任和热爱,创立了“杏林佳芬”(TCM AROMA)护肤品牌。</p><p class="ql-block"> “杏林”,既是中华传统医学的代称,也含有品行高尚、技术精良之意,更有郁然成林之寓意。</p><p class="ql-block"> “佳”,则取了谢佳妤名字中的一个佳字,既有尚佳之意。</p><p class="ql-block"> “芬”,是谢佳妤的奶奶李瑞芬名字中的一个字,奶奶本人就是美丽与智慧的代言,也因此她的营养理念流芳百世,创建此品牌也缅怀着对奶奶无尽的爱。</p> <p class="ql-block"> 创办至今,杏林佳芬的汉方美容概念正在逐渐的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谢佳妤坚持祖训,诚信经营,也用实力证明,在讲究民族个性的现代,中国人大可不必去过分依赖外国的化妆品。</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购买国外的护肤品牌时候,实际上很多的外国人正在将汉方美容中为洋用。</p><p class="ql-block"> 现在日本最畅销的美容书既不是《美容大王》也不是《美丽达人》,而是由日本资深美容专家高木佑子写的《中国化妆品探险》。 人参、黄芪、当归、珍珠、芦荟、花粉、檀香、茯苓,美容养颜乌发洁齿。</p><p class="ql-block"> 但别忘了,它们都是我们老祖宗的宝贝。</p><p class="ql-block"> 目前,杏林佳芬的面膜和祛痘精华复购率达到了68.5%,帮助了成千上万个爱美人士解决了皮肤的问题,并结合内调外养的理念,养成了健康的美丽体质。</p><p class="ql-block"> 中医强调的“标本兼治”理念,除了护肤品之外,谢佳妤还结合中医智慧,研发了“心理调节+草本护肤+食疗调节”的汉方美容课程,为爱美女性解锁汉方美容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天然护肤,是东方护肤的根本之道。</p><p class="ql-block"> 谢佳妤谨记“诚实,扬善,敬长上,安本业,明学术”的祖训。</p><p class="ql-block"> 融合了世家六十余年的天然汉方护肤的宝贵经验,将“汉方美容”融入品牌价值中,从根本上改变品牌的属性和基因。</p><p class="ql-block"> 从工艺上,保留古代传统方剂模式,沿用中医配比,经过多次高温加热后,再用独家的工艺提取出几十倍浓缩精华用于产品之中。</p><p class="ql-block"> 谢佳妤深受奶奶熏陶,秉持着天然美容的最高原则,结合当代生活方式及喜欢,将汉方智慧贯穿于每一个生活细节,以积极创新践行的精神投入于汉方美容领域。</p><p class="ql-block"> 杏林佳芬秉承“汉方美容”的理念,内外结合,将食疗与护肤贯穿于品牌之中,创造适合中国人体质的汉方美容,让肌肤之美从此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俞振飞(1902年7月15日-1993年7月17日),出生于苏州,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等。</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从6岁开始学习诗词书画,学唱昆曲。29岁时成为专业演员。代表作品有《游园惊梦》《奇双会》《春闺梦》等。1988年10月获得“荣誉文学博士”头衔,振飞公成了继梅兰芳之后第二位获得“博士”殊荣的中国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具有京昆剧中独创的儒雅、秀逸的俞派小生风格。俞振飞卒于公元1993年7月17日,享寿92岁。</p><p class="ql-block">俞振飞师承著名京剧演员程继先学艺。</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著名京昆曲表演艺术家,工小生。他擅长演出的剧目,昆曲有《牡丹亭》、《长生殿》、《太白醉写》、《墙头马上》、《游园惊梦》、《琴挑》、《断桥》等等;京剧有《群英会》、《奇双会》、《玉堂春》、《春秋配》、《监酒令》等。</p> <p class="ql-block"> 所谈才女,几乎都与苏州有关。陆小曼与翁瑞午,可补充一下。</p><p class="ql-block"> 陆小曼与翁瑞午,他们的故事,从民国开始,一直流传到现在。1927年12月,上海美术团天马会在夏令配克戏院举办了两天演出,第一天,翁瑞午与陆小曼、徐志摩、江小鹣合演《玉堂春》,吸引了很多观众,报纸报道“盛会罕覯,群欲捷足”。开演前三天,《上海画报》刊登了翁瑞午《春香闹学》的剧照,并介绍:“翁瑞午君吴县人,幼承家学,书画并皆精妙,而推拿术更为海内独步。暇时喜研究戏曲,为票友中不可多得之人才。天马会因请其客串,翁君因事关提倡艺术,概允加入表演。翁君原青衣花旦,近改习须生,天马会串青衣。”这次演出,翁瑞午有四场戏,戏份最重,陆小曼有两场戏。作为名票友的翁瑞午,曾苦练十余年,唱念做打样样精通,俞振飞曾夸奖翁瑞午,梅兰芳看了翁瑞午的表演也赞不绝口。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中说:“(俞振飞)少时曾与谢绳祖、翁瑞午三人合演《断桥》,俞饰许仙,谢白氏,翁小青,三人身材相等,为梅兰芳所见,在其《舞台回忆录》中赞不绝口之佳剧云。”梅兰芳还在《舞台生涯四十年》中评价说中国有两位京剧名票,北为蒋君稼,南为翁瑞午。1925年,高亭公司为俞振飞、项远村、项馨吾、袁安圃等上海曲家灌唱片,其中也有翁瑞午,并称之为“著名昆曲大家翁瑞午君”。翁瑞午与陆小曼相识,缘于雕塑家江小鹣的介绍。陆小曼患有胃痛和哮喘,遍访名医束手无策,后请翁瑞午治疗,陆小曼的病因此逐渐好转。徐志摩去世后,翁瑞午与陆小曼长期同居,两人和睦相守近四十年。1960年,翁瑞午去世后,他的女儿继续照顾陆小曼,直至陆小曼离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俞振飞,为苏州昆剧研究家俞粟庐子。粟庐一生以昆曲唱工名,对振飞以唱曲读书并重,故振飞初亦以票友闻名。少时曾与谢绳祖、翁瑞午三人合串《断桥》,俞饰许仙,谢白氏,翁小青,三人身材相等,为梅兰芳所见,在其《舞台回忆录》中赞不绝口之佳剧云。后振飞去北京拜老伶工程继仙为师,遂下海而为伶人矣。今日昆剧小生中振飞确第一流人才也。北方伶人有一习惯,凡演配角者,如遇主角同场演出时,必须少卖力讨台下采声。振飞初为程砚秋配角,演《玉堂春》之王金龙,做工得采声过于程氏,程氏一至后台即谓之曰:“今日你是主角邪?”振飞只能辞班了。梅兰芳晚年演《贩马记》,辞去振飞之赵宠,倩姜妙香为配,亦自知做工已不敌振飞也。(此梅秘书许姬传为余言者也)</p> <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下旬,穆藕初请沈月泉、俞振飞、谢绳祖到杭州韬光寺旁新建“韬盦”别墅学戏,“韬盦”地临北高峰半山韬光寺侧,门前修竹万竿,清泉潺潺,远离市尘。当时穆藕初45岁,要学昆剧身段动作谈何容易。俞振飞说:“在那里整整一个月,穆藕初学会了《拜施·分纱》《折柳点阳关》《辞阁》。”此次义演租借舞台也颇费周折。当时昆曲已一蹶不振,缺乏号召力,再加上登台的均是业余曲家,笑舞台、大舞台均婉拒出租。穆藕初于是亲自出马,去找外商雷玛斯开设在静安寺路上的夏令配克戏院(后新华电影院原址)。雷玛斯提出要看演员名单,穆说:“我就是演员。”老板一听,有穆藕初这样的名人上台,肯定有吸引力,就一口答应了。2月10日,江浙名人大会串义演首日,夏令配克戏院楼上楼下座无虚席,来宾中有袁观澜、黄炎培、沈信卿、徐静仁、吴麟书、哈同夫人罗迦陵等海上名人,吴梅也应邀从北京赶来观摩。这天演出的剧目有《长生殿·酒楼、醉妃》《蝴蝶梦·访师、吊奠》《牡丹亭·学堂》《白罗衫·看状》《西厢记·游殿》《狮吼记·跪池》等十余出折子戏。压轴戏即穆藕初(演范蠡)与张紫东(饰越王)、谢绳祖(饰西施)、潘祥生(饰越后)合演的《浣纱记·拜施》一折。吴梅后来发表在《申报》的《昆剧保存社会串感言》评论文中说:“最可钦佩者,独有藕初穆君。君习曲止有二年有余,至演串,则此番破题儿也。而能不匆忙,不矜持,语清字圆,举动纯熟,虽老于此道如祥生,紫东辈,亦不难颉颃上下。”三天演出,穆藕初还分别演了《紫钗记·折柳阳关》和《鸣凤记·辞阁》二折。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袍笏登场。</p> <p class="ql-block"> 穆藕初(1876—1943)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早年家道中落,刻苦好学,青年时赴美留学。归国后创办新式纱厂,引进西方科学管理理念,又组织华商纱布交易所、中华劝工银行等企业,成为当时名闻遐迩的“棉纱巨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穆藕初对昆曲情有独钟,为保存这一中国古老剧种花费了大量心血,堪称中国近代振兴昆曲的元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与徐志摩、陆小曼合演《玉堂春》的名票友翁瑞午</b></p><p class="ql-block"> 翁瑞午(1899~1961)是大名鼎鼎的文化人,在徐志摩身后和陆小曼同居,直至1953年发妻去世才将与陆正式结婚。其擅长书画诗文,会中医推拿,也会唱京戏昆曲,深得梅兰芳赏识。因身材高大,在票友演出时,学程砚秋屈腿存身走台步,平时以双膝间夹铜板走圆场,苦练经年,可见其虽为票友,但把京昆艺术很当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1923年9月,应程砚秋之约,在丹桂第一台合演昆剧《游园惊梦》。1924年初,与“雅歌集”的票友翁瑞午、沈豹在观摩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奇双会》后,在蒋砚香指导下排练《奇双会》,其后于赈灾义演中演出,俞振飞在剧中扮演赵宠,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出京剧;5月23-25日,苏州昆剧传习所学员在上海笑舞台实习演出,苏州、上海两地票友参加串演,俞振飞与项馨吾合演昆剧《琴挑》,与翁瑞午合演昆剧《埋玉》,与谢绳祖合演昆剧《断桥》,与张紫东合演昆剧《连环记·小宴》及《三错》。(一塾《俞振飞》)</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为苏州昆剧研究家俞粟庐子。粟庐一生以昆曲唱工名,对振飞以唱曲读书并重,故振飞初亦以票友闻名。少时曾与谢绳祖、翁瑞午三人合串《断桥》,俞饰许仙,谢白氏,翁小青,三人身材相等,为梅兰芳所见,在其《舞台回忆录》中赞不绝口之佳剧云。(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p><p class="ql-block"> 翁瑞午的京剧和昆曲都请名家教过,而他自己也曾经下过一番苦功夫。由于翁瑞午的扮相很俊美,嗓音又佳,因此演出时,常常赢得满堂彩。已故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生前常常向朋友夸赞翁瑞午的艺术,说自己本来是学昆曲的,第一次上台演京剧,就是为翁瑞午配演《三堂会审》中的小生王金龙。当年胡适曾经为翁瑞午写过一个匾,上书“影梅书屋”。(佚名《 翁瑞午的推拿社交——攀上民国女神》)</p><p class="ql-block"> 1927年12月6日,上海美术社团天马会在夏令配克影戏院举办演出。这一天,上演的是《玉堂春》。陆小曼饰演名妓苏三,翁瑞午饰演王公子,徐志摩饰演“红袍”小吏,早年留学法国归来的雕塑家江小鹣饰演“蓝袍”小吏。光看演员表阵容,非常强大,名流同台,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戏还没有上演,上海的大报小报已经开始挖掘幕后花絮,争抢独家消息。翁端午春香扮相。开演前三天,《上海画报》刊登了《玉堂春》里的另一主角翁瑞午的照片——一幅《春香闹学》的剧照,热情洋溢地介绍:“翁瑞午君吴县人,幼承家学,书画并皆精妙,而推拿术更为海内独步。暇时喜研究戏剧,昆乱均所要优长,为票友中不可多得之人材。天马会因请其客串,翁君因事关提倡艺术,慨允加入表演。翁君原青衣花旦,近改习须生,天马会串青衣。”翁瑞午出生官宦家庭,他的父亲是晚清重臣翁同龢的门生,曾在广西做官。他在上海滩,称得上风流才子。青楼选花魁,他曾为“花国总统”赋诗,可见经常流连花丛。《玉堂春》的演出盛况,上海的报刊有大量的报道,捕捉公众关注的热点,津津乐道主角的演技。迪庄在《天马会之第一日》文中写道:“小曼上妆后,娇小玲珑,较平时益美,嗓音不高却还清脆,叫板一声‘大人容禀’,如出谷雏莺,惟运腔转折处,略有特殊声浪,谅因久习昆曲之故。翁君本以青衣名于时,忽易钗而弁,居然能落落大方,一段南梆子唱来珠圆玉润,耳鼓一新。”(《小日报》,12月8日)陈小蝶评论陆小曼、翁瑞午挑大梁的《玉堂春》:“得瑞午之王公子为配,顿觉生色不少,瑞午聪明隽逸,无角不能,予谓瑞午小生犹胜旦角,一片清新俊逸之神,与振飞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振飞为王公子,必不能胜瑞午。”(《天马聆歌记》)表演艺术家,工小生。翁瑞午只是玩票,陈小蝶认为翁的演技高超,在俞振飞之上!</p><p class="ql-block"> 这部戏,不管主角还是配角,都有很多吐槽点。作家周瘦鹃在《红氍真赏录》文中说:“陆女士之苏三,宛转情多,令人心醉。翁为王公子,潇洒可喜。江被蓝袍作吏,一洗其法兰西风,亦居然神似。”而徐志摩则“台步如机械人”,令观众捧腹。(《上海画报》,12月24日)(小靠《从戏台到烟榻,翁瑞午插足徐志摩陆小曼的婚后生活》)</p><p class="ql-block"> 传习所成立次年,为扩大影响和募集资金,穆藕初决定举办一次昆曲大会串,地点在上海夏令匹克剧院。人员是曲家名票,其中俞振飞必不可少。 </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是著名清曲家俞粟庐之子。昆曲的唱,有剧曲、清曲两种。剧曲为场上歌舞,比较生动;清曲不彩串,却对字音腔格有更精细的研求。俞粟庐人称江南“曲圣”。俞振飞六岁从父习唱,接受严格教诲;又从全福班老艺人学戏,显示出独特天分。穆藕初先请俞粟庐授曲,后来又把俞振飞请到上海。 </p><p class="ql-block"> 听说要唱戏,俞振飞很高兴。随即又说:“那你也要唱。”俞振飞想的是:穆藕初一登台,银行界、棉纱企业都要来捧场,不是可以多筹一点钱了吗? </p><p class="ql-block"> 穆藕初从未登过台,这次下了决心,在杭州韬光寺租下三个房间,请来当时大名鼎鼎的沈月泉。俞振飞、穆藕初,还有穆藕初在美国留学的同学谢绳祖,三人一起向他学戏。 </p><p class="ql-block"> 上午、下午,一天两班,认真得跟学生上课一样。俞振飞上过台,有基础,沈月泉教他教得最认真,俞振飞也学得很细致。</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开锣,场面果然热烈。票价大洋五元,包厢一百。先是《见娘》,接着是《男舟》。第三出《折柳阳关》,是穆藕初的李益,项馨吾的霍小玉。这出戏重唱、少动作,内行称为“摆戏”,正适合穆藕初发挥。他唱完了,卸下妆,舒舒服服坐到台下看戏。 </p><p class="ql-block"> 第七出,俞振飞、徐镜清、翁瑞午合演《断桥》,这是俞振飞在韬光寺向沈月泉学的:只见许仙为避白娘、小青追赶,慌忙之中跌了一跤。 </p><p class="ql-block"> 台上,谢绳祖还在唱《思凡》。穆藕初已经赶到后台,忙着安慰俞振飞:“侬今朝唱得交关好,可惜在台上不留心跌一跤。没有关系,侬也不要摆在心上。” </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听了一乐:这本是戏中的一个规定动作!(戏剧传媒公众号《俞振飞一跌有名声》)</p><p class="ql-block"> 晚清翰苑巨擘沈卫曾有文字云:“···(冯超然)所居海上嵩山路﹐颜曰‘嵩山草堂’﹐春秋佳会﹐论诗读画无虚日。过其门者﹐往往闻歌声出天外﹐指目为神仙中人。”此处的“闻歌声出天外”当指仙家超尘脱俗的天外之境。而笔者欲在此文的讲述,乃是实在的“草堂曲声”。因为冯超然与其挚友或门弟子,除大多为昆曲曲友外,尚有几位如张紫东、袁安圃、谢绳祖、谢佩贞、翁瑞午等,还可称得曲家。每当这些宾客会聚草堂,则是风采各展,纵横开阖,蔚然称盛。(冯天虬《时闻曲声出天外》)</p><p class="ql-block"> 说草堂曲声,不得不提翁瑞午与陆小曼。翁瑞午(1899-1961),字恩湛,吴江人。为清末画家翁绶祺的次子。翁同龢很欣赏翁绶祺的画,加之同宗关系,便认翁绶祺为侄孙,称翁瑞午为翁同龢后人,亦有依据。翁瑞午自小接受正规教育,随赵叔孺学书画,随况周仪学诗文,随丁凤山学中医推拿。翁氏与冯超然、吴湖帆、江小鹣等书画家关系友善。当代剧作家翁思再教授曾著文,称翁瑞午的书画技法、推拿功夫等方面均为时人所称道;又说徐志摩即使因翁瑞午与陆小曼之关系瓜葛而不爽,但对翁氏在陆病重期间的救治,还是相当之感激。翁思再教授还称,徐、陆两人交游的多是一时之名人雅士,寓所亦经常可见得翁瑞午、江小鹣、冯超然、吴湖帆等诸家。笔者也从冯超然的儿子冯让先口述中了解,翁瑞午与陆小曼两人乃是冯超然家的常客。这一是翁瑞午家富书画收藏,陆小曼又擅国画,翁、陆两人常携书画藏件与陆小曼的作品,让冯超然欣赏评判。再则翁、陆、冯都是倾心于昆曲者,言谈昆曲曲艺,可说是如痴如醉。翁瑞午的京剧、昆剧演戏亦很出色,俞振飞就对翁氏的昆剧演技相当佩服,认为翁是一位戏剧天才。梅兰芳先生在其《舞台生活四十年》书中曾曰,中国有两位京剧名票,北为蒋君稼,南为翁瑞午,足见翁为戏剧天才之言不虚。1925年,高亭公司还为翁氏灌昆曲唱段的唱片,冠其名为“著名昆曲大家翁瑞午君”。高亭公司为上海昆曲家俞振飞、翁瑞午、项远村、项馨吾、袁安圃、杨习贤、王慕诘、张某良、徐摹烟、高砚耘灌收的唱片二十六面,至今仍是爱好者争相收藏的对象。这些曲家均有天赋佳嗓,大小嗓音运用自如,演唱讲究吞吐虚实,注重音色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和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当然在演唱中自有许多变化,一切须服从剧情角色应有的情绪。《民国昆曲名家珍贵唱段集粹》一书中,也有袁安圃与翁瑞午等的唱段。(冯天虬《时闻曲声出天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陆小曼的京戏、昆曲之演唱,亦很有功夫,可与翁瑞午相媲美。《传声杂记》是一本日记体手稿。作者沈彝如(1877-1947),字传声,苏州人,昆曲曲友名家。1922年,沈氏在穆藕初开设的穆公正花行任行政书记(即秘书),实际上担任的是穆藕初的“曲务秘书”,兼理一些花行的文牍事务。《传声杂记》记录了壬戌(1922)年穆氏昆曲活动的细节,极富史料价值。稿中一部份乃是记录“粟社”的活动。粟社是穆藕初与其他曲家发起的昆曲社,因推崇并传习江南曲圣俞粟庐的唱法,故命名粟社。沈氏在沪期间参与了最初的几次“同期”,对俞振飞、穆藕初、谢绳祖、冯超然、谢佩真、陆小曼等的参与记录详细。如1922年正月卅日(2月26日),星期天“上午风雨交加”,午后沈彝如到大马路劝工银行三楼参加粟社的第一次“同期”,“论当者为穆君。到时已开锣矣。适穆君唱《拾叫》。是日有女士五人,二为唐乃安之女,二谢绳祖妹,一夫人。唐女士未唱,谢女三人唱《游园》、《亭会》,字面收音处处到加,男子尚不及她多矣··。”句中所称的二位唐女子之一,乃是上海名媛唐瑛,她常来粟社,不但自己为常客,还不时约陆小曼一同参加粟社“同期”。当时名媛中有“南唐北陆”的称号,意为南方有佳人唐瑛,北方有绝色陆小曼。时有人称两人代表着女孩心中最完美的想象和最幸福的生活方式,是时代女性的榜样。后陆小曼来上海即与唐瑛惺惺相惜,很快成了好友。二人能一起在粟社现身,自然是粟社之亮点。三月十三日(4月9日)粟社第二次“同期”,地点仍在原处。沈氏记录的曲单中不仅有穆藕初唱曲,尚有包括唐瑛在内的许多曲友之演唱,如高砚云、俞振飞唱《望乡》,唐瑛、陈文娣唱《琴桃》,冯超然、俞振飞唱《问探》,等等。至此,需介绍嵩山草堂虽不称“同期”、但常有的唱曲活动:冯超然的弟子如袁安圃、谢佩真、张传芳、徐少峰等约齐来嵩山草堂,加之翁瑞午、陆小曼、潘德寿等同席,则是琴笛齐鸣,曲声飘溢,时而缠绵多情,时而荡气回肠,空腔遏云,余音绕梁,真可喻为“草堂曲声出天外”了。翁、陆两人来冯寓后,自然会去对门吴湖帆处执经叩问,讨教书画。特别处还在于冯、吴、翁、陆四位都是黑(夜)白(天)颠倒,黑(烟)白(饭)相济者,见面时谈天说笑,插科打诨,乃是无所顾忌。(冯天虬《时闻曲声出天外》)</p><p class="ql-block"> 苏州有三个曲社,“道和”、“契集”,只有“幔亭”是纯女士。“我们是不到他们那儿的,不过呢,别的曲社的男曲友,是常来幔亭的!”。在顾伯母慢悠悠的口中说出来,全是当时节的风韵。</p><p class="ql-block"> 其时,在苏、沪名家俞振飞、项馨吾、袁安圃、谢绳祖、翁瑞午,因年龄相若,常在一道唱和,俞是生、余者均旦,戏者称是一壶四杯。而四旦的风韵,恰是花部四大名旦的格调。袁的扮像美,音色柔润,是梅兰芳;项的猿啼涧溪是程砚秋;谢的噪子刚健喻尚小云;翁的姿放可拟荀慧生(翁是陆小曼的腻友)。(单雯昆曲世界公众号《碎金散玉谈顾传玠》</p> <p class="ql-block"> 1921年8月,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创建,在这里,走出了44位传字辈昆剧艺术家。他们在动荡的时局中坚持演出,挽救、继承了即将消亡的昆曲艺术;1949年之后,传字辈又培养了大批昆曲艺术接班人。他们在昆剧艺术史上,在中国戏剧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20世纪昆曲艺术的新篇章。2021年是传字辈从艺一百周年,也是昆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为纪念昆剧传字辈艺术家从艺百年,总结传字辈艺术家的艺术成就,探讨21世纪昆剧艺术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于2021年7月16日-18日在上海举办“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国内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传字辈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昆剧传习所创立之辩”、“传字辈昆剧表演艺术与传播”、“传字辈昆剧艺术家的历史经验与成就”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推进昆剧艺术在新时代的守正与发展,传承与传播。</p><p class="ql-block"> 挖掘传统,创新发展,是艺术工作者和研究学者共同的使命,也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要务。《上海艺术评论》公众号即日起,从本次研讨会的成果——《兰韵“传”馨——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精选好文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 关于昆剧传习所“创办”“接办”的争论</p><p class="ql-block">摘要: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创办,历来有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苏州一批曲家是创办者,而穆藕初是接办者,此说以贝晋眉和桑毓喜为代表。一说为创办者就是穆藕初,此说以王传淞、朱建明为代表。本文的观点认为传习所是苏州的曲家们议论酝酿在先,得到穆藕初的资金承诺后,才有实质性的启动。所以苏州传习所不存在创办与接办的问题,是穆藕初与苏州的曲家们共同创办的。上海以徐凌云为首的曲家们没有参与传习所的前期创建活动,只是在半年后积极参与了传习所筹款会串,嗣后的若干年,对传习所来沪实习及传字辈的演出都给予很大支持和帮助,功不可没。关键词:苏州昆剧传习所 创办说 接办说 穆藕初</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一百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它为气息奄奄、行将消亡的昆剧艺术留下了宝贵的火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昆剧艺术人才,遂使今日之你我,能目睹这古典美人之娇容,欣闻山谷幽兰之清香,也为世界保存了一份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于 1921 年 8 月间,由于年代久远,当事人大多作古,因此对于传习所的筹建经过说法不一,多有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创办说”与“接办说”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1. 昆剧传习所由苏州以张紫东为首的乡绅创办,后由穆藕初接办。最早提出此说的是贝晋眉《苏州昆剧传习所和曲社》一文:</p><p class="ql-block">创办人为张紫东、徐镜清、贝晋眉等……在八月间,赁定城北五亩园空屋十余间为所址,张等捐资千元,作为开办所需。邀请教职员,招生学习昆剧……按月开支四百元,全年五千元,统计三年一万五千元。一部分由同人等捐助,一部分预定在每年春秋两季,约同苏申两地汇演……卖下的票价捐助……上海票友穆藕初来苏,对该所极为赞同,主张扩大范围,增额招生为五十人,五年毕业。诸董事以无力维持,即行移归藕初接办。(见 1962 年苏州政协编辑《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p><p class="ql-block"> 赞同此说的如 2002 年出版的《中国昆剧大辞典》中,桑毓喜撰写的“昆剧传习所”条目:</p><p class="ql-block"> 创建于民国十年(1921)八月,由苏州稧集、道和曲社业余昆曲家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发起,并在汪鼎丞、吴瞿安、李式安、潘振霄、吴粹伦、徐印若、叶柳村、陈冠三、孙咏雩的赞助下,共同组成十二人的董事会,集资千元(银圆),作为开班经费。初由道和曲社社长汪鼎丞书写班牌,题为昆曲传习所,拟聘张玉笙任所长。次年春,另由经济实力雄厚、又雅好昆曲的上海纺织工业实业家穆藕初接办,改由俞宗海(粟庐)题写班牌为昆剧传习所,由孙咏雩任所长。</p><p class="ql-block">2. 穆藕初是创办者,不是接办者。见朱建明在《苏州昆剧传习所之由来》一文:民国十年(1921)夏……在杭州灵隐韬光寺……是沪苏著名曲家穆藕初、谢绳祖、俞振飞、张紫曼及全福班老伶工沈月泉在此拍曲……那天穆藕初演唱《折柳阳关》,兴致特别好。唱完曲后穆环顾众人,说:“昆曲难道在我辈手中丧失?心有不甘,望各位提出建议。”沈月泉接着说,“我正有意开办昆剧传习所,培养一代新人,使昆剧事业传薪有人。”穆听后点头称好,其他诸人也说此建议可行。……穆当即答应出资,紫曼也允诺回家后与乃兄紫东商量资助……追本溯源,昆剧传习所是在杭州灵隐韬光寺一次唱曲活动中开启其决策过程的……(《中国昆曲大辞典》)</p><p class="ql-block">从昆剧传习所毕业的传字辈艺人的回忆录大多倾向穆藕初创办说,最详尽的是王传淞的《话说昆剧传习所》(见王传淞谈艺录《丑中美》沈祖安等整理)一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一九一九年农历二月十九……上海和苏州有几位爱好昆曲的资本家穆藕初、张紫东、张紫曼等在杭州灵隐后山北高<span style="color:rgb(136, 136, 136);">峰下的韬光庵里下榻,并且邀请了昆曲名家俞粟庐和俞振飞父子以及上海、苏州的几位拍先参加……当时俞振飞还很年轻,他年少气盛,就即席建议:“何不大家凑笔钱,办它一个学校,重兴昆曲?”……张紫东说:“若能有藕初先生来主持,何愁大事不成!”……(穆)征求粟庐先生的意见,粟庐先生说,“穆先生果有兴趣,小弟定当尽力。”……又说,“我是一介寒士,要办,务必仰仗穆先生和两位张先生的鼎力。此外还要仰仗一个人,有他合力,更加理想。”张紫曼一听就明白说,“我晓得,要请徐凌云!”……当俞粟庐偕同孙咏雩去找徐凌云时,他慨然答应:“好,昆曲学堂就办在我徐家花园里。”……传习所的创办人是穆藕初、张紫东、俞粟庐和徐凌云,他们是主要的捐助者,后来又有杨习贤、江紫来以及张紫东的兄弟张紫曼等人陆续赞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color:rgb(35, 31, 32);"> 朱建明的说法中韬光学戏一事,据当事人俞振飞回忆只有四人,没有张紫曼。而且这次穆藕初学戏之前已经决定筹建昆剧传习所,他们正是为传习所筹集经费举行大会串所作的准备。朱文中那些人物对话,更缺乏历史依据。至于王传淞经记录者的加工,更加离奇,竟然把俞振飞说成是传习所的倡议者。俞粟庐没有参加这次学戏活动,他虽然是传习所的主要筹划者,但他当时已七十余岁的高龄,又患严重白内障,绝不可能去上海请徐凌云加盟。主张苏州乡绅创办说的主要依据是贝晋眉的文章。按理说贝是当事人,虽然写此文已时隔四十一年,细节可能有误,大致经过应该可信,但也有语焉不详之处,且有明显的与事实不符之处。按贝的说法,苏州昆剧传习所开办之前,穆藕初是不知道的,开办以后“上海票友穆藕初到苏州”才知道,“对该所极为赞同”。穆藕初哪年到苏州与他们讨论关于传习所的,贝没有说,这就留下了一个疑点,而桑明确指出是“次年春”。昆剧传习所成立于 1921 年秋,大家都无异议。“次年春”即 1922 年春。此时穆正在上海组织苏浙沪昆剧大会串,为昆剧传习所筹集资金。半年前穆藕初为了这次大会串,特地到杭州韬光寺闭门学戏,因此说穆藕初事先不知道,分明与事实不符。桑毓喜所说传习所两次题所牌,前后两任所长,也无他人提及。即使有此事,恐怕也只是议论过,并无形成事实。</span></p> <p class="ql-block"> 《吴湖帆日记》:1933年元月的日记除14日未记、2日和5日分别简单地写上一句“往大姊处贺年”和“供祖先礼拜”之外,其馀二十多天几乎没有一天不是和朋友交往。即使是第一天拜祖先、贺年的日子,所来往的朋友也有10位之多。以下是本月所交游的朋友名单:</p><p class="ql-block">潘子义、彭恭甫、邹百耐、陈子清、吴初诗、陆云伯、梁众异、黄公渚、袁帅南、李桂芳、张大千、程云岑、谢玉岑、刘定之、盛秉筠、叶遐庵、褚礼堂、徐彦若、宗子戴、邓孝先、夏剑丞、姚虞琴、何亚农、陈淮生、陈巨来、庞虚斋、江小鹣、吴璧城、蒋榖孙、陈小蝶、徐竹荪、朱镜波、张善子、冯超然、穆藕初、张亚庸和谢绳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错过一个“佩贞”,跑掉一个“佩贞”,“深情之人”俞振飞情路曲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b></p><p class="ql-block"> 一代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先生以其玉树临风、丰神潇洒的气质,令无数戏迷为之心醉神迷。在舞台上,书卷气十足的俞振飞演过多少才子佳人的戏码;然而,生活中的他于爱情、婚姻,几乎一生蹉跎,直到晚年,才真正找到爱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错过“谢佩贞”,跑掉“陆佩贞”」</b></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自幼随父亲俞粟庐学习昆曲,深得俞氏昆曲正宗唱腔真谛。与俞振飞同样有着艺术天赋的则是俞粟庐的门生、上海慎昌洋行经理谢绳祖。俞老夫子对他俩一直寄予厚望,疼爱有加。他曾在一封信中说道:“此次在沪上,专与诸友谈唱曲出口、转腔、歇气、取气诸法,知者寥寥。振儿及绳祖能明白此中之理,为诸人之冠。”</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迁居上海后,谢绳祖的妹妹谢佩贞(谢五小姐)随俞振飞学曲。没过多久,他们又共同拜在名画家冯超然门下,研习丹青。日久天长,耳鬓厮磨,俞、谢二人互生情愫。但两人的恋情却遭到谢母的竭力反对。因为谢家不愿让自家的千金小姐下嫁给一个“唱戏的”。</p><p class="ql-block"> 当时,冯超然的表妹范品珍尚待字闺中。于是,谢母便委托冯超然向俞粟庐提亲,让俞振飞彻底断了娶谢五小姐的念头。冯超然不愿回绝朋友之托,也从不曾有过看轻“唱戏的”的思想,便慨然应允。俞粟庐是老来得子,五十五岁才有了宝贝儿子,自然抱孙心切,再加上他与冯超然是多年好友,因此对俞振飞与范品珍的婚事非常满意,当即定下良辰吉日。</p><p class="ql-block"> 父命难违,痛苦万分的俞振飞只得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步入婚姻。婚后,范品珍一味沉迷于麻将,对昆曲毫无兴趣。俞振飞在绝望中只得离开苏州,回到上海,将全部精力投身于昆曲事业中。</p><p class="ql-block"> 婚后第三年,俞振飞在上海的友人家邂逅一位也叫“佩贞” 的姑娘,此人姓陆,活泼伶俐,冰雪聪明,两人一见钟情。由于无法与原配范氏离婚,经父亲同意,俞振飞将陆佩贞纳为二房。刚和俞振飞育有一子的范氏如何咽得下这口气,常常借故寻衅闹事,甚至与陆佩贞发生肢体冲突。陆氏为此一直闷闷不乐。而那时俞振飞又正好失业,日子难以为继。于是,陆佩贞和俞振飞在复兴公园演了一出《连环记·小宴》后竟不辞而别。俞振飞又遭致命一击。幸好有昆曲作为精神支撑,他才慢慢平复心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原配突然出现在后台」</b></p><p class="ql-block"> 从一九三二年起,俞振飞相继和梅兰芳、程砚秋合作,名声大振,特别是应程砚秋之邀,正式下海,横跨京昆,完成了从票友到专业演员的巨大人生转折。那段时间的俞振飞真可谓春风得意。不料,有一天,他和程砚秋演出结束,与之分居多年的范品珍突然带着儿子闯到后台,大吵大闹,弄得俞振飞尴尬不已。一向懦弱的俞振飞忍无可忍,毅然决定与范品珍一刀两断。范品珍倒也毫不含糊,提出要俞振飞支付四千元离婚赔偿费。当时俞演出一场大约八十元,这四千元对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俞振飞犹豫了,但转念一想,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于是由程砚秋出面担保,双方律师谈妥离婚条件。俞振飞为此背了一身债。</p><p class="ql-block"> 其实,范品珍也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祭品,她的遭遇也值得同情。失去了丈夫,一个妇道人家又如何能独立支持自己的生活呢?果然,没过几年,不善持家的范品珍就变得一贫如洗。听说俞振飞和周传瑛到杭州演出,她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剧场后台。此时的范品珍已是蓬头垢面、目光呆滞,与乞丐无异。一日夫妻百日恩,见到原配这副模样,俞振飞不免感到心酸,顺手塞给她二百元。此后,范品珍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露过面。而她与俞振飞所生的独生子也在教养所被一场肺炎夺走了生命,年仅十五岁。</p><p class="ql-block"><b>「二十多年始终琴瑟和鸣、举案齐眉」</b></p><p class="ql-block"> 与俞振飞情投意合的谢佩贞在父母力劝下,下嫁一位有钱的绅士,终日郁郁寡欢,不愿与丈夫同房。最终,夫妻俩也以离婚了结。谢佩贞回到上海后一人独居,发誓终身不嫁,随冯超然潜心学画,并以教唱“俞派昆曲”谋生。</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六十寿辰时,这位谢五小姐还精心绘制了一帧扇面,表达对昔日恋人的怀恋。到了“文革”时期,俞振飞孤苦伶仃,生病住院更是无人照料。闻讯后,比俞振飞还年长三岁的谢佩贞亲手煮了咖啡,带着点心去医院探视,给寂寞困苦中的俞振飞带去了些许温暖。只是不知道,他俩为何终究未能走到一起。</p><p class="ql-block"> 再说俞振飞,和范品珍离婚不久,他在北平王瑶卿家中与王门中一位叫黄蔓耘的票友弟子不期而遇,黄的丈夫出身官宦,家境殷实,两人育有一女,因感情不和,早已分居,但给黄氏留下大量房产。而俞振飞那时在北平正好居无定所,便住到了黄蔓耘那里。黄蔓耘性格开朗,画画、京剧、跳舞、烹饪样样精通。自从俞振飞入住后,黄蔓耘精心料理俞振飞饮食起居,还为他亲手绘制了唱戏的褶子。俞振飞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正当他们憧憬着美好未来时,一位神秘女子的出现,差点毁了这段恋情。这个神秘女子正是当年离家出走的陆佩贞。原来,陆佩贞离开俞振飞后,和一个流氓结婚,生活一开始也还算安稳。可好景不长,那个流氓喜新厌旧,最终把她给蹬了。生活无着的她,沦落为烟花女子。经历了这番人生巨变,陆佩贞觉得还是俞振飞最疼爱她,只是当时自己一时糊涂,误入歧途。无数个夜晚,她在梦中都会见到俊朗洒脱的俞振飞。因此,她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俞振飞,希望与他重修旧好。此时的俞振飞陷入了两难境地,因为俞振飞的心里是一直牵挂着陆佩贞的。但如果接纳了陆佩贞,就有负于黄蔓耘的一片痴情。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俞振飞最终还是选择了黄蔓耘。陆佩贞只得带着悲哀默默离去。后来,陆佩贞为谋生又远赴香港。临行前,还约俞振飞在复兴公园见了最后一面,从此了无音信。</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与黄蔓耘共同生活的二十多年,始终琴瑟和鸣,举案齐眉。他们还常常一块儿唱戏,《贩马记》,一个演赵宠,一个演李桂枝;《太白醉写》,一个演李太白,一个演杨贵妃。可惜,天不假年,一九五六年,黄蔓耘因肺癌去世,俞振飞几乎被击垮,他写了一副长长的挽联。如杜鹃啼血,声声肠断,读来令人心碎: </p><p class="ql-block"> “抛汝父汝弟汝女,溜滞在南,千里外偕吾重返故乡,岂惟同志,又且同心,始终鼓励吾支持吾,共好文艺戏剧而奋斗,长恨中途分比翼。</p><p class="ql-block"> 伤吾母吾姊吾儿,淹缠于肺,两月来享汝如登覆辙,敦信斯人,乃撄斯疾,今后痛哭汝想念汝,继将钻研锻炼的精神,完成遗愿慰幽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强扭的瓜甜不了!”」</b></p><p class="ql-block"> 黄蔓耘去世后不久,言慧珠便闯入了俞振飞的生活。言慧珠是当年“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的爱女,又深得梅兰芳、福芝芳宠爱。言慧珠扮相漂亮,嗓音宽亮,能唱会演。同时也涉足电影、话剧。故而受到很多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的追捧。她个性热烈多情,泼辣刚烈,敢爱敢恨。当年她和电影明星白云的绯闻在上海滩传得沸沸扬扬。乔奇先生告诉我,他也曾与言慧珠有过一段恋情。只是言慧珠实在太过多情,让他无法忍受。</p><p class="ql-block"> 言慧珠之所以盯上俞振飞,其实是为了演戏。当时上海京剧院已有童芷苓、李玉茹两位头牌花旦,素来视戏如命的言慧珠竟然被剥夺了上台的机会,这让她十分苦恼。因此,她心里琢磨,若能和俞振飞配戏,那机会终会来临。但她和俞振飞的性格相去甚远。据老报人许寅回忆:一九五九年底,俞、言陪同梅兰芳大师拍《游园惊梦》时住在前门饭店。我因母病在京,专程前往照料。岂料我第一次到前门饭店,振飞就要我与他同住。他的学生丁宝苔更没等我回答,就请服务员加了一张床,还偷偷地同我咬了一句耳朵::“许叔叔,你来得正好,先生实在吃不消了!”住了几天,记者才懂得个中缘由;两位校长,男的天天睡不醒,女的天天睡不着。睡不着就要找隔壁邻居聊天,一聊就没完没了,分明内中有“蹊跷”!</p><p class="ql-block"> 许寅先生为人正直、率真,直截了当地对俞振飞说:“你们只能在台上拜堂不能在台下成亲。否则,后患无穷。”俞振飞脸上也露出一脸无奈。言慧珠闻讯后,大声叱责许寅阻挠她与俞振飞的婚事。许寅毫不示弱,反唇相讥道:“你要他,无非是要他替你当配角、抬轿子,双方什么爱情也没有!强扭的瓜甜不了!”或许那时的俞振飞一直处于失去黄蔓耘的孤独之中,或许是他经受不了言慧珠的绵密攻势和甜言蜜语,尽管心中忐忑不安,但还是屈服了。果然,新婚当晚他俩就不欢而散。按唐葆祥《俞振飞传》所述,到青岛度蜜月时,向来我行我素的言慧珠又与一位电影演员冯某暗通款曲,但言之子言清卿在《粉墨人生妆尽泪》一书中却矢口否认。俞振飞曾说,如果没有“文革”,等待他们的也只有离婚这一条路。后来,在“文革” 中,言慧珠不堪“红卫兵”凌辱,悬梁自尽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到黄昏」</b></p><p class="ql-block"> 十年浩劫结束后,俞振飞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看到老师这副模样,俞振飞的学生们心里都不是滋味,但也觉得使不上力。幸亏俞振飞的学生薛正康灵机一动,想到了刚刚离异的武汉京剧团名旦李蔷华。俞振飞曾与李蔷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合演过《铁弓缘》,梅兰芳、俞振飞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北京中国戏曲学院主讲《游园惊梦》和《奇双会》时,李蔷华作为学生仔细聆听,彼此交往甚多。李蔷华老师曾对我说:“我是个演员,但也是戏迷,我就爱看俞先生的戏。在台下看他演出,心里总会生出几分爱慕之意。”因此,当她了解了俞振飞的状况,欣然答应,但俞、李二人都是公众人物,容易引人关注。为避人耳目,俞振飞和李蔷华分别从上海、武汉南下广州约会。在广州东方饭店,七十七岁高龄的俞振飞如同二八少年,羞涩地将一颗糖塞进了李蔷华的嘴里,动情地说:“这事算成功了,只是太委屈你了!”这对相差二十七岁的恋人用真心创造了一个爱的神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蔷华</p><p class="ql-block">(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子关栋天)</p><p class="ql-block"> 婚后,李蔷华对俞振飞细心照料,无微不至。我和俞老那时同住一个大院,常常看见李蔷华老师陪着俞老散步。每次出门上车时,她总是抢先一步,把手放在车檐上,免得俞老撞着头。每天清晨,她带着保姆一起上菜场,精心挑选俞老最爱吃的东西,到了晚上,她先将俞老服侍上床,自己则要忙到凌晨一二点钟才就寝。俞振飞先生入院手术后,李蔷华老师时刻守护在俞老身边,累得梅尼埃病屡屡发作,但她无怨无悔。李蔷华刚和俞老结婚时,红光满面,皮肤白皙,但俞老生病那段时间,她变得苍老衰弱。但她嘴里总挂着那样一句话:“只要俞老好起来,其他都无所谓。”</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先生一生在事业上基本一帆风顺,但在爱情婚姻的航行中却多次触礁,直到与李蔷华老师结合,他才找到一个温暖的港湾。蔷华老师既是他生活上的伴侣,更是艺术上的知音。我看过他们合演的《贩马记》,一招一式、一字一句都充满着浓浓爱意。“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到黄昏”,俞振飞晚年开出的这朵爱情之花,为他九十二年人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因为有了爱的滋润,俞派艺术更是薪火相传,绵延不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生五段情史,将一生都贡献给戏曲艺术的俞振飞</p><p class="ql-block">俞振飞生于梨园世家,他的一生都似乎注定要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五段婚姻印证他一生婚姻多次触礁,花开无果似乎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可是对艺术的痴狂又让他在山巅上开出了花。</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的父亲是是昆曲“叶派唱口”的唯一传承人—俞粟庐,因此俞振飞从小便对昆曲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p><p class="ql-block"> 他自幼便跟随名家学习唱戏,天资聪颖,再加上勤奋刻苦,使得他在年纪轻轻时就可以演唱昆曲约200首。</p><p class="ql-block"> 后来上海商户谢绳祖久仰俞粟庐,想要拜其为师。只是此时俞粟庐已达花甲之年,就派遣儿子前往代替自己教授谢绳祖技艺。</p><p class="ql-block">待俞振飞来到上海之后,经常有友人邀请他听戏,俞振飞也因此和京剧结缘。</p><p class="ql-block"> 后来俞振飞选择在唱昆曲的基础上学习京剧,因为他唱的是小生,所以就跟随上海京剧名家蒋砚香学习京剧小生。</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学习的那段时间,他邂逅了自己一生最真挚的初恋—谢佩贞。</p><p class="ql-block"> 若说因何结识俞振飞?说来也是缘分。</p><p class="ql-block"> 谢佩贞的哥哥便是谢绳祖,受哥哥影响,谢佩贞同样也对昆剧十分着迷。</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在谢家教授谢绳祖昆曲时,一来二去便与谢佩贞眉来眼去,暗生情愫。</p><p class="ql-block"> 谢佩贞就这样深深的爱上了俞振飞,只是当时的门第之见,早就为这场爱情写好了结局。</p><p class="ql-block">当谢佩贞鼓足勇气,向母亲倾诉他对俞振飞的爱意和非他不嫁的决心后,遭到了谢母的严厉反对。</p><p class="ql-block"> 谢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儿爱上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戏子。</p><p class="ql-block"> 不曾想,谢佩贞和俞振飞二人情比金坚,一时间无法强行拆散。</p><p class="ql-block"> 谢母为此生出了乱点鸳鸯谱的法子,此时在谢家教授绘画的老师冯超然,有一个远房表妹—范品珍。</p><p class="ql-block"> 范品珍父母双亡,若是能将她嫁给俞振飞也不失为两全其美,谢母这样想到。</p><p class="ql-block"> 冯超然亲自前往俞振飞的老家苏州松江娄县,拜访了俞振飞的父亲,并且提及这门亲事。</p><p class="ql-block"> 毕竟自己的儿子也到了年纪,俞粟庐并不了解其中缘由,便把婚事应承了下来。</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因此俞振飞被迫迎娶了范品珍,而谢家小姐也另嫁他人,这一场情窦初开的少年爱情到这里便宣告结束。</p><p class="ql-block"> 但是谢佩贞嫁人之后仍对俞振飞念念不忘,不肯与自己的丈夫行周公之礼。</p><p class="ql-block"> 后来婆家认为谢佩贞可能身体有问题,因此过门一个月被休回娘家,自此终身未嫁。</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这边也是一波三折情路艰难。</p><p class="ql-block"> 因为没有感情基础,他与范品珍的婚姻名存实亡。</p><p class="ql-block"> 范品珍对戏剧可谓是毫不上心,她每天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打牌,和俞振飞毫无情感基础可言。</p><p class="ql-block">但范品珍是俞振飞的五任老婆中,唯一为他生下孩子的。</p><p class="ql-block"> 范品珍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不到一岁就殒命于热毒,第二个孩子起名为俞经漳。</p><p class="ql-block"> 都说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可到了俞振飞这里,就变成了新婚燕尔水深火热。</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很快迎来了第三者的加入。</p><p class="ql-block"> 这个第三者,是俞振飞在上海的街道上一见倾心的女子,她和俞振飞的初恋有着相似的名字——陆佩贞。</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在征求父亲同意之后,便把陆佩贞纳为妾室。</p><p class="ql-block"> 陆佩贞可谓是俞振飞的红颜知己,她虽然并不是戏曲科班出身,却是一位忠实的俞振飞粉丝,日常俞振飞离开戏台脱下戏服,仍为妻子清唱她喜爱的剧目。</p><p class="ql-block">两人经常把酒夜话,似乎有说不完的倾诉等着对方。</p><p class="ql-block"> 但是已经为丈夫产下两个孩子的范品珍,不满丈夫一心宠爱妾室,对陆佩贞心怀怨恨,经常动辄打骂拳脚相向。</p><p class="ql-block"> 在范品珍的咄咄相逼之下,俞振飞带着陆佩贞前往上海居住。</p><p class="ql-block"> 对于俞振飞而言,爱情上的不顺利,似乎都被事业上的成功所弥补。</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他和程砚秋合作的《游园惊梦》,获得了广大戏迷的一致称赞,一时间大家都被这个儒雅俊秀,风骨天成的男子迷得不行。</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也因此红的就像秋天的枫叶一样,大街小巷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即使红极一时,俞振飞的收入仍旧很不稳定。</p><p class="ql-block">长时间的清贫生活,终于使陆佩贞无法忍受,在一次俞振飞戏罢,便离他而去。</p><p class="ql-block"> 雪上加霜的是,在陆佩贞离开之后,范品珍也来到了上海,原因是家中的老父亲过世,范品珍带着老母亲和孩子难以生活,就来上海投奔他。</p><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的妻子,俞振飞眼中流露出些许心酸和无奈,他与原配是无论怎样都无法走进对方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于是,她提出离婚,此时的范品珍对眼前的丈夫也已彻底失望。</p><p class="ql-block"> 她提出了4000元的离婚补偿之后,选择了离去。</p><p class="ql-block"> 虽然经历了两段婚变,但是俞振飞却迎来了事业突飞猛进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他在戏剧界已经小有名声,和众多戏剧界面泰斗梅兰芳、梅葆玖合作,登台临演,演绎了《春闺梦》《断桥》等经典曲目。</p><p class="ql-block"> 民国的名伶火爆程度,比之今日的偶像歌迷,可谓是有过之无不及。所以俞振飞身边从来不缺美人的蜂飞蝶舞。</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本人也曾亲口承认:“自己一生唯余做过两件错事,一件—过于留恋美色,一件—吸大烟。自己登台唱戏之时,有人送金银珠宝,有人送烟,还有人送自己”。</p><p class="ql-block"> 所以俞振飞的感情空窗期只维持了短暂的时间,第三任妻子黄蔓耘就走进了他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黄蔓耘当时已有家室,丈夫是一个商人,还育有一个女儿,但是夫妻感情长期不和,早已貌合神离。</p><p class="ql-block"> 当时俞振飞在上海找不到合适的住处,黄蔓耘知道后,就主动邀请俞振飞搬到自己家中居住。</p><p class="ql-block"> 两人正式同居,他们有着共同语言,经常在一起谈诗、品词、弄曲。</p><p class="ql-block"> 黄蔓耘出身京昆名家,不仅擅长诗词,在京剧和昆剧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她与俞振飞在一起时,对他的艺术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黄蔓耘家底丰厚,在物质上极大的满足了俞振飞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唱戏时身上的披肩都是由她亲手描绘,再加以针线刺绣,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俞振飞都在黄蔓耘这里找到了归属。</p><p class="ql-block"> 但是她们二人之间的神仙爱情也出现过一些小插曲。</p><p class="ql-block"> 1955年俞振飞和黄蔓耘从香港返回上海,正是俞振飞与黄蔓耘你侬我侬之时。</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的第二任妻子,陆佩贞回来找他。</p><p class="ql-block"> 原来陆佩贞在离开俞振飞之后,跟随了一位宵小之辈。刚开始的日子还算好过,但是时间一长便对陆佩贞动辄打骂侮辱。</p><p class="ql-block"> 陆佩贞言:“在梦中时常回想到俞振飞当年的温柔体贴”。</p><p class="ql-block"> 后来陆佩贞与其离婚,但是一个弱小女子,没有任何生存出路。到了后来沦落烟花之地,靠卖唱谋生,直到俞振飞来到了上海,因此过来寻他。</p><p class="ql-block">黄蔓耘在得知此事后,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剧班。</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在曾经的爱人和现在的妻子之间左右为难,最终他选择了黄蔓耘,并给了陆佩贞一笔钱。</p><p class="ql-block"> 陆佩贞只得拿钱离开,到香港谋生,至此二人再未见过面。</p><p class="ql-block"> 不单单是陆佩贞,俞振飞的原配范品珍在离开他不久,就将俞振飞留下的4000元巨额分手费花的一清二白。</p><p class="ql-block"> 当俞振飞再见到范品珍时,她已经双目失神、蓬头垢发,俨然是一副乞丐模样。</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不忍见到结发妻子如此模样,就又给了她一笔钱,让她离开,至此二人也再未见过面。</p><p class="ql-block"> 就连他们唯一的儿子俞经漳,也在15岁时因肺炎去世。</p><p class="ql-block"> 在俞振飞和黄蔓耘返回上海的第三年1958年,黄蔓耘因肺癌晚期去世,俞振飞痛心疾首,因为黄蔓耘不仅是他的生活伙伴也是他的灵魂伴侣,更是他一生最长情的妻子,二人相伴长达20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只是遗憾的是在这20年之中,两人未曾孕育一儿半女。</p><p class="ql-block"> 黄蔓耘去世时,正值俞振飞的事业处于巅峰时期,此时的他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可以说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 在和黄蔓耘相伴的这些年里,俞振飞游走于各个戏团,和各路名家合作出演过上百场昆剧和京剧,后来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校长。 </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俞振飞名利双收,很快就遇见了自己的第四任妻子—言慧珠。</p><p class="ql-block"> 言慧珠可大有来头,父亲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的言菊明,母亲则是电影明星高逸安,师傅是梅兰芳。她被翁偶虹评价为:“继承梅兰芳先生最好的一位演员”</p><p class="ql-block"> 言慧珠起初接近俞振飞,并不是为了成为他的妻子,而是想要俞振飞和自己搭戏。</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戏剧界竞争十分激烈,人才辈出,言慧珠与李玉茹、童芷苓两位花旦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她怎会甘心?</p><p class="ql-block"> 在俞振飞前往香港之时,言慧珠就想方设法跟随俞振飞学戏,后来在俞振飞丧偶之后,就直接邀请俞振飞和自己搭戏。</p><p class="ql-block"> 言慧珠小俞振飞17岁,她们一个热情似火,一个温柔沉静,没有人相信他们两个人会走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言慧珠在结识俞振飞之前就有过两段婚姻,一个是和当红的影视小生白云。</p><p class="ql-block"> 但是没过多久两人就因性格不合分手,之后言慧珠又相识了戏剧小生薛浩伟,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结婚没过多久她们的儿子言清卿出生。</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还不算,在言慧珠相识俞振飞之后,两人又是迅速坠入爱河。言慧珠果断地向丈夫提出离婚,没过多久就和俞振飞再婚。 </p><p class="ql-block">成就了一桩相差17岁的婚姻,这段婚姻成为很多人的口舌之争,这是一场被无数人不看好的婚姻,后来的结果表明,这的确是一场悲剧婚姻。</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和言慧珠的婚后生活还算和睦,但是这样和睦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迎来了十年运动。</p><p class="ql-block"> 言慧珠生性刚强,在这场运动中她被罚扫厕所,被抢去了毕生的金银珠宝。</p><p class="ql-block"> 面对此番侮辱,言慧珠终于忍无可忍,对丈夫说一起共赴黄泉。</p><p class="ql-block"> 但是生性内敛的俞振飞拒绝了这一“合理”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在生命的最后,言慧珠唱完一首《天女散花》,用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年她47岁。</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在今后的数十年中,一直养育着言清卿。</p><p class="ql-block"> 只是对于那个夜晚,言清卿说:“自己的好父亲,既装聋,又作哑。不知是真熟睡,还是装假睡”。</p><p class="ql-block"> 俞振飞人生的第四段婚姻到此结束,一直到他接近耄耋之年,才结识自己的第五任妻子—李蔷华。</p><p class="ql-block"> 李蔷华同样也是一名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她和俞振飞结婚那年,李蔷华58岁,俞振飞78岁,是妥妥的黄昏恋。</p><p class="ql-block"> 两人之间可能没有深沉的爱情可言,可能也含有李蔷华对俞老的敬佩。</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他已经是戏曲界的泰斗,但是走到看淡人生的年纪,更多的是找到一个人生伴侣,在所剩无几的岁月中相守一生</p><p class="ql-block">李蔷华在俞振飞的数任妻子中是幸运的,因为只有她相伴俞振飞走完了一生。</p><p class="ql-block"> 遥看俞老一生真的是情路坎坷,但是每一段感情的背后又饱含辛酸,妥妥的演一场戏不如活一场戏。</p><p class="ql-block"> 绵延坎坷皆是荡气回肠,令吾辈所不能及。但是欣慰的是俞老一生又在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上硕果累累,可谓桃李满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