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德国,又回到了荷兰。<div><br></div><div>在德国的这一个礼拜,没有限速的高速,让LD开爽了,但回到加拿大后,却收到来自德国的一张罚单,罚款30欧,地点是从比利时进入德国,还没有上高速的一段。大概那个时候LD心潮澎湃,不知不觉脚下使力,速度超了。</div> 离开荷兰,不知不觉十几天,看到随处可见的鲜花的时候,我知道,我们又回来了。 记得在参观鹰巢的时候,看着巧夺天工的设计,我不禁感慨,希特勒其实还是有些优点的,起码他热爱大自然,重视环保,结果旁边爷儿俩神色大变,儿子义愤填膺地指责我,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希特勒杀了多少犹太人,我们加拿大当初又死了多少人才和盟军一起打败了纳粹?<div><br></div><div>LD搂着他的宝贝儿子大赞,说:“为了纠正妈妈的错误,将来回到荷兰的时候,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div><div><br></div><div>于是,小城阿娜姆(Arnhem)成为了我们重返荷兰的第一站。</div> 这座小城因为二战中的阿娜姆战役而闻名。<div><br></div><div>阿纳姆战役(Battle of Arnhem)是1944年9月17日至9月26日盟军与纳粹德军在阿纳姆及其周围进行的一场战役,当时为了加速击败德国,盟军发起了“市场花园行动”,计划在荷兰实施一系列空降和地面进攻以越过莱茵河,但他们严重低估或者忽视了德军在当地部署的军事力量。</div><div><br></div><div>英军第1空降师的任务是控制阿纳姆的桥梁,但他们遇到了比预期强大的多的德军抵抗,包括装备有坦克的第9和第10党卫军装甲师。</div><div><br></div><div>尽管盟军成功地控制了多个重要桥梁,但英军在阿纳姆的进攻遇阻,援军未能按时抵达,导致许多空降部队被围困。经过九天激烈战斗,盟军最终无法占领阿纳姆桥,行动失败,损失惨重,英军第1空降师的损失率接近75%。</div><div><br></div><div>战役结束时英国与波兰军队有1984人阵亡,6854人被俘,纳粹德国方面则有1300人阵亡,2000人受伤。此次盟军的失败对二战局势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战争拖延至1945年才结束。</div> 1977年英国奥斯卡金像奖得奖导演李查·爱丁保禄(Richard Attenborough)执导,以阿纳姆战役为蓝本,拍摄了电影《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div><br></div><div>LD认为,这部电影和后来的《拯救雷恩大兵》是好莱坞战后拍摄的最好的两部战争大片,只是后者结局是胜利,而前者则是惨败。</div> 由于盟军撤退,战斗中阵亡的大多数士兵被遗留在战场上。他们被简单地埋葬在临时的战地坟墓中,有些只是他们自己挖掘的散兵坑,也有的被埋在德军挖的小型集体墓中。<div><br></div><div>战斗期间,当地居民凯特·特·霍斯特(Kate Ter Horst)的家曾被用作急救站,战后她回到家中时,发现花园里埋葬了57名士兵 - 凯特的故事在电影《遥远的桥》里有所表现。</div> 在离阿纳姆7公里的小村子乌斯特贝克(Oosterbeek),有一座盟军墓地(Arnhem Oosterbeek War Cemetery)。 1945年4月阿纳姆被解放后,英军第二集团军的墓地登记小组进入该地区,开始寻找盟军阵亡者的遗体。1945年6月,荷兰政府将乌斯特贝克以北的一块小田地永久借给帝国战争墓地委员会,以便将阵亡士兵重新安葬在此。墓地于1946年2月完工,最初标有金属十字架,1952年这些标记被墓碑取代。 这座盟军墓地内共有1759座墓碑,其中1684座为英联邦士兵的墓碑,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士兵,还有73名波兰士兵也在这儿安息,和8名荷兰平民——其中一些是在战斗中丧生的,墓地中有243座无名墓。 墓园里一座朴素的纪念碑上刻着铭文 - “Their name liveth for evermore” (他们的名字将永存),这句话来自犹太教经典《便西拉智训》第44章第14节(Ecclesiasticus or Sirach, chapter 44, verse 14)。 墓园中央矗立着一座十字纪念塔,目前仍有130多名盟军士兵下落不明,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这座无声的纪念塔上。 <div>这位名叫罗恩·芳登(Ron Fountain)的小伙子1942年加入皇家空军,担任领航员和无线电操作员,1944年11月18日夜间,他的飞机在荷兰上空被防空炮火击中坠毁,他和飞行员身亡,两人都葬于这座公墓。</div><div><br></div><div>让人无语的是,罗恩牺牲的消息,竟然是由担任电话接线员的妹妹通知家人的。</div> 而这座墓碑上连名字都没有,只是写着一个士兵,当时没有DNA检测技术,这儿埋葬的应该是难以分辨身份的残肢了,这些无名士兵,不仅名字不为人知,而且连何时牺牲都不可考,应该是战后发现了遗骸而重新安葬的。<div><br></div><div>这些无名士兵墓的下方都有一行字 - Known unto God(上帝知道)。</div> 远远的有三两人穿着肃穆的衣服走进墓园,也许是这些长眠于异乡土地上的士兵们在英伦半岛的后代,千里迢迢地来此探望英雄的祖辈或者父辈吧。 阿纳姆战役结束后,有五名英国士兵被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但其中四人是死后追授,而追授的三人如今长眠在这儿。 阿纳姆战役中,英国第一空降师一万名士兵投入战斗,最终仅有约两千人返回莱茵河对岸。尽管战役以失败告终,但它依然被视为英勇的军事壮举。 上面的照片摄于1945年9月25日,荷兰平民和英国第一空降师的老兵们注视着孩子们在这座公墓献花。<div><br></div><div>将近80年过去了,那些孩子们早已垂垂老矣,但我们来了。</div> 面对这片少人探访的安静之地,我心中充满了沉重的敬意。这片土地承载着无数年轻战士的梦想与牺牲,他们曾以无畏的精神奋战,最终长眠于此。<div><br></div><div>每一个墓碑,都是一段未竟的故事。他们的青春岁月,未竟的憧憬,都永远留在了这儿。</div> 那次残酷的战役让阿娜姆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大部分地区成为废墟,城市居民被迫撤离,战后城市重建也花费了很长时间。 因为匆匆赶路,我们没有去看看那座遥远的桥 - 阿纳姆大桥,那座桥虽然在阿纳姆战役中幸存下来(上图),但还是在1944年10月7日被盟军炸毁,1948年阿娜姆新桥落成。 <div><br></div> 告别了德国的桁架结构,眼前又出现了荷兰特色的山墙,砖房还有浓郁得要滴下来的绿。 今天落脚在小城阿培尔顿(Apeldoorn),这个有着1200年历史的小城被宽广的森林包围着,仿佛遗世独立,拥有其它地方很难找到的祥和与空间,而荷兰皇家昔日的避暑山庄“罗宫”就在森林怀抱之中。 走在小城安静的街道上,稍加留心,就会发觉这儿的皇家气氛很浓,连马路上的水泥桩上都顶着冠冕。 罗宫(Paleis Het Loo),始建于17世纪末,曾经是荷兰执政官威廉三世(William III)和他的妻子玛丽二世(Mary II)的狩猎行宫。<div><br></div> <div>威廉三世的母亲玛丽·斯图亚特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女儿,而他的夫人玛丽二世又是后来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和英国王室两代亲密的姻亲关系,让威廉三世在英国的光荣革命中被英国贵族邀请,去英国接管王位。</div><div><br></div><div>1689年威廉三世与妻子玛丽二世登基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共治君主,荷兰执政兼英国国王,荷兰王室的这位威廉成为世界史上少有的两国共主。</div>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无子嗣,在威廉三世于1702年去世后,玛丽的妹妹安妮继承了英国和爱尔兰的王位,成为新一任女王。这是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最后一代统治。 罗宫由雅各布·罗曼(Jacob Roman)和约翰·范·斯维腾(Johan van Swieten)设计,建造于1684年到1686年之间,融合了巴洛克艺术的对称与宏伟。 在威廉三世之后,荷兰王室将这座宫殿作为他们的夏日行宫。<div><br></div><div>1795年是罗宫历史上的一个低潮期,当时法国军队入侵荷兰,宫殿被法国士兵洗劫一空。1806年,皇帝拿破仑再次占领罗宫,他任命其兄弟路易·波拿巴(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为荷兰国王。路易对罗宫外观进行了改造,在其外墙上涂了一层灰白色的石膏。</div><div><br></div><div>路易后来反对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并拒绝派兵支援兄长入侵俄罗斯。1810年,拿破仑迫路易退位,荷兰并入法国。路易退位后仍留在荷兰三年。</div><div><br></div><div>在1813年,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导致荷兰宣布独立,随后的荷兰国王由威廉一世 - 威廉·弗雷德里克·奥兰治(William Frederick of Orange)继位,这位荷兰国父,那位被暗杀的威廉一世的五世孙,称为后来的荷兰王国的首任国王。</div><div><br></div><div>奥兰治家族好像特别喜欢威廉这个名字,除了祖上那些个威廉,荷兰现任国王又是一位威廉 - 威廉·亚历山大(Willem-Alexander)。</div> 这是那时候的罗宫。 1984年以后,这所宫殿被改建成博物馆,又经过2018年到2022年五年的改造,罗宫已经非常接近17世纪的原始状态了。 如今的宫殿,有一个五千平方米的地下展览空间,与其说是王宫,不如说更像博物馆了。 走过那么多的皇家和贵族宫殿,罗宫让我耳目一新。荷兰不愧为花卉大国,王宫里也到处装饰着鲜花。 和此前去过的法国王宫,西班牙王宫相比,罗宫的内饰要简朴许多。 国王,王后的会客室,卧室,比德国那些贵族的宅邸还俭朴。 这是荷兰现任国王威廉-亚历山大(Willem-Alexander Claus George Ferdinand)和他的娇妻以及三位千金,亚历山大生于1967年,如今已经57岁了,大概不会再有儿子了,这意味着他之后,又要出现一位荷兰女王了。 没想到罗宫还有一间刺绣展览室。 和朴实无华的宫殿相比,罗宫的花园特别典雅,大气。 这座花园展现了荷兰经典的园林艺术风格,花园和宫殿均始建于17世纪,起初由建筑师雅克布·范·坎彭(Jacob van Campen)设计,后来多次修缮和扩建。 花园的布局采用对称设计,富含法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格。园中包含精美的草坪、修剪整齐的灌木篱笆以及丰富多样的花卉,其中郁金香等荷兰特色花卉尤其受到重视。 据说每年春季,这里都会种植大量的郁金香、风信子和水仙等,吸引着许多游客和花卉爱好者前来观赏。此外,花园中还有树木和池塘,营造出静谧的自然氛围,既适合王室生活,又开放给游客欣赏。 我们在阿佩尔顿的酒店,就位于罗宫附近。离开了熟悉的德国,进入荷兰,有一种陌生交杂着新鲜的异样感觉。 吃饭的时候,LD对儿子说:“虽然我们已经离开德国,进入荷兰了,你知道这两国在历史上有什么联系吗?”儿子说:“二战期间德国占领过荷兰啊。”LD说:“你说的对,但不全面,你知道吗,德国末代皇帝也曾住在这儿,明天我们去看看他的最后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