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到寒暑假,我都会踏上前往姥姥家的旅程。姥姥家位于市区以西5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乡村。如今回想起来,那段路程仿佛将我带回了六十年代那片纯朴、自然且宁静的乡村时光。</p> <p class="ql-block">那时,回姥姥家的路显得格外漫长。我乘坐着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它缓缓前行,一站又一站,最终抵达大洋河火车站。大洋河火车站很小,只是京包线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站,站房仅有三间孤零零的灰砖房,矗立在铺满石子的铁轨旁。其中一间用于售票,另外两间则供人候车。站台是用石子铺就的简陋平台,上下车时,只有一架陡峭的小铁梯子架在那儿,让人心生畏惧。但每次下车,舅舅总会早早等在站台上,用他宽厚的臂膀将我稳稳地抱下来。</p> <p class="ql-block">过了大洋河火车站,再向南行进十几公里,便是规模较大的柴沟堡站。这站名是由中国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亲笔题写的。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他设计建造了京张铁路,而他的弟弟詹天佐则担任了第一任柴沟堡站站长。尽管这是一个“大”站,但由于洋河的阻隔,交通仍然不太便利,这或许也是大洋河小站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洋河站虽小,但周边环境却美不胜收。夏季时,大洋河水滔滔流淌,小洋河则潺潺流水,宛如一幅淡雅的画卷。稻田与芦苇一望无际,那浓郁的绿色,绿得让人心醉。微风拂过,稻浪轻轻翻滚,如同海上的微波;芦苇丛中,偶尔传出几声清脆悦耳的鸟鸣,令人心旷神怡。洋河北岸,土地肥沃,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物产丰富。金黄的玉米、红彤彤的高粱、金灿灿的稻田、绿油油的芦苇、白生生的麻秆儿,满眼都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从大洋河站下车后,还要走15里路才能到达姥姥家。这一路,我要穿过村庄,走过田野,越过沙坝,趟过河渠,仿佛是一场特别的探险。沿途经过的黄銮庄、红浅沟、西房子、北辛庄、孙家窑,直到黑石头沟的村庄,各具特色。一座座灰砖包皮的老房、一孔孔抟土碹窑的窑洞、一个个大戏台,还有一群群在村头纳着鞋底、照看着孩子的女人,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些风土人情都质朴浓厚。我一路走着,看着周遭的一切,都觉得新奇。猪牛羊、骡马驴、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在田间地头悠然觅食,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p> <p class="ql-block">暑假回姥姥家,虽然要多走些旱路,但一路都是风景,满是乐趣。而寒假则不同,为了少走5里旱路,我们会在柴沟堡站下车。那时,洋河已结上厚厚的冰层,我们便沿着冰面走向姥姥家。但冰面行走危险重重,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甚至掉进冰窟窿,所以每次走冰面,我们都小心翼翼地紧跟大人,生怕出了意外。</p> <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如今当我再次回想起那段回姥姥家的路,心中总是感慨万千。那些曾经的艰辛与不便,如今都化作了温馨的回忆。每一次回想起那些风景、人情,都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朴的乡村时光。而那段路,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尽管现在的交通已经便捷快速,但那段回姥姥家的路,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成为我最珍贵的记忆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1.8</p> <p class="ql-block">(图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