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中学回忆录

信丰陈氏文化研究会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陈斌 男 1963年生,1982年毕业于龙南师范普师专业,83年带职进修英语,94年毕业于江西师大英语专业。担任初、高中英语等教学41年,在英语报刊上发表78篇文章。历任大塘中学学少委员、英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工会委员、同益中学教务副主任、信丰四中教务副主任、政教副主任、教务主任。2014年起,担任体育、音乐和生物教学以及信丰老年大学英语班的教学。获赣州市优秀教师称号、赣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中学英语高级教师。</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一直想写写曾经工作过13年的大塘中学,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活动多,时常有一句写一句,历时一年才写好。</p><p class="ql-block"> 大塘中学原叫大塘五-七中学,原校门位于在北面一公里处的大塘农机站旁边,原105国道(沙路)东边,后改在朝西,前面是88年开通的105国道,现在又改在朝南。大塘中学是我最初步入高中学习的母校。</p> <p class="ql-block">  1977年7月,经过5年半(72年由春季招生改为秋季招生)的小学基础,两年初中的学习,我毕业了。9月1日,14岁的我懵懵懂懂地跨进大塘中学校门,开始了三年的高中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图为我们77年大塘公社长岗中小学初中毕业生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高一有四个班,教室在第二栋左边。高二也是四个班,在右边。我被分在高一(2)班就读,班主任是王昌星老师,刚开学,座位随便坐,我和张诗文同桌。仍然记得有一天后半夜四点,学校拉军训,同学们跑步到五公里外的羊马大队太平林场,然后两人抬一根木头返回大塘中学,张诗文抬树尾,我抬树头。</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高一重新分班,高一(1)班为好班,我被留在高一(2)班。于是班上重新编排座位,我被安排在第一组第一排7号就坐。后面第二排是两个吃商品粮的女同学,2号陆三珍,8号温建红(后改剑虹)。那时我个子矮小,穿件白色的的确凉,喜欢往后靠背。于是,温剑虹就把钢笔放在桌子上,我不注意靠背,我的白色的确凉可想而知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班主任王老师早就认识,他1972年曾经在我的村庄、大塘公社长岗小学任教过。所以我的胆子就大起来了。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时常回答错误。</p><p class="ql-block"> 依稀记得:当时大塘中学校长是李熏仪,副校长是施昌庚。</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任课教师:王昌星,数学兼班主任,语文刘选星,政治施昌庚,物理肖桂芽,化学王显挺,体育黄成河,生物赖启军。王昌星老师上课笑容满面,施昌庚老是严肃认真。赖启军老师生物课讲蓖麻生长类的事。当时我还被班主任认命为高一(2)班红卫兵中队长。</p><p class="ql-block"> 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四清运动”继续进行,其中不乏大塘中学个别老师继续批斗,大会做检讨,反省。停课管理食堂和跟着学生劳动。</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大塘中学校园面积很大,周围都是茶叶,每个班管理两亩茶叶。白露、清明季节是摘茶叶期,每周劳动一天。上午摘茶叶,下午炒茶叶。学校有个工人叫付芳有,专门负责茶叶一条龙系列工作。</p><p class="ql-block"> 每周日下午三点左右,我从家里出发,带着一个星期的大米和干菜,步行一个半小时抵达大塘中学。周六上午上完课后就回家。</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高一升高二,信丰中学选拔优秀生,暑假开始就进行考试。高一(1)班所有人参加考试,其他三个班,每班3人。我班付春生、殷忠生(殷冀)和我有幸参加。但我和殷冀遗憾落选了,留在大塘中学读高二。高一(1)班有施卫富、曾北京、曾大富、徐维中、蓝建华、李阳芬等20人被选拔上。高一(3)班甘克忠也被选拔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一时,比较说得来的同学:赖妙生 陈斌 胡绍全 王永红</p> <p class="ql-block">王永红,何信丰,赖日明毕业后信件来往,互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79年,二年高中,高考希望化为泡影,没办法,家里穷,父亲叫我跟着三叔去打铁谋生,我不同意,独自一人跑到离大塘圩十五公里外的黄陂泥洋背屋场,向同学胡太红(毕业后叫胡太平)父亲借了16元缴复读费,通过陈明淦老师,被安排在高三(6)班,班主任仍是高一的班主任王昌星老师。</p><p class="ql-block">图为后排: ? ? 施桂福 胡志兵</p><p class="ql-block"> 前排:施金华 赖洪生 施草山 陈斌 </p> <p class="ql-block">79年高考落榜,父亲叫我跟着三叔打铁,母亲不同意,要求复读,我只好找到陈明淦老师,叫他跟大塘中学何显发校长说说,被告知,要缴费16元复读费。于是,我</p> <p class="ql-block">高中复读时,由安远县城一位师傅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刘翠华 刘龙 张志敏 陈斌 赖小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丰林同学回忆:</p><p class="ql-block"> 同学情,歌友情</p><p class="ql-block"> 中学陈斌不显山露水,我们彼此联系不算多,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初中不同班;二是他是住宿生,我是走读生。记得高中复读80年大年初六返校,陈斌同学,用一根棍子(类似扁担记不真切了)挑着下一星期中学的米菜,路过我家,汗渍的样子一一大塘圩镇店面门口,停下站着和我闲聊几句,我也没有招呼他进来坐坐。</p><p class="ql-block">这个场景为什么这么清楚,是因为在某些场合,陈斌老师主任介绍,说胡某吃商品粮的,看得起乡下的同学,以此证明某的可爱的一面。但其实事后,我才知道陈斌的不容易,他家离中学真的蛮远,不通公路,"越陌度纤",生客是要问路的。</p><p class="ql-block">我到过他家一次,那时`回炉’“高考"后录取中专去县城体检路上顺路,同行的我记得还有傅芳建同学,其他记不起了。</p><p class="ql-block">陈斌父母热情接待了我们,他家的房子中规中矩,土屋两层,不高不矮,底层三间一厅,墙面略微熏黑,干净,建有楼板,而有楼板人家一般不差,农村虽谈不上殷实,也能够遮挡风雨。这也算平淡无奇,然而去县城旅途途中,有碗开水喝,又正在"金榜题名时",岂不快哉!</p><p class="ql-block">正因为如此,我才说陈斌中学不客易,而来到圩上我家,我"刻薄",失礼,尚有文饰是非之嫌。</p><p class="ql-block">然而,我们彼此依然友谊前行,高中毕业,又复读,共同经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陈老师龙南师范,我在新余,</p><p class="ql-block">途听道说,说陈斌代表师范生参加县市体育运动,能充抵学分,云云一一也是学校学生存在的一部分。出入社会,我们经常写信,信还存着,不知什么时候搬家,我老婆不懂文物处理掉了,殊为可惜。</p><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们又走到一起,缘起信丰南山合唱团,附加说明,我是李干部朝华君介绍去的。总之,同学情,歌友情,再续前缘。</p><p class="ql-block">亦是人生之快也!</p> <p class="ql-block">大塘中学高中毕业三十周年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2年担任初三(6)班英语教学,铁皮陈国才与语文老师曾传全,英语老师陈斌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