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培养新时代儒商。</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第二十二章教学录音</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一起分享《论语》第十四篇宪问篇第二十二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子路问事君。</p><p class="ql-block">子曰:“勿欺也,而犯之。”</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子路问孔子如何事君。</p><p class="ql-block">孔子说:“不要欺骗,但可以犯颜直谏。”</p><p class="ql-block">子路,大家都很熟悉了,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孔门十大哲人之一。子路是鲁国卞人,今山东济宁泗水县,比孔子小九岁,是孔子早期收的学生,与孔子亦师亦友,死于孔子前一年,活到62岁。</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子路与孔子亦师亦友呢?子路出身贫寒,但是一个大孝子,历史上有“子路负米”的故事,说子路为了能够让老母亲吃上一口白米饭,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背米。孔子当年收子路为徒,是费了一番功夫的。子路年轻的时候,头上戴着一顶插着雄鸡羽毛的帽子,腰间别着一把杀猪刀,整天在街上晃悠。有一天,孔子到卞地讲学,子路闻听前来捣乱,非要与孔子比武。子路那里是孔子的对手,孔子二米多高的个子,力举千斤,动如狡兔,箭法高超,谓之“春秋第一猛男”,可想而知,三下五除二,就把子路制服了。从此,子路拜孔子为师,鞍前马后,赤胆忠心,既是警卫员又是驾驶员。</p><p class="ql-block">子路是孔子结束周游列国以后到卫国做官的,也就是说,子路离开孔子身边是孔子回到鲁国后,那时候孔子的弟子大都出去做官了,颜回是一个例外,因为颜回不愿意做官,只愿意在孔子身边做学问。可惜,颜回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40岁,死在子路前一年,孔子前二年。子路与孔子的对话在《论语》中有很多,子路也是唯一“怼”孔子的学生,说明他与孔子不只是师生关系,也可以说,子路与孔子是兄弟关系,孔子对子路非常信任。子路死在卫国的一次内乱之中,他为了救主人卫国大夫孔悝( kuī)被乱军杀死,死的很惨,也很壮烈,死之前还把帽子上穗穗整理好,这叫做“君死冠不免”,史称“子路结缨”。窃以为,孔子曾经预测子路不得好死,因为孔子知道子路勇敢且直率,不该允许他到卫国做官,如果把他一直留在身边也不至于落得这么惨的下场。具体当时是什么原因,史料不详,也无从遐想。子路的死对晚年的孔子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大家想啊,孔子68岁回到鲁国,69岁儿子孔鲤死,71岁最喜爱的学生颜回死,72岁最亲近的学生子路死,子路去世一年后孔子去世。</p><p class="ql-block">好啦,把子路交代完,下面我们学习今天的《论语》。窃以为,这里的“犯”是“犯颜”的“犯”。《说文解字》曰:“犯,侵也。”比如侵犯、冒犯等。“犯颜直谏”就是敢于讲真话而不惜冒犯君上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勿欺也,而犯之”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历代理解多有不同。鄙以为,还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意见值得重视。《语类》朱熹说:“犯,只是‘有犯无隐’之,如‘三谏不听’之类,谏便是犯也。”朱子是什么意思?他说:这里的“犯”是“有犯无隐”之“犯”,“谏”就是“犯”,“犯”就是“谏”。那么,什么又是“有犯无隐”呢?“有犯无隐”出自《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治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意这段话思是:侍奉父母要有隐恶之心而无犯上之举,赡养老人没有固定的方法,服侍到死,尽心治丧三年;对待君主要犯颜直谏但不要隐恶,奉养君主要按照礼数来做,一直服侍到死,然后按照礼制服丧三年;对待老师要不犯颜不隐恶,奉养老师没有固定办法,尽心服侍老师到死,虽然不一定披麻戴孝,但心必须有致哀之情三年。</p> <p class="ql-block">由此看出,古人对“事亲”“事君”“事师”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事亲”最大,其次“事君”,再其次“事师”。“事亲”有隐无犯,“事君”有犯无隐,“事师”无隐无犯。因而,对待父母和老师“无犯”,也就是说,不能冒犯父母和老师;对待君上可以“有犯”,也就是说,可以冒犯君上或上级、领导。为什么强调对父母双亲要有“隐”?这里的“隐”是隐藏父母的错误或父母之恶,道理很简单,怎么可以批评父母的错误呢?怎么可以揭父母之短呢?对待君上和老师都可以“无隐”,就是说,无需要隐藏“恶”,君上或老师有错误尽管批评,但对待君上与老师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可以“犯颜”君上,不可以“犯颜”老师。抑或说,老师有“恶”,学生可以不需要“隐”,可以直谏,但有一点,不能冒犯老师,也就是“不犯”老师。</p><p class="ql-block">朱熹进一步解释说:“亲者,仁之所在,故有隐而无犯;君者,义之所在,故有犯而无隐;师者,道之所在,故无犯无隐也。”窃以为,这一思想应该接近孔子的思想,真要做起来的确很难。有道是:“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意思是说,如果同时处理父母和君主的丧事,以父母的丧事为先,不能为了君主的丧事而放弃父母的丧事,可以为了父母的丧事而放弃君主的丧事。</p><p class="ql-block">大家对“犯颜直谏”这句话应该比较熟悉,也许对“三谏不听”比较陌生。《史记.宋微子世家》有这么一段话,“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臣主有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意思是说,父子有骨肉之情,所以若是父亲有错误,儿子三次劝谏不听,就随着父亲号泣(哭)。君臣是因为义才有关联的,所以人臣三次劝谏不听,则说明义断就可以走人了。《孟子.万章上》记载了舜帝对待父母的错误是如何做的,这段话的原文是: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万子问,为什么舜帝到田野里哭泣呢?孟子解释说,舜帝三番五次劝谏没用,又不能“犯颜”,所以在田里哭泣,因为他对父母既有抱怨也有怀恋之情,但这些都无法消除他对父母的忧愁,只有让父母顺心才能解除他的忧愁,所以舜帝唯有对着苍天哭泣。</p> <p class="ql-block">《论语.里仁》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游的话,讲如何“事君”和如何“事友”,对理解今天学习“勿欺也,而犯之”大有益处。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 suǒ),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窃以为,“距离产生美”这句话的出处也许就源于此。君主和朋友的交往之道。意思挺好理解,可道理耐人寻味。一方面,孔夫子强调忠,如果君主有错误,作为大臣该不该劝谏呢?当然应该,不谏还算什么忠。对于朋友也一样,朋友犯了错误,该不该劝谏呢?当然应该,不谏怎么算诤( zhènɡ)友。可这里,子游又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告诫人们:事奉君主,不能太数,否则会遭受侮辱;对待朋友,也不能太数,否则会疏远。现代还好,在古代事奉君主,弄不好何止是受辱,小命都没了。司马迁算是尽忠了,结果受宫刑,那些丢命的谏官比比皆是。与朋友相处也是一样,一个错误反复的劝说,最后大多闹得不欢而散,这也是常有的事儿。这里的“数”是多、频繁的意思,俗话说“事不过三”,超过“三”应该就是“数”了。其实,古人讲“三”有时也不一定是指具体的“三个”“三次”,而是指多次。</p><p class="ql-block">朱熹在《语类》中又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这话说得很明白,谏不行则当去,善不纳则当止。凡事适可而止,别闹得针尖对麦芒,高举忠和义,结果反倒惹恨成仇。子贡有一次问友,孔夫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夫子也是这般意思,不可则止,不要自取其辱。</p><p class="ql-block">这么一说,又好像违背了忠与义的本质。难道要看着君与友犯错误而不管不顾吗?窃以为,一个是劝谏要“善道之”,以别人能接受的方式来劝说,注重时机、场合以及说话的口气分寸,千万别理直气壮,一副舍生取忠、舍生取义“为你好”的架势,让人不好接受。二个是三次劝谏,人家都不听,说明什么?主意已定,对你的观点和判断不认同。如果再强谏下去,那有些剥夺别人意志的嫌疑。“我的人生我做主”,事情的结果没出来之前,或者人家没觉得自己是错误之前,最好的办法是“让子弹飞一会儿”。作为臣子和朋友,此时应该做的不是扭头骂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待观望。而是极力去预判可能出现的恶果,提前做好弥补的工作,待恶果显现,及时补台、堵窟窿。这样才是臣子和朋友的忠义之道。</p><p class="ql-block">话又说回来,做人难,做人真不容易,的确需要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然后才能做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随时随地居于仁道之境。</p><p class="ql-block">如果细细品味也许发现,孔夫子的教诲,意味深长,其中所蕴( yùn)含的道理,非经世事、历艰险、处夹缝中难以理解。学《论语》看似在文字,落点却全在现实之中,我等凡夫俗子,边学边在现实的汪洋江湖里扑腾吧,不呛水是学不会游泳的,不摔跟头不撞南墙是理解不了《论语》奥妙的。这些年时常有人问:学论语有什么用?这样说吧,如果鄙人说“学论语可以升官发财”,你信吗?如果鄙人说“学论语可以增益智慧”?你信吗?如果鄙人说“学论语可以天人合一”?你信吗?一句话,信则学,不信则罔。比如说,因为信圣人,所以知道如何“事亲”“事君”“事师”,以后遵行招办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好,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p>